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白體

飛白體

飛白是書法中的一種特殊筆法,它的筆畫有的部分呈枯絲平行,轉折處筆畫突出,在書寫中產生力度,使枯筆產生"飛白",與濃墨、漲墨產生對比,以加強作品的韻律感和節奏感。相傳是書法家蔡邕受了修鴻都門的工匠用帚子蘸白粉刷字的啟發而創造的。北宋黃伯思說:"取其髮絲的筆跡謂之白,其勢若飛舉者謂之飛。"今人把書畫的乾枯筆觸部分也泛稱飛白。同時可利用"飛白"使書寫顯現蒼勁渾樸的藝術效果,使作品增加情趣,豐富畫面的視覺效果。當然書法的功力在"飛白"中也能充分體現出來。

基本信息

介紹

飛白體飛白體
相傳是書法家蔡邕受了修鴻都門的工匠用帚子蘸白粉刷字的啟發而創造的。北宋黃伯思說:"取其髮絲的筆跡謂之白,其勢若飛舉者謂之飛。"今人把書畫的乾枯筆觸部分也泛稱飛白。同時可利用"飛白"使書寫顯現蒼勁渾樸的藝術效果,使作品增加情趣,豐富畫面的視覺效果。當然書法的功力在"飛白"中也能充分體現出來。
亦作“ 飛白書 ”。一種特殊的書法。相傳東漢靈帝時修飾鴻都門的匠人用刷白粉的帚寫字,蔡邕見後,歸作“飛白書”。這種書法,筆畫中絲絲露白,像枯筆所寫。
漢魏宮闕題字,曾廣泛採用。 唐張懷瓘《書斷》上:“飛白者, 後漢左中郎將蔡邕所作也。王隱、王愔並云:飛白變楷制也。本是宮殿題署,勢既徑丈,字宜輕微不滿,名為飛白。” 唐 李綽 《尚書故實》:“飛白書始於 蔡邕 ,在鴻門見匠人施堊,遂創意焉。”唐李肇《唐國史補》卷中:“ 梁武帝造寺,令蕭子云飛白大書‘蕭’字,至今‘蕭’字存焉。”清趙翼《王述庵道經毘陵停舟話舊》詩:“焚黃詔特榮先壟,飛白書應起賜樓。”
飛白自魏晉南北朝以來素為文人墨客所推崇。“書聖”王羲之及其子王獻之俱精於飛白。唐太宗酷愛王右軍飛白,自此唐代帝王將相多擅飛白。

飛白之美

書法中運用飛白,體現出一種藝術美。
首先,運用飛白會產生筆畫美。倘若飛白運用得好,有的筆畫似流星划過蒼穹,有的如快艇急馳水面,有的如懸崖瀑布飛縱,有的像織布細線伸展,有的若女子秀髮隨風飄動……真是千姿百態,美不勝收。
細觀古代書家所運用的飛白,在其強烈的書法風格中都蘊含著怡人的筆畫美:王羲之的飛白楚楚動人,王獻之的飛白顧盼生姿,顏真卿的飛白酣暢純厚,歐陽詢的飛白嚴謹險勁,趙孟頫的飛白清麗秀逸,米芾的飛白痛快淋漓,懷素的飛白瀟灑自如……
其次,運用飛白可使單字增輝不少。單字中的飛白和其他筆畫虛實相生,具有圖畫美,間或具有裝飾美。有時,單字中的其他筆畫寫得平淡無奇,若恰當運用飛白,可使該字頓時搶眼;有時,飛白還可掩蓋或挽救一字中不明顯的敗筆,收到轉移著眼點的效果;有時,在單字的某豎畫中恰當運用飛白,以求得相對穩定,達到欹不失正、正中寓欹的平衡效果。
此外,上述飛白之美體現在一幅書法作品中,無不有利於產生整體美。整幅作品中的飛白,有的如山澗一泓清泉,清新自然;有的似花朵零星點綴少女衣裙,款款生情;還有的像孩童在母親懷裡玩耍,富有情趣,等等。值得一提的是,在飛白的輕重徐疾中,可以反映出書寫的節奏,這也是增強作品整體美的表現之一。

飛白之用

一般情況下,行書和草書中運用飛白較常見,楷、隸、篆書中用得較少。這種現象大概是由各種字型的筆畫特點、作品的章法、書寫的速度等因素所致。
單就筆畫而言,飛白較多地用於豎、提、橫畫中,少用於其他筆畫,這主要是由筆畫形態、運筆過程和書寫風格等決定的。至於飛白用在一字中的主筆還是次筆,要特別注意是否得當。有時在主筆中運用飛白,失當便失卻重心,得當則有利於盡情施展筆畫美;有時在次筆中運用飛白,失當會產生缺失,有失飽滿,得當則起到點綴或裝飾之美。
飛白一般用於筆畫的中部或尾部,要求運筆自如,過渡自然。其中,飛白的尾部,有回鋒,有的露鋒,一般視書寫風格、速度、運筆等情況變化使用。
另外,在一定中上筆與下筆相連處,或是上字的末筆與下字的首筆相連處,恰當運用飛白可增強一定的美感。但飛白牽絲要寬窄、長短得當,承接轉合要自然而不失力度,並且要求飛白牽絲不宜過多。

飛白之忌

運用飛白作書,要求恰到好處,因此在書寫過程中有諸多值得注意的地方。
一忌飛白出現單字起筆處或筆畫的前端,或過多出現在一幅作品的首字。否則,整個字或整幅作品便失去氣勢,使得"立"起來的力量銳減,即不能"造勢"。其原因是單字起筆處出現飛白有顯散漫,也不合筆法規範;首字過多出現飛白則顯輕浮,也不合章法。二者都違背了書法創作的一般規律。
二忌一字多飛白,即一般在字的一筆中出現飛白,少有兩筆同時出現。倘若一字中過多出現飛白則導致筆畫不實,有飄浮之嫌,其原因可能是在運筆過程中沒有掌握好輕重徐疾,心(眼)到而手未到,沒能控制好節奏。當然,有些書寫者故意追求多用飛白之美,這或許值得研究。
三忌整篇多飛白。整幅作品中過多運用飛白,易導致鬆散不實,氣斷而乏力。飛白在整幅作品中只能起點綴作用,以少勝多,以巧勝多,以精勝多,方可增強整體美。這就要求書寫者在創作前充分做好整體考慮。而在具體創作過程中有所變化也是很正常的,那就看書寫者的駕馭能力如何了。
四忌飛白過長。有人會問,古今書法名家中不是有將飛白拉得很長的例看待,那是風格的展現,是書藝已達到一定境界而情感自然流露的具體表現。一般書寫者不要刻意去追求用過長的飛白凸現自我,要打好書法基本功,循序漸進,達到自然表現的最佳境界,方能將飛白運用得長短適宜、揮灑自如。
五忌飛白軟弱乏力和不自然。仔細研究書寫高手的飛白,均剛柔相濟,多用中接,水到渠成,渾然一體,神采奇妙。這是習字者前進的方向和目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