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師範學院

鞍山師範學院

鞍山師範學院位於遼寧省鞍山市,是鞍山市唯一的一所市屬本科院校。鞍山師範學院始建於1958年,1993年12月11日經國家教委批准升格為鞍山師範學院,2004年順利通過了國家教育部的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2011年鞍山師範學院學前教育專業成為首個碩士專業。據2014年7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占地面積68.4萬平方米,建築面積32.9萬平方米;各類在校生總數近2萬人,其中全日制本專科生13647人,教育碩士研究生38人,外國留學生101人。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學校始建於1958年;

鞍山師範學院鞍山師範學院

1978年恢復建立鞍山師範專科學校;
1959年鞍山師範學院改建鞍山師範專科學校;
1962年鞍山師範專科學校撤消;
1970年鞍山師範專科學校復校並更名為鞍山五七師範學校;
1978年鞍山師範學校升格為鞍山師範專科學校;
1993年升格為鞍山師範學院;
2004年通過了國家教育部本科教學評估;
2011年成功“申碩”並成為了全國本科辦學院校中第一所也是唯一一所學前教育專業學位研究生試點單位。

辦學規模

辦學設施

學校占地面積73.16萬平方米,建築面積近28.1萬平方米,圖書館藏書83萬冊,教學儀器設備值5515萬元,固定資產總值達2億元。

師資力量

根據2014年7月學校官網顯示,鞍山師範學院有教職員工1172人,其中教授66人,副教授275人,擁有博士學歷的教師70人,擁有碩士學歷的教師498人,35周歲以下教師碩士以上學歷達到74%。學校有全國優秀教師1人、遼寧省教學名師2人、遼寧省優秀教師2人,遼寧省青年骨幹教師17人。
教師中有11人獲曾憲梓教育基金會教師獎,3人入選遼寧省“百千萬人才工程”,2人獲遼寧省青年科技獎,3人被評為鞍山市十大傑出青年,5人被評為鞍山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

院系專業

根據2014年7月學校官網顯示,鞍山師範學院設有文學院、社會發展學院、外國語學院、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商學院、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化學與生命科學學院、體育科學學院、音樂學院、美術學院、教育科學與技術學院等11個二級教學學院。學校有47個全日制本科專業,高職專業40個。

學校設有精品課程:高級語言程式設計(VB)精品課網站、中學物理教學法與技能訓練、張士尊東北地方史精品課程、物理熱學精品課程、中國古代文學、思想道德修養課程、基礎英語精品課、高等代數課程、申報國家教學成果網上資源、波譜分析與綜合實驗、生物化學精品課程、數學課程與教學論、思想政治學科教學論與技能訓練、公共教育學、公共體育課程、韓景連寫作精品課程。

合作交流

學校廣泛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2000年以來,學校共招收來自韓國、日本、俄羅斯、美國、吉爾吉斯、喀麥隆等2

鞍山師範學院與韓國大邱大學交流鞍山師範學院與韓國大邱大學交流
1個國家的留學生1000多人次,先後與英國、美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俄羅斯等20多個國家的30多所高校和科研機構建立了友好合作關係並開展了實質性的交流與合作。

學術科研

科研成果

2003年至2014年,學校共承擔國家、省、市各級科研項目600餘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項。發表核心期刊以上學術論文600餘篇。

科研機構

機構名稱 負責人 級別
遼寧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基地 李成剛 省級
遼寧省體育人文社會學重點基地 劉志敏 省級
鞍山市體育社會指導員培訓基地 劉志敏 市級
鞍山市套用化學研究所 侯冬岩 市級

學術資源

根據2014年7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主辦了《鞍山師範學院學報》、並與遼寧省社科聯共同主辦了學術刊物《理論界》,與遼寧省文聯合作出版學術雜誌《藝術廣角》,國家級核心期刊《生物數學學報》及其國際版編輯部也設在學校。

《鞍山師範學院學報》創刊於1999年是鞍山市教育局主管、鞍山師範學院主辦的綜合性學術期刊;主要欄目有:理化、計算機、圖書、檔案、政治、經濟、馬列、歷史、宋玉研究、千山文化研究、英語、語言、文學、藝術、教育教學等;該刊所載論文或摘要被2家國內著名資料庫或檢索刊物收錄;該刊被評為全國高校社會科學學報質量進步獎。

截止2011年5月底,圖書館共收藏各類紙質文獻約826000餘冊;館藏內容涵蓋哲學、經法、教育、文史、理化等多門學科,形成了以文史、教育、古籍類藏書為特色的綜合性藏書體系;圖書館收藏有《四庫全書》、《續修四庫全書》、《四庫叢刊》、《清實錄》、《申報》、《古今圖書集成》(1936年版)等代表中華民族文化瑰寶的珍貴圖書。

學校文化

雅兼上、知行合一
博雅兼上,不僅要做一個博學的人,也要做一個有雅致的人。鞍山師範學院是一所師範類學校,致力於加強師德教育,規範師德行為,最佳化教育環境。努力讓學生們成為博雅兼上之人。
知行合一,知是指科學知識,行是指人的實踐,知與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來吞併行,認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來吞併知,認為行便是知。把理論知識同實踐聯繫在一起。

奉獻、嚴謹、文明、創新
讓明天的桃李香滿人間

青春和夢想,在這裡相伴,生命和追求,在這裡並肩。
無悔地歲月,流傳我們的故事,年輕的歌聲飛揚在校園、校園。無悔地歲月,流傳我們的故事,年輕的歌聲飛揚在校園、校園。
啊!鞍山師院,教師的搖籃。走進你的懷抱,暢飲知識的甘泉。讓明天的桃李,香滿人間,香滿人間。
友誼和春天,在這裡相聚,理想和太陽,在這裡升起。書海中讀懂了博雅兼上,風雨里讀懂了知行合一、合一。
書海中讀懂了博雅兼上,風雨里讀懂了知行合一。
啊!鞍山師院,教師的搖籃。走進你的懷抱,暢飲知識的甘泉。讓明天的桃李,香滿人間,香滿人間,香滿人間。

學校領導

黨委書記:李成剛
院長:陳曉剛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孟堯
副院長:劉力、侯冬岩、王健飛

發展目標

鞍山師範學院堅持以改革促發展,在黨建工作、人事制度、教學科研管理及後勤社會化等各個方面,全面深化改革,促進了學校事業的全面發展,先後榮獲“全國外國專家聘請管理工作先進單位”、“遼寧省科研先進單位”、“遼寧省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鞍山市文明單位”、“鞍山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鞍山市園丁創業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辦學宗旨

鞍山師範學院圖書館鞍山師範學院圖書館

建院以來,學院始終堅持“育人為本、質量立校、服務社會”的辦學理念;堅持“以教學為中心,學科建設為龍頭,專業建設為主線,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和辦學效益”的辦學思路;堅持“立足鞍山,面向遼寧,服務區域經濟與社會進步,主動配合併推動基礎教育改革”的辦學方向,努力把學院建設成為人文教育與科學教育交融發展的多科性、開放性、地方性新型師範院校。

建校 50 餘年來,鞍山師範學院秉承“博雅兼上、知行合一”的校訓,在一代代鞍師人的精心鑄造下,逐漸形成了“奉獻 嚴謹 文明 創新”的優良校風,在發揮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三大功能的過程中實現著自身的價值。

機構設定

機關 部門 黨政辦公室、財務處、黨委工作部、科技處、紀檢監察處、人事處、工會、國際交流合作處、國際交流學院、教務處、計畫審計處、學生處、資產管理處、團委、後勤工作管理處、招生就業指導中心、保衛處
直屬 單位 離退休職工管理中心、檔案館、後勤服務集團、學報編輯部、圖書館、學生公寓管理中心、高等職業技術學院、成人教育學院
教學 單位 中文系、政史系、外語系、數學系、物理系、化學系、計算機中心、體育系、美術系、音樂系、教育科學與技術學院、公共體育教研部、馬列教研部、附屬衛生學校、附屬實驗中學、財經系

學院成就

鞍山師範學院裡仁藝術館鞍山師範學院裡仁藝術館

2000年以來,學院推出的公共體育俱樂部制度、德育全程制、教師職業技能訓練、計算機無紙化考試、普通物理多維化教學等教學改革取得了顯著成果。有三項教學改革項目獲遼寧省優秀教學成果一、二、三等獎,有兩門課程獲遼寧省優秀課程稱號,2002年我院三個基礎實驗室順利通過省教育廳評估,學院被評為“遼寧省高校基礎課教學實驗室評估工作先進單位”。學院注重學生實用技能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啟動了“實踐創新學分實施方案”;多次參加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比賽、外語大賽、作曲比賽,均獲得較好名次;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多次受到中宣部、教育部、團中央的表彰;學生考研率、就業率穩步提高,2002年畢業生就業率達90.75%,位於省內同類院校前列。

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形成辦學特色,創造發展優勢是學院建設和發展的戰略選擇。學院加大了面向基礎教育開放、加強服務基礎教育實踐體系的建設力度,與鞍山市教育局合作建立了“鞍山市中國小素質教育基地”,以進一步強化地方高校的辦學職能。

遼寧大學一覽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