額仁淖爾蘇木

額仁淖爾蘇木

額仁淖爾蘇木位於旗所在地賽漢塔拉鎮西北12公里處,轄6個嘎查(阿門烏蘇嘎查阿爾善圖嘎查察乾哈達嘎查賽音希勒嘎查圖門嘎查吉呼郎圖嘎查),1個生態移民示範園區,是蘇尼特右旗唯一的邊境蘇木,邊境線長為18.15公里。草場總面積4512平方公里,總人口703戶、2280人,其中牧業戶數為513戶、2016人,其中勞動力1373人,貧困戶194戶、721人,分別占37.8%、35.7%;通電戶48戶,深機井80眼,已通電20眼,現有維蒙特節水灌溉設備2處、1800畝。開發高產飼草料基地3044畝,有標準棚圈313處,圍欄草場1444平方公里(216.6萬畝),人均純收入1979元,現移民105戶、357人,奶牛349頭。

基本信息

簡介

額仁淖爾蘇木那達慕
額仁淖爾蘇木位於旗所在地賽漢塔拉鎮西北12公里處,轄6個嘎查,1個生態移民示範園區,草場總面積4512平方公里,總人口703戶、2280人,其中牧業戶數為513戶、2016人,其中勞動力1373人,貧困戶194戶、721人,分別占37.8%、35.7%;通電戶48戶,深機井80眼,已通電20眼,現有維蒙特節水灌溉設備2處、1800畝。開發高產飼草料基地3044畝,有標準棚圈313處,圍欄草場1444平方公里(216.6萬畝),人均純收入1979元,現移民105戶、357人,奶牛349頭。

額仁淖爾蘇木有牧民自願組建成立的蘇尼特駱駝文化協會馬文化協會、西門塔爾肉牛繁育協會和蘇尼特羊協會和青貯玉米種植牧民聯合體等經濟合作組織。

額仁淖爾蘇木境內有著歷史悠久的自然生物遺產,千年古樹、古岩畫、巴音寶力嘎神泉、腦木根敖包及國家級保護動物盤羊、石羊、野驢、黃羊等,現策劃將於開通此旅遊項目。

地理概況

額仁淖爾蘇木額仁淖爾蘇木
位於錫林郭勒盟西部,東經111°08′-114°16′,北緯41°55′-43°51′,東部與蘇尼特左旗、鑲黃旗毗鄰,南部與烏蘭察布盟察右後旗,商都縣相連,西部與烏蘭察布盟四子王旗接壤,北與蒙古人民共和國交界,國境線長81公里,東北角同邊境海關城市二連浩特市環接,北京-烏蘭巴托-莫斯科國際鐵路線貫穿全境,西南經集寧至呼和浩特376公里,東南經張家口至北京727公里。

地形地貌

地處烏蘭察布高平原東側,陰山山脈之北。地質構造屬於古

額仁淖爾蘇木額仁淖爾蘇木

湖盆上升而成的層次剝蝕高平原,海拔900-1400米,最高1670米,地勢由南向北傾斜,大致可分三個階梯.第一階梯南接陰山山脈北麓,地勢最高,海拔l200米以上,山丘起伏較大,河谷侵蝕切割較明顯,由變質岩和不同時期的花崗岩組成。第二階梯為朱日和鎮以北至賽烏素,海拔1000-1200米之間,地勢較平坦,其間有大小不等的古湖泊及古河道遺蹟,表層大部分以第三組和中生代的紅色砂岩、泥岩和沙礫岩為基底,上面覆有不厚的第四組殘積物和風積物。第三階梯海拔低於1000米,多在900米左右,為全旗最低點,是著名的二連盆地。區內有面積不大的鹽湖、鹼湖低地。西北角有一片剝蝕丘陵,由古老的變質岩和火成岩組成,在強烈的剝蝕作用下,岩石裸露,同時由於西北風的搬運作用,沿其東南緣形成一條順風而下的沙地。

氣候

額仁淖爾蘇木額仁淖爾蘇木

冬季處於蒙古高氣壓控制下,具有典型的大陸性氣候特點。每當大陸高氣壓向南擴展時,氣溫急劇下降,氣壓增高,出現寒流。夏季因受東南山地阻擋,季風只能達到南部山丘地帶即消失,夏季乾燥少雨,年均降水量為170-190毫米,年平均蒸發量為2703毫米左右,最大降雨年份1959年,中部地區曾達到393.8毫米,年平均氣溫4.3攝氏度。

水文

由於深居內陸,地處高原、缺乏各種形態的地表水。有諾爾(即湖泊)300多處,但大多是雨季暫時存水,其它季節多處於乾涸狀態。南部山谷間雖有些河床,除雨季會出現洪水外,其它時間無水或水少。地下水位深、貯量少,其流向與整個地勢相一致,含水層埋藏深度從南向北由深至淺,降水少,地表水貧乏,地下水不穩定,深層水開發困難,在一些地區形成缺水草場。

駱駝文化協會

額仁淖爾蘇木駱駝
額仁淖爾蘇木蘇尼特駱駝文化協會成立於2006年8月,由賽音錫力嘎查和圖門嘎查的13戶養駝大戶的759峰駱駝組建,有健全的協會領導機構和各項規章制度,擁有30萬畝集體草場。協會今年新增了5戶牧民,駱駝頭數也發展到了1135峰。協會成立後於2007年1月6日成功的舉辦了第一屆蘇尼特駱駝文化那達慕。

蘇尼特雙峰駱駝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近些年來蘇尼特雙峰駱駝的數量大大減少,因此成立雙峰駱駝文化協會是最佳化畜群結構,走專業規模化養殖經營之路,保護瀕臨滅絕珍稀動物的作用。旗政府也出台了保護與發展蘇尼特雙峰駱駝暫行辦法和相關扶持政策,對駱駝的飼養管理、防疫、扶持、生產做出了明確規定:養駝協會成員每成活一峰駝羔,旗政府補貼100元;養駝專業戶或養駝協會引進合格的種公駝,旗政府每峰獎勵500元;要求養駝協會專門建立拉拉扯扯白駱駝群,引進合格的白種公駝,每峰獎勵1000元;蘇尼特雙峰駝不列入草畜平衡範圍。駱駝繁育周期長,發展駱駝是一項長期的項目,因此將賽音錫力戈壁劃為60萬畝蘇尼特雙峰駱駝保護基地,繼續鼓勵其它會員加入,力爭發展規模達到2000峰駱駝的保護基地,著重抓好畜種最佳化,有計畫的優勝劣汰,從而做到地方優勢畜種的保護和發展。

額仁淖爾蘇木額仁淖爾蘇木

雙峰駱駝協會的效益來源一是充分利用開發駝絨產品的防潮、防寒性能和駝奶的高營養價值,精深加工以公司+協會的形式,建立加工企業與養駝戶風險共擔,利益公享的行銷體系,使養駝戶在聯戶經營和加工轉化中得到實惠,增加收入。二是利用駱駝文化協會發展草原特色旅遊業,發揮駱駝觀賞價值,以家庭和團體旅遊的形式開辦腦木根敖包一日游和賽漢塔拉--額仁淖爾蘇木--賽音錫力(駱駝文化協會、馬文化協會)--二連浩特旅遊線路,為遊客提供民俗飲食、民俗文化等特色服務,為牧民增收。

駱駝協會自成立以來,繁育駝羔234峰,旗政府每峰駝羔獎勵100元,總計23400元屬純收入。協會組織會員集體出售駝絨3800斤,每斤15元,總計57000元;出售駝毛850斤,每斤23元,總計19550元,2007年上半年協會駝毛、駝絨的收入達到76550元,比個人分散出售每斤多售5元,總計增收18500元。2007年駱駝協會成員人均增收600多元。

文化協會

額仁淖爾蘇木額仁淖爾蘇木
蘇尼特右旗“杭錦”馬文化協會於2007年6月15日成立,是由賽音錫力嘎查23戶養馬大戶自願組織形成,自我管理、自我監督、自我服務的牧民合作組織,協會現有1000多匹馬,有健全的協會領導機構和各項規章制度,協會會員以集中管理分散經營的形式,以最佳化畜群結構為主,為宏揚馬背民族的民俗文化,結合地區自然環境優勢基礎上,充分利用開發馬產業的經濟效益,發展營養價值和保健作用極高的馬奶製品和馬肉製品的生產、加工、銷售為一體的行銷模式。利用馬文化協會發展草原特色旅遊業,以家庭和團體旅遊的形式開辦腦木根敖包一日游和賽漢塔拉--額仁淖爾蘇木--賽音錫力(駱駝文化協會、馬文化協會)--二連浩特旅遊線路,打造出結合草原旅遊業和蒙古民族馬背文化的品牌項目。

2007年7月25日,蘇尼特馬文化協會成功召開了蘇尼特馬文化那達慕大會,吸引了眾多媒體和外地遊客,那達慕大會以賽馬套馬、評比優良馬、擠馬奶馴馬等項目向大家充分展示了蒙古民族的馬文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