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善

面善

面善,漢語辭彙,miàn shàn。指面熟;面目和藹。

出處

1、面熟。

①元 關漢卿 《望江亭》第三折:“這個姐姐,我有些面善。”

②《醒世恆言·馬當神風送滕王閣》:“ 王勃 聞言大驚,視之略有面善,似曾相識。”

③《老殘遊記》第六回:“ 老殘 見了這人,心裡想到:‘何以十分面善?我也未到 曹 屬來過,此人是在那裡見過的呢?’”

④明 施耐庵《水滸》第二十回《梁山泊義士尊晁蓋 鄆城縣月夜走劉唐》 宋江道:“足下有些面善。”

2、面容和藹。

①《三國演義》第三回:“ 盧植 亦諫曰:‘ 植 素知 董卓 為人,面善心狠;一入禁庭,必生禍患。’”

②吉學霈 《一面小白旗的風波》一:“可是他呢,是一個面善嘴軟的人,明知道第三組鋤的麥不好,可又怕出面得罪人。”

釋義

面熟

( look familiar ) 看起來覺得比較親近,就是看起來好接觸,好像在哪裡見過,很熟悉!

例句:這個人很面善,好像在哪裡見過?

This person looks quite familiar to me, where I've seen him / her before?

面容和藹

( look kind in face )

例子:面善心惡

a. A fair face, and a foul heart.

b. A wolf in sheep's clothing. (又譯作:披著羊皮的狼)

例句:

我剛才碰見一位面善的老人。

I met a familiar old man just now。

面善通常上指看到對方第一眼所產生的印象。僅限於表面上的印象,並非更深的了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