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上海滙豐銀行

,1881年中文名稱改為香港上海滙豐銀行。 廣州分行:1865年6月滙豐銀行於廣州開設分行。 2007年,滙豐銀行(中國)有限公司成立,成為香港上海滙豐銀行的全資附屬公司。

香港上海滙豐銀行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有限公司

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有限公司(TheHongkongandShanghaiBankingCorporationLimited簡稱HSBC)為滙豐控股有限公司的全資附屬公司,屬於滙豐集團的創始成員以及在亞太地區的旗艦,也是香港最大的註冊銀行,以及香港三大發鈔銀行之一(其他兩個是中國銀行(香港)和渣打銀行),總部位於中環皇后大道中1號香港滙豐總行大廈,現時香港上海滙豐銀行及各附屬公司主要在亞太地區設立約700間分行及辦事處。

歷史

香港上海滙豐銀行香港滙豐總行大廈為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有限公司的總辦事處
香港上海滙豐銀行由原來由蘇格蘭人托瑪斯·薩瑟蘭德(或譯蘇石蘭,ThomasSutherland)於1864年在香港發起,資本500萬港圓。最初的擔任發起委員會成員的包括寶順洋行(MessrsDent&Co.;委員會主席)、瓊記洋行(MessrsAugHeard&Co)、沙遜洋行(MessrsSassoonSons&Co)、大英輪船(ThePeninsular&OrientalSteam)、禪臣(MessrsSiemssen&Co)、太平洋行(Gilman&Co)、順章洋行(MessrPCamaCo)等十家洋行[1]。1865年3月3日正式在香港創立。香港上海滙豐銀行開業後的一個月,在上海的分行開始營業,倫敦分行亦在7月開業,並於舊金山開設代理機構,直到1875年成為提供全面服務的分行。1866年,滙豐在日本橫濱開設分行,成為日本政府的諮詢顧問。1888年,滙豐泰國分行成立,成為泰國第一間銀行,並為泰國發行首批鈔票。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最初是為在華的外國企業(以英資為主)提供金融服務,雖然在成立初期已經在全球建立分行以及代理行網路,但是主要業務依然是中國以及亞太其他地區。

清末朝廷建淞滬路、左宗棠西征、甲午戰爭等等,都必須向滙豐貸款,使其為朝廷最大的債權人。

香港上海滙豐銀行中環總行門前的銅獅子
香港上海滙豐銀行原本的名稱為香港上海匯理銀行(HongkongandShanghaiBankingCompanyLimited),1866年英文名稱改為TheHongkongandShanghaiBankingCorporation,1881年中文名稱改為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滙豐”這兩個字據說是由華人買辦古應春於測算過筆劃吉凶之後建議的,取其“匯款豐裕”之意。

至1900年,滙豐在遠東其他地區,如印度、新加坡等地也設立了分行。1911年後,匯豐取得中國關稅、鹽稅的收存權。到了20世紀初,滙豐已經成為遠東地區第一大銀行。由滙豐經手買賣的外匯經常占上海外匯市場成交量的60%-70%。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滙豐業務曾暫時中斷,隨著戰爭結束,公司的業務進一步擴張。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滙豐業務再次受影響,並暫時將總辦事處遷往倫敦。戰爭結束後,香港的業務恢復運作,並取回香港總行營運權。1949年,隨著中國共產黨取得政權,滙豐在中國大陸的分行相繼關閉,只有在上海的分行繼續運作,滙豐成為少數在中國大陸沒有中斷業務的外資銀行。鑒於發展空間大受限制,滙豐在1950年代開始實行集團形式運作。

1949年以前滙豐在中國各地的分行

上海分行:1865年6月開設。1923年在上海的金融中心外灘(屬於上海公共租界)建造了一幢具有豪華氣派的上海滙豐銀行大樓(今上海中山東一路12號,目前是上海浦東發展銀行的總部;滙豐曾經與上海市政府接觸,希望購回大樓,但最終因價格原因沒有實現),這幢號稱“從蘇伊士運河到遠東白令海峽最講究的建築”,建築面積2.3萬平方米,至今依然被公認為是外灘建築群中最漂亮的建築。該大樓由公和洋行的建築師威爾遜設計,進入大門後的八角亭各有八幅馬賽克壁畫,分別為全球八個有設分行的城市:上海、香港、東京、加爾各答、曼谷、倫敦、巴黎和紐約,1954年壁畫被灰泥覆蓋,直到1997年重現世人眼前。現在連同整個外灘近代建築群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廣州分行:1865年6月滙豐銀行於廣州開設分行。在沙面廣州英租界內建有一座4層樓房(今勝利賓館),轉角處建有穹頂。現在連同整個沙面近代建築群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漢口分行:1866年開設,在漢口英租界江灘建造2層樓房。1913年-1920年重建成為豪華的古典主義式樣的4層大樓,建築面積10244平方米,正面的柱廊採用愛奧尼柱式。現在是光大銀行武漢分行。現在列為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汕頭分行:1866年開設。
福州分行:1866年開設。位於倉山塔亭路,是一棟19世紀建造的兩層西式紅樓。
寧波分行:1866年開設。
廈門分行:1873年開設。
煙臺分行:1876年開設。位於滋大路(今海關街),是一座19世紀建造的殖民地式樣的平房,列為煙臺市文物保護單位。
九江分行:1879年開設。
澳門分行:1881年開設。
天津分行:1882年開設。1925年在天津英租界維多利亞道(今解放北路84號)和領事道(今大同道)轉角建成一幢古典主入義風格的銀行大廈,有華麗的券頂,正面的柱廊也是採用愛奧尼柱式。同和工程司設計。現為中國人民銀行天津市分行。
北京分行:1889年開設。
青島分行:
哈爾濱分行:1915年開設,位於道里水道街(今兆麟街),1923年建成一座古典主義式樣的4層大樓。列為哈爾濱市一類保護建築。
瀋陽分行:1931年-1932年在十一緯路建造一座5層大樓(今交通銀行瀋陽分行)。
重慶分行:

近年發展

香港上海滙豐銀行 香港上海滙豐銀行在滙豐集團統一品牌前的商標
1960年代開始,香港上海滙豐銀行以滙豐銀行作為官方簡稱(英文官方簡稱為HongkongBank,並且與加拿大滙豐銀行、澳大利亞滙豐銀行以及馬來西亞滙豐銀行區分[2]),直到1998年11月滙豐集團宣布統一品牌為止。1983年,標誌由原本的“殖民地徽章”改為現時的六角標誌(而此標誌於1999年稍作修改)。1989年,香港上海滙豐銀行自願根據香港公司條例,註冊為有限公司,受該條例的規管。

1991年,滙豐控股母公司滙豐控股成立,香港上海滙豐銀行股份轉移至滙豐控股股份,香港上海滙豐銀行則由滙豐控股全資擁有。1994年,香港上海滙豐銀行在馬來西亞的業務轉移至在當地註冊成立的馬來西亞滙豐銀行。

香港業務

香港上海滙豐銀行以香港業務為出發點,開業時以當時股東之一沙遜洋行擁有,位於中環域多利街(現稱銀行街)的域多利大廈作為總部,並取得發鈔權。當時總部位置與現在的所在地相若,並於1886年購入改建為第2代總行行址。1880年代,東藩匯理銀行因錫蘭咖啡失收結業,滙豐取得源自東藩匯理銀行的香港政府的往來帳戶,成為香港的準中央銀行。1872年獲港英政府授權發行1元紙幣,以補充嚴重短缺的1元銀幣。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滙豐肩負起重建香港經濟的重任。1960年代及1980年代兩次銀行風潮中,滙豐為最後拯救者。

港元紙幣
主條目:香港紙
香港上海滙豐銀行自成立以來,一直都有發行港元紙幣,但初期主要用作商業上的交易。直到1935年,港英政府通過貨幣條例,滙豐獲授權發行5元以上的港元紙幣(5元鈔票於1975年發行之後隨即終止發行)。1994年起政府發行10元硬幣,滙豐自此不再發行10元紙幣(最新的是1992年1月1日發行)。現時滙豐的港元紙幣發行量占全港流通紙幣的63%以上。

網路銀行
隨著網路的發達,滙豐銀行提供了網銀服務,包括:1.各類基金申購。2.外幣定存:外國人非香港居民不能從事人民幣的定存投資。其他外幣皆可。3.香港股票、債券、衍生性商品、黃金申購買賣。4.定時定額扣款申購股票基金:每月1000HK,自動儲蓄申購散股及基金。6.各類戶頭互通:支票戶.美元戶.投資戶頭.人民幣戶頭7.提款卡可用ETC.內地銀聯刷卡機付款

收購恒生銀行
主條目:恒生銀行
1965年,香港發生銀行危機,恒生銀行發生幾次擠提事件,並且蒙受巨大損失。4月8日,董事局決議把銀行控股權售與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最後滙豐收購恒生銀行51%股份。取得控股權後,滙豐除去了香港銀行業最具威脅的對手,奠定了其在香港銀行零售業的壟斷優勢。不過滙豐在收購恒生銀行之後,只派出4名代表加入董事局,繼續保持原來的華人管理層。現時滙豐持有恒生銀行62.14%股權。

自動櫃員機
1980年,香港上海滙豐銀行引進一個自動櫃員機網路,名為“易通財”(ETC,全寫為ElectronicTellerCard)。初期的ETC只在中區的鬧市設立,後來在各區分行都有設立,並將網路擴展至澳門。現時除了香港上海滙豐銀行之外,旗下的恒生銀行亦使用ETC網路,至於其他港澳地區的商業銀行都使用銀通網路。另外,香港上海滙豐銀行以及恒生銀行於1991年推出自助式戶口查賬系統,名為“查數快”,在廣告中稱為“萬能叔叔”,客戶透過銀行卡,可以查看戶口結餘。但是近年來電子銀行服務普及,可以利用網際網路、電話等查賬,加上保全、隱私等問題,查數快於2007年1月1日起停用,並於4月中全部拆除。

社會印象
滙豐近年在香港關閉多間營利不佳的分行,為香港偏遠和貧窮地區的居民帶來不便,引起輿論責難,但滙豐在香港仍有崇高地位。香港人購買股票時,流行以購買滙豐當成儲蓄,深信其管理層可以將公司價值不斷提高。其派息長期保持穩定,亦建立出“與民分息”的形象。2006年,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實施五天工作制,但滙豐反其道而行,延長服務時間,但聘請更多員工(但位於工業區內的分行卻在星期六、日均全日休息),兩者成為比較的對象。

前美林證券香港副總裁林森池曾指,若香港人由1977年開始,每年以1萬港元購買滙豐的股票,第10年開始,其股息已足夠購入1萬元股票。30年後,滙豐市值已經增長80多倍,每年股息有50多萬港元。當時有市民戲言,要投資,只需學4個字——HSBC,以此反映香港人對該銀行的態度。不過,滙豐市值龐大,令股價長期不動,投資界把它叫作“大笨象”,當“大笨象”的股價急速起飛時,外界往往視此為利好訊息,或股市走勢可以熾熱的信號。投資界亦有所謂“聖誕鍾、買滙豐”的流行語,認為聖誕前夕買入滙豐,必賺無疑,惟該民間智慧近年已經證實站不住腳。

亞太區業務簡介

中國
主條目:滙豐銀行(中國)有限公司
中國改革開放之後,滙豐於1980年代重返中國,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首間取得內地銀行牌照的外資銀行。

從2006年12月11日起,中國向外資銀行開放對中國境內公民的人民幣業務。為配合這項政策,香港上海滙豐銀行已經向中國銀監會提交在中國內地註冊及人民幣業務牌照的申請。2007年,滙豐銀行(中國)有限公司成立,成為香港上海滙豐銀行的全資附屬公司。

台灣
目前滙豐台灣區總裁為顧銳賢(AlistairCurrie),而主席則由亞太區主席鄭海泉兼任,總部設於台北市信義路五段8號新光曼哈頓大樓2樓。

滙豐在台灣推出了HSBCDirect,這是集團在亞太區第一個引進這項全新營運模式的地區。該服務透過24小時全年無休的網路及專人電話服務,為客戶提供更多的實質利益。

現時在台灣目前有47間分行。

歷史
滙豐銀行於台灣的業務早於1885年,在台北淡水鎮指定代理商推展業務。但直至1984年才在台北市正式設立分行。
2001年,滙豐通過旗下子公司滙豐投資管理(歐洲)有限公司收購中華證券投資信託。2007年1月,滙豐收購迪和股份有限公司。
2007年8月,滙豐宣布和台灣工業銀行合作,推出新的金融產品。2007年11月,滙豐收購中華商業銀行。

滙豐在台灣主要成員
香港上海滙豐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滙豐中華證券投資信託股份有限公司
滙豐保險經紀人股份有限公司
滙豐詹金寶證券投資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恒生銀行台北辦事處
香港上海滙豐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滙豐人壽保險國際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中華商業銀行

新加坡
滙豐銀行於1877年12月在新加坡哥烈碼頭開設第一間分行,以Theworld'slocalbank為口號。目前於新加坡有18間辦事處,11間分行,同時包括5間滙豐卓越理財中心及35部自動提款機。主力提供商業、投資、私人銀行、保險及信貸服務。並以品牌“online@hsbc”提供網上理財服務及24小時電話理財,以及新加坡唯一一家海外銀行容許客戶從QuickCash提取現金。

澳大利亞
主條目:澳大利亞滙豐銀行
滙豐於澳大利亞業務由香港上海滙豐銀行的全資附屬公司澳大利亞滙豐銀行提供,總部位於澳大利亞悉尼,現時澳大利亞滙豐銀行有35間分行。業務源自1965年開業的金融公司(HSBCFinanceCompanyLimited),至1985年取得銀行牌照,1986年正式成立澳大利亞滙豐銀行。

菲律賓
滙豐銀行為全球最大的銀行之一,於1875年11月在菲律賓馬尼拉Binondo開設第一間分行。目前菲律賓滙豐以兩間公司名義經營: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有限公司及其附屬公司HSBCSavingsBank。前者有8間分行,後者則有16間分行。

滙豐銀行於菲律賓提供個人戶口、商業戶口、信用卡、保險等服務。滙豐於菲律賓亦設有online@hsbc品牌,作網上理財服務。於1994年之前,滙豐受著政府對外資銀行的限制,一直未能擴大業務。1994年後,滙豐於菲律賓開始努力擴張。

韓國
滙豐銀行為全球最大的銀行之一,於1897年在濟物浦設立首個辦事處經營業務。在1984年,總部遷至首爾,之後擴展業務至仁川,大田及大邱。目前滙豐銀行於韓國設有11間分行及4間商業銀行服務中心,主要經營個人理財及商業銀行服務。

於韓國,滙豐通過以下三間公司經營:

HSBCInsuranceBrokers(Korea)Limited
HSBCFundServices(Korea)Limited
TheHongkongandShanghaiBankingCorporationLimited,Seoul

越南
滙豐銀行於1870年在西貢(胡志明市)開設第一個辦事處。1995年,滙豐於胡志明市開設第一間全面服務的分行。2005年,滙豐於河內開設第二間分行及於芹苴市設在代表辦書處。

2007年7月6日,滙豐成功收購越南第三大股份制銀行-越南科技及商業股份銀行15%的股權。目前,滙豐是越南最大外資銀行。

2008年越南批准滙豐在越南境內開設全資經營的分行。

紐西蘭
滙豐銀行紐西蘭業務源於1995年開始的HSBCFinanceCompanyLimited。目前滙豐於紐西蘭有5間公行,主力房屋貸款、信用卡、儲蓄、外幣、保險及私人銀行業務。

滙豐對紐西蘭華人客戶甚為重視,特別設立中文版網站,也是中華地區以外唯一使用“環球金融 地方智慧”作口號的地區,每間分行都有懂得說廣東話及國語的職員。

其他地區業務

香港上海滙豐銀行分行及附屬公司遍布亞太多個地區,包括孟加拉、汶萊、印度、印尼、日本、哈薩克、中國澳門、馬爾地夫、巴基斯坦、南非、斯里蘭卡及泰國等,另外在亞太地區以外的模里西斯、英國及美國均設有分行,在巴哈馬、巴林以及馬來西亞亦設有離岸銀行部。

主要附屬公司

恒生銀行有限公司(持有62.14%股權)
澳大利亞滙豐銀行有限公司
滙豐銀行(中國)有限公司
滙豐金融服務(亞太)有限公司
滙豐保險集團(亞太)有限公司
滙豐投資管理(香港)有限公司
滙豐直接投資(亞洲)有限公司
滙豐證券(亞洲)有限公司
滙豐信託(香港)有限公司

現有架構

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有限公司

公司類型:有限公司
成立時間:1865年
總部地點:香港
重要人物:鄭海泉-主席
霍嘉治-行政總裁
口號

儲蓄滙豐 滿足心中(1981年)
今日滙豐 助您成功(1987年)
與您並肩 邁向明天(1993年)
金融薈萃 服務全球(1999年)
環球金融 地方智慧(2002年)
產業:金融業
員工數26,000人
母公司:滙豐控股有限公司
網站 www.hsbc.com.hk
www.asiapacific.hsbc.com

參考文獻

[1] ^劉詩平:《滙豐金融帝國》,方正出版,北京,2006,ISBN978802161016,p12
[2] ^資料源自:香港上海滙豐銀行年報(1996年及1997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