靛藍維達鳥

靛藍維達鳥

靛藍維達鳥(學名:Vidua chalybeata )雄鳥主要呈黑色,擁有非常漂亮的繁殖羽。生活於熱帶草原和疏林中,喜結群活動。主食果實、種子和嫩芽,也吃昆蟲和蠕蟲。不築巢,是巢寄生者,寄主相對穩定,主要是梅花雀科的鳥類,幼鳥由寄主餵養長大。分布於安哥拉,貝寧,波札那,布吉納法索,蒲隆地和喀麥隆等非洲大部分地區。

基本信息

外形特徵

靛藍維達鳥 靛藍維達鳥

靛藍維達鳥體長約11~12厘米,屬於是小型雀類。兩性異色,鳥體短小, 鳥喙粗短,在繁殖期大多數雄性羽毛幾乎完全是黑色,並泛紫色或綠色的光澤,具白色的圓錐形鳥喙和橙紅色腿。成年雌性頂部有褐色條紋,上體與麻雀酷似,是褐色羽毛並有條紋。有很寬的白眉,黑帽和黃色的鳥喙。一個短黑線貫穿眼睛和後面的脖子連線,尾部中央尾羽黑色。

生活習性

生活於開闊的熱帶草原和疏林地區,喜結群活動。主食果實、種子和嫩芽,小米,野燕麥,三齒稃,也吃昆蟲、白蟻、蠐螬和蠕蟲。該物種的繁殖習慣比較有特色,和杜鵑一樣有巢寄生的現象,將卵產與其它雀類的巢中,讓其代為孵化,但它們的雛鳥並不傷害寄主的小鳥,是巢寄生性鳥類。雌鳥每季產3至4枚卵。

分布範圍

分布於安哥拉,貝寧,波札那,布吉納法索,蒲隆地,喀麥隆,中非共和國,查德,剛果民主共和國,象牙海岸,厄利垂亞,衣索比亞,甘比亞,加納,幾內亞,幾內亞比索,肯亞,賴索托;馬拉威,馬里,茅利塔尼亞,莫三比克,納米比亞,尼日,奈及利亞,盧安達,塞內加爾,獅子山,索馬里,南非,蘇丹,史瓦濟蘭,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多哥,烏干達,尚比亞,辛巴威。

靛藍維達鳥(雌) 靛藍維達鳥(雌)
靛藍維達鳥2 靛藍維達鳥2
靛藍維達鳥3 靛藍維達鳥3
靛藍維達鳥分布圖 靛藍維達鳥分布圖

亞種分化

(6種)  1.靛藍維達鳥指名亞種(學名: Vidua chalybeata chalybeata ,Statius Müller, 1776)

2.靛藍維達鳥馬里亞種(學名: Vidua chalybeata neumanni , Alexander, 1908)

3.靛藍維達鳥衣索比亞亞種(學名: Vidua chalybeata ultramarina ,J. F. Gmelin, 1789)

4.靛藍維達鳥肯亞亞種(學名: Vidua chalybeata centralis,Neunzig, 1928)

5.靛藍維達鳥尚比亞亞種(學名: Vidua chalybeata okavangoensis,Payne, 1973)

6.靛藍維達鳥索馬里亞種(學名: Vidua chalybeata amauropteryx ,Sharpe, 1890)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 3.1:2009年鳥類紅色名錄——低危(LC)。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