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雅錢塘

《風雅錢塘》, 浙江衛視 主辦的諮詢節目,視頻數57個, 總時長18:19:41 。

風雅錢塘風雅錢塘

風雅錢塘 欄目

欄目:《風雅錢塘》
主辦: 浙江衛視
分類:資訊
標籤:風雅錢塘 浙江 江南 吳越文明 旅遊 風光 景觀 山水 遺蹟 名勝
視頻:57 總時長: 18:19:41 總播放: 12,415
創建:3年前
更新:1年前
簡介:
《風雅錢塘》欄目,是關於江南的一種歷史記憶,吳越文明的一次感性之旅,文化浙江的一張特別名片。《風雅錢塘》帶您閱讀江南文化,喚起您對故鄉的美好記憶。
《風雅錢塘》是一檔做風景的節目,但看過的人都為其精緻的攝影和溫潤的解說所傾倒。這個節目已開播了三年,在三年的尋訪中,製作者們對風景節目有了別樣的理解:風景中孕育著情節,變遷中有精神家園的歸依。
這本書是《風雅錢塘》第二輯,收入本書的有30集同名電視系列片的解說詞。在這一輯中,讀者會發現,製作者們的目光越來越遙遠,他們已走出杭州,將鏡頭對準了有韻味的浙江古鎮。多種媒質傳遞的風雅錢塘將留給閱讀者賞心悅目的記憶。本書附光碟一張。

風雅錢塘 花園

小區簡介

風雅錢塘花園,是浙江工信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全力打造的精品樓盤。占地161畝,總建築面積32萬多平方米。樓盤北臨江南大道(杭城第一路,被稱為與上海的世紀大道相媲美的110米寬的景觀大道),東臨江暉路,西臨江漢路,南臨月明路,與錢江新城隔江相望。各種配套齊全,生活設施一應俱全。
風雅錢塘花園由世界著名的澳大利亞PTW建築設計公司(PTW Architects)進行建築規劃設計,浙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進行施工圖設計。本著“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兩大著名的設計單位通力合作,使整個設計創意獨特,現代感強烈,使人耳目一新。風雅錢塘的設計是國外先進設計理念與中國傳統建築理念結合而成的完美傑作,是濱江區最有個性、最具人性化的住宅園區。在總體規劃中採用了跟一般住宅完全不同的布局形式——開放空間,與整個城市融為一體。風雅錢塘著力重現法國建築大師Le Corbusier的新都市烏托邦規劃理念--高層建築+大綠地,即建築向高空發展,最大限度將空間留給綠地公園。風雅錢塘崇尚“新城市主義”的滲透及開放觀念—小區綠地公園與市政綠化相互滲透,使業主相信他們不會被看作觀察者,而是使用和享受城市空間的主人。整個小區綠化面積達到6萬平方米,綠化率超過55%,通過建築與小區綠化融合,自然形成了面積分別高達25000平方米和15000平方米的二塊集中綠化庭院以及相應的休閒活動廣場。建築立面現代、摩登、新穎、時尚,外形簡潔明快;室內戶型設計中西結合,大廚房、大衛生間,功能分區清晰,方正實用,採光、通風二者兼顧,全部明廚明衛,主臥室均帶有衛生間。小區採用人車分流的交通體系,是一個安全、舒適、方便的智慧型化小區。園林設計講究人性化,既營造出一個具有怡人芳香氛圍和優雅景致的健康自然的居住環境,又保持了空間的開敞和通透,使所有業主共享這森林般的自然景觀資源。風雅錢塘是一個充分體現“以人為本”,實現智慧型化管理和人性化服務的清新、雅致、時尚、現代的高尚住宅園區。風雅錢塘,帶你進入東方和西方建築文化水乳交融的生活境界。

小區信息

小區地址:江南大道與江漢路交叉口以南
物業類型:普通住宅
竣工時間:2007-11
開 發 商:杭州工信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物業公司:深圳和平物業
物業費:1.68
總戶數:2120戶
停車位:2120
綠化率:55%
容積率:3.35
總建築面積:350000平方米

周邊配套

● 公共運輸:
317、351、352、501、195至江一村站。
● 捷運
與規劃建設中的捷運一號線濱江站相隔八百米左右。
● 私車:
通過西興大橋(錢江三橋)、復興大橋(錢江四橋)至江南大道區政府方向。
● 其他:
通過江南大道可直達蕭山國際機場機場路高速、滬杭甬高速、繞城高速公路和杭金衢高速。
濱江交通:道路密度為26%,目前已經形成兩縱一橫快速道、兩縱三橫主幹道和十縱八橫的次幹道,交通非常暢通。
濱江公交系統也非常完善,目前從杭州市區出發,有18條公交線路直達濱江。
從主城區經復興大橋到濱江,目前距離已經縮短至15分鐘車程,非常方便。錢塘江上規劃有10座橋,濱江區內就有4座。其中錢江一橋、三橋和四橋把濱江與杭州老城區、西湖緊密相連。另,錢江七橋、過江隧道和捷運線都正在規劃中,到時,過江會更加方便。

風雅錢塘 古塔

雷峰塔,因為一部《白蛇傳》而名動天下。雷峰塔不管是塌掉還是重建都是中國文人關注的話題,雷峰塔不僅是西湖而且也是中國文化圖譜中的一個重要標識。
雷峰塔始建於北宋開寶八年(975年),緣起錢俶一黃姓王妃生子,向佛表示感激而為。
雷峰塔屢毀屢修,塔外層木結構檐廊多次毀而重建。明嘉靖年間,倭寇海患,因疑塔內有伏兵而火燒雷峰塔。雷峰塔雖僅留下塔芯,仍然凌空突兀,以殘缺美的特殊風姿聳峙湖畔400多年。
公元1924年9月25日下午1時40分許,雷峰古塔轟然倒塌。住在北京磚塔胡同的魯迅聞訊,由國家的多事之秋聯想到千年古塔的命運,揮筆撰就兩篇文章。對於塔的倒塌,他很是“欣喜”。因為,“我的祖母曾經常常對我說,白蛇娘娘就被壓在這塔底下!”“那時我惟一的希望,就在這雷峰塔的倒掉。後來我長大了,到杭州,看見這破破爛爛的塔,心裡就不舒服”。的確,在民間的情感里,雷峰塔,好像就是專為了鎮壓白娘子一人而建的。
2000年底起,在原址重建雷峰塔的方案開始實施。2002年,重建後的雷峰塔對公眾開放。
說到雷峰塔,必涉白素貞和許仙,他們的事是大家熟悉的,有很多老人對他們的愛情故事如數家珍。而斷橋成了白素貞與許仙這段千古人蛇奇緣的見證。
西湖邊的斷橋,有很多說法,莫衷一是。 “斷橋殘雪”在南宋即列十景之目。西湖諸景里,“斷橋殘雪”是最讓人期待也令人遐想無邊的景觀。
湖上有三絕,所謂“斷橋不斷、長橋不長、孤山不孤。” “斷橋不斷”其實表達的正是情人橋的完美影像、一種極美的古典詩學的意境。若明若晴,似有似無, 自有古典詩詞“欲說還休”、“剪不斷,理還亂”的表達情感的那種幽怨和迷離。從文人哲理的層面來看,“斷橋不斷”更是暗合古代學人的應世之道,吳從先《小窗自記》就說:“存心有意無意,應世不即不離。”

風雅錢塘 歌曲

《風雅錢塘》
作詞:張藝偉(江南雁) 作曲:顏小健
混音/和聲:小青
演唱:鄭國鋒(Clown)
製作團隊:Leader music
錢塘自古繁華,參差十萬人家。
湖山皆是盆中景,風雲盡入身外畫。
吳山峰立馬,岳王廟棲霞。
望海樓揮雲送流沙,天地任塗鴉。
山寺尋桂子,詩酒趁年華,
杭州城是遊子心頭的牽掛。
當壚人似月,採蓮女如花,
西子湖是過客夢中的一個家。
錢塘自古繁華,杭城向來風雅。
孩兒巷中聽春雨,孤山月下訪梅花。
虎跑嘗冷泉,龍井試新茶。
湖心亭圍爐賞飛雪,對弈雷峰塔。
山寺尋桂子,詩酒趁年華,
杭州城是遊子心頭的牽掛。
當壚人似月,採蓮女如花,
西子湖是過客夢中的一個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