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大邱青蛙少年失蹤案

韓國大邱青蛙少年失蹤案

韓國大邱青蛙少年失蹤案是指1991年5名國小生去抓青蛙時失蹤,2002年9月才發現他們的遺體的事件。1991年3月26日,因為地方議會的議員選舉30年來第一次舉行,全市放假一天,最後一個目擊證人說在臥龍山附近見過孩子們,但到處都找不到他們。2002年失蹤少年的遺骨卻在臥龍山被發現,死亡原因確定是他殺,但目前為止並未抓到犯人。韓國殺人案的訴訟時效為15年,在2006年3月25日就到期,即使抓到犯人也無法懲處。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大邱交通狀況大邱交通狀況
失蹤時間:1991年3月26日
屍體發現時間:2002年9月25日(距離案發時間正好11年零6個月)
案發地點:韓國大邱臥龍山
韓國大邱面積885.56平方公里,其中445平方公里為市區面積,其餘為山地,其中較有名的就有八公山、環城山、草萊山、山城山、龍巖山、琵瑟山、最頂山、臥龍山 
新聞圖片新聞圖片
事件經過:1991年3月26日,因為地方議會選舉,全市放假一天,5名國小生趁假日結伴去抓火蜥蜴(後被媒體誤報為青蛙),結果失蹤。有目擊者稱當日在臥龍山(距離孩子們居住小鎮約3.5公里,並非資料上所說的500米)附近見過他們,這也是他們最後一次有記載的行蹤。  孩子們的父母花了半年時間找遍了整個韓國,此事甚至驚動了總統,經過總統的特別指示,警方動用了包括軍隊在內的人力約32萬,並印發了約2億張傳單,在全國各地進行調查(主要調查地還是集中在大邱地區尤其是臥龍山附近)。另有香菸企業在自己的產品包裝上印製了失蹤少年的尋人啟事,同時在2010也製作了電影(《孩子們/又名青蛙少年》),同時賞金達到4200萬韓元。但是因為當時為季,大量落葉覆蓋地面,搜查毫無進展。
直至2002年9月25日,警方接到報案,稱在臥龍山發現了五個少年的屍骨,卻因年代久遠,線索不明確而無法破案。至2006年3月25日,此案的訴訟時效到期,案件暫停追查。

事件進展

2002年9月 27日
失蹤少年資料圖失蹤少年資料圖
科學調查研究所和大邱地方檢察廳在10多名死亡者家屬的目睹下,在前一天挖出4具“青蛙少年”屍體的地方——大邱市達西區龍山洞臥權山山坡上進行了挖出剩餘屍體的工作,並發現了一具屍體和一雙白色運動鞋和其他衣物。通過當天的挖掘工作,五名少年遺骨和五雙鞋全部找到,從而這些遺骸很可能是失蹤的“青蛙少年”。
他們在挖掘遺骨的現場接連發現了被推斷為從槍口射出來的子彈1.2厘米鐵片等三發子彈。警察表示:“鐵片的大小與我軍現在使用的任何一種槍的子彈都不相似。”有訊息稱,發現遺骨的臥龍山曾有過一個鄉土師團的陸軍第50團的射擊場。
另外
發現遺體的新聞報導發現遺體的新聞報導
,死者家屬不能相信警察說的少年可能迷路而死亡的推測,因此提出了強烈的抗議。金永奎(當年11歲)的母親崔京姬(44歲)稱:“今天挖出的運動服的兩個袖口緊緊綁在一起,這是孩子被綁後私葬的證據。”
禹鐵原(13歲)的父親禹鍾宇(53歲)激動地說:“平時把臥龍山當成遊樂場所來回跑的孩子們,白天迷路而死亡這哪有道理?”1991年當年用直升機進行搜查工作的一位警官表示,當時正是三月還沒有樹葉,因此在上空能清楚得看到山裡的東西。即使是晚上,孩子們也不會迷路,提出了被殺的可能性。
參加挖掘工作的國立科學調查研究所法治醫學室室長朴熙京(女,37歲)認為現在不是談論孩子死亡經過及私葬的可能性的時候,迴避了此次話題。警察結束當天的挖掘工作之後,抽取了死亡者家屬的血液並委託進行DNA鑑別。
另外,《文化日報》在發現遺骨的前一天25日4時半,接到了五名青蛙少年遺骨被埋在大邱市臥龍山的匿名舉報電話,漢城警察廳根據這個報警,已著手追蹤這一舉報人。2002年11月12日
警方在發掘青蛙少年遺體警方在發掘青蛙少年遺體
曾於9月26日在臥龍山發現的5名“青蛙少年” 進行遺骸鑑定工作的慶北大學法醫組(組長,郭精植,慶北醫大教授)發表鑑定結果稱,在3名“青蛙少年”的遺骨中發現被鈍器等人為傷害的痕跡,由此斷定他們被他人所殺。
據法醫組表示,在3名青蛙少年(禹鐵原、金鍾植和金永奎)的頭骨上發現了被推測為鈍器所致的多處傷痕。特別是,在禹鐵原和金鐘植的盧蓋骨內發現曾出血的痕跡,據此推斷是因遭到頭部傷害而死亡。還在金鐘植的左臂末端發現可能在躲避外部攻擊過程中遭到的骨摺痕跡。
法醫組還透露,在禹鐵原的盧蓋骨發現的兩個子彈孔已推斷是傷,但是從彈孔和傷痕周圍的小傷痕來看可能不是軍用槍,而是私制散彈槍所致。由此推斷,在盧蓋骨發現的傷痕都是死亡當時人為造成的。
據此,一直在調查這一案件的大邱警察廳著手調查誰以何種動機殺害“青蛙少年”。2003年9月24日
“青蛙少年”的父親“青蛙少年”的父親
4日是“青蛙少年”遺骸被發現1年的日子,當天晚上,已離開人世的趙浩延、金永奎、朴贊仁、禹鐵原等“青蛙少年”的父親一起來到了漢城。由於對犯人的公訴時效僅剩2年的時間,但目前別說是犯人,就連行兇的工具都沒有查到,因此他們前來漢城要與總統面談敦促重新全面調查這一案件。
夜已深,他們仍聚在一家酒館喝著燒酒各自吐露著內心的鬱悶。禹鐵原的父親禹宗佑(52歲)因酒勁上來而臉色泛紅,他提高了嗓音吐露不快,“孩子們的遺骸發現已有1年了,但警察到現在除了會說是他殺之外什麼都不知道,你們說這樣怎么能給孩子們舉行葬禮?原以為只要看到遺骸心情就能好一些,沒想到反而更加心痛!法醫學組告訴我,我兒子的遺骨里傷處最多,有拚命反抗的痕跡,他們還在大螢幕上數十倍地放大兒子的傷痕給我看。那一天我連飯都吃不下去了。總是想到那么尖銳的東西刺到我兒子的頭上,一直到死的那一瞬間他該多么痛苦啊!”說到這兒,他終於忍不住,眼淚奪眶而出。 1991年3月26日,說要出去抓青蛙後失蹤的5名孩子的遺骸在事件發生11年後在大邱臥龍山山腰城山高校的新施工現場被發現,當時警方草率地下結論說是“死於低體溫”。但11月慶北大學法醫學組發表與之相反的結果“他
青蛙少年資料圖青蛙少年資料圖
殺”後,警方決定重新調查該案。
警方動員了2萬名警力展開了大規模調查,而且還對200多件舉報和情報等一一進行了,但仍毫無收穫。今年4月份,警方將調查組人員縮減到了10人。
至今為止,警方只能說,從頭蓋骨上的數十處傷痕來看,這些孩子們有可能是被精神失常的人或偷獵者殺害,我們正以發現遺骸的臥龍山一帶居民為對象展開詢問調查,盡全力去破案。慶北大學法醫學組甚至拿與兒童的遺骨有相似強度的獵頭蓋骨來做了損傷實驗,但仍未取得明顯的收穫。
朴贊仁的父親朴建緒(47歲)說,“警方總是重複‘事件沒有頭緒’之類的話,沒有意志解決案件,現在只好與總統面談要求讓警方重新展開調查。”
在“
“青蛙少年”遺體告別儀式“青蛙少年”遺體告別儀式
青蛙少年”的父親中,金鐘植的父親是在發現遺骸之前的2001年死於肝癌。據說,他們來漢城之前找到他的墓地說,“我們一定會找出犯人,替鍾植報仇,您就安息吧。”
面臨“事實上調查終結”的狀況,青蛙少年的遺屬們打算以警察廳為對象提起民事、刑事訴訟。他們認為,在1991年3月26日失蹤時警方疏於調查,而在去年9月26日發現遺骸時破壞現場等失去了檢舉犯人所需的時機與證據,因此要追究警方的責任。
本來遺屬們打算發現遺骸一周年的26日舉行聯合葬禮,但現在決定,直到替孩子們報仇為止,將葬禮無限期推遲。
25日上午10時,“青蛙少年”的父親們和尋找全國失蹤兒童、失蹤家屬市民聚會代表羅柱峰來到青瓦台信訪室,提交了要求與盧武鉉總統面談的申請書。2004年3月26日
“青蛙少年”遺體告別儀式“青蛙少年”遺體告別儀式
如果這些前輩們還活著,他們會發揮他們最高的聰明才智,去實現他們的夢想……不知道他們向著我們學習的母校哭喊了多少回。”
26日上午,失蹤13年的5名“青蛙少年”的遺體告別儀式在慶北大醫院太平間舉行。“青蛙少年”的母校星西國小兒童會長林熙洙(音譯,12歲)開始讀悼詞後,人群中就傳出了哭聲。
所謂“青蛙少年”是1991年去抓青蛙時失蹤後,於2002年發現遺體的金鐘植(當時9歲)、金英圭(當時11歲)、朴燦仁(當時10歲)、禹鐵源(當時13歲)和趙浩延(當時12歲)等星西國小的5名學生。 進行完焚
青蛙少年資料圖青蛙少年資料圖
香、獻花、奉讀般苦心經後,進行法言儀式的智星長老表示:“孩子們已經去極樂世界過著平靜的生活,現在家人們也應該回家為社會做貢獻了。”“尋找全國迷失兒童市民組織”會長羅周峰(音譯)在悼詞中表示:“你們能理解父母失去孩子的痛苦嗎?我們應為防止出現第2、第3青蛙少年的悲劇而努力。”
家人們在舉行遺體告別儀式時一直流著淚,金宗植的父親金哲圭在2001年患肝癌去世。遺屬代表金英圭的父親金賢度(58歲,音譯)表示:“此前你們給了我們很多關心,我們對此非常感謝。”
青蛙少年們的遺骸分裝在用黃花點綴的3台靈車內運到了他們的母校星西國小,1800多名星西國小學生用繞操場一周的方式紀念他們的前輩。之後靈車又前去達西區梨谷洞的故居、發現遺骸的臥龍山等地。少年們的遺骸在大邱市立火葬場火葬後,骨灰由家人們撒入達城郡河濱面聖主大橋下的洛東江。
家人們表示:“一定要抓住兇手,讓兇手血債血還。”並陪著這些少年走完了最後的路程。

案件線索

兩個報案人
尋找青蛙少年的汽車尋找青蛙少年的汽車
韓國文化日報稱,在2002年9月25日下午6時許,有一名聽起來年約40歲左右的男性打電話至報社,稱青蛙少年埋在大邱臥龍山。而在同一天(可能早於下午6點),一名姓吳的先生已經發現屍體,並向警方報案,屍體發現地為臥龍山山腰城山高校的校區施工現場。但吳先生並非此報案男性,因此警方開始追查這名男性。 死因
失蹤少年金某頭蓋骨上的傷痕失蹤少年金某頭蓋骨上的傷痕
早期警方公布的死因為“低溫致死”,至當年11月,經過慶北大學法醫小組鑑定,在其中3名死者的頭骨上發現了被鈍器擊傷的痕跡,並因此斷定死者為他殺。同時據發現屍體的吳先生稱,屍體在發現時就以疊羅漢的狀態相互壓在一起,在最高層之上還壓著一塊大石頭,有很明顯的他殺痕跡。 子彈

屍體附近發現十多顆不同種類的彈頭及彈殼,而臥龍山附近有軍隊的射擊場,警方當時懷疑有可能為附近軍人子彈誤殺,軍隊極力反駁。其中四具屍體的頭骨之上有類似彈孔的洞,這一點有法醫不認同,同時彈頭及彈殼距離不遠,有近距離開槍的可能。但也有可能是孩子們在抓火蜥蜴的過程中在地上無意中發現彈頭及彈殼,於是由抓火蜥蜴轉為了揀彈殼。(第三條的彈孔傷最終是否被定性為第二條所說的鈍器傷暫時還不明確)

第一案發現場
失蹤少年資料圖失蹤少年資料圖
現場沒有頭髮,因此許多人對於遺體發現處是否為第一案發現場表示懷疑;同時屍體的牙齒大量缺失,更令懷疑加深。(法醫調查並未提到面部遭受重擊導致牙齒脫落,而眾所周知肌肉脂肪等組織會腐爛,但是牙齒頭髮及骨頭則很難被氧化,牙齒和頭髮這兩個疑點增加了很大的移屍可能)衣服纏繞

五個少年的衣服以一種獨特的形態系住,專家稱這是一種前所未有的系法。(具體系法未知,可以試想如果是系成圈狀,可能是被兇手集體捆綁為一堆,隨後進行虐待。)

相關評論

警方展開大規模的搜尋工作警方展開大規模的搜尋工作
1991年3月26日,大邱近郊一個小鎮的5名少年為抓火蜥蜴出門後失蹤。由於媒體把火蜥蜴誤報為青蛙,於是他們被叫作“青蛙少年”。直到11年零6個月後,在距離小鎮2.5公里的臥龍山山腳發現了少年們的遺骸。對遺骸進行鑑定的慶北大學法醫學小組在3名死者的頭骨上發現了被鈍器擊傷的痕跡,因此做出了“被殺”的結論。
案發第二年,在一次研討會上,電視劇《刑事班班長》的原型人物崔鍾洛說:“雖然這樣說對不起死者的父母,但失蹤的5名少年很可能在臥龍山已喪命並被埋葬。”崔鍾洛的推理成為現實。案發初期,警方認為少年們“離家出走”,並直到失蹤7個月後,才動員軍隊,搜尋了臥龍山一帶,但由於落葉覆蓋地面,很難找到埋葬的痕跡。
可疑的是,在青蛙少年遺骸附近找到了10多顆彈頭。這附近有部隊射擊場。在遺骸被發現後,有人說少年們不是去抓火蜥蜴,而是去撿彈頭。此前他們也曾多次去撿彈頭。那麽,就不是“火蜥蜴少年”,而是“彈頭少年”。有人舉報說,正在練習射擊的軍人們錯手打死或打傷了突然出現的少年。但由於時間太長,無法證實。
當時調查該事件的有關人士說,如果早先發現少年的屍體,就很有可能抓住罪犯。據悉,根據11年零6個月後的遺骸,就連兇手使用的兇器都難以識別。雖然大多數國民主張對反人道犯罪延長抗訴時效,但即使修改法律,抗訴時效已到期的案件也會被排除在外。不過,民事上的違法行為的抗訴時效為“從知道加害者的那天開始3年內”,因此還沒有結束。為給心靈遭受重創的家人和死去的少年討個公道,不該有逮捕犯人的時效。 我們生活在再悲慘的個人悲劇也是全社會共同採取防範措施的時代。這件事情發生以後,頻繁出現了各種衝擊和驚嘆,警方調查也曾多次被認為有了新的進展,也曾得到了總統的特別關注。因此,讓人感到驚訝和顫慄的是,在距離少年們上學的學校只有3.5公里的小山上,讓孩子們的屍骨足足躺了11年零6個月的現代社會的“黑暗之處”,始終伴隨在我們左右。
其次是,調查初期階段既慎重又徹底的努力使人覺得很可惜。事件發生後,警方動員了包括軍隊在內的各種人力30多萬人,並散發了2億張傳單,而且製作成電影,在香菸盒上貼出人像等進行了史無前例的尋人啟示。另外,還推出了達4200萬韓元的懸賞。但連孩子的父母也“努力忘掉”的事件,如此殘酷地展現在人們面前,只能說明曾對發現屍體的臥龍山進行毯式搜尋的初期調查存在很大漏洞。
另外一點就是,對那些在現場說,“他不是我們的孩子,我們的孩子可能還活著。”如此不願面對現實,忘記哭泣,儘量逃避的家屬們,應明確告知死亡原因。調查當局絕不能做出“低體溫死亡”或“被他殺後拋棄”等操之過急的結論,使家屬再次悲痛或使國民再次陷入第二個迷宮。這才是防止再次出現“青蛙少年”的唯一方法。

孩子們/青蛙少年失蹤事件韓國真實案件改編

◎譯 名 《孩子們/青蛙少年失蹤事件》
◎片 名 TheChildren
◎原 名 아이들
◎年 代 2011-02-17上映
◎國 家 韓國
◎類 別 懸疑/劇情/犯罪
◎語 言 韓語
◎片 長 132Mins
◎導 演 李圭滿Kyu-manLee
◎主 演 朴勇宇Yong-wooPark
柳承龍Seung-yongRyoo
成東日Dong-illSung
朱進模Jin-moJur
◎簡 介
劇情
改編自發生在1991年韓國大邱的真實案件,講述了5名國小生抓青蛙時失蹤,11年後才被找到屍體,兇殺至今仍逍遙法外的故事。這起被稱“青蛙少年失蹤事件”的案件被稱為韓國三大未解謎案之一,另外兩起案件已被拍攝為影片《殺人回憶》和《那傢伙的聲音》,均獲得了不俗的票房與口碑。該片改編自發生在1991年韓國大邱市的真實案件,講述了5名國小生外出抓青蛙時失蹤,11年後才被發現屍體,至今兇手依舊逍遙法外的故事。這起“青蛙少年失蹤事件”被列為韓國社會三大未解懸案之一,另外兩起案件已分別被拍攝為影片《殺人回憶》和《那傢伙的聲音》,均獲得了不俗的票房與口碑。 據悉,《孩子們》將從“青蛙少年”失蹤那一天開始,以朴勇宇飾演的電視台製作人員為線索人物,記錄下追查案件電影下載真相的整個過程。事件發生後,“青蛙少年”們的父母找遍了全國,在社會引起巨大反響。隨後,韓國中國小生當中發起了“尋找大邱青蛙少年”的活動,社會團體共印發百多萬張傳單,企業界在商品包裝上印刷失蹤少年的照片,就連當時的韓國總統盧泰宇也予以特別關注。
這起案件在韓國創紀錄地動員了超過30萬名的警力,但都一無所獲。當時還流傳著外星人綁架及北韓間諜誘拐等多樣的說法。2002年失蹤少年的遺骸在臥龍山被意外發現,死因被確定是他殺,但案件一直未能偵破。時間到了2006年,15年前發生的這起案件已經過了韓國的訴訟有效期,兇手們就將這樣一直逍遙法外。
幕後製作
《孩子們》由1972年出生的李圭滿執導。1999年,他在韓國第一屆影像大賽中憑藉短片《絕望》摘得最高獎,直到07年執導了講述麻醉覺醒醫療事故的處女作《回歸》,展現了黑暗深沉的風格。談到本片時,李圭滿表示將最大限度地還原事件的真實性,並有信心把這部改編自真實事件的影片打造為令人滿意的作品。
對於還處於“新人期”的李奎滿來說,拍攝此片的確是一個不小的挑戰。此前,他的首部劇情長片《歸來》亦講述了一個有關“痛苦”的故事。影片講述一位在手術過程中因麻醉失效中途清醒的患者,瞬間體會到了 那種開膛破肚的極度痛苦。這部圍繞醫療事故展開的作品上映後立刻引起社會效應,其陰暗深沉的藝術風格從此確立。李奎滿表示:“自從1999年通過短片《絕望》獲得韓國第一屆影響大獎後,我就對人類的‘痛苦’充滿了好奇。究竟這種感受可以導致怎樣的後果呢?《回歸》中表現的是肉體的痛苦,《孩子們》則揭示了精神上的痛苦。希望人們通過認識‘痛苦’來珍惜生命,珍惜幸福。”
主演柳承龍曾在發布會上表示,起先拿到劇本並不願意接拍,他十分擔心這個題材會激發死者家屬的痛苦回憶,但當聽說家長們對這次拍攝予以高度支持,更希望通過影片再現那段慘不忍睹的歷史,以喚起最新電影公眾的警覺和良知時,他覺得接拍本片已不是一個藝術行為,而是一次伸張正義的舉動,義不容辭。
朴勇宇幾乎是十分克制地完成了該片的表演。接到劇本後,他再次為這起知名的兇案所震撼,並以一種“衝鋒陷陣”的盡頭投入角色。他所飾演的串聯人物是電視台製作人,欲以追蹤整個命案破獲過程,並將其製作為一部驚心動魄的紀錄片。然而,隨著案件一步步陷入僵局,以及面對絕望的受害者家屬,他的內心受到了巨大的衝擊。朴勇宇在發布會上說:“充當這個旁觀者的角色其實也是很痛苦的,面對所有困局束手無策,儘管也在積極參與每個過程,但因為知道注定是沒有結果的,所以表演起來始終被一種陰鬱的氣氛籠罩。我希望自己每個角色都有變化,但這次經驗只讓感到壓抑。”
由於該事件屬於未偵破案件,並沒有明確的犯罪嫌疑人和作案過程,改編存在極大的難度。作為本片的導演,李奎滿聯合編劇李賢鎮蒐集了案發當時所有的媒體報導和警局備案記錄,並走訪了受害人家屬,做了詳細的筆錄。整理材料時,他們做了多方假設,最後用一個報導此案件的記者將整個事件串連在一起,涉及人物包括看不見的嫌疑人、指認兇犯的某科技大學教授、對調查耿耿於懷的刑警,以及未尋獲孩子放棄一切的夫妻。故事發生在1991年3月26日,那天剛好是議會選舉日,放假一天。五個孩子相約一起去捉青蛙,卻再也沒有回來,真正做到了人間蒸發。事發後,所有人都抱著“不拋棄不放棄”的態度,足跡踏遍全國的角角落落,甚至驚動了當時盧泰愚政府,事件波及範圍之廣令人始料未及。李奎滿表示,這是真實的故事,因此會用最誠懇的態度來拍攝,眾所周知,兇手至今逍遙法外,也許就這么不了了之了,但是作為有良知的公民,我們不能忘記這段殘忍的過去,必須用正義的鏡頭還原該事件帶給人們的痛苦和反思。這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懸疑片,也沒有真相大白的結局,但是人們的感受是真實的,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可以釋懷這么多年的痛苦。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