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聖帕[2007年第7號超強颱風]

颱風聖帕[2007年第7號超強颱風]

颱風聖帕(英語:Super Typhoon Sepat,菲律賓大氣地理天文部門:Egay,國際編號:0708,聯合颱風警報中心:09W)是2007年太平洋颱風季的一個熱帶氣鏇。“聖帕”是由馬來西亞提供的名字,指的是一種淡水魚。該颱風是當年最強的颱風,並為台灣、福建、浙江、湖南帶來嚴重損失。

基本信息

發展過程

颱風聖帕颱風聖帕
一個低壓區於2007年8月12日在馬尼拉以東約1,600公里增強為一個熱帶低氣壓,初時向西南偏西移動。
8月13日凌晨增強為熱帶風暴並命名為聖帕,當晚迅速增強為強烈熱帶風暴。
8月14日進一步增強為颱風
聖帕增強為颱風後於8月15日轉向西北偏西移動,翌日下午轉向西北偏北移動。颱風聖帕於8月15日20時達到顛峰程度16級,形成超強颱風,風力最強時曾一度達到17級以上,超過“桑美”量級,每小時風速高達200公里,同時聖帕亦出現擁有雙重眼壁並進一步逼近台灣。
8月16日20時中心位置在台灣省台東東南方約630公里的洋面上,近中心最大風力17級以上,風速65米/秒,颱風7級風圈半徑400公里,颱風10級風圈半徑180公里。
聖帕於8月18日凌晨4時減弱為強颱風,5時40分在中國台灣花蓮秀姑巒溪口附近沿海登入。11時,強颱風“聖帕”位於中國台灣省南彰化縣境內(北緯23.9度、東經120.4),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4級(45米/秒)。颱風聖帕穿越台灣及台灣海峽
8月19日凌晨減弱為強烈熱帶風暴,19日2時在福建惠安登入並減弱為熱帶風暴,登入時近中心最大風速33米/秒,風力12級。19日晚上在福建省永安市境內減弱為熱帶低壓。
8月20日凌晨3點鐘前後其中心由福建西部進入江西省黎川縣境內。由於“聖帕”強度減弱為一個低壓區,中央氣象台於20日上午八點鐘對其停止編號。

颱風特點

氣象專家指出,2007年登入颱風都顯“怪相”。第9號颱風“聖帕”的怪是因為具備了路徑突變、強度突變、直徑大、移速不均四個顯著特點。
路徑突變
中國氣象局中央氣象台首席預報員楊貴名表示,“聖帕”在發生髮展過程中路徑突變,13日生成於菲律賓呂宋島以東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後,一直沿西偏南方向穩定移動,15日前後,“聖帕”突然發生110度左右的折角,轉向西北方向移動,直撲台灣省。
強度突變
“聖帕”2007年8月13日生成後,很快由單眼壁發展為雙眼壁,強度特彆強,中心最高風力一度達17級。這主要是由於“聖帕”生成在廣闊的西太平洋上,附近沒有其他颱風與其互爭能量,能量的雪球越滾越大。而且從年初以來海洋颱風跡象不明顯,生成的幾個熱帶氣鏇強度較弱,導致海洋洋面溫度較高,能量迅速集聚在“聖帕”身上。颱風在海上能量得到補充,強度加強,接近陸地及登入後受到陸地摩擦阻隔,導致強度變低。“聖帕”隨之先後經歷由熱帶風暴到超強颱風,又由超強颱風變為強颱風、再到颱風的過程,強度變化很快。
直徑大
“聖帕”的水平範圍達到1000公里,相比2006年的超強颱風“桑美”,“聖帕”的水平範圍是“桑美”的3倍有餘。“聖帕”還和季風雲系相接,水汽條件充分,造成的災害影響也相對較大。
移速不均
“聖帕”的移動速度很不均勻,楊貴名解釋說,“聖帕”生成後,一直保持每小時10到15公里的速度前進。2007年8月18日凌晨,“聖帕”速度突然變為每小時20公里左右。在台灣登入後,速度又逐漸變緩,這對颱風的強度有明顯影響。在颱風登入福建前,7級風圈半徑從400公里縮小到280公里,10級風圈從180公里縮小到120公里;受到台灣東面高山的阻擋,內部結構也開始鬆散。台灣的地形對“聖帕”向福建的運動起到了屏障作用,替大陸東南沿海遮擋了一些風雨。

災害影響

菲律賓

颱風聖帕撲向人海颱風聖帕撲向觀海人
聖帕8月15日掃過菲律賓東北部,引發洪水及土石流。首都馬尼拉的政府機關及學校都被迫關閉。

台灣

當地發布颱風最高信號:
陸上颱風警報、海上颱風警報
8月18日早晨5時40分,聖帕於花蓮縣秀姑巒溪口登入台灣。中午時分,颱風中心由濁水溪口、進入台灣海峽之後,以每小時13公里速度,朝西北方向逐漸離開台灣本島。
8月18日所有國內航線班機停飛。
全台各地(含金馬)停班停課。
下午2時前,台鐵各次對號列車全部停駛
台灣高鐵18日7時至18時停駛。
台灣西部由於受到中央山脈阻隔,加上颱風中心結構在越山之後受到破壞,18日當天風雨並不顯著,中北部各地甚至偶爾可見陽光,媒體刊載部份民眾抱怨氣象局誇大之嫌;然而自19、20日起由於受到已減弱為低壓的聖帕外圍環流影響,中南部雨勢反而加驟許多,屏東縣瑪家測站19日之日雨量達到1,000毫米以上。
南投縣仁愛鄉的力行一號便橋被沖毀、平靜橋被土石流淹沒,造成力行、平靜沿線及台14線翠峰段交通中斷,受困居民近2,000人。
全台最高停電戶數達61萬多戶。
依照農委會統計,農業災情到8月19日15時已達新台幣9億4,134萬元。由於農民損失極為慘重,政府仍將依農業天然災害救助辦法予以補助。此次全台灣地區農作物損失估計金額達7億8438萬元,被害面積13180公頃,損害程度29%,換算無收穫面積3784公頃,主要受損農作物為文旦柚枝幹折斷、落果,香蕉植株倒伏折斷,西瓜、香瓜、洋香瓜及葉菜類浸水導致植株萎凋、葉片受損,番荔枝枝幹折斷、落果,另外為木瓜葉片破損與植株倒伏折斷等較為嚴重。
畜禽損失估計達7294萬元,主要為豬死亡2187頭、雞死亡63萬1000隻、死亡14萬5000隻及鵝死亡23000隻;漁產損失金額6731萬元,屏東縣128.65公頃、雲林縣3公頃養殖魚塭受損,漁民設施損失估計250萬元;林產損失估計35萬元,系幼齡造林木損失3.4公頃,農田及農業設施損失估計達1383萬元,其中農田損失340萬元,農業設施損失1043萬元。

中國香港

8月18日,受到颱風聖帕的下沉氣流影響,天氣酷熱,香港天文台於下午3時30分發出酷熱天氣警告,大部分地區氣溫上升至34度左右。但隨著聖帕的雨帶逐漸移近,本港天氣轉壞,天文台於下午7時發出雷暴警告,流浮山一度錄得超過每小時85公里的陣風。受到驟雨影響,香港氣溫急降6度,天文台分別於下午9時30分及下午9時45分取消雷暴警告及酷熱天氣警告。

中國大陸

浙江溫州蒼南縣龍港鎮受聖帕颱風七級風圈外一條6,000米長、200米寬的狹長地帶,瞬間突發的龍捲風襲擊,造成156間鋼筋混凝土建造的房屋倒塌(不屬於應轉移的危房),造成11人死亡、60人受傷。
截至2007年8月22日17時統計,“聖帕”已造成福建浙江、江西、南、廣東5省811.7萬人受災,因災死亡39人,失蹤8人,緊急轉移安置176.4萬人;農作物受災面積507.9萬畝,其中絕收54.6萬畝;倒塌房屋2.3萬間;因災直接經濟損失達67.1億元。

防汛救援

西南氣流加聖帕颱風致台灣農業損失近十億西南氣流加聖帕颱風致台灣農業損失近十億
1.全力安置好災民基本生活
由於湖南省緊急轉移人數已經超過30萬人,根據《湖南省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湖南省民政廳經將回響級別由三級提升至二級。湖南民政廳派出3個工作組分赴災區查災核災,全力安置好災民基本生活,湖南省救災辦實行24小時值班。包括1000床棉被等應急物資緊急調撥至災區。颱風聖帕來襲暴雨威脅湘東南由於災情比預計的更為嚴重,國家民政部已提升對湖南省救災應急回響級別。由民政部有關負責人帶隊的國務院聯合工作組抵湘查災核災。
2.災區患病民眾得到及時救治
湖南省衛生廳派出2個督查指導組分赴郴州、株洲市重災區督查指導救災防病工作,並為災區送去價值30多萬元的消毒、殺蟲藥品和腸道疾病治療藥品。湖南省、市、縣衛生部門緊急啟動救災防病工作預案,全力開展救災防病工作。
2007年8月21日清早,株洲市衛生局緊急派出2支防疫隊分赴炎陵縣、茶陵縣,並送去84消毒液60件、漂白精片40件及諾氟沙星等預防性藥品。炎陵、茶陵兩縣共派出45支醫療隊和防疫隊到重災鄉鎮,開展受傷人員救治,指導災區民眾搞好生活飲用水消毒,協助做好洪水消退後的清淤工作,落實滅蚊、滅鼠等消殺滅工作措施,並送去消殺滅藥品。郴州市衛生局組織醫療隊和防疫隊80支700餘人分赴災區,已救治受傷民眾600餘人次,發放救災藥品價值50多萬元。
3.救災應急回響提升
從民政部獲悉,9號颱風“聖帕”截至2007年8月8月22日已導致39人死亡。針對湖南、江西兩省災情,國家減災委、民政部提升了救災應急回響。
針對湖南災情,國家減災委、民政部於2007年8月22日16時30分將針對湖南的國家四級救災應急回響提升到三級,民政部黨組成員李本公率領的由民政部、水利部、農業部、衛生部等部門有關人員組成的國務院工作組將趕赴災區,查看災情,慰問災民,指導地方開展抗災救災工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