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宗廟

宗廟每年在5月份的第一個星期天舉行祭祀朝鮮王朝君主和王妃的儒教儀式——宗廟祭禮。 宗廟祭禮的音樂是朝鮮宮廷音樂的一種,被稱為宗廟祭禮樂。 宗廟祭禮的音樂是朝鮮宮廷音樂的一種,被稱為宗廟祭禮樂。

宗廟是韓國首爾供奉朝鮮王朝君主和王妃的靈位的儒教神社。宗廟1394年由朝鮮太祖李成桂下令修建。作為世界最古老的皇家儒教神社,宗廟1995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宗廟每年在5月份的第一個星期天舉行祭祀朝鮮王朝君主和王妃的儒教儀式——宗廟祭禮。宗廟祭禮的音樂是朝鮮宮廷音樂的一種,被稱為宗廟祭禮樂。宗廟祭禮和宗廟祭禮樂200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歷史
宗廟1394年由朝鮮太祖李成桂下令修建,當時被認為是當時亞洲耗時間最長的建築之一。宗廟的主殿叫“宗殿”。宗殿最初由7個神龕組成,每個神龕代表一位朝鮮君主和他的王妃。世宗大王在位期間對宗廟進行了擴建,修建了“永寧殿”。隨著朝鮮王朝的延續,宗廟被後來的朝鮮王朝君主由西向東不斷擴建,以容納新增加的神龕。目前的宗廟一共有19個神龕,供奉有19位朝鮮王朝君主和30位王妃的靈位。萬曆韓戰期間,宗廟被倭燒毀。不過供奉的靈位由於被隱藏在平民家中而逃過劫難。1601年,宗廟被重建後,靈位被放回原處。
宗廟祭禮和宗廟祭禮樂 宗廟每年在5月份的第一個星期天舉行祭祀朝鮮王朝君主和王妃的儒教儀式——宗廟祭禮。 宗廟祭禮的音樂是朝鮮宮廷音樂的一種,被稱為宗廟祭禮樂。2001年,宗廟祭禮和宗廟祭禮樂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