額爾古納濕地保護區

額爾古納濕地保護區

額爾古納濕地保護區為國家級濕地自然保護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額爾古納市境內。由額爾古納市林業局管理。額爾古納濕地省級自然保護區成立於2003年,2006年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對象為為草原、草甸濕地生態系統及野生動植物。

簡介

額爾古納濕地保護區額爾古納濕地保護區
額爾古納濕地保護區是國家級濕地自然保護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額爾古納市黑山頭鎮北側,莫爾道嘎林業局境內。由額爾古納市林業局管理。額爾古納濕地省級自然保護區成立於2003年,2006年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對象為為草原、草甸濕地生態系統及野生動植物。保護區總面積1245.27平方千米,其中核心區面積741.83平方千米,緩衝區面積297.74平方千米,實驗區面積205.70平方千米。屬大陸性寒溫帶半乾旱季風氣候,年均氣溫﹣3℃,1月均氣溫﹣28℃,7月均氣溫20℃。年均降水量400毫米,無霜期85天。

濕地狀況

保護區濕地地處額爾古納河流域,大興安嶺西北麓,呼倫貝爾草原東北端。又名黑山頭濕地,面積0.126平方千米,沿額爾古納河呈帶狀分布,河漫灘、沼澤發育。濕地水源來自額爾古納河及根河、得爾布乾河、哈烏爾河3條支流。保護區土壤類型主要有黃壤、黃棕壤、栗鈣土、沼澤土、水稻土等,以栗鈣土、沼澤土為主。

生物資源

保護區共有植物858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植物有3種,包括大花杓蘭、鑽天柳、浮葉慈菇;自治區重點保護植物有11種。興安落葉松為保護區山地針葉林的優勢群種,此外還有興安落葉松、白樺、樟子松、山楊等樹種。保護區動物地理區系屬於古北界、東北區、大興安嶺亞區,共有野生脊椎動物329種,國家Ⅰ級重點保護動物共有11種,其中獸類有紫貂原麝貂熊3種,鳥類有黑鸛金雕白尾海雕、玉帶海雕、黑嘴松雞、白頭鶴、丹頂鶴、白鶴8種;國家Ⅱ級重點保護動物有41種,其中獸類有6種,鳥類有35種。保護區為全球鳥類東亞-澳大利亞遷徙路線的必經之地,每年遷徙停留、棲息繁殖的鳥類達2000萬隻。為丹頂鶴、鴻雁等珍稀鳥類的棲息地及繁殖地之一,丹頂鶴種群數量約45對,鴻雁種群數量約2000隻。

保護工作

保護區成立有濕地自然保護區管理站,配備一定數量的人員對濕地進行管護。2006年管理部門對濕地自然保護區進行動植物資源調查,並與澳大利亞、俄羅斯等國合作,開展資源考察與交流活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