香港中銀大廈

香港中銀大廈

中銀大廈是中銀香港的總部,位於香港中西區金鐘花園道1號。於1985年4月18日破土動工,由熊谷組總承建,在1989年竣工,8月取得入伙紙,1990年5月17日正式啟用。原址為美利樓。大廈為香港第3高的建築物,僅次於國際金融中心及中環廣場,全球排名則位居第12位。外型像竹子的“節節高升”,象徵著力量、生機、茁壯和銳意進取的精神;基座的麻石外牆代表長城,代表中國。

基本信息

簡介

中銀大廈香港中銀大廈

香港中銀大廈,全稱香港中國銀行大廈,是中國銀行香港的總部。由貝聿銘建築師事務所設計,1990年完工。總建築面積12.9萬平方米,地上70層,樓高315米,加頂上兩桿的高度共有367.4米。建成時是香港最高的建築物,亦是美國地區以外最高的摩天大廈。結構採用4角12層高的巨形鋼柱支撐,室內無一根柱子。仔細觀察中銀大廈,會發現許多貝氏作品慣用的設計,以平面為例,中銀大廈是一個正方平面,對角劃成4組三角形,每組三角形的高度不同,節節高升,使得各個立面在嚴謹的幾何規範內變化多端,至於平面的概念,可以溯至1973年的馬德里大廈,馬德里大廈亦是以方正的正面做多邊的分割,分析其組合,乃係兩個平等四邊形的變化。外型像竹子的“節節高升”,象徵著力量、生機、茁壯和銳意進取的精神;基座的麻石外牆代表長城,代表中國。

建築過程

中銀大廈設計者為美籍華裔建築師貝聿銘,其亦曾設計法國羅浮宮的金字塔入口等著名建築。中銀大廈的建築籌備由1982年開始,當時香港政府便以11億元港幣,將位於香港商業區中心地帶——中環的6700平方米舊美利樓地段售予中國銀行。可是,當時卻正值香港樓市的高峰期,因此該土地的地價事實上遠低於當時的市值,故被認為是當時的港英政府向中國表示友好的行為。最初,中銀大廈是計畫於1988年8月8日落成的,因取數目字“8”在中國數有吉祥的意思。原本大樓從1985年開始動工,但由於工程延誤,才改在1987年3月3日動工興建,至1989年終告落成並舉行過封頂儀式,於1990年5月17日才正式啟用。

建築介紹

 香港中銀大廈 香港中銀大廈

香港中銀大廈自1982年底開始規劃設計,至1990年3月19日銀行喬遷開始營業,歷時六年有餘,大廈基地面積約8400平方米,是一塊四周被高架道路“縛綁”著的侷促土地。要滿足樓地板面積需求,要在高樓林立的香港中環區“出人頭地”,唯有向高空發展,這就是如今315米的主要原因之一。

樓高加上當地颱風季節強勁的風力,使得建築物的結構系統需要非比尋常的解決方式,結構工程師羅伯森,這位ENR雜誌1989年的風雲人物,向貝氏建議採用合成的超強結構體,即以鋼組構成盒狀,內灌注混凝土,以之做為抗風力暨承重的主幹。

仔細觀察中銀大廈,會發現許多貝氏作品慣用的設計,以平面為例,中銀大廈是一個正方平面,對角劃成4組三角形,每組三角形的高度不同,節節高升,使得各個立面在嚴謹的幾何規範內變化多端,至於平面的概念,可以溯至1973年的馬德里大廈,馬德里大廈亦是以方正的正面做多邊的分割,分析其組合,乃係兩個平等四邊形的變化。

中銀大廈整棟大樓以三樓門市,17樓高級職員專用餐廳兼宴客廳與頂端70層的“七重廳”等處最受矚目。

兩層樓高的營業空間恢宏,以石材為室內主要建材更增加其氣派,位在該層中央直達第17樓的內庭,其在詢問服務台上方的天花處形成一個金字塔,令人聯想到巴黎羅浮宮整建案的設計,同樣是金字塔造型,兩者有著不同的空間意義,羅浮宮一案是由玻璃形成一個罩覆的實體空間,中銀大廈是在一個實體空間中塑出虛負的空間。貝氏極為知名的華盛頓藝廊東廂,在東西兩廊間的廣場,有數個小金字塔錯落地分布在噴泉,這些小金字塔是以其雕塑性來豐富景觀代間,同時為兩廊之間的地下通道採光,若追根究底貝氏採用的最早之金字塔造型,是擬建於劍橋的甘迺迪紀念圖書館,該案因為基地未獲解決而夭折,這四個案子的金字塔尺度大為殊異,唯一共同點是皆具有採光的功能。

17樓是第一個有斜面屋頂的樓屋,斜面達7層樓高,在北側的休閒廳,透過玻璃天窗可以仰視到大廈的上部樓層,自中庭可以俯看到營業大廳,空間的流暢性在此再現得淋漓盡致。

第七十樓的“七重廳”是舉辦盛大宴會的場所,大廳中有張可坐24人的大桌,兩側有數組沙發,南側是備餐間,儲藏室及男、女廁所,整層就是一個大房間,加上高斜的玻璃屋頂,尺度巨偉,通常建物的頂屋是機械房,貝氏卻將香港中銀大廈機械房安排在第六十九層,在其上層創造一個充滿陽光的玻璃廳,引進陽光,引進風光,將人們對空間的感覺引進至高的層次,令人衷心地佩服建築師的氣魄,這是貝氏一貫的設計手法——結合陽光與空間。

玻璃帷幕牆需要定期清洗,中銀大廈的造型獨特,清潔維護需要特殊的設計配合,因為建築物沒有平台,清潔工作檯得儲藏在第十八、三十一、四十四與六十九樓的機械房內,操作時,工作檯得由特別設計的窗門出入,斜面的部分,與噴泉地大廈的方法相同,在斜面周邊設計軌道以架設工作檯,受大斜撐構體的影響,垂直的窗欞不是連續的,工作檯的掛勾特別加長以增加安全性,一幢建築施工完成並不意味結束,日久天長的維護工作隨著業主遷入而開始,建築師有責任藉著良好的設計為業主考慮,中銀大廈是一個典範。

中銀大廈有個三層樓高的石質墩座其上是玻璃帷幕牆樓層,這點是貝氏作品的特例,通常貝氏設計的高樓,由底至頂通體只有一個建材,墩座是因應基地的斜坡而設計,同時希望藉著厚重的石材,增強穩定的感覺,墩座部分的窗框呈“冂”形,在窗底加一橫石,而非四邊連續呈口字形,相同的窗框出現在好萊塢的藝人經紀中心;石柱頂端的四方菱形白色石飾,則可在巴黎的羅浮宮整建與北京香山飯店見到;第十七樓與七十樓的遮陽設施,同樣地曾用在華盛頓國家藝廊東廂與達拉斯梅耶生音樂廳;大廈南大門兩側的燈座,使人想到了台中東海大學校區內的類似設計,這些“似曾相識”的建築語彙與元素乃是經過歷練的設計結晶,凡能經得起考驗的,就是歷久彌新的設計,這就是貝氏作品雋永的原因。

大廈東西兩側各有一個庭園,園中有流水、瀑布、奇石與樹木、流水順著地勢潺潺而下。水在此具有雙重意義,實質方面,水聲可以消滅周圍高架道路的交通噪音,另一方面水流生生不息,隱喻財源廣進,象徵為銀行帶來佳運,西南解處聳立朱銘的“和諧相處”銅塑,對著的兩個個巨大青銅像在灰色的花崗岩襯托下,甚是搶眼,銅塑的位置正是到香港觀光勝地山頂纜車站的必經之處,就整個敷地計畫而言,頗有點睛之妙,貝氏從事敷地計畫,未若香港一般的慣常方式將建築蓋滿整個基地,而用心地在東西兩側規劃了庭園,為人擠樓擁的香港創造了精緻的室外空間,誠乃可貴之舉。

結構分析

中銀大廈香港中銀大廈

整座大樓採用由八片平面支撐和五根型鋼混凝土柱所組成的混合結構“大型立體支撐體系”,此一混凝土——鋼結構立體支撐體系,在改進結構性能方面具有如下獨到之處:
1.採用幾何不變的軸力代替幾何可變的彎曲桿系,來抵抗水平荷載,更加經濟有效。
2.利用多片平面支撐的組合,形成一個立體支撐體系,使立體支撐在承擔全部水平荷載的同時,還承擔了高樓的幾乎全部的重力,從而進一步增強了立體支撐抵抗傾覆力矩的能力。
3.將抵抗傾覆力矩用的抗壓和抗拉豎桿件,布置在建築方形平面的四個角,從而在抵抗任何方向的水平力時,均具有最大的抗力矩的力偶臂
4.利用立體支撐及各支撐平面內的鋼柱和斜桿,將各樓層重力荷載傳遞至角柱,加大了樓層重力荷載作為抵抗傾覆力矩平衡重的力偶臂,從而提高了作為平衡重的有效性。

樓層

中銀大廈地下大堂中銀大廈地下大堂

頂樓4層及底座的19層目前均為中銀香港的寫字樓,其他的樓層出租則公開。其中,3樓為門市,17樓作高級職員專用餐廳兼宴客廳,而在43樓設有一個開放予公眾參觀的小型觀景樓層,頂層70樓的“七重廳”則是主要觀景樓層,但需預約參觀。
中銀大廈整棟大樓以3樓門市,17樓高級職員專用餐廳兼宴客廳與頂端70層的“七重廳”等處最受矚目。
中銀大廈最初由中國銀行香港分行建造,其花園道入口仍然標著“中國銀行”,而不是中銀香港(BOCHK)。所有權歸屬中銀香港後,其母公司中國銀行租回了幾層樓面用於自己在香港的業務。
值得一提,大廈內的三菱升降機是該品牌在香港行機程最長的升降機。

風水問題

中銀大廈與附近的建築物中銀大廈與附近的建築物

另一方面,中銀大廈的建築曾經也引來了許多爭議,因為這是唯一的香港主要建築中沒有考慮風水師意見就開始建造的大廈。
大廈在剛建成之時曾引發一場風水戰,當時香港傳指中銀大廈的形狀像一把刀,而其中一面“刀鋒”直指港督府(今香港禮賓府),港督府因而請人化解,最後決定在面朝中銀大廈的方向種植柳樹以擋殺氣。
而中銀大廈建成後,在旁興建的花旗銀行大廈則採取了呈書本開頁形狀的設計,其開口正好與中銀大廈的尖角相對應,據說亦是為了阻擋殺氣。另一個跟中銀大廈風水有關的是其對面的滙豐總行大廈,因為正好也對到中銀大廈的“刀鋒”,因此據說中銀大廈落成後不久,滙豐的業績受到影響,於是滙豐便在其大樓樓頂加裝兩座對著中銀大廈的炮台裝飾,反擊中銀大廈的殺氣,於是滙豐的業績才又好轉。亦有一說指於1999年落成的長江集團中心的外表也是受中銀的殺氣影響過。長實集團主席李嘉誠於聽過風水師的意見後,也決定將新總部建得較“正正方方”,沒有什麼非常突出的外表。而原因亦不外乎是擋殺氣。

城市地標

美國城市學家凱文·林奇曾經做過一個實驗:讓非專業人員根據自己的印象和記憶描畫一張城市地圖,一般情況下,只有一個城市的標誌性建築和街道才會被非專業人員畫出。在巴黎的地圖上,這座城市只剩下艾菲爾鐵塔、凱旋門和幾條重要的街道。
在人們的記憶與印象里留存下來的,就是這個城市的地標性建築。如同故宮之於北京,艾菲爾鐵塔之於巴黎,對於香港,中國銀行大廈就是這樣的城市地標。
中銀在香港發行的各個版本的港幣上,都採用了中銀大廈的標誌。不少香港發行的郵票、明信片,也常以中銀大廈為觀景之一。

流行文化

中銀大廈出現於流行文化
中銀大廈獨特外型設計,令它成為唯一一座在電腦遊戲模擬城市3000及模擬城市4出現的香港著名建築物。另外,科幻劇集《星際旅行:航海家號》利用數位技術將中銀大廈的正面作修改,使它成為劇中星際艦隊的“通訊研究中心”(Communications Research Center)。

建築師簡介

貝聿銘(Ieoh Ming Pei),美籍華人建築師,1917年4月26日生於廣州,他的祖輩是蘇州望族,他曾在家族擁有的蘇州園林獅子林里度過了童年的一段時光。其父是中國銀行創始人之一——貝祖怡。10歲隨父親來到上海,18歲到美國,先後在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學習建築,於1955年建立建築事務所,1990年退休。 

1918年其父親出任中國銀行香港分行總經理,貝氏在香港度過他的童年。1927年父親調職舉家搬至上海。國中就讀上海青年會中學,高中畢業自聖約翰大學附屬中學,後來赴賓州大學攻讀,後轉讀劍橋的麻省理工學院,貝氏埋首於圖書館,努力吸收歐洲近代建築相關的資訊,柯比意的作品是他最醉心的,日後貝氏作品所呈現的雕塑性 ,就是深受柯比意的影響。1939年畢業。

美籍華人貝聿銘先生,與法國華人畫家趙無極、美籍華人作曲家周文中,被譽為海外華人的“藝術三寶”。也許有人會說,建築是科學,為何與藝術並列?但是世界建築界人士都知道,貝聿銘不僅是傑出的建築科學家,「用筆和尺」建造了許多華麗的宮殿;他更是極其理想化的建築藝術家,善於把古代傳統的建築藝術和現代最新技術熔於一爐,叢而創造出自己獨特的風格.貝聿銘自己說:”建築和藝術雖然有所不同,但實質上是一致的,我的目標是尋求二者的和諧統一.”事實證明對於建築藝術的執著追求是他事業成功的一個重要方面。

貝聿銘於一九一七年四月二十六日誕生於廣州,他的祖輩是蘇州望族,父親貝祖詒曾任中國銀行行長,於一九一九年到香港創辦了中國銀行香港分行,因此,貝聿銘在香港度過了童年,在聖保羅國小讀書,一九二七年以後,他回到上海讀中學,後來又就讀於上海聖約翰大學。一九三五年他遠渡重洋,到美國留學。父親原來希望他留學英國學習金融,但他沒有遵從父命,而是依自己的愛好進入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攻讀建築系。

他為什麼會對建築有與趣呢,說起來也屬偶然。他在上海讀書時,周末常到一家檯球館去玩檯球。檯球館附近正在建造一座當時上海最高的飯店。這引起了他的好奇心:人們怎么會有建造這么高的大廈的能耐,由此他產生了學習建築的理想。

但是賓州大學以圖畫講解古典建築理論的教學方式使貝聿銘大失所望,便轉學到麻省理工學院,一九三九年以優異的成績畢業,還得了美國建築師協會的獎項。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他在美國空軍服役三年,一九四四年退役,進入著名高等學府哈佛大學攻讀碩士學位。一九四五年學成,留校受聘為設計研究所助理教授。

貝聿銘從純學術的象牙之塔進入實際的建築領域是在一九四八年。這一年,紐約市極有眼光和魄力的房地產開發富商威廉·柴根道夫打破美國建築界的慣例,首次聘用中國人貝聿銘為建築師,擔任他創辦的韋伯·納普建築公司的建築研究部主任。柴根道夫和貝聿銘,一個是有經驗、有口才,極其聰明的房地產建築商人,一個是學有專長、極富創造力的建築師。兩人配合,相得益彰,是一對事業上的理想搭檔。他們合作達十二年之久。十二年中,貝聿銘為柴根道夫的房地產公司完成了許多商業及住宅群的設計,也做不少社會改建計畫。其間,貝聿銘還為母校麻省理工學院設計了科學大樓,為紐約大學設計了兩棟教職員工住宅大廈。這一切,使貝聿銘在美國建築界初露頭角,也奠定了他此後數十年的事業基礎。

一九六零年,貝聿銘離開柴根道夫,自立門戶,成立了自己的建築公司。

他在建築設計中最為人們稱道的,是關心平民的利益。他在紐約、費城、克利夫蘭和芝加哥等地設計了許多既有建築美感又經濟實用的大眾化的公寓。他在費城設計的三層社會公寓就很受工薪階層的歡迎。因此,費城萊斯大學在一九六三年頒贈他“人民建築師”的光榮稱號。同年,美國建築學會向他頒發了紐約榮譽獎。《華盛頓郵報》稱他的建築設計是真正為人民服務的都市計畫。

在他的建築公司業務蒸蒸日上之際,他設計的主力逐漸從都市改建和重建計畫逐步轉移到巨型公共建築物的設計。六十年代建於科羅拉多州高山上的「全國大氣層研究中心」可以說是他從事公共建築物設計的開始。「中心」始建於一九六一年,一九六七年落成。它的外形簡樸渾厚,塔樓式的屋頂使建築物本身像巍峨的山峰,與周圍的環境色彩相調和。美國《新聞周刊》曾刊登它的照片,稱貝聿銘的設計是「突破性的設計」。

在貝氏早期的作品有密斯的影子,不過他不像密斯以玻璃為主要建材,貝氏採用混凝土,如紐約富蘭克林國家銀行,鎮心廣場住宅區,夏威夷東西文化中心。到了中期,歷練累積了多年的經驗,貝氏充分掌握了混凝土的性質,作品趨向於柯比意式的雕塑感,其中當以全國大氣研究中心,達拉斯市政廳,等皆屬此方面的經典之作。貝氏擺脫密斯風格當屬甘乃迪紀念圖書館為濫觴,幾何性的平面取代規規矩矩的方盒子,蛻變出雕塑性的造型。後來有機會貝氏身為齊氏威奈公司專屬建築師,從事大尺度的都市建設案,貝氏從這些開發案獲得對土地使用的寶貴經驗,使得他的建築設計不單考慮建築物本身,更關切環境提陹到都市設計的層面,著重創造社區意識與社區空間,其中最膾炙人口的當屬費城社會嶺住宅社區一案,而他們所接受的案子以辦公大樓與集合住宅為主,貝氏後來取得齊氏集團的協定於1955年將建築部門改組為貝聿銘建築師事務所開始獨立執業,事務所共從事過114件設計案,其中66件是貝氏負責。

建築融合自然的空間觀念,主導著貝氏一生的作品,如全國大氣研究中心,伊弗森美術館、狄莫伊藝術中心雕塑館與康乃爾大學姜森美術館等。這些作品的共同點是內庭,內庭將內外空間串連,使自然融於建築。到晚期內庭依然是貝氏作品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帷在手法上更著重再自然光的的投入,使內庭成為光庭,如香山飯店的常春廳紐約阿孟科IBM公司的入口大廳,香港中國銀行的中庭,紐約賽奈醫院古根漢館,巴黎羅浮宮的玻璃金字塔與比華利山莊創意藝人經濟中心等。光與空間的結合,使得空間變化萬端,“讓光線來作設計”是貝氏的名言。

歷史意義

 香港中銀大廈 香港中銀大廈

代表“中國人民的抱負”
1982年9月,中英兩國政府就香港前途進行談判,當時局勢不甚明朗。一時間,香港謠言四起,人心浮動。也就是在這個時候,中國銀行邀請貝聿銘共同設計一座70層的大廈,用實力和行動顯示對香港前途的信心。
中國銀行在香港的大廈,一直以來就有著不同尋常的意義。1951年落成的香港前中國銀行大廈,在當時就是新中國在香港的象徵。每當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大廈就張燈結彩,反映著新中國的建設成就,國慶的裝飾也成了當時香港的一道獨特的風景。
特殊的歷史意義,讓時年65歲的貝聿銘面對的,不僅僅是一個給他的建築作品添加一幢與眾不同的摩天大樓的機會,也是來自於一個國家的重託。他所設計的新的中國銀行香港分行大樓必然要象徵香港美好的未來前景,從而使香港著名的老公司放心,在中國政府的領導下香港會繼續繁榮昌盛。貝聿銘說,它應該代表“中國人民的抱負”。

隨著1997年香港順利回歸祖國,香港中銀大廈又被賦予了新的歷史使命。如今,它不僅是香港的地標性建築之一,也是中國銀行跨入世界大銀行之列的象徵。

所獲榮譽

建築設計獎項
2002年香港建築環境評估“優秀”評級獎項;
1999年香港建築師學會香港十大最佳建築;
1992年大理石建築獎(Marble Architectural Award);
1989年傑出工程大獎(Award for Engineering Excellence, ACEC);
1989年傑出工程獎狀(Certificate of Engineering Excellence, NYACE)等

中國銀行行徽的來歷

上世紀70年代,中銀集團採用香港設計師靳埭強先生設計的圖案,作為集團的統一標識。這一圖案1981年在美國Communication Art設計年展獲獎。
1986年,中國銀行總行決定將此標識作為行徽,在海內外中國銀行統一使用。行徽呈古錢形狀,代表銀行;中字代表中國;外圓表明中國銀行面向世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