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力

願力,佛教語,誓願的力量,多指善願功德之力。佛法講修行人有兩個法寶,一個是願力,一個是智慧。人作為萬物之靈,本身就是一個很強大的能量場,而所謂的願力就是能量場發出的能量對周圍環境(包括其他人)產生了影響。另,泛指意願之力。

願力

1.佛教語。誓願的力量。多指善願功德之力。 2.泛指意願之力。

佛法講修行人有兩個法寶,一個是願力,一個是智慧。智慧先不去說,因為還有善根、福德、因緣等種種因素決定。先說願力吧。人作為萬物之靈,本身就是一個很強大的能量場,而所謂的願力就是能量場發出的能量對周圍環境(包括其他人)產生了影響。
一、願力的強弱
願力的強弱與人的精神力和禪定功夫,以及身體的狀況都有關係。現代人的雜念特別多,造成散亂、昏沉,所以精神力比較差,再加上欲望,清靜心被沾染的很厲害,禪定功夫連門都摸不進,說到身體,更慘了,每天吃那些含有強怨念所造毒素的肉食,身體很糟糕。精神力差,沒有禪定功夫,身體不佳,這些都造成了現代人的願力很弱。
二、願力的好壞
比如有的人死時怨氣極大,也會形成願力,這時就會在其死亡的地方留下極具破壞性的能量場,當條件吻合時,就會發生事故,所謂鬧鬼是也。什麼是做法事,就是用正向的能量去抵消這個負面的能量場。如果做法事的人定力不夠,發出的能量不足,那么就會失敗。這種事情已經不需要再去證明了。
當然也有好的願力,地藏菩薩在因地上的大長者子、婆羅門女、光目女,都曾發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這就是好的願力。
還有一種願力是比較麻煩的,就是有人由於惡緣或邪法生定,然後發出不好的願力,這種願力也很強大,但也具有破壞力。
三、願力的修行
佛法講熄滅貪、嗔、痴,勤修戒、定、慧,我的理解就是先把願力的基礎打好,然後再形成好的願力,最後再形成強大的能量場,這時我們這個娑婆世界五濁惡世就會變為極樂世界,這就是好的共業
修行,一定持戒!先要把身體和精神力養好,天天酒、色、財、氣,身體和精神力都很弱,就談不上願力,即使念經,心也定不下來,沒有用的。持戒之後,依法就可以逐步的得定,什麼是得定,就是形成穩定而強大的能量場,這個能量場與宇宙相通。這個時候,你發什麼願,很容易就有交道感應。一句佛號,千萬億佛感應,想想看,這相當於念了多少佛號?這就叫不住相布施,福德無量。你在那裡,看似打坐頌經,但是妄念不斷,一會想今天看到那件衣服,一會想那個她怎么不理我,一會又想今天的佛經沒抄完,佛不會怪罪我吧。要我說,完了,你的能量連1厘米,1毫米都沒有。發願?根本沒有用的。
最後就是,如果依法正念修行的人越來越多,依報隨正報轉,我們的世界就變了。當然,一個地方,甚至一棟房屋,有一位持如此願力的人,這個地方就會得到強大的正面能量的護持,這個地方的福報自當現前。這個時候,你說這個人是不是菩薩,重要嗎?
念佛不是念給佛聽,念佛不是著於文字相,所謂以“音聲求佛”,我不打妄語,沒有用的。修行人必須持戒,有這個基礎,然後才有“機會”得定,才能使定力不斷增長。真正入定之後,你就會形成一個“域”。你的定力越高,“域”就越廣,對“域”的影響就越大。在“域”中,無願不應,因為這個“域”就是你自己,所以怎么會有願不應呢?這個時候,你就會知道佛為什麼說“不假外求”了,你也就會知道所謂三千大千世界七寶根本沒有價值了,因為在“域”中,你想要多少七寶,動念剎那立刻現前,你還要七寶做什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