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力民

餘力民

餘力民,雲南藝術學院戲劇學院院長、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中國高等教育學會藝術教育委員會理事。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餘力民教授 餘力民教授

餘力民,1956年出生,籍貫湖北,曾就讀於雲南藝術學院導演專業、中央黨校法律專業、雲南大學文藝學碩士研究生班。

人物生平

70年代進廠當工人,由於具備歌舞、戲劇表演特長由上級主管部門直接由工廠調入專業歌舞劇團,先後任歌舞、戲劇專業演員,表演隊長,編導,黔西南州歌舞團團長,國家二級導演。

在主持黔西南州歌舞團工作期間,該團被評為省級先進單位,個人被評為先進個人。

1992年,受國家文化部、國家民委指派,率團赴義大利參加國際藝術節演出交流活動,受到國際藝術界的廣泛好評,圓滿完成了國際文化藝術交流任務。

在戲劇實踐和教學中,導表演了四十餘部劇目,受到了專家的讚譽和觀眾好評,有的劇目在國家、省、市級調演和比賽中多次獲獎。

在專業教學中努力探索戲劇高等教育實踐和教學的辯證關係,針對教育對象的特點和將來的社會需求,不斷改進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在專業教學中使學生得到了全方位的學習和體驗,教學效果明顯,受到廣大學生的喜愛和讚譽。2004年,被評為雲南藝術學院首屆“十佳教師”。

獲獎情況

1995年指導93表演專科班排演《中外戲劇片斷》;

1996年參加雲南省新劇目展演話劇《黑白祭》飾瓦路(主演);

1996年參加雲南電視台“愛的陽光”綜藝晚會編導小品《春滿人間》;

1996編導小品《春滿人間》獲全國百優小品三等獎(中國劇協);

1997年參加省人民政府主辦《迎接香港回歸》大型晚會;

1998年指導96級導演本科班排演話劇《留守女士》;

2000年指導96級導演本科班排演畢業話劇《綠蔭里的紅塑膠桶》;

2002年指導99級表演本科班排演話劇《高山下的花環》;

2003年指導02級導演本科班排演專場教學小品;

2004年指導02級導演本科班排演《中外戲劇片斷》;

2004年參加由雲南藝術學院承辦的第五屆華文戲劇節,演出了大型 納西族史詩話劇《黑白祭》並擔任主要角色瓦路;

2004年導演小品《豬司令》參加省首屆喜劇小品比賽,獲省文聯一等 獎,導演的小品《出門不易》獲二等獎;

2005年指導02級導演本科班排演前蘇聯話劇《這裡的黎明靜悄悄》;

2005年編導小品《小核桃》參加省首屆大學生調演獲省教育廳二等獎;

2005年編導小品《小核桃》參加全國第一屆大學生展演,獲教育部三等獎;

2005年編導的小品《渴望》獲中國戲劇文學學會三等獎;

2005年參加由省對外文化交流協會、省對外友好協會主辦,藝術學院、昆明電視台承辦的《共同走過的歷

史》專題文藝晚會擔任導演、主持;

2005年參加由中共省委高校工委主辦,學院承辦的大型文藝晚會《飄揚的旗幟》中承擔晚會編導和主持;

2006年指導02級導演本科班(畢業班)排演話劇《我在天堂等你》;

2007年指導04級導演本科班(畢業班)排演話劇《家》;

2007年承擔雲南省教育廳科研基金項目“雲南省中國小戲劇教育活動的現狀調查與推廣”課題研究。

2009年指導06級導演本科班排演話劇《列兵們》;

2009年指導06級導演本科班排演話劇《傾城之戀》(根據張愛玲同名小說《傾城之戀》改編);

2010年指導07級導演本科班排演話劇《明月初照人》;

2011年指導08級導演本科班排演話劇《灑滿月光的荒原》(《荒原與人》);

出版情況

專著《戲劇導演思維與訓練》;研究論文:《對現當代戲劇狀況的思考》、《在文本與舞台之間》、《戲劇導演藝術特徵》、《論戲劇藝術中的審美》、《舞台美術設計在導演藝術中的解構》、《對教學中導演思維的幾點認識》、《解析導演構思在片斷教學中的體現》、《結合獨幕劇教學解析導演排演計畫》等。

業內專家及媒體印象採擷

力民是個活的有心勁的人,堅韌地追求,默默地進取,構成了他到目前為止的人生履歷中最醒目的軌跡。《戲劇導演思維與訓練》寫得實在,可把握,可操作,接近學生理解水平,用做教材,當然比那些玩弄名詞、堆砌概念的書籍來得平易近人。導演要懂得舞台、懂得演員、懂得演出的每一個環節,力民作為出身演員的導演,作為劇團管理者轉嚮導演教學的研究者,自然有他的實用、實戰的優勢。那是一種用經驗認同了的知識。

————雲南藝術學院院長、博士吳衛民教授

一幅幅形象迥異的造型,透露出他演藝的丰采。一張張場面生動的劇照,顯現著他教學的辛勞。餘力民教授十多年如一日,兢兢業業勤奮耕耘,為雲南培養出了一批批優秀的表演、導演人才。他治學嚴謹,言傳身教,把導、表演的基礎教學看作重中之重。他始終追求現實主義的導演風格,每次演出都能讓觀眾領悟到戲劇帶給人們的真實與震撼。他勤于思考,在學術上不斷探索。專著《戲劇導演思維與訓練》抓住導演思維這個牛鼻子,詳盡的總結了導演創作的方方面面,為廣大學生提供了學習範本,為導演學的發展錦上添花。從小到大,從粗到精,從弱到強,餘力民教授為雲藝戲劇學院的建設做出了值得誇讚的貢獻。

————上海戲劇學院博導、原副院長張仲年教授

讀餘力民教授關於導演教學研究的文章,讓我感覺到這是一位富有激情的導演,同時又是一位踏踏實實的教師。余教授對戲劇導演藝術的認識,是通過理性與實踐相互依存的感悟,是通過自己多年教學實踐的理性梳理。

———山東藝術學院戲劇學院院長丁建軍教授

力民院長與我在多次戲劇學術研討會上相識,在我參觀拜訪雲南藝術學院戲劇學院以後,對戲劇導演事業的熱愛讓我們進一步相知,讀過他的專著《戲劇導演思維與訓練》,對他有了更深的了解,我覺得他是一個為人謙遜,治學嚴謹,學為人師,行為示範,在平凡工作中綻放激情的好老師。

————吉林藝術學院戲劇學院副院長李偉華教授

初識力民大概是在十多年前《黑白祭》的舞台演出上,當時他對劇中的男主人翁瓦路內心靈魂與外在肢體激情而又瀟灑的演繹,著實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難忘。隨著與之進一步的往來深交,我便有了這樣一位熱情、謙和、坦誠、寬厚的朋友。

力民一直在自己的教學崗位上默默的耕耘著。對教學的認真嚴謹、對事業的不懈追求,總是感動著身邊的許多人。他執著與堅韌,使他成就了今天相當的教學和科研成果。別且不論,一部《戲劇導演思維與訓練》的實用教材,仿佛是在學子們通往導演專業的路途上給予的一絲光亮,我如身在其中,定會感激它。

感謝力民給我帶來的感動!

——同事、雲南省話劇團副團長、國家一級導演李鵬

我和力民是同班同學,二十三年的友誼,二十三年的見證,他給我的啟迪就是兩個字:珍惜。珍惜學業,所以多成。他雖然卓有成績,卻珍惜在雲藝的機遇,刻苦攻讀,認真作業,給我的印象是實在,沉穩。珍惜情分,所以多友。我們34個同學,分屬三個省、十七個州市,畢業後勞燕分飛,天各一方。他是箍桶索,把我們攏在一起,是中轉站,緩衝站,把我們聯繫在一起。珍惜際遇,所以多助。他先敬人,惟願他人好,事無巨細,首要檢討自己,因而得人心,眾望所歸。我從力民學珍惜,果然心平氣靜,收益不小。

———同學、原省花燈團副團長、國家一級編劇羅仕祥

由雲南藝術學院戲劇學院院長餘力民教授導演的經典話劇《家》再現春城,讓觀眾再次領略到現實主義經典戲劇的永恆魅力,深深打動了現場的每一位觀眾,受到了觀眾的一致讚揚。

————《春城晚報》

餘力民教授《戲劇導演思維與訓練》創新之處就在於哲學層面上的思維方式創新。哲理的思維與美育的訓練,可以說是餘力民教授在《戲劇導演思維與訓練》著作中體現出來最明確的有見地的學術見解,其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上的價值體現,相信是能通過那些受到影響的導演們能體會到的。

———中國傳媒大學博士研究生張金堯

餘力民教授在35年的戲劇表演、導演藝術和教學實踐中完成力作《戲劇導演思維與訓練》。在該書中,余教授詳細闡述了導演思維的建立、具體體現以及教學中的重要表現,將導演元素的訓練作為獨立的章節闡述導演技巧的重要性及方式方法。這本著作的出版既是戲劇藝術基礎理論的重要成果,也是為戲劇信息傳播效果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從而更好地使戲劇作品的創作與審美價值得以實現。

2011.6《灑滿月光的荒原》 2011.6《灑滿月光的荒原》

————中國傳媒大學碩士研究生劉新傳

作品劇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