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行家[2004年馬丁·斯科塞斯執導電影]

飛行家[2004年馬丁·斯科塞斯執導電影]
飛行家[2004年馬丁·斯科塞斯執導電影]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飛行家》是由馬丁·斯科塞斯執導,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凱特·布蘭切特、凱特·貝金賽爾等人主演的劇情片,該片於2004年12月25日在美國上映。 該片講述了霍華德·休斯成為好萊塢製片人,並且主持了藍雲杉飛機的發明和改進的故事 。

基本信息

劇情簡介

《飛行家》劇照 《飛行家》劇照
霍華德·休斯生於德克薩斯的一個富有家庭,父母在他即將成年之時相繼去世,為他留下了一筆巨額的遺產。後來霍華德·休斯(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飾)移居洛杉磯,成為一個著名的好萊塢製片人,除了大力提攜珍·哈露(格溫·史蒂芬妮飾)等年輕女演員,還促成了經典空戰片《地獄天使》等影片的拍攝,最終獲得雷電華電影公司的所有權。
霍華德·休斯的傳奇經歷並不止好萊塢,他還入主美國環球航空公司並扭虧轉盈,二戰期間主持了藍雲杉飛機的發明和改進,戰後他積極向電子領域拓展事業,旗下的公司對衛星技術做出了重大貢獻,而他在拉斯維加斯的賭場也享有盛名。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演員備註
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霍華德·休斯
凱特·布蘭切特凱薩琳·赫本
凱特·貝金賽爾艾娃·嘉德納
約翰·C·賴利Noah Dietrich
亞歷克·鮑德溫Juan Trippe
阿倫·阿爾達Senator Ralph Owen Brewster
伊安·霍姆Professor Fitz
丹尼·赫斯頓Jack Frye
格溫·史蒂芬妮珍·哈露
裘德·洛Errol Flynn
亞當·斯科特Johnny Meyer
馬特·羅斯Glenn Odekirk
凱麗·加納Faith Domergue
弗蘭西絲·康羅伊Katharine Martha Houghton Hepburn
Brent SpinerRobert Gross
Stanley DeSantisLouis B. Mayer
愛德華·赫曼Joseph Breen
威廉·達福Roland Sweet
肯尼斯·威爾什Dr. Thomas Norval Hepburn
J.C. MacKenzieLudlow Ogden Smith
雅各布·戴維奇Howard Hughes - 9 Years Old
艾米·斯洛安Amy SloanAllene Stone Gano Hughes
Sam HenningsHell's Angels Stunt Coordinator
Joe ChrestHell's Angels Director of Photography
洛福斯·溫萊特Cocoanut Grove Vocalist #1
Harry StandjofskiCrony of Louis B. Mayer
約希·麥蘭Cigarette Girl
Justin ShiltonHell's Angels Pilot
Arthur HoldenRadio Announcer
Raymond DucasseRoscoe Turner
Joseph P. ReidyAide to Howard (as Joseph Reidy)
Stéphane DemersMaitre d
伊夫·雅克Waiter
Loudon Wainwright IIICocoanut Grove Vocalist
Jason CavalierCocoanut Grove Patron
Chris UflandEngineer
Al DuboisPan Am Executive
Alan ToyMan on Crutches
Sebastian TillingerTimer
Francesca Scorsese;Charlotte Scott;Little Girl
James BradfordUncle Willy
Joe CobdenAnother Guest
Linda SmithAnother Guest
Alan FawcettChairman MPA
Jordan St. JamesHughes' Aide at Censor Hearing
David PurdhamEmcee
Kevin O'RourkeSpencer Tracy
Lisa Bronwyn MooreNoah's Wife
Emma CampbellHelen Frye
Martha WainwrightCocoanut Grove Vocalist
Vincent LarescaJorge
Matt HollandHughes' Staff Person
丹尼斯·聖約翰Nick the Custodian
Keith CampbellMarine
Al VandecruysDoctor
James RaeFBI Agent
Kathleen McAuliffeBrewster's Maid
Nellie SciuttoSecretary
Terry HaigAnother Senator
-Himself配音 James McNamara
John KoensgenPan Am Executive #2
Vladimir Kuznetsov SmithCaretaker
Pascal AnctilReporter
Gavin BlackHughes' Film Crewman
John David BraddockPhotographer
Benjamin CentoducatiFilm Worker
Isabelle ChampeauEditor
Al CoronelBi-Plane Mechanic
Elizabeth DeCiccoStarlet
Elisa DyannCoat Check Girl
Antonella EliaSecretary
Danielle FrankeEsquire Starlet
Vince GiordanoCocoanut Grove Band Leader
Ian HalperinHospital Room Visitor
特洛文·海斯Chef
Harrison HeldLouis B. Mayer Crony
David HillbergStage Hand
Chase HoytUsher
Larry KagelePilot
Jason KlammMan in Tux at 'Hell's Angels' Premiere
Brian T. LynchGround Crewman
Lon MoriartyHell's Angels Airline Mechanic
Heather SconyersBathing beauty
-Hell's Angels Projectionist配音 馬丁·斯科塞斯
-Man on Red Carpet配音 馬丁·斯科塞斯
R. Bruce SteinheimerPlane Engineer
R. Bruce SteinheimerField Tech
Cathy SymondsCustomer
Michael-John WolfeCary Grant
Jeremy ZafranTWA Executive
John BrodyPoliceman
Matthew Corbett DavisHoward Hughes Aide
Brian FortunaDancer
Jess GrahamPlane Engineer
Eddie NapolilloBsrcy Man at 'Hell's Angels' Wrap Party
Deliene WyattMake-up Girl to Katharine Hepburn

職員表

出品人凱蒂·澳額
製作人麥可·曼、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馬丁·斯科塞斯、鮑伯·韋恩斯坦、哈維·韋恩斯坦、Chris Brigham
導演馬丁·斯科塞斯
副導演(助理)Patrizia Bidone-Valdiserra、Peter Dress、Geneviéve Duguay、Angèle Gagnon、羅伯特·萊加托、Auree Tommi Lepage
編劇約翰·洛根
攝影羅伯特·理察森
配樂霍華德·肖
剪輯塞爾瑪·斯昆梅克
選角導演艾倫·劉易斯
藝術指導丹提·費瑞提
美術設計Robert Guerra、Claude Paré、Luca Tranchino
服裝設計桑迪·鮑威爾
視覺特效Darius Fisher、Melanie Franciosi、羅伯特·萊加托、Mat Beck
布景師Francesca Lo Schiavo

演職員表參考資料

角色介紹

飛行家[2004年馬丁·斯科塞斯執導電影] 飛行家[2004年馬丁·斯科塞斯執導電影]
霍華德·休斯 演員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
好萊塢製片人。1939年掌管環球航空公司,他迅速使公司業績扭虧為盈,風光數十年。此外,對飛機興趣異常濃厚的他常與工程師討論改善飛機性能並且親自設計出一架飛機,並駕機試飛五次,創造了平均時速352.39英里成績,打破了法國人林白創下的最快飛行紀錄。
飛行家[2004年馬丁·斯科塞斯執導電影] 飛行家[2004年馬丁·斯科塞斯執導電影]
凱薩琳·赫本 演員凱特·布蘭切特
名震好萊塢的奧斯卡影后,霍華德·休斯的女友,赫本30歲結識休斯,兩人談了3年戀愛,鬧得滿城風雨。在此之間她因為霍華德·休斯不重視自己,只忙自己的事最後決定與其分手。
飛行家[2004年馬丁·斯科塞斯執導電影] 飛行家[2004年馬丁·斯科塞斯執導電影]
艾娃·嘉德納 演員凱特·貝金賽爾
好萊塢著名女星,霍華德·休斯在與赫本分手後的女友,性感女神,出演過《吉力馬札羅的雪》和《太陽照樣升起》等電影。

角色介紹參考資料 、

音樂原聲

曲目專輯信息
Shake That ThingI Can't Give You Anything But Love
飛行家[2004年馬丁·斯科塞斯執導電影] 飛行家[2004年馬丁·斯科塞斯執導電影]
I'll Build A Stairway To ParadiseAin't Cha Glad
Somebody Stole My GalNightmare
FireworksStardust
Yellow Dog BluesDo I Worry?
ThanksI'll Be Seeing You
Happy FeetBack Beat Boogie
After You've GoneMoonlight Serenade
MoonglowHoward Hughes發行時間: 2004年12月25日

幕後花絮

•片中的每個鏡頭都經過後期的特效處理,以營造出20世紀20年代到40年代的好萊塢風格。

•在片中的飛行場景中,導演使用了微縮模型。

•迪卡普里奧曾用一天時間傾聽簡·拉塞爾有關霍華德·休斯的回憶。

•該片是迪卡普里奧的製片公司“Appian Way”參與的第一部影片。

•該片畫面的色調經過斯科塞斯的精心設計,每一年都與20世紀20年代到40年代彩色影片的特點一致。

•金·凱瑞曾是扮演霍華德·休斯的人選。

•因加州南部的野火一度燒毀了多處布景,該片的拍攝不得不延遲。

•格溫妮斯·帕特洛曾是扮演艾娃·加德納的人選,但後來放棄。

•凱特·布蘭切特在片中曾戴用三款不同的紅色假髮。

•該片是女歌手格溫·史蒂芬妮的銀幕處女作。

•為了扮演好凱薩琳·赫本,凱特·布蘭切特曾學習打網球和高爾夫,並進行冷水浴。

•該片的服裝經費高達200萬美元。

•片中的部分場景出自霍華德·休斯拍攝的《地獄天使》和《亡命徒》。

•該片拍攝中用到的4架飛機微縮模型陳列在俄勒岡州McMinnville的Evergreen航空博物館中,當地正是HK-1“Spruce Goose”巨型水上運輸機的出產地。

•鮑勃·霍斯金斯是扮演歐文議員的最初人選。

•該片是斯科塞斯拍攝的第一部投入超過1億美元的電影。

•該片的劇本最初源自於彼得·哈利·布朗和佩特·H·布羅斯科所著的《霍華德·休斯:鮮為人知的故事》。

穿幫鏡頭

•當霍華德·休斯駕機準備打破飛行速度紀錄時,在特寫鏡頭中,飛機座艙是打開的,而在遠景鏡頭中,座艙卻是關閉的。

•霍華德·休斯和參議員一同進餐時曾解開衣扣,而在隨後的鏡頭中,衣扣是扣好的。

獲獎記錄

年份屆時獎項名稱單項獎名稱獲獎方備註
2005年77屆奧斯卡金像獎奧斯卡獎-最佳女配角 奧斯卡獎-最佳攝影 奧斯卡獎-最佳藝術指導 奧斯卡獎-最佳服裝設計 奧斯卡獎-最佳電影剪輯 凱特·布蘭切特 羅伯特·理察森 丹特·費雷蒂 桑迪·鮑威爾 塞爾瑪·斯昆梅克 獲獎
2005年77屆奧斯卡金像獎 奧斯卡獎-最佳影片 奧斯卡獎-最佳男主角 奧斯卡獎-最佳男配角 奧斯卡獎-最佳導演 奧斯卡獎-最佳原創劇本 《飛行家》-麥可·曼 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 阿倫·阿爾達 馬丁·斯科塞斯 約翰·洛根 提名
2005年62屆美國金球獎電影類-劇情類最佳影片 電影類-劇情類最佳男主角 電影類-最佳電影配樂 《飛行家》 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 霍華德·肖 獲獎
2005年58屆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電影獎-最佳影片 電影獎-最佳女配角 電影獎-最佳藝術指導 電影獎-最佳化妝/髮型 《飛行家》-麥可·曼 凱特·布蘭切特 丹特·費雷蒂 Sian Grigg、Morag Ross 獲獎
2005年14屆MTV電影獎MTV電影獎-最佳男演員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獲獎
2005年31屆土星獎土星獎-最佳動作/冒險/驚悚電影《飛行家》提名

獲獎記錄參考資料

製作發行

主創公司

製作公司發行公司
1. Forward Pass (美國)1. 米拉麥克斯影業公司(美國)
2. Appian Way (美國)2. 華納兄弟影片公司(美國)
3. IMF Internationale Medien und Film GmbH & Co. 3. Produktions KG (德國)3. 01 Distribuzione(義大利)
4. Initial Entertainment Group (美國)4. Ascot Elite Entertainment Group(瑞士)
5. 華納兄弟影片公司 (美國)5. Bioscop(捷克)
6. 米拉麥克斯影業公司 (美國)
7. Cappa Productions (美國)

上映日期

國家或地區日期
美國2004年12月14日
中國香港2005年2月17日
加拿大2004年12月25日
英國2004年12月19日
馬來西亞2004年12月30日
韓國2004年12月31日

影片評價

該片主要展示主人公20世紀三十至五十年代大約20年的人生經歷,因為這既是大眾熟悉因而最有表現噱頭的20年,有各種豐富的素材可以掘取;同時這也是激烈轉變的20年,編劇試圖解釋霍華德·休斯最後孤僻遁世的原因。片中有馬丁·斯科塞斯以往電影中難得一見的大手筆,對好萊塢黃金時期的表現充滿了感情色彩。這種表現是親切的、溫暖的,其中夾雜著些許曖昧,又真實地透露出幾分墮落。該片既表現了好萊塢的熱鬧輝煌,也表現了它的虛榮勢利。有經驗和專業的觀眾,會發覺似乎該片的色彩基調在不斷變化中。難得的是,該片很好地把握了表現的度,相對於人物塑造和情節演進,時代背景總是處於適當的副線地位,不像《紐約黑幫》那樣喧賓奪主,看來該片是吸取了教訓的。該片做到了讓觀眾通過霍華德·休斯的陰暗面來了解他的“人”,而不是僅僅關注潔癖、強迫症等表面現象。該片的意義,在於它雖然不是最好的作品,卻是當時幾年裡成熟的影片。該片具有好萊塢黃金時代作品那樣難以掩飾的魅力,同時又融合了賴以成名的清醒與細緻;該片表面上看起來激情澎湃,但內里始終透露出對解構人情世態的冷靜。 (《北京娛樂信報》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