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WiFi

風險WiFi

風險WiFi是在公共場所的免費WiFi。連線了“風險WiFi”之後,只要打開訂餐、購物等消費類軟體進行操作之後,包括“收貨地址、姓名、身份證號、銀行卡號”等個人隱私信息就被獲取。

基本信息

風險做法

風險WiFi風險WiFi
火車站、餐廳、咖啡館等公共場所的免費WiFi,都可能是“黑客”打開用戶個人隱私信息的“鑰匙”。與此同時,眾多披著“偽共享經濟”外衣的WiFi共享APP,打著“免費”、“破解”、“共享”等旗號,不但誘導用戶連線“風險WiFi”,還通過非法手段,將用戶原本安全的個人WiFi進行“分享”,讓私人網路變成“公用網路”,只要周圍有使用同一款“蹭網神器”的用戶,就可以直接連線,使得網速變慢,甚至為用戶的個人隱私信息安全造成了極大的隱患。

報告顯示

據工信部電子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發布的《公眾網路安全意識調查報告》顯示,有高達80.21%的網友會尋找公共免費WiFi,在連線之後瀏覽網頁和使用即時通信工具的用戶高達45.29%,還有38.96%的用戶會進行網上支付等金融操作。而此前騰訊WiFi管家發布的《公共WiFi安全報告》曾統計過在公共WiFi中,風險WiFi高達10.06%,其中,高風險WiFi比例為0.06%,低風險WiFi的比例為10%。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