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水庵

香水庵

香水庵(原名響水庵)始建於明朝天啟年間(公元1621-1627),1999年對響水庵進行重修,改名為“香水庵”。重修的香水庵占地8438平方米,建築面積5620平方米,有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樓、百子堂、應身堂等多重殿閣。

簡介

香水庵香水庵
香水庵(原名響水庵)始建於明朝天啟年間(公元1621-1627),1999年對響水庵進行重修,改名為“香水庵”。重修的香水庵占地8438平方米,建築面積5620平方米,有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樓、百子堂、應身堂等多重殿閣。山門內供密跡金剛那羅延金剛,天王殿內供大肚彌勒佛和四大天王,大雄寶殿內供三世佛,應身堂內供觀世音菩薩的12應女身像,百子堂內塑形態各異的頑童100多尊,中軸線殿內塑像全為金身。過去庵內有個荷花池,當地民謠曰:“荷花池、香水庵,廟裡的菩薩大齊天”。香水庵內有四重殿閣,依次是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閣,兩側相對稱建有鐘樓、鼓樓、客堂、百子堂、應身堂及齋堂、僧舍等。

發展歷史

香水庵鼓樓香水庵鼓樓
相傳庵廟邊原有一巨大石壁,壁頂有石刻巨龍,嘴中流水,日夜流淌,咆哮直下,聲響數里,故名響水庵。清代末年至建國前夕,疊遭戰亂,僧道離散,寺破觀殘,只留下些殘垣斷壁。
有這樣的傳說和場景,你可以想像庵里當時的香火應該是很旺的。後來為什麼龍口不流水了,無從考證,廟宇自然也是毀於兵荒馬亂,那個姓韓的出家人亦不知去向。南山景區投巨資根據傳說和歷史重修了響水庵,並把它改了名字。現在這個地方叫做香水庵,多么詩意的一個庵廟!
現在的香水庵,按照庵廟標準的規制建設,中軸線上建有四重殿閣,依次為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閣,兩側對稱,頗有氣勢。還有鐘鼓樓、百子堂、應身堂、齋堂等,十分值得一看。

大雄寶殿

香水庵大雄寶殿香水庵大雄寶殿
“大雄寶殿”是釋迦牟尼的德號,大雄寶殿是佛國里的金鑾殿,也是香水庵的正殿。
百子堂又叫百子廟,舊時,每逢廟會善男信女摩肩接踵,終日香火不斷。百子堂晨,塑了一尊送子觀音和一百個天真可愛的小孩。如果有接續香火,求子諸願的,不妨在此拜拜送子觀音。
觀音是阿彌陀佛的左脅侍,佛教中認為他是一位大慈大悲的菩薩,若有人遇難,只要呼喚一聲“觀”音觀音菩薩便會觀其聲音,前去拯救,故名觀世音。
四大天王俗稱四大金剛。依佛教的說法,四大天王各護一方天下,民間往往將四大天王手中執持的法寶當作“風調雨順”的象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