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來椅

飛來椅

飛來椅又稱“廊椅”、“美人靠”,是木結構建築上比較常見的構件,特別是在安徽南部的徽式建築上更為多見。它一般都設在兩層建築的第二層面對天井的一邊,可以當作二樓迴廊的欄桿,同時又是可以倚靠的座椅。在江南園林特別的建築如水榭等處,臨水處也常有類似的欄桿。

名 稱: 飛來椅
製造年代: 元
材 料: 木
規 格: 約長2600厘米
收 藏 地: 北京私家
介 紹
飛來椅又稱“廊椅”、“美人靠”,是木結構建築上比較常見的構件,特別是在安徽南部的徽式建築上更為多見。它一般都設在兩層建築的第二層面對天井的一邊,可以當作二樓迴廊的欄桿,同時又是可以倚靠的座椅。在江南園林特別的建築如水榭等處,臨水處也常有類似的欄桿。
飛來椅是建築和家具的統一體,從傳世的文物來看,至少在元代,飛來椅已相當流行。從元以前的繪畫中,也見過飛來椅的形象。至於從古代的文學作品裡,更是常常能見到有關憑欄的句子。這裡的欄,是不是飛來椅,已無法考證,但無論如何,飛來椅是中國最為古老的家具式建築構件之一,是無庸置疑的。另外,它也是中國古代家具從建築演變過來的一個佐證。
飛來椅只有前腿,在原先的木結構建築上,前腿應是與建築迴廊或相臨地面相接的,從而椅背向外噴出,形成漂亮的曲線。而且這曲線的設計,又是合乎人體輪廓的,倚靠起來比較舒服。單個的飛來椅,只有靠牆而立,單獨不能放穩。椅子的靠背依然是建築欄桿的風格,而前牙板的壼門曲線,正說明了明式家具中這常見的設計的來源。
這件飛來椅的造型和紋飾,都與更早以前的基本相同,古樸單純,直線和曲線的結合是自然主義的。這種自宋代沿襲而下的自然主義審美風格,逐漸地發展成熟,影響到明代,並在明式家具中得到了完美的體現。
元代的飛來椅體量較大,形式上留有更多的建築語言,如腿部彎曲的曲線,幾乎保留了石雕的所有特點。
市場估價:人民幣50,000元左右,視其格調雅麗與否價格有所不同。
飛來椅的收藏,是愛好家具和建築的收藏家都頗為關注的。但是由於飛來椅的體量較大,而且不能獨立擺放,因此陳設時需要比較寬大的牆面空間。
飛來椅 飛來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