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琪[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

韓琪[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

韓琪,男,出生於1955年6月,畢業於武漢大學經濟學系。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經貿學院經濟學專業教授,碩士生導師,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經貿學院政治經濟學系主任。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經濟方向學科帶頭人。中國管理現代化研究會理事。中國社科基金評審專家。

基本信息

研究方向

首都經貿大學首都經貿大學
中國巨觀經濟運行、對外直接投資、政府經濟行為、中國城鄉經濟等。

經貿大學211一期工程確立的校15門重點課程之一《中國經濟概論》課程的學科帶頭人。該課程為經貿大學精品課。曾於2001年與林桂軍副校長一起參加了國家計委、外交部、經貿部組織的為江澤民主席出訪做前期準備的專家考察團,對東協國家寮國進行調查訪問,並提供調查報告。2007年論文入選香港城市大學“全中國經濟國際會議”研討會,同年12月出席該國際會議並宣讀論文。曾訪問過歐洲多所大學。

教學情況

高校教齡28年,長期擔任本科、碩士、博士各個層次的教學任務。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和良好的學生口碑。所講授的課程主要有:

本科層次開設的課程:

1、中國經濟概論2、政府經濟學3、個體經濟學4、總量經濟學5、政府預算

碩士研究生層次開設的課程:

1、巨觀經濟運行分析

2、中國經濟專題

3、公共選擇

4、政府關係

5、政府與企業

6、社會主義經濟理論

7、WTO與政府經濟學

博士研究生層次開設的課程:

中國經濟專題

多年來,為各國來經貿大學訪問的代表團多次講授中國經濟狀況。這些代表團主要來自於約旦巴勒斯坦東帝汶葉門等國。並多次為香港、新加坡等地區和國家的學生講授中國經濟專題。長期承擔經貿大學國際學院外貿研修班的教學任務和經貿學院研究生班的教學工作。

獲得獎勵

1、1989年12月《蘇南城鄉企業的考察報告》獲北京高校政治經濟學,中國社會主義建設教學研究會首屆教學科研優秀成果二等獎

2、1991年1月,獲得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高教局,北京市高教學會頒發的北京市普通高等學校馬克思主義理論課<公共課>教師教學優秀獎

3、1991年6月,在經貿大學1991年度中青年教師教學優秀獎評選活動中獲獎

4.1991年12月《我國投資結構與產業結構形成演化的思考》獲北京高校政經,社建教學研究會"慶祝建黨七十周年徵文"二等獎

5.1993年5月,被選拔為經貿大學中青年優秀骨幹教師

6.1993年12月《兩類“兩權分離”典型形式的比較》獲北京高校政經.社建研究會1993年優秀論文三等獎

7.1994年5月,被評為北京市中青年優秀骨幹教師

8.1996年12月20日《建立農村通訊網實現管理現代化》入選《中國“八五”科學技術成果選》。評選單位:中國“八五”科學技術成果編審委員會、中國科學院科學出版社、紅旗出版社

9.《加入WTO要求儘快建立個人信用體系》獲中國國際貿易學會2002年聯合徵文優秀論文三等獎

10、2004年11月8日《中國經濟概論》課程建設成果獲校級“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

11、2005年12月29日獲對外經貿大學2005年度本科教學優秀教師稱號

12、2006年12月中國經濟論綱(第三版)獲經貿大學優秀教材評獎一等獎

13、2006年12月《試論中國農村扶貧的制度安排》獲北京市高教學會政經社建研究會2006年度優秀論文二等獎

14、2006年《中國經濟論綱》獲“校級優秀教材”一等獎

15、2007年9月被評為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7年度優秀教師”

16、2007年12月28日獲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繼教、遠程、高職學院頒發的教學一等獎

17、2008年9月26日《外商直接投資與中國貿易順差的內在關聯分析》一文在中國科學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第六期中國現代化研究論壇”宣讀並被評為優秀論文

18.20009年教師節被評為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9年度本科優秀指導教師。

19、2005年12月指導本科學生陳建偉、李楠的論文獲全國高校“挑戰杯”二等獎、北京市特等獎

學術研究

韓琪教授在學術科學研究方面,涉獵廣泛,著述頗豐。從教至今,在人民出版社、中國商務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中國財經出版社出版過多部專著和教材。

在《管理世界》、《經濟學動態》、《國際貿易》、《國際經濟合作》、《國際貿易問題》、《中國農村經濟》、《現代企業導刊》、《中外管理》、《管理現代化》、《中國經濟時報》、CHINADAILY等著名雜誌和報刊上發表文章近百篇。並多次獲獎。

受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委託,曾承擔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989-1990年度研究課題《外商對華直接投資調研報告》的調查與撰寫,為主要撰稿人之一.近年來主持211二期、三期項目的數項課題研究。

研究成果

1、專著《艱難的起飛—開發中國家工業化的實證分析》人民出版社1989年出版

2、《蘇南城鄉企業的考察報告》載經貿大學學報1989年3期,該報告獲北京高校政經社建教學研究會首屆教學科研優秀成果二等獎

3、《我國投資結構與產業結構形成演化的思考》載《投資理論與實踐》1990.4期頭版,該文獲北京高校政經,社建教學研究會“慶祝建黨七十周年徵文”二等獎

4、《外商投資企業管理中的問題及對策措施》載《國際貿易問題》1991.2

5、《外商投資企業管理》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989-1990年度研究課題“外商對華直接投資調研報告”中的子報告,受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委託調查撰寫,為主要撰稿人之一,1992年由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出版

6、《我國對外經濟貿易政策制定原則初探》,經貿大學學報1991.5期

7、《兩類“兩權分離”典型形式的比較》載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管理世界》雜誌1992年4期.該文獲北京高校經濟學會優秀論文三等獎(1993年)

8、《我國大型外貿企業試行股份制的構想》,《經濟研究參考》1992年150期

9、《股份制度的起源.發展.特徵和類別》,《經濟研究參考》992年.158期

10、《股份制—外貿企業深化改革的又一模式選擇》載湖北省國際經濟貿易學會主辦的《國際經貿》1992.5期

11、《我國“復關”以後的外貿體制改革》載經貿大學學報1993年.第3期

12、《關稅與貿易總協定大辭典》承擔第三篇:“關貿總協定與中國”的部分內容,對外貿易教育出版社1993年3月出版

13.《關貿總協定與中國企業經營指南》經貿部政發司劉向東主編.承擔第八章“入關對外貿企業的影響與外貿企業應變對策”的寫作,中國統計出版社1993年2月出版

14、《“入關”在即,基層外貿企業亡乎?存乎?》載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辦的《現代企業導刊》1993年第12期

15、《企業對外貿易指南》承擔第三篇“關貿總協定及其對中國經濟的影響”,約31.6萬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9月出版

16、《國有批發商業企業的困境與出路》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辦的《現代企業導刊》1994年1期,約4500字

17、《1994年我國五項體制改革要點概覽》載《現代企業導刊》1994,2

18、《談談增值稅》,載《現代企業導刊》1994年第3期

19、《主題:現代企業制度》,《現代企業導刊》1994年第4期

20、《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有關名詞解釋》外經貿部部長吳儀作序,部長助理劉向東主編,主要編撰人之一,1994年1月出版

21、《外貿體制如何改革》,《經濟參考報》1994年3月26日

22、《日本中小企業經營管理之道》一文,被山東省科委《科技信息》雜誌1994年第2期轉載(該文曾載《管理現代化》1993年第5期)

21、《國內貿易運用信用證結算方式的構想—-治理企業拖欠行為的對策研究》載中國管理現代化研究會主辦的《管理現代化》雜誌1994年第5期

22.《中國商務知識大全》第八篇.第2、4、9章。中國商業出版社.1994,10

23.《跨國公司與中國——'94北京“跨國公司與世界經濟一體化”國際研討會綜《管理現代化》雜誌社1994年第6期

24.《中國經濟契約大全》第35章,約50000字,中國商業出版社1995年版

25.《信用證結算—治理企業拖欠的良方》,《國際經濟合作》1995,4

26.《建立農村衛星通訊網,實現管理現代化》載中國管理現代化研究會主辦《管理現代化》雜誌1995年第2期

27、《重新確定國有企業與主管部門的關係》載外經貿部《國際經濟合作》雜誌1995年第7期

28、《國有企業的功能結構與改革途徑探究》深圳市委理論刊物《特區理論與實踐》1995年第10期

29、《中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前景的探討》6200字《管理現代化》1996.6

30、《鄉鎮企業發展改革回眸:中國農村現代化的希望》管理現代化1997.5

31、《中國經濟論綱》第一主編1998.9.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

32、《跨越貧困—-改革開放20年的中國經濟》中國經濟出版社1999,2

33、《高等教育市場化的經濟學思考》管理現代化1999.4

34、《關於債轉股問題的全面思考》國際貿易問題2000.4

35、《寮國——充滿合作商機的熱土》國際經濟合作2000。12

36、從個人業主到CEO:企業制度變遷與委託-代理關係的演化分析。管理現代化2001.5

37、公司治理結構看上去很美,中外管理2002.1.P34

38、《中國經濟論綱》(修訂本)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出版社,2002。1。主編

39、建立個人信用體系,重築市場經濟的制度基礎。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02,4。40.《西方經濟學原理》(新編本)39萬字,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出版社2002。10月

42.《市場經濟要求儘快建立個人信用體系》。國際貿易論壇,2002。5期

43、《加入WTO要求儘快建立個人信用體系》獲中國國際貿易學會2002年聯合徵文優秀論文三等獎2002。9

44、《公司治理結構理論上的完美》中國建設報2002。3。11。並獲中國建設報2002好新聞三等獎

45、《加入WTO與我國政府職能的轉變》管理現代化2002,6期

46、《世貿框架下的政府行為轉變》深圳:特區理論與實踐?2003。4

47、《國資委監控下的國有企業內容與形式的矛盾分析》。中國經濟時報2003,8,7

48、《西方經濟學原理》(新編本)習題集,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出版社2003,8

49、《公路治理超載超限的利益博弈》中國經濟時報2003,12,23

50、《利益相關者理論對中國企業治理結構設計的啟示》管理現代化2004,1

51、《加入WTO與我國政府職能的轉變》收入《新世紀黨政幹部理論學習文獻》執政興國卷。中國文史出版社2004年5月出版52、《公路治理超載超限的利益博弈》中國企業報,2004,5,24第二版

53、《競爭性領域國有企業調整的理論分析》國際商務2004,3期

54、《產業結構偏差亟待調整》經濟日報主辦《經濟內參周刊》2004年第38期

55、《競爭性領域中國有企業內容與形式的衝突》教育經濟與管理(香港教育出版社,世界華文傳播媒體協會教育類核心期刊)2004年9月。並被評為優秀論文

56、《民工短缺:市場與廠商的博弈》中國經濟時報2004/11/18第五版

57、《中國產業結構失衡對國民經濟掣肘之患的研究》美中經濟評論。2004年12月號。美國美中經濟評論期刊公司出版

58、《縮小“資本流出缺口”與擴大對外直接投資》國際經濟合作,2005,2

59、農民工返鄉只能使中國”城市化”徒有其表.中國經濟時報2005/10/17該文被新加坡”聯合早報”和國內數十家報刊和網站全文轉載.在國內外引起較大反響

60、UrbanizationexhibitsChinesecharacteristics。CHINADAILY,NOVEMBER3,2005

61、試論中國農村扶貧的制度安排。經濟學動態2006年2期第36-40。該文2006年12月獲“北京市高教學會政經社建研究會2006年度優秀論文二等獎

62、農民工回流與中國城市化目標悖離的探討。中國農村經濟(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主辦)2005年專刊。第135-138頁

63、FDI分布對中國收入差距影響研究。國際經濟合作,2006年6期25-28頁

64、外企工資變化警醒中國製造,中外管理,2006/9.9月1日出版.第66-68頁.6000字

65、在華外企薪酬水平的國際比較。《中國外資》2006-11期。第40-42頁

66、中國國有企業究竟應定位在哪些行業?中國經濟時報2007-4-5

67、《中國經濟概論》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年4月

68、中國與印度利用FDI比較。國際經濟合作,2007/9

69、《中國國有企業壟斷的政治經濟學分析》被香港城市大學舉辦的《全中國經濟國際會議》接受,並在會上宣讀論文。2007-12-12

70、《論國有企業對命脈行業的壟斷與國家經濟安全》管理現代化2007年6期P7-9、38

71、FDI對中國外貿順差影響的三大效應分析國際貿易2008/8P13-15

72、2008年9月26日《外商直接投資與中國貿易順差的內在關聯分析》一文在中國科學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第六期中國現代化研究論壇”宣讀並被評為優秀論文。

73.外商直接投資與中國外貿順差中國經濟時報2009/1/2012版

74.山西煤炭企業重組的得與失中國經濟時報2009-11-24

75.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產業選擇依據的研究管理現代化2010/2期P9-115500字

76.Counterfeitmarketblues。CHINADAILY,JULY3-4,2010。

77.再論社會主義的本質。中共中央黨校學報,第14卷第5期,2010/10,P61。7000字。

78.中國當代經濟問題概要。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10,25萬字。

79.對中國農業對外投資規模狀況的分析與思考國際經濟合作2010/10期,P13-17

80.中國60年與中國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社會主義的宗旨與初級階段的辨析。首都經濟學家論壇第八次年會論文集。經濟科學出版社2010年4月第1版P35-41

81.“中國製造”為何內貴外賤——“水客”走私背後的原因剖析。中國經濟時報2010/12/9.3200字

82.Whymade-in-ChinagoodscostmoreCHINADAILY中國日報2010/12/14第9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