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聯中醫研究院

2010年5月9日,脈衝電磁導融儀在香港中聯中醫研究院成功研發,成為國際上治療痛風的利器。 2003年6月18日,香港中聯中醫研究院創建上海中潭痛風診療基地,成為國內首家痛風專科醫院。 2000年3月9日,香港中聯中醫研究院創立並召集國內外多學科專家,組建國際最大規模痛風專項研究組。

香港中聯中醫研究院成立於1962年,位於香港,是一所集科研、醫療、教學為一體的綜合性研究機構,涉足多個學科。目前在國內外創建13個臨床診療基地,為各地患者帶去康復的喜悅。是一所學科齊全、設備先進、科研力量雄厚的高科技中醫藥研究機構。

專家團隊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作為中醫藥研究科技元素最濃的科研機構,科學研究、造福大眾是香港中聯中醫研究院的中心任務。香港中聯中醫研究院擁有近千名臨床經驗豐富的專家,其中60%以上專家擁有博士學位。他們來自國內外的多個領域,在各界享有盛譽,並獲得過多項殊榮。專家組提出的許多學說在國內外有重大影響。
面對國內外醫學上的需求,香港中聯中醫研究院全面開展中醫藥科研工作,長期致力於各地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根據需要在國內外創建診療基地,並抽調優秀的專家團隊給予支援,以最大範圍地為國內外患者解決病痛。

科研突破

中醫乃中國之瑰寶,然而在國內,中醫一度受到了人們的冷落,直到近幾年才受到了國家領導人的重視。香港中聯中醫研究院一直都非常重視中醫給人類帶來的利益,其創立的宗旨就是利用高科技發揚國醫精粹,造福人類,在數十年前就開始挖掘中醫學的寶庫。香港中聯中醫研究院創立數十年來,圍繞“中藥提速”的概念對多種疾病進行研究,一系列研究成果在國內外許多疑難性疾病的診療具有重大意義。
作為高科技與傳統中醫相結合的典範,香港中聯中醫研究院與世界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醫藥界、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業及民間團體有廣泛友好的聯繫與交流,分享研究成果,在國際的醫療環境中有重大的影響力。

痛風項目

中醫藥的精髓來自祖國大陸,香港中聯中醫研究院時刻關注國內動態,加強對大陸傳統中醫的研究,加大與國內科研機構的協作,用高科技的研究成果反哺大陸。香港中聯中醫研究院痛風專項研究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2004年首次在大陸推廣,並在大陸受到了廣泛好評,香港中聯中醫研究院在大陸的影響達到了新的高度。
2000年3月9日,最大規模的痛風項目專項研究組在香港中聯中醫研究院成立。痛風是種古老的疾病,科學家在數千年前的木乃伊身上就發現了痛風。痛風被稱“不死的癌症”,數千年以來折磨了無數的患者。近年來,痛風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飲食健康成為導致痛風最大的殺手。國內痛風診療形勢非常嚴峻,每年有近8000萬的痛風患者得不到有效治療或治療不徹底。不規範的診療給患者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更帶來了身體上的創傷。
西醫治療副作用大,且治標不治本。中醫在痛風診療領域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也是最有效而又無副作用的療法,但是它起效慢,治療不徹底也令患者痛苦不堪。對此,多學科專家看到了中醫藥治療痛風的前景,首次提出了“高科技中醫藥提速”概念,並進行專項研究。
專家在對DNA的提取、擴增、測序和對比研究工作中發現了痛風與DNA的聯繫,同時結合中醫的經絡學說等解釋了痛風。對此專家組研究出了一系列特色診療技術,取得了顯著的療效。

重大事件

2011年6月20日,香港中聯中醫研究院上海中潭痛風診療基地全面啟動網路化運營。
2010年5月9日,脈衝電磁導融儀在香港中聯中醫研究院成功研發,成為國際上治療痛風的利器。
2009年5月21日,3D立體痛風電療法,國際首次用電療的概念治療痛風,療效顯著。
2007年10月28日,熏蒸氣霧治療儀研製成功,在上海中潭痛風診療基地不足一個月便治癒了數十名患者。
2006年12月10日,新一代光動力治療儀問世,痛風的光學診療上了一個新的台階。
2004年9月10日,放射性元素鍶90療法研究成功。
2003年6月18日,香港中聯中醫研究院創建上海中潭痛風診療基地,成為國內首家痛風專科醫院。
2003年3月19日,健康照明技術下的梅花針療法問世,高科技與傳統中醫相結合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2002年10月8日,“新概念刺絡療法”誕生,國際首次對中醫的療法進行創新。
2002年7月3日,痛風一劑解痛特效藥物在香港中聯中醫研究院誕生。
2000年6月17日,香港中聯中醫研究院提出“高科技中藥提速”概念,標誌著痛風診療進入高科技發展階段。
2000年3月9日,香港中聯中醫研究院創立並召集國內外多學科專家,組建國際最大規模痛風專項研究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