顱骨傳聲

顱骨傳聲

人的耳朵辨別聲音的能力很強,但當你第一次從錄音機里聽到自己的聲音時,卻不太相信是自己的聲音,這是為什麼? 大家知道,人聽到的外界聲音,是由耳朵感受的,外界空氣的振動通過耳膜將聲音信息傳給聽覺神經,再經過大腦加工形成聽覺。但自己講話的聲音,不是靠耳朵,而是由顱骨把聲帶的振動直接傳給聽覺神經,經大腦加工後形成聽覺的。

實例

人的頭部骨骼,跟一切堅韌的物體一樣,容易傳導聲音。聲音在這種實體介質中傳播與在空氣介質中傳播不同,引起的聲覺就不一樣。人們習慣於聽經顱骨傳導的自己的聲音,而錄音磁帶記錄的是經空氣傳播的聲音,所以在聽自己講話的錄音時,感到陌生是自然的。又如當你咀嚼餅乾時,往往感到很大的噪聲,旁人卻聽不到,這也是由於自己直接通過顱骨感覺聲音的綴故。而當這種咀嚼餅乾的碎裂聲經過空氣傳到旁人的耳朵里,只有輕微的聲音。著名的音樂家貝多芬晚年失聰後,就將硬棒的一端抵在鋼琴蓋板上,另一端咬在牙齒中間,靠硬棒來“聽”鋼琴演奏,也是這個道理。

顱骨組成

顱(skull)由23塊顱骨組成,其中腦顱8塊,面顱15塊。另外有3對聽小骨位於顳骨內。腦顱位後上方,略呈卵圓形,內為顱腔,容納腦。面位於前下方,形成面部的基本輪廓,並參與構成眼眶、鼻腔和口腔。

圖示:1、頂骨 2、冠狀縫 3、蝶骨 4、淚骨 5、上頜骨(額骨、牙槽突) 6、顴骨 7、枕骨(枕外隆凸) 8、人字縫 9、顳骨(鯪骨、顴突、外耳道、乳突)

部分顱骨的形態

1、位於顱的前上份,是貝殼狀的扁骨,構成顱蓋和顱底的前部。其前下部內有含氣腔,為額竇。

2、蝶骨(sphenoid bone) 位於顱底中央,形似蝴蝶,由四部分組成。中央為蝶骨體,體內有一對空腔為蝶竇。自體伸出三對突起,前上方一對稱蝶骨小翼,為三角形的骨片,小冀和體的交界處有視神經管。兩側的一對為蝶骨大翼,其根部有圓孔、卵圓孔和棘孔自前向後外排列,而小翼和大翼之間的裂隙為眶上裂。在體和大翼的結合處向下伸出一對翼突。

3、篩骨(ethmoid bone) 位於顱前窩的中央部,兩眶之間。前方觀呈“巾”字形,中間的水平板為篩板,板上有篩孔,分隔顱腔和鼻腔,正中矢狀位向下延伸的為垂直板,構成鼻中隔的上部,兩側為篩骨迷路,內有許多含氣的小腔稱篩竇,呈蜂窩狀。在篩骨迷路內側壁上有兩個捲曲的骨片,為上鼻甲和中鼻甲。

4、顳骨(temporal bone) 位於頂、枕、蝶三骨之間,形態不規則,參與構成顱底及顱腔的側壁。以外耳門為中心分為三部。外耳門前上方的鱗狀骨片為鱗部,其前下份向前伸出的突起稱顴突,顴突根部下面的深窩為下頜窩;外耳門的下後方,圍成外耳道前、下部和後壁的半環形薄骨片為鼓部;顳骨伸向內前方的三稜錐體形骨突為岩部,它有三個面,前面朝向顱中窩,後面朝向顱後窩,下面朝向顱底外面。岩部的後下部在外耳門後方有乳突。

顱骨傳聲 顱骨傳聲

5、上頜骨(maxilla) 位於面顱的中部。其中部稱體,內有含氣腔,為上頜竇;上頜骨體的上面後份有眶下溝,此溝向前經眶下管通上頜骨體前面的眶下孔,上頜骨體的內面與下鼻甲圍成鼻淚管。

上頜骨自體發出四個突起,與大部分面顱骨相接:額突向上,接額骨、鼻骨和淚骨;顴突向外側,短而粗鈍,接顴骨;牙槽突向下,為弓形厚突,下緣有牙槽,容納牙齒;齶突向內,為水平板狀,與對側的齶突在中線相接,並向後接齶骨水平板,共同組成骨齶。

6、下頜骨(mandible) 呈馬蹄鐵形,借下頜關節連結於顳骨下頜窩,分一體支。下頜體位於前部,為下頜骨的中間部,其上緣稱牙槽弓,有容納牙根的牙槽。下緣稱下頜低。下頜體的外面每側各有一頦孔。下頜支是自下頜體向後上方突出的方形骨板,其上緣有兩個突,前為冠突,後為髁突,兩突之間的凹陷稱為下頜切跡。髁突又分為上端膨大的下頜頭,頭下方縮細處為下頜頸。下頜支內面中央有下頜孔,向下通入下頜管,開口於頦孔。下頜支後緣與下頜底相接處為下頷角。

顱的整體觀

顱的頂面觀

呈卵圓形,前窄後寬,各骨之間借縫緊密相連。在額骨與頂骨之間有冠狀縫,左右頂骨之間有矢狀縫,頂骨與枕骨之間有人字縫。

顱的側面觀

顱的側面在乳突的前上方可見外耳門,向內通外耳道。外耳門前上方的弓形骨梁稱顴弓。顴弓的內上方有一淺而大的窩,稱顳窩。在顳窩,額、頂、顳、蝶四骨會合處,常構成“H”形的縫,稱為翼點。此處骨質較薄,內有腦膜中動脈前支通過,若發生骨折時,容易損傷該動脈,引起顱內血腫。顳窩下方的窩稱顳下窩,顳下窩向內通翼齶窩。翼齶窩向下、向內側、向前、向後及向外分別與口腔、鼻腔、眶、顱腔及顳下窩相交通,是許多血管神經的通道。

顱的前面觀

由額骨和面顱骨構成,並圍成眶、骨性鼻腔和骨性口腔

⑴眶(orbits):為四面錐體形,容納眼球及其附屬結構。眶分為眶尖、眶口和四壁。眶尖斜向後內側,經視神經管與顱中窩相通。眶口向前,其上、下緣分別稱眶上緣和眶下緣。眶上緣中、內1/3交接處有眶上切跡(或眶上孔),眶下緣的中間下方有眶下孔。眶有四個壁:上壁薄而光滑,為分隔顱前窩與眶腔的薄板;下壁與上頜竇相鄰,中部有眶下溝,此溝向前經眶下管與眶下孔相通;內側壁前下部有淚囊窩,此窩向下經鼻淚管通鼻腔;外側壁最厚,外側壁與上壁之間的後方為眶上裂,外側壁與下壁之間的後方為眶下裂。

⑵骨性鼻腔(bony nasal cavity):位於面部中部,前方經梨狀孔通外界,後方借成對的鼻後孔通咽腔。骨性鼻腔的頂為篩板,經篩孔通顱前窩。底為骨齶,與骨性口腔相隔。篩骨垂直板和梨骨構成的骨性鼻中隔將鼻腔分為左右兩半。鼻腔外側壁自上而下有三個向下捲曲的骨片,分別稱上鼻甲、中鼻甲和下鼻甲。每一鼻甲下方的腔隙,分別稱上鼻道、中鼻道和下鼻道。在上鼻甲後上方與蝶骨體之間的淺窩稱蝶篩隱窩。下鼻道的前部有鼻淚管的開口。在鼻腔周圍的顱骨內有一些與鼻腔相通的含氣腔,總稱鼻竇,包括4對:額竇、上頜竇、篩竇和蝶竇。

顱底

可分為顱底內面和顱底外面。

⑴顱底內面:顱底內面承托腦,與腦底面的形態相適應,形成顱前窩、顱中窩和顱後窩。

1)顱前窩(anterior cranial fossa):位置最高,正中有一向上突起稱雞冠,在其兩側有許多篩孔通鼻腔。兩側的骨板較薄,構成眶的上壁。

2)顱中窩(middle cranial fossa):較顱前窩低,中央是蝶骨體,體上面的窩為垂體窩,窩的前外側有視神經管,管口的外側有眶上裂,兩者均通眶。垂體窩後方的橫位骨隆起是鞍背,垂體窩和鞍背等統稱為蝶鞍。垂體窩兩側由前向後依次有圓孔、卵圓孔和棘孔。自棘孔起有腦膜中動脈溝行向外上方,並分為前、後兩支。在顳骨岩部尖與蝶骨體之間有破裂孔。在岩部尖端有一淺窩,稱三叉神經壓跡。

3)顱後窩(posterior cranial fossa):最深,中央有枕骨大孔,孔前方的斜面稱斜坡,孔的後上方有一隆起,稱枕內隆凸,此凸向兩側有橫竇溝,該溝向前外至顳骨岩部後方移行為乙狀竇溝,其末端終於頸靜脈孔。頸靜脈孔與枕骨大孔之間有舌下神經管。顳骨岩部後面中央有內耳門,由此續為內耳道。

⑵顱底外面:顱底外面高低不平,枕骨大孔約位於中央部,孔的後上方有枕外隆凸,孔的前外側是一對枕骨髁。髁的前外方有一不規則的孔即頸靜脈孔。頸靜脈孔的內側有舌下神經管的外口。在顳骨岩部下面中央有一圓形孔,稱頸動脈管外口,向內延續為頸動脈管及頸動脈管內口,內口與破裂孔相通。頸動脈外口的後外方,有一細長的莖突,莖突與乳突之間有莖乳孔。

新生兒顱的特徵和生後變化

新生兒顱骨高度與身高比較,相對較大,約為身高的1/4,而成年人約占l/7。

新生兒顱的上、下頜骨不發達,沒有牙和牙槽,鼻竇未發育,故口、鼻顯得很小,因此,新生兒腦顱遠遠大於面顱,兩者比例為8:l(成人約為4:1)。

新生兒顱頂,因骨尚未發育完全,骨與骨之間還留有較大的膜性間隙,稱為囟(fontanelles),兩塊頂骨與額骨間的囟稱為前囟,又稱額囟,較大,呈菱形,生後1~2歲期間閉合。兩頂骨與枕骨間的囟為後囟,又稱枕囟,於生後不久即閉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