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不動

飛不動

飛不動(1919-1993),是相聲前輩白全福的藝名。 1919年生於北京的一個藝人世家,他是天橋著名藝人“雲里飛”之後,幼年隨父親“雲里飛二世”學滑稽京劇。15歲說相聲,18歲正式拜於俊波為師。

生平

飛不動 飛不動

白全福:(1918-1993)北京人,滿族。藝名“飛不動”,系天橋著名藝人“雲里飛”之後。七歲隨父白寶山(“小雲里飛”)學唱滑稽京劇,後隨二叔白寶亭(焦德海之徒)學說相聲,十八歲拜於俊波為師。早年與侯寶林合作,幾經磨礪,日臻成熟。青年時期曾與羅榮壽、郭全保去山東濟南行藝,在晨光茶社一炮打響。1942年末回京,與羅、郭並稱“白羅郭”。後一直與常寶霆搭檔,為常捧哏,合作長達三十餘年。後加入天津紅風曲藝社、天津市廣播說唱團、天津市曲藝團,專事相聲表演。解放後,先後加入天津紅風曲藝社,天津廣播說唱團,天津市曲藝團。十年浩劫,他被攆出藝壇,到一個設備廠看大門,精神上的折磨,使白全福神經失調,成了半身不遂,嘴歪了,耳也聾了。“四人幫”垮台後,白全福以驚人的毅力重返舞台,表現出較高的藝術素養。1993年去世。白全福對相聲藝術刻意求新,另闢蹊徑,逐漸形成了自己“捧中有逗,以相助生,滑稽醒目, 熱情豪放”的捧哏藝術風格.在單口相聲的表演上,他也有獨到之處。白全福為人正直善良,忠厚謙和,坦誠熱忱。對相聲藝術事業極為關心,帶徒傳藝,積極培養相聲藝術人才。代表作有:《不同風格》、《聽廣播》、《養豬迷》、《向他學習》、《水車問題》、 《一枝新花》、《笑災樂禍》、《諸葛亮遇險》、《愛什麼》、《身後大事》、《道德 法庭》等。

代表作

他對相聲藝術刻意求新,另闢蹊徑,逐漸形成了自己“捧中有逗,以相助聲,滑稽醒目,熱情奔放”的捧哏藝術風格,其捧哏爐火純青,獨樹一幟,即捧得嚴、兜得緊、鋪得穩、抖得狠。在傳統相聲中擅演“子母哏”、“腿子活”和“歪哏”類節目。在單口相聲的表演上,也有獨到之處。他為人正直善良,忠厚謙和,坦誠熱忱;對相聲藝術事業極為關心,帶徒傳藝,積極培養相聲藝術人才。代表作有《一枝新花》、《笑災樂禍》、《道德法庭》、《諸葛亮遇險》、《語言研究》、《我愛桌球》、《愛優點》、《大審》、《雜學唱》、《鬧公堂》、《賣布頭》、《珍珠衫》、《福壽全》、《拉洋片》以及單口《解學士》、《肖飛買藥》、《追》等。

傳承

白全福收徒較多 ,有阿雙全、繳月舒、楊志剛、張伯勛、宋勇、劉學仁、楊志光等。

2004年6月11日,白全福墓碑落成儀式在天津武清區舉行,並於下午舉辦了“白全福相聲藝術研討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