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洲

香洲

香洲為“舫”式結構,有兩層艙樓,通體高雅而灑脫,香洲是拙政園中的標誌性景觀之一,為典型的“舫”式的結構,有兩層艙樓,通體高雅而灑脫,它的身姿倒映在水中,越發顯得纖麗雅潔。

概況

香洲為“舫”式結構,有兩層艙樓,通體高雅而灑脫,其身姿倒映水中,更顯得纖麗而雅潔。香洲寄託了文人的理想與情操。香洲,

用的是屈原筆下“芳洲”的典故,《楚辭》中有“采芳洲兮杜若,將以遺兮下女”的句子。古時常以香草來比喻清高之士,此處以荷花景觀來喻意香草,也很得體。在中國古典園林眾多的石舫中,拙政園香洲大概稱得上是造型最為美觀的一個。船頭是台,前艙是亭,中艙為榭,船尾是閣,閣上起樓,線條柔和起伏,比例大小得當,使人想起古時蘇州、杭州、揚州一帶山溫水軟、畫舫如雲的景象。香洲位於水邊,正當東、西水流和南北向河道的交匯處,三面環水,一面依岸,由三塊石條所組成的跳板登“船”,站在船頭,波起漣漪,四周開敞明亮,滿園秀色,令人心爽。烈日酷暑,此地卻荷風陣陣,舉目清涼。香洲船頭上懸有文徵明寫的題額,後人還專門為之題跋。香洲這條旱船,建築手法典雅精巧,引人入勝,使人感到一種對高潔人格的追尋。

詳細介紹

從拙政園廊橋“小飛虹”西行,循河再向北一拐,繞過湖石假山,眼前頓會一亮,一所秀麗靜美的建築出現在面前,它,就是香洲。

景點景點

香洲是拙政園中的標誌性景觀之一,為典型的“舫”式的結構,有兩層艙樓,通體高雅而灑脫,它的身姿倒映在水中,越發顯得纖麗雅潔。

香洲位於水邊,正當東、西水流和南北向河道的交匯處,三面環水,一面依岸。登“船”是由三塊石條組成的跳板,站在船頭,波起漣漪,天地開敞明亮,滿園秀色令人心爽。前眺倚玉軒,左望見山樓,右顧小滄浪。烈日酷暑,此地卻荷風陣陣,舉目清涼。天寒地凍,這裡照樣是鳥飛魚翔,勝似春光。舫西是船尾,有小門通往玉蘭堂後,門楣題額“野航”兩字,取杜甫“野航恰受二三人”詩意,點出了景觀主題。香洲船頭上懸有文徵明寫的額,後人還專門題了跋。拙政園中的這條旱船,不僅建築手法典雅精巧,引人入勝,還能使人感悟到一種對高潔人格的追尋。

香洲寄託了文人太多的理想情操,香洲,用的是屈原筆下芳洲的典故。“采芳洲兮杜若,將以遺兮下女。”(《楚辭》)芳洲上長滿了香氣四溢的杜若,古時常以香草來比喻道德清高之士。現在香洲的船頭船旁,盛開著紅荷白蓮,香氣四溢,借荷花景觀來喻意香草,也頗為得體。

”在中國園林里是可以經常看到的,蘇州人又叫它“旱船”、“石船”,無論是皇家園林,還是私家園林,也不分南方北方,蘇州的獅子林、北京的頤和園、圓明園裡都有。它的外形儘管千姿百態,但都是精緻秀麗,構成一景,在選址上很有講究,通常靠近水邊,立在最具有賞景視角的地方。站在石舫上看,水上陸上的景色都平添另一種興致。石舫的出現還和中國傳統的文化背景、哲學思想、心理追求都有關係,陶淵明回歸田園時,心情十分輕鬆,如釋重負。李白在詩中寫道“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日散發弄扁舟”。自古以來,人們總是把人生在世比作水中行船:順水推舟、逆水行舟、風雨同舟……從這裡,也可以想像到過去園主人設定石舫所追求的理想與審美情趣,他們是借石舫寓意希求,祝願自己一帆風順,平安康和,儘管石舫並不能起錨出航,更不能乘風破浪。

在中國古典園林眾多的石舫中,拙政園香洲大概稱得上是造型最美觀的一個。船頭是台、前艙是亭、中艙為軒、船尾是閣、閣上起樓,線條柔和起伏,比例大小得當,使人想起古時蘇州、杭州、揚州一帶山溫水軟畫舫如雲的景象。

香洲區

概況

香洲區是中國廣東省珠海市的一個市轄區,位於廣東省的中南部,珠江出海口的西岸,是珠海市政府所在地,是珠海市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和金融中心。總面積為476平方公里,人口為81萬(2005年11月)。

管轄地區

香洲區下轄8個街道:拱北、吉大、翠香、獅山、香灣、梅華、前山、灣仔,6個鎮:唐家灣鎮、桂山鎮、擔桿鎮、萬山鎮、橫琴鎮、南屏鎮。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