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山鄉

靠山鄉

靠山鄉歷史背景:靠山原是楚漢爭霸的戰場,靠山本叫陰陵城,唐朝時改為靠山,是一個千年的古都,明朝時上北京的主幹道。

基本信息

懸疑之二 虞姬身首異處?

民間傳說:

在陰陵到嗟虞墩的途中,有七座小土丘。民間傳說,虞姬頭顱的血一滴到地上,就化為一座小土丘。這七座小土丘,民間俗稱七星照月。虞姬墓呈三棱樣式,傳說項羽和隨從搬來三個土塊,匆匆掩蓋上虞姬的頭顱,後人按此樣式堆砌成高大封土。當地百姓介紹,以前,嗟虞墩上長滿虞美人草,一到春天,虞美人草在風中搖曳,婀娜多姿,十分好看。記者走

靠山鄉文字

事件名:楚漢爭霸的戰場
英文名:kaoshan
時間:2008.4.28
地點:定遠.靠山
參與者:一個人
開始標誌:@@@@@@@@@@
結束標誌:###
性質:愛靠山
口號:我是靠山人!我們愛靠山

歷史背景

靠山原是楚漢爭霸的戰場,靠山本叫陰陵城,唐朝時改為靠山,是一個千年的古都,明朝時上北京的主幹道

發展階段

現在是一個鄉

大事列表

楚漢爭霸的主要戰場

重要人物

 關羽.劉備

歷史意義

是楚漢爭霸.漢朝勝利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關圖片

靠山鄉西楚霸王身死定遠?國學大師支持“身死東城說”

相關文獻

和縣霸王衣冠冢
點擊瀏覽更多最新圖片

核心提示

近日,考古學界在霸王別姬發源地的垓下古戰場遺址發現了距今4000多年前的古代城址,這一驚世發現填補了我省史前無城址的空白。而最近一期的《中華文史論叢》上,刊載了中國人民大學首任國學院院長馮其庸的兩萬字長文:《項羽不死烏江考》。馮先生文中核心觀點認為:霸王項羽並非自刎烏江,而是死於東城(即今定遠縣境內,距離烏江還有240多里地)。馮先生說明,國內最早提出這一觀點的,是時任定遠二中教師的計正山

他否認了外界的種種傳言,再三強調是一種純粹的休閒、回歸自然…
嫦娥1號今日第三次近月制動
[奔月即將成功][視頻 3D 鄉音][更多]
·燃油附加費上調每年將貢獻30億純利潤
·央行發布06年反洗錢報告 罰662家機構
·華為聲明堅稱辭職完全屬於員工自願
·網友惡搞華南虎 成趙本山春晚小品(圖)
·07年中國作家富豪榜揭曉 郭敬明居榜首
哪個年代的年輕人最愛國
[中國最具爭議性人物][南周騰燃燭行動]
·深度:尋腎記:下崗女工腎臟疑被醫院誤切
·社會:少女遭3名歹徒輪姦 被逼賣淫賺錢
·部落格:90後美女不學韓寒 藏獨是自取其辱
·軍事:中國狼群潛艇帶給美軍死亡陰影

國學大師馮其庸的這篇文章顛覆了千餘年來人們對項羽之死的傳說。一時間,項羽又成為熱點話題。

項羽到底身死何處?為何“烏江自刎”流傳千年?項羽在安徽還留下什麼遺蹟?本報記者近日重走了項羽兵敗之路,並深入採訪了最早提出項羽身死東城之說的定遠前文化局局長計正山,以期向讀者展示一個真實活躍在安徽大地上的霸王形象。

中學教師質疑“烏江自刎說”

國內最早的項羽死地新說的公開報導,始於1985年2月13日《光明日報》刊登的《項羽究竟死於何地?》一文,文章作者是計正山,時任定遠二中教師。他首次質疑烏江自刎的真實性,依據史書上長期被人忽略的說法,正式提出項羽“身死東城”一說。

這篇文章認為,項羽身死東城載於史書。《史記·項羽本紀》論贊中就曾點明:項王“五年卒亡其國,身死東城”。《史記·高祖本紀》中記載更為明確:“漢五年……騎將灌嬰追殺項羽東城,斬首八萬,遂略定楚地。”《漢書·灌嬰傳》也記載:“項籍敗垓下去也,嬰以御史大夫將車騎別追項籍至東城,破之。所將卒五人共斬項籍,皆賜爵列侯。”新說一出,文章被《新華文摘》等多家報刊轉載。

8月18日上午,在定遠賓館,計正山講述了他發現項羽死地新說的經過和讀史心得。他告訴記者,他讀史向來反對以下幾種傾向:人云亦云、遵從偏見、媚俗和唯書,卻喜歡用“尋求正義”的眼光來認識歷史。在讀史時,他不但揣摩作者的下筆思路,還試圖體會文中歷史人物的性情和心理。這一別致的方法讓他獲益匪淺,在不為人所注意的細節之處,他發現了項羽死於烏江的疑點。這篇學術論文榮獲了安徽省(1978~1985)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國學大師支持“身死東城說”

馮其庸先生在《項羽不死烏江考》中,考證了烏江自刎說的源流。他說,《史記》、《漢書》均沒有提到項羽“烏江自刎”。即使唐朝人著《史記正義》,轉引古書《江表傳》時也只提到“項羽敗至烏江,漢兵追羽至此”,也還沒有“自刎”一說。項羽烏江自刎之說,到唐代似乎還未有文字可稽。

馮先生介紹,他看到的最早記載項羽烏江自刎的文字資料,居然是元代中期劇作家金仁傑的《蕭何月夜追韓信》雜劇。很可能正是雜劇寓教於樂的功能,“烏江自刎”的傳說才得以廣泛傳播。1986年,他去烏江調查時,訪問了當地農民。農民竟然採用了元雜劇中艄公說的“渡馬不渡人,渡人不渡馬”這兩句話來講霸王。他最後認為,雜劇台詞流傳至今,可見雜劇的傳媒作用之廣泛強烈。

馮其庸認為,項羽應該是自刎於東城而非烏江。《史記》中寫項羽“身死東城”的肯定性文字至少有兩處。他認為,項羽烏江自刎先是民間傳說,後來形成了雜劇,這樣就廣泛傳播開來了,但它畢竟不是史實。他兩次實地調查,深感東城到烏江還有兩百四十華里。項羽垓下突圍時出來了八百餘人,但到東城激戰,項羽一行還剩二十六人。這時漢軍數千人圍之數重,項羽已是步行持短兵接戰。再走完比渡淮後到東城的路程還長的這段路程,項羽實在無能力了。

此外,對於有人認為史記雖載項羽“身死東城”,但烏江很可能在東城治下,故而也可稱項羽“烏江自刎”。馮其庸認為,秦漢舊制,東城轄區並不包含烏江。《灌嬰傳》里記載“下東城、歷陽”,如果當時東城轄地包括烏江在內,則司馬遷只要說“下東城”就夠了,沒必要再說“歷陽”。正因為當時的和縣在“歷陽”境內,不屬東城,所以要說“下東城、歷陽”,表明連下兩城。

查譚其驤先生的《中國歷史地圖集》第二冊“秦”“淮漢以南諸郡”圖,明確標著“陰陵”“東城”“歷陽”,秦時,這是並列的三個縣。再看“西漢”“揚州刺史部”,明確標著“陰陵”“東城”“全椒”“歷陽”四個縣。可見到了西漢,“東城”與“歷陽”之間又新增一個“全椒縣”,“東城”與“歷陽”已經完全不接壤了。而項羽自刎東城時,當然還屬“秦”朝建制。——摘自馮其庸《項羽不死烏江考》

連結

關於項羽之死,唐宋時期分別有三位大詩人就此寫過詩句:

杜牧: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王安石:有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江東子弟今雖在,肯為君王卷土來

李清照: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記者探尋“三大懸疑

8月18日下午,計老師和記者一同踏訪了項羽敗逃定遠路線中的兩個景點:陰陵遺址、虞姬墓。

計老師告訴記者,公元前202年發生的楚漢垓下之戰,在《史記·項羽本紀》中有著脈絡清晰的記載。尤其是項羽垓下之後的敗逃記述,體現了司馬遷謹嚴而縝密的敘事風格,限於篇幅,司馬遷對事件的敘述表現出詳略取捨的大手筆。但在讀史時,應該堅持讀書而不唯書,並注重實地調查以印證史書記載。遇到疑團而能用心解析,史書的簡約記載就可以縱深讀“厚”,這樣就更容易逼近歷史真相。

懸疑之一 陰陵之戰究竟怎樣?

民間傳說:

項羽和灌嬰的陰陵之戰,保留在了當地的縣誌和民間傳說中。如今的古陰陵遺址(古城村)旁的陰陵山上,古戰場的山石上還殘留有刀槍的痕跡。民間流傳,項羽被灌嬰騎兵圍困陰陵山,項羽人馬為突圍從山上幾次衝鋒,戰爭場面慘烈。《定遠縣誌》記載,陰陵山上曾有過霸王廟和虞姬祠、楚泉、漢泉,現殘存遺址仍在。記者走訪:

陰陵遺址位於定遠縣城西北的靠山鄉。《定遠縣誌》記載:“陰陵城,縣西北六十里,鏌邪山南,周圍二里。故址猶存……羽潰圍南山馳,漢騎將灌嬰追羽過淮,羽過陰陵迷失道即此。”

《史記·項羽本紀》記載:“於是項王乃上馬騎,麾下壯士騎從者八百餘人,直夜潰圍南出,馳走。平明,漢軍乃覺之,令騎將灌嬰以五千騎追之。項王渡淮,騎能屬者百餘人耳。項王至陰陵,迷失道,問一田父,田父紿曰‘左’。左,乃陷大澤中。以故漢追及之。項王乃復引兵而東,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漢騎追者數千人。項王自度不得脫。”

這是司馬遷對項羽從垓下敗逃到東城路線的描述。時間上應該包括後半夜到次日,地理上涵蓋著垓下到東城數百里路程。這期間的敗逃、追擊過程本應該十分慘烈,內容也應十分豐富,但司馬遷的記錄僅用了118字。不過,字裡行間卻透露出了一個重要細節:陰陵之後,項羽隨從由100多人驟減到28人。對此,《史記》上不見原因,成了疑團。計正山卻告訴記者,他的研讀結果是,項羽精兵的驟減,很可能是因保護虞姬而出現了重大損失,換句話說,虞姬很可能是到了陰陵才死去。

項羽隨從數量的變化耐人尋味:深夜逃脫垓下,項羽帶著800多人,“直夜潰圍南出”時,“麾下壯士騎從者八百餘人”;成功渡過淮河後,剩下了100多人,“項王渡淮,騎能屬者百餘人耳。”雖然漢軍次日“平明”才發現項羽逃脫,因項羽在陰陵迷路而耽誤了時間,漢軍終於追上項羽。之前雙方並沒有發生戰鬥,項羽一行應保持為100多人。而陰陵之戰後,項羽人馬和灌嬰的五千騎追兵只有兩次遭遇戰,損失不大。但跑到東城時,項羽僅剩28人。跟隨項羽南逃的理應都是精壯人馬,人數突然驟減,原因何在

藝術作品

霸王別姬

影視作品

暫時沒有

參考條目

和縣霸王衣冠冢
點擊瀏覽更多最新圖片

核心提示

近日,考古學界在霸王別姬發源地的垓下古戰場遺址發現了距今4000多年前的古代城址,這一驚世發現填補了我省史前無城址的空白。而最近一期的《中華文史論叢》上,刊載了中國人民大學首任國學院院長馮其庸的兩萬字長文:《項羽不死烏江考》。馮先生文中核心觀點認為:霸王項羽並非自刎烏江,而是死於東城(即今定遠縣境內,距離烏江還有240多里地)。馮先生說明,國內最早提出這一觀點的,是時任定遠二中教師的計正山。

他否認了外界的種種傳言,再三強調是一種純粹的休閒、回歸自然…
嫦娥1號今日第三次近月制動
[奔月即將成功][視頻 3D 鄉音][更多]
·燃油附加費上調每年將貢獻30億純利潤
·央行發布06年反洗錢報告 罰662家機構
·華為聲明堅稱辭職完全屬於員工自願
·網友惡搞華南虎 成趙本山春晚小品(圖)
·07年中國作家富豪榜揭曉 郭敬明居榜首
哪個年代的年輕人最愛國
[中國最具爭議性人物][南周騰訊燃燭行動]
·深度:尋腎記:下崗女工腎臟疑被醫院誤切
·社會:少女遭3名歹徒輪姦 被逼賣淫賺錢
·部落格:90後美女不學韓寒 藏獨是自取其辱
·軍事:中國狼群潛艇帶給美軍死亡陰影

國學大師馮其庸的這篇文章顛覆了千餘年來人們對項羽之死的傳說。一時間,項羽又成為熱點話題。

項羽到底身死何處?為何“烏江自刎”流傳千年?項羽在安徽還留下什麼遺蹟?本報記者近日重走了項羽兵敗之路,並深入採訪了最早提出項羽身死東城之說的定遠前文化局局長計正山,以期向讀者展示一個真實活躍在安徽大地上的霸王形象。

中學教師質疑“烏江自刎說”

國內最早的項羽死地新說的公開報導,始於1985年2月13日《光明日報》刊登的《項羽究竟死於何地?》一文,文章作者是計正山,時任定遠二中教師。他首次質疑烏江自刎的真實性,依據史書上長期被人忽略的說法,正式提出項羽“身死東城”一說。

這篇文章認為,項羽身死東城載於史書。《史記·項羽本紀》論贊中就曾點明:項王“五年卒亡其國,身死東城”。《史記·高祖本紀》中記載更為明確:“漢五年……騎將灌嬰追殺項羽東城,斬首八萬,遂略定楚地。”《漢書·灌嬰傳》也記載:“項籍敗垓下去也,嬰以御史大夫將車騎別追項籍至東城,破之。所將卒五人共斬項籍,皆賜爵列侯。”新說一出,文章被《新華文摘》等多家報刊轉載。

8月18日上午,在定遠賓館,計正山講述了他發現項羽死地新說的經過和讀史心得。他告訴記者,他讀史向來反對以下幾種傾向:人云亦云、遵從偏見、媚俗和唯書,卻喜歡用“尋求正義”的眼光來認識歷史。在讀史時,他不但揣摩作者的下筆思路,還試圖體會文中歷史人物的性情和心理。這一別致的方法讓他獲益匪淺,在不為人所注意的細節之處,他發現了項羽死於烏江的疑點。這篇學術論文榮獲了安徽省(1978~1985)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國學大師支持“身死東城說”

馮其庸先生在《項羽不死烏江考》中,考證了烏江自刎說的源流。他說,《史記》、《漢書》均沒有提到項羽“烏江自刎”。即使唐朝人著《史記正義》,轉引古書《江表傳》時也只提到“項羽敗至烏江,漢兵追羽至此”,也還沒有“自刎”一說。項羽烏江自刎之說,到唐代似乎還未有文字可稽。

馮先生介紹,他看到的最早記載項羽烏江自刎的文字資料,居然是元代中期劇作家金仁傑的《蕭何月夜追韓信》雜劇。很可能正是雜劇寓教於樂的功能,“烏江自刎”的傳說才得以廣泛傳播。1986年,他去烏江調查時,訪問了當地農民。農民竟然採用了元雜劇中艄公說的“渡馬不渡人,渡人不渡馬”這兩句話來講霸王。他最後認為,雜劇台詞流傳至今,可見雜劇的傳媒作用之廣泛強烈。

馮其庸認為,項羽應該是自刎於東城而非烏江。《史記》中寫項羽“身死東城”的肯定性文字至少有兩處。他認為,項羽烏江自刎先是民間傳說,後來形成了雜劇,這樣就廣泛傳播開來了,但它畢竟不是史實。他兩次實地調查,深感東城到烏江還有兩百四十華里。項羽垓下突圍時出來了八百餘人,但到東城激戰,項羽一行還剩二十六人。這時漢軍數千人圍之數重,項羽已是步行持短兵接戰。再走完比渡淮後到東城的路程還長的這段路程,項羽實在無能力了。

此外,對於有人認為史記雖載項羽“身死東城”,但烏江很可能在東城治下,故而也可稱項羽“烏江自刎”。馮其庸認為,秦漢舊制,東城轄區並不包含烏江。《灌嬰傳》里記載“下東城、歷陽”,如果當時東城轄地包括烏江在內,則司馬遷只要說“下東城”就夠了,沒必要再說“歷陽”。正因為當時的和縣在“歷陽”境內,不屬東城,所以要說“下東城、歷陽”,表明連下兩城。

查譚其驤先生的《中國歷史地圖集》第二冊“秦”“淮漢以南諸郡”圖,明確標著“陰陵”“東城”“歷陽”,秦時,這是並列的三個縣。再看“西漢”“揚州刺史部”,明確標著“陰陵”“東城”“全椒”“歷陽”四個縣。可見到了西漢,“東城”與“歷陽”之間又新增一個“全椒縣”,“東城”與“歷陽”已經完全不接壤了。而項羽自刎東城時,當然還屬“秦”朝建制。——摘自馮其庸《項羽不死烏江考》

連結

關於項羽之死,唐宋時期分別有三位大詩人就此寫過詩句:

杜牧: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王安石:有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江東子弟今雖在,肯為君王卷土來?

李清照: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記者探尋“三大懸疑”

8月18日下午,計老師和記者一同踏訪了項羽敗逃定遠路線中的兩個景點:陰陵遺址、虞姬墓。

計老師告訴記者,公元前202年發生的楚漢垓下之戰,在《史記·項羽本紀》中有著脈絡清晰的記載。尤其是項羽垓下之後的敗逃記述,體現了司馬遷謹嚴而縝密的敘事風格,限於篇幅,司馬遷對事件的敘述表現出詳略取捨的大手筆。但在讀史時,應該堅持讀書而不唯書,並注重實地調查以印證史書記載。遇到疑團而能用心解析,史書的簡約記載就可以縱深讀“厚”,這樣就更容易逼近歷史真相。

懸疑之一 陰陵之戰究竟怎樣?

民間傳說:

項羽和灌嬰的陰陵之戰,保留在了當地的縣誌和民間傳說中。如今的古陰陵遺址(古城村)旁的陰陵山上,古戰場的山石上還殘留有刀槍的痕跡。民間流傳,項羽被灌嬰騎兵圍困陰陵山,項羽人馬為突圍從山上幾次衝鋒,戰爭場面慘烈。《定遠縣誌》記載,陰陵山上曾有過霸王廟和虞姬祠、楚泉、漢泉,現殘存遺址仍在。記者走訪:

陰陵遺址位於定遠縣城西北的靠山鄉。《定遠縣誌》記載:“陰陵城,縣西北六十里,鏌邪山南,周圍二里。故址猶存……羽潰圍南山馳,漢騎將灌嬰追羽過淮,羽過陰陵迷失道即此。”

民間傳說:

在陰陵到嗟虞墩的途中,有七座小土丘。民間傳說,虞姬頭顱的血一滴到地上,就化為一座小土丘。這七座小土丘,民間俗稱七星照月。虞姬墓呈三棱樣式,傳說項羽和隨從搬來三個土塊,匆匆掩蓋上虞姬的頭顱,後人按此樣式堆砌成高大封土。當地百姓介紹,以前,嗟虞墩上長滿虞美人草,一到春天,虞美人草在風中搖曳,婀娜多姿,十分好看。記者走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