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貴妃

韋貴妃

韋貴妃(597年~665年),名珪,表字澤,京兆杜陵縣人。唐太宗李世民妃,貞觀元年四月拜冊“四夫人”(正一品)之首。唐太宗皇十子紀王李慎(貞觀二年出生)和皇十二女臨川公主李孟姜(武德七年出生)生母,永徽年封紀國太妃隨紀王出藩,死後陪葬昭陵。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京兆名媛

唐 乾封元年韋貴妃墓壁畫唐 乾封元年韋貴妃墓壁畫
韋貴妃出身的京兆韋氏,是唐代最重要的士族家族之一。在唐朝的京兆地區很有影響,民間有俗語“城南韋杜,去天尺五”。
她的曾祖父韋孝寬,是北朝著名的軍事統帥,仕周為太傅、尚書右僕射、雍州牧,鄖國公;其祖父韋總,仕周為驃騎大將軍、右宮伯、京兆尹、河南懷公;她的父親韋圓成是韋總的長子,為隋開府儀同三司、陳沈二州刺史,襲爵鄖國公;其叔父韋總次子韋匡伯,是太宗昭容韋尼子之父,在隋朝時為尚衣奉御、舒國公;韋圓照,韋總三子,尚隋豐寧公主楊靜徽,為駙馬都尉。
除此之外,京兆韋氏在武德、貞觀年間位至中樞的朝臣還有貞觀名臣韋挺,時號‘三列宿’的韋湊、韋叔諧和韋叔謙。可見其時韋氏之盛。韋貴妃是長房之女,一位名副其實的高門淑媛。

初婚獲罪

在成為唐太宗李世民的貴妃之前,韋珪其實還有一段婚姻。她第一個丈夫出身渤海李氏,隋朝大將軍、戶部尚書李子雄之子李珉,韋珪為其生下一女,即定襄縣主。
隋大業九年,李子雄隨楊玄感起兵謀反,兵敗後,李子雄被殺。韋珪作為罪官家屬,其實並不能在史料中明確找到她在這一時期的生活軌跡。唐武德元年,唐高祖李淵即位,宣布大赦天下。出身京兆韋氏長房的韋珪,或許在此時甚至更早擺脫了第一段婚姻的陰影,而回歸名聲赫赫的娘家。若非其女婿阿史那忠的墓誌出土,在史書、甚至韋珪本人的墓誌上,都不曾對她這一段過往有過一絲著墨。

再嫁明君

武德四年,李淵在關中站穩腳跟後,派李世民帶兵攻打洛陽的王世充,河北的竇建德則帶十五萬大軍殺奔虎牢關而來救援。李世民命李元吉繼續圍困洛陽,自己率三千五百人馬,在虎牢關生擒竇建德,繼而勸降王世充。洛陽城破後,李世民在城中廣結名門望族,安插自己親信,經營洛陽。大約在這一時期,他迎娶韋氏姐妹,韋珪和本為王世充兒媳的韋尼子;日後,堂姐為貴妃,堂妹為昭容
根據墓誌記載,韋貴妃姿容端麗,儀態萬方,進退有度,德容俱佳;尤其寫的一手好文章,在當時小有名氣。正因為如此,秦王聞其盛名而納入府中。墓誌對韋貴妃再嫁的界定,是為“良家”。但真實的初衷,不可忽視李世民欲多方拉攏名門望族的考量。
武德七年,韋珪生下她與李世民唯一的女兒臨川公主,唐太宗為愛女取字孟姜。
貞觀元年,唐太宗冊立韋珪為貴妃,位列四夫人(正一品)之一,人生際遇,天壤之別。時年,韋珪30歲。同年,因為母親去世,韋珪十分哀傷,唐太宗為之感動,因此追贈她已去世三十多年的父親為徐州都督,可見李世民對其感情深厚。貞觀二年,韋珪生下與李世民的獨子紀王李慎。
但是,韋珪的貴妃生涯,史書和墓誌卻都惜字如金,唯一可以確定的是,韋珪深得太宗寵愛,但是其本人卻從未因此驕縱,反而恭謙有加。貞觀二十三年,唐太宗李世民駕崩,韋珪被唐高宗封為紀國太妃,隨兒子紀王李慎遷居藩地。根據韋珪的墓誌記載,韋珪的晚年生活舒心,子女皆不使其憂煩,紀王更是晨昏定省,十分孝順。而唐高宗亦對韋貴妃十分尊敬,不僅拜謁昭陵時將其奉於長輩之席,而且當韋珪在京時,亦常邀請之與高宗武后歡宴。

陪葬昭陵

唐高宗麟德二年,韋珪和越國太妃燕氏陪同高宗到泰山封禪,行至途中,在洛陽病倒。唐高宗派遣醫生和宦官前往診治探視。但是韋貴妃終究年事已高,於九月二十八日薨逝於河南敦行里第,享年69歲。
韋貴妃逝世後,唐高宗先是在洛陽城門外舉哀,派遣宦官對臨川長公主、紀王說道:“太妃生前,給她準備了車馬和衣服,期待隨我一起東行封禪。沒想到太妃卻闔然長逝,很傷感,所以把這些衣服與車馬都賜於太妃靈前。”隨後,唐高宗下詔司稼正卿楊思謙監護喪事,賜東園秘器以弔祭;又派遣司平大夫竇孝慈監護靈柩還京;之後復令司稼正卿李孝義、司少卿楊思止監護葬事,特給鼓吹儀仗往返。乾封元年十二月陪葬昭陵

史料記載

韋貴妃身材較高韋貴妃身材較高

《唐會要卷二十》
永徽六年正月一日。親謁昭陵。文武百官。宗室子孫並陪位。上降輦易服。行哭就位。再拜擗踴。禮畢。又改服。奉謁寢宮。其崇聖宮妃嬪。大長公主以下。及越趙紀三國太妃等。先於神座左右侍列。如平生。上入寢。哭踴。絕於地。進至東階。西面再拜。號慟久之。乃進太牢之饌。加珍羞具品。引太尉無忌。司空績。越王貞。趙王福。曹王明。及左屯衛大將軍程知節。併入執爵進俎。上至神座前。拜哭奠饌。閱先帝先後衣服。拜辭訖。行哭出寢北門。乃御小輦還宮。
《唐會要卷二十一》
昭陵陪葬名氏。 
越國太妃燕氏(燕德妃)。趙國太妃楊氏(楊妃)。紀國太妃韋氏(韋珪)。賢妃鄭氏。才人徐氏(徐惠)。鄭國夫人。彭城郡夫人。

《舊唐書列傳第二十六》
文德皇后生高宗大帝(唐高宗李治)、恆山王承乾(李承乾)、濮王泰(李泰),楊妃生吳王恪(李恪)、蜀王愔(李愔),陰妃生庶人祐(李祐),燕妃生越王貞(李貞)、江王囂(李囂),韋妃生紀王慎(李慎),楊妃生趙王福(李福),楊氏生曹王明(李明),王氏生蔣王惲(李惲),後宮生楚王寬(李寬)、代王簡(李簡)。

《新唐書列傳第五》
文德皇后生承乾,又生第四子泰、高宗皇帝,後宮生寬,楊妃生恪,又生第六子愔,陰妃生祐,王氏生惲,燕妃生貞,又生第十一子囂,韋妃生慎,後宮生簡,楊妃生福,楊氏生明。

後世紀念

韋貴妃墓韋貴妃墓

韋貴妃墓位於禮泉縣煙霞鎮陵光村北冶姑嶺上,西北距昭陵陵山僅一溝之隔,依山而成,是昭陵陪葬墓中,距昭陵最近、規格最高的一座墓葬。韋貴妃墓水平全長49.38米,由墓道、四個過洞、四個天井、前後甬道、前後墓室和四壁龕構成。墓內出土文物100件組,其中有一件貼金彩繪雙頭鎮墓獸屬稀世之物。一對彩繪貼金天王俑堪稱珍品,墓內壁畫從墓道至墓室,都大面積保留了下來。這些壁畫內容豐富,色彩鮮明,有威武雄健的儀衛,肅穆直立的門吏,有神情各異的給使,有亭亭玉立的侍女,有生動傳神的樂伎等。
1991年11月1日韋貴妃墓正式對外開放,墓誌一方,藏於昭陵博物館。在洛陽龍門石窟,亦有韋珪供養佛像一尊。

家族成員

長輩

曾祖父韋孝寬,北周著名的軍事統帥,官至太傅、尚書右僕射、雍州牧,鄖國公。
祖父韋總,北周驃騎大將軍、右宮伯、京兆尹、河南郡公。
父親韋圓成,隋開府儀同三司、陳沈二州刺史,襲爵鄖國公。
二叔韋匡伯,隋朝尚衣奉御、舒國公。
三叔韋圓照,尚隋房陵王楊勇之女豐寧公主楊靜徽,為駙馬都尉。
姑母韋氏,元德太子妃。

丈夫

李珉,第一任丈夫,隋朝戶部尚書李子雄之子。
唐太宗李世民,第二任丈夫。

堂妹

韋尼子,初為王世充兒媳、太子妃,武德四年改嫁唐太宗。

子女

李椅,李珉之子,生母待考。
定襄縣主,與前夫李珉所生,下嫁薛國公阿史那忠,陪葬昭陵。
臨川公主,字孟姜,下嫁周道務,陪葬昭陵。
紀王李慎,王妃陸氏,陪葬昭陵。

歷史評價

韋貴妃惠英紅飾韋貴妃
狐德棻:惟太妃粵自(缺一字)強褓,嬰罹(缺一字)凶。逮於四齡,便知號慕。每言及,哽咽悲不自騰。親(缺一字)中表,鹹所嘉歡。及乎毓德蘭室,曜彩天闈,寵冠後庭,譽高同列,恆以滿盈為誡,謙揖居心。故得望賓無虧,始終若一。及之藩之後,逾荷慈遇。每降神翰,或為啟(缺一字)。諮顧待之,隆莫之比也。
大意翻譯:太妃剛剛出生,嬰孩時便喪父;長到四歲時,便知道因此而痛哭。每次一說到父親,便哽咽不能自己,所以父母親兩族的族人,沒有不喜歡她的。等到她長大,在閨中修養德行,嫁入宮廷便光彩奪目,寵冠後宮,在同列中享有很高的聲譽;但她卻能長久的以盈滿而虧的道理為誡,懷揣謙虛遜讓的心地,所以能夠讓人心悅誠服的敬仰不曾有損,始終如一。等到她之藩以後,對待晚輩更加慈愛;每次寫給別人的書信,都會對人有所啟發。所以皇帝對她的諮詢和拜訪,都十分隆重而他人不能與之相比。

影視形象

年份 影視版本 演員
2001 錦繡良緣 馮曉文
2010 公主嫁到 惠英紅
2014 武媚娘傳奇 張庭

唐太宗的后妃與子女

唐太宗李世民,政治家、軍事家、書法家、詩人。即位為帝後,開創了歷史上的“貞觀之治”,那么,這樣一位傳奇式德人物的家庭又是怎樣的呢?他的后妃與子女的歷史又是如何?讓我們一同去探尋......
皇后

長孫皇后

嬪妃

韋貴妃 | 徐賢妃 | 燕德妃 | 楊氏 | 韋昭容 | 楊婕妤 | 蕭美人 | 崔才人 | 蕭才人 | 武才人

李承乾| 李寬 | 李恪 | 李泰 | 李佑 | 李愔 | 李惲 | 李貞[唐太宗之子] | 李治| 李慎 | 李囂 | 李簡 | 李福[唐太宗之子] | 李明[唐太宗之子]

襄城公主 | 汝南公主 | 南平公主 | 遂安公主 | 長樂公主| 豫章公主| 巴陵公主| 北景公主| 普安公主 | 東陽公主 | 臨川公主 | 清河公主 | 蘭陵公主| 晉安公主 | 安康公主| 新興公主 | 城陽公主 | 高陽公主| 金山公主 | 晉陽公主| 常山公主 | 新城公主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