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療補血

食療補血

食療補血,是營養學提出的一種補血方法,通過日常飲食中注意營養的合理搭配,並適當補充補血補氣食物,比藥物補血方法更容易讓人接受,並且更加的健康。尤其女性更需要重視補血。 可以補血的食材:紫米、黑米、黑豆、豆腐皮、紅棗。功效:補氣、補腎、健脾作用。

基本信息

營養原則

1、宜多吃常吃具有補血作用的食物;

2、適當多吃些富含“造血原料”的優質蛋白質、必需的微量元素(鐵、銅等)、葉酸和維生素B12等營養豐富的食物;

3、宜吃些補氣、補腎、健脾作用的食物;

4、蔬菜中鐵的含量較低,吸收差,但是新鮮綠色蔬菜中含有豐富的葉酸,葉酸參與血紅蛋白的生成,葉酸缺乏可造成大細胞貧血,也可引起混合性貧血。

適宜食物

1、主食及豆類的選擇:紫米、黑米、黑豆、豆腐皮、豆腐乾等豆製品等。

2、肉蛋奶的選擇:豬肉、牛肉、羊肉、動物肝臟、腎臟、血液、魚、蝦、魷魚、烏賊、章魚、蛋類、奶製品等。

3、蔬菜的選擇:黑木耳、黃花菜、菠菜、胡蘿蔔、芹菜、油菜、番茄、藕、髮菜等。

4、水果的選擇:大棗、桑椹、龍眼肉、葡萄乾、荔枝、櫻桃、桃、橘等。

5、其他:黑芝麻、松子、紅糖等。

補血誤區

多吃豬肝補血

豬肝是豬體內最大的解毒器官,各種有毒代謝產物與飼料中的某些有毒物質,都會留在豬肝內,並經它解毒後進入腎臟,再通過小便排出體外。豬肝中含有毒素的血液是分散存於數以萬計的豬肝竇中的,豬肝有營養也有大量毒素,補血效果微弱,不宜多吃。

吃大量含鐵元素的食物

不少人進補的時候講究多多益善,認為吃含鐵元素的食物越多效果也好。但實際上補鐵應該循序而補,遵循“小量、長期”的原則,一旦一次過量的攝入鐵,就會造成鐵中毒,輕微者會頭暈噁心、腹瀉休克,嚴重者甚至會昏迷死亡。

只吃菠菜補血

雖然菠菜是蔬果中少有的含鐵量較高的蔬菜,但還是比不上肉類。肉是鐵的更好來源。牛肉、雞肉內含有的鐵元素可以吸收15%—35%,但菠菜中的鐵元素只能吸收2%-20%。因此吃肉才是首選。

補血只看重鐵元素

缺鐵性貧血是最常見的貧血種類,但但是僅僅靠鐵劑,停藥後就很容易就會復發。如果想要徹底擺脫貧血,就要從生活飲食習慣開始,避免挑食厭食,通過均衡飲食可以從根源上預防貧血復發。

多吃紅棗補血

紅棗歷來被認為是補血聖品,但雖然新鮮大棗含鐵元素多,但大棗中的鐵吸收率極低,不能被人體很好地利用。即便紅棗富含能幫助鐵元素吸收的維生素C,由於紅棗常常不多吃,效果也十分有限。

飲食禁忌

忌吃生冷性涼之物。

日參考膳食

——早餐:龍眼肉、紅棗、粳米、小麥麵粉、雞蛋、番茄等,如龍眼粥、饅頭、番茄炒雞蛋;

——加餐:優酪乳;

——午餐:黑米、粳米、豬肝、菠菜、胡蘿蔔、牛肉等,如二米飯、炒豬肝、蘿蔔燉肉、紫菜蛋花湯;

——加餐:荔枝;

——晚餐:紫米、小麥麵粉、蝦仁、油菜、藕等,如紫米粥、家常花捲、蝦仁扒油菜、涼拌藕絲。

注意事項

1、學會科學生活戒菸、少喝酒、不偏食、不熬夜、不吃零食、例如不在月經期或產褥期等特殊生理階段過性生活等。保證有充足的睡眠及充沛的體力,並做到起居有時,娛樂有度,勞逸結合。

2、自我心理調節保持心情舒暢,避免劇烈活動、勞累。保持心情愉快、性格開朗,不僅可以增進機體的免疫力,而且有利於身心健康,同時還能促進體內骨骼里的骨髓造血功能旺盛起來,使得皮膚紅潤,面有光澤。

3、食物強化鐵劑預防貧血多吃綠色蔬菜和含鐵量高的食物,如蛋黃、牛肉、肝、腎、海帶、豆類等。不飲茶,茶葉中的鞣酸會阻礙鐵質的吸收。胃酸缺乏(如萎縮性胃炎、胃切除術後)者可適當口服些稀鹽酸。鹽酸能將食物中的鐵游離化,增加鐵鹽的溶解度,有利於吸收。吃一些維生素C,有利於食物中鐵的吸收。使用傳統的鐵鍋煎炒食物,鍋與鏟之間的磨擦會產生許多微小的碎屑,在加熱過程中,鐵可溶於食物之中,但這種鐵不能直接被人體吸收,人體能吸收的是鐵離子。

4、改善飲食,補充鐵元素在動物性食物中,肝臟、血豆腐中鐵的含量高,吸收好。蛋黃中也含有鐵。蔬菜中鐵的含量較低,吸收差,但是新鮮綠色蔬菜中含有豐富的葉酸。葉酸參與血紅蛋白的生成,葉酸缺乏可造成大細胞貧血,也可引起混合性貧血。因此既要進食一定量的肉類、動物肝臟、血豆腐,也要食用新鮮蔬菜。動物肝臟中既含有豐富的鐵和維生素A,也有較豐富的葉酸。維生素A對鐵的吸收及利用有一定幫助,每周吃一次肝對預防貧血是有好處的。

補血食譜

小米紅糖大棗粥

材料:

小米50克、大棗5粒、紅糖適量。

做法:

1、小米清洗,紅棗清洗去核切小片。

2、備好的材料與清水一起下鍋煮,這樣煮出來的小米會特別的粘

3、煮好後的粥加入紅糖攪拌即可食用。

小米營養價值豐富,紅糖具有益氣補血、健脾暖胃,紅棗益氣、養血安神。

花生紅棗粥

做法:煮 口味:甜味 準備時間:5分鐘 人數:2人份

烹飪時間:30分鐘

主料: 糯米 400克

輔料:花生仁( 100克) 小棗(乾 50克 )

調料: 紅糖10克

做法: 1、鍋上火,加入水,放入花生仁煮爛,然後倒入淘洗乾淨的糯米和適量的水,

2、燒沸後加入紅棗,再改用小火煮至米爛成粥,加入紅糖調勻,出鍋即成。

飲食禁忌:花生仁(生)對於腸胃虛弱者,花生不宜與黃瓜、螃蟹同食,否則易導致腹瀉。

雙耳紅棗粥

做法:煮 口味:甜味 準備時間:15分鐘 人數:1人份

烹飪時間:15分鐘

主料:木耳(乾) 適量、 銀耳(乾) 適量

輔料:棗(乾) 適量

調料: 冰糖適量

做法 :1、黑木耳、銀耳提前泡發,洗淨,撕成小朵

2、紅棗去核洗淨(直接買無核紅棗比較省事)

3、鍋中加水放入黑木耳、銀耳、紅棗慢火煨燉至湯水粘稠、木耳軟糯

營養功效:1、黑木耳除了含有豐富的膠質可以把殘留在人體消化系統內的灰塵、雜質吸附集中起來排出體外,其鐵的含量也極為豐富,常吃能養血駐顏,令人肌膚紅潤,容光煥發,並可防治缺鐵性貧血。

2、棗中富含鈣和鐵,它們對防治骨質疏鬆產貧血有重要作用。

烏雞糯米粥

菜系及功效:精品主食 補血食譜 補虛養身食譜 工藝:煮 口味:鹹鮮味

主料:糯米150克,烏骨雞1200克

調料:大蔥6克,姜4克,鹽2克,味素2克,料酒10克

做法:1. 糯米淘洗乾淨,用冷水浸泡二三小時,撈出,瀝乾水分;

2. 將淨烏雞沖洗乾淨,放入開水鍋內氽一下撈出;

3. 將蔥、姜洗淨分別切成段、片備用;

4 取鍋放入冷水、烏雞,加入蔥段、薑片、料酒,先用旺火煮沸;

5 再改用小火煨煮至湯濃雞爛;

6 撈出烏雞,揀去蔥段、薑片;

7 加入糯米,用旺火煮開後改小火,續煮至粥成;

8. 把雞肉拆下撕碎,再放入粥內,用鹽、味素調好味,即可盛起食用。

紫菜雞蛋湯

菜系及功效:肝調養食譜 補血食譜 益智補腦食譜 防癌抗癌食譜 骨質疏鬆食譜

工藝:煮

主料:雞蛋100克,紫菜(乾)30克

調料:鹽3克,味素1克,香油15克,大蔥10克

做法: 1. 雞蛋磕入碗中,充分打勻;

2. 湯鍋置火上,倒入1000克清水,煮開後將雞蛋均勻地倒入鍋內;

3. 開鍋放入紫菜煮片刻,加入適量鹽、味素,淋香油,撒香蔥即可盛出。

食物相剋:雞蛋與鵝肉同食損傷脾胃;與兔肉、柿子同食導致腹瀉;同時不宜與甲魚、鯉魚、豆漿、茶同食。

當歸烏雞湯

食材:烏骨雞1000克,女貞子25克,當歸50克,桂圓15克,鹽5克。

做法:1.烏骨雞剖後洗淨,放入滾開水中,高火3分鐘,取起洗淨。

2.女貞子、當歸(切片)、桂圓肉、烏骨雞放入器皿內,加入滾開水1000克,中火40分鐘,食用時放精鹽即可。

功效:補血養心,滋陰養虛,健腦安神,通便,抗衰老。

小貼士:一周一次,月經期間忌食,以免引起月經量多。

食療秘方

中醫認為“血”是一種運行在血管中,富有營養的紅色液體。中醫中常常將“氣”與“血”並稱,認為血的重要來源之一就是在脾胃中運化的水谷精氣。脾胃在血的生成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因而有“脾胃為氣血化生之源”的說法。如果血不足,虧虛太多,就會“血虛”,人就容易面色蒼白,嘴唇、指甲的顏色暗淡、頭暈眼花、失眠乏力。下面介紹三款補氣血的食療秘方,可以幫助女性朋友在寒冷冬季補氣血。

黨參杞子紅棗燉雞

用料:黨參30克、杞子15克、紅棗15克、雞肉150克。隔水燉。此湯既能補氣血又比較平和,一周吃兩次即可。適宜虛不受補的人。

阿膠蜜棗燉雞

阿膠蜜棗燉雞組圖 阿膠蜜棗燉雞組圖

用料:阿膠15克、蜜棗1個、雞肉50克。隔水燉一小時。此湯有補血養血安神的功效,適用於氣血虛弱、頭 暈、失眠、胃痛者食用,男女均宜。

當歸生薑羊肉湯

用料:羊肉500克、當歸30克、生薑50克。羊肉用清水洗淨後再用生薑爆炒,當歸則以紗布包裹,再與爆炒好的羊肉一起煮湯。此湯特別適宜氣血虧虛、大病久病及產後的女性食用,對改善痛經、月經不調也有顯著效果。

以上3大補血食療秘方,看似複雜,如果操作起來,也很簡便。建議女性朋友親自動手做做,不僅可享受美味,還能達到補血效果,一舉兩得呦!

當歸黃芪茶

用料:當歸15g,黃芪30g,紅棗15g,紅糖適量。

做法:1、紅棗洗乾淨,去核。黃芪用清水泡洗乾淨。當歸洗淨切片備用。

2、把處理好的紅棗、黃芪、當歸倒入鍋中。

3、注入適量清水,蓋上鍋蓋,大火煮開後轉中小火煮20分鐘即可。

4、喝的時候,可按個人口味調入適量紅糖。

功效:補氣補血。

小貼士:第一次瀝出藥汁後,繼續添加清水,依舊是煮開以後轉小火煮30分鐘。兩次煎的藥汁合併,一天分2~3次服用完,可以連續喝半個月停半個月,接著再喝半個月停半個月,如此反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