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城募善堂

頭城募善堂

齋教,為台灣民間佛教信仰的重要流派,揉合儒家與道教思想,和以僧團為核心的主流佛教信仰有別。 日治時期統稱其為“齋教”,視為“在家佛教”,又稱“白衣佛教”,甚至納入禪宗臨濟宗一支,對台灣佛教信仰發展影響極大。 齋教則隨時代而逐漸式微,轉為一般佛教寺廟,或轉成一貫道信仰。

台灣省宜蘭縣
頭城募善堂為日據時期所創建的齋堂,屬於龍華派,1905年由郭進居、吳連叄、蔡昌共同創設,主祀釋迦牟尼佛。齋教,為台灣民間佛教信仰的重要流派,揉合儒家與道教思想,和以僧團為核心的主流佛教信仰有別。由在家修行者傳襲,主持教儀,不出家,不剃髮,不穿僧衣,茹素,民眾習稱其修道者為菜姑、菜公,一般佛教出家人則視其為“附佛外道”。
齋教係由明、清時期的中國民間祕密宗教發源而來,如羅教等,於清代時陸續傳入台地,在台灣主要有龍華派、金幢派、先天派叄個系統。日治時期統稱其為“齋教”,視為“在家佛教”,又稱“白衣佛教”,甚至納入禪宗臨濟宗一支,對台灣佛教信仰發展影響極大。二次大戰結束後,中國大陸的一般佛教信仰傳入台灣,並成為主流。齋教則隨時代而逐漸式微,轉為一般佛教寺廟,或轉成一貫道信仰。齋教的龍華派起源於羅教,羅教建於明代,由羅普仁所倡,羅氏本名羅因,山東萊州即墨人,信徒稱“羅祖”,為開教初祖,著有《五部六冊》,其思想較近於禪宗。

頭城募善堂頭城募善堂
頭城募善堂頭城募善堂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