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蒜

青蒜

青蒜,又名蒜苗。青蒜是大蒜青綠色的幼苗,以其柔嫩的蒜葉和葉鞘供食用。品質好的青蒜應該鮮嫩,株高在35厘米以上,葉色鮮綠,不黃不爛,毛根白色不枯萎,而且辣味較濃。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來源:為百合科植物大蒜的葉。

性味:性溫,味辛。
功用主治:醒脾氣,消穀食。

營養分析

青蒜中含有蛋白質、胡蘿蔔素、硫胺素、核黃素等營養成分。它的辣味主要來自於其含有的辣素,這種辣素具有醒脾氣、消積食的作用。還有良好的殺菌、抑菌作用,能有效預防流感,腸炎等因環境污染引起的疾病。青蒜對於心腦血管有一定的保護作用,可預防血栓的形成,同時還能保護肝臟,誘導肝細胞脫毒酶的活性,可以阻斷亞硝胺致癌物質的合成,對預防癌症有一定的作用。

每100克青蒜中所含營養成分:
可食部 84 水分(克) 90.4 能量(千卡) 30
能量(千焦) 126 蛋白質(克) 2.4 脂肪(克) 0.3
碳水化合物(克) 6.2 膳食纖維(克) 1.7 膽固醇(毫克) 0
灰份(克) 0.7 維生素A(毫克) 98 胡蘿蔔素(毫克) 590
視黃醇(毫克) 0 硫胺素(微克) 0.06 核黃素(毫克) 0.04
尼克酸(毫克) 0.6 維生素C(毫克) 16 維生素E(T)(毫克) 0.8
a-E 0.78 (β-γ)-E 0.02 δ-E 0
鈣(毫克) 24 磷(毫克) 25 鉀(毫克) 168
鈉(毫克) 9.3 鎂(毫克) 17 鐵(毫克) 0.8
鋅(毫克) 0.23 硒(微克) 1.27 銅(毫克) 0.05
錳(毫克) 0.15 碘(毫克) 0
成分名稱 含量(毫克) 成分名稱 含量(毫克) 成分名稱 含量(毫克)
異亮氨酸 88 亮氨酸 151 賴氨酸 107
含硫胺基酸(T) 44 蛋氨酸 44 胱氨酸 0
芳香族胺基酸(T) 189 苯丙氨酸 89 酪氨酸 100
蘇氨酸 90 色氨酸 21 纈氨酸 198
精氨酸 109 組氨酸 41 丙氨酸 137
天冬氨酸 298 谷氨酸 536 甘氨酸 113
脯氨酸 128 絲氨酸 148
適宜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注意事項:
1. 不可過量食用,否則可能造成肝功能障礙,還會影響視力;消化功能不佳者和眼病患者應少食或不食;
2. 肝細胞受損和癌症患者可以多食。

烹飪指導

青蒜是煮的時間長了就會軟爛的食材,因此只要下鍋以大火略炒至蔬菜香氣逸出並均勻受熱,即可盛出食用,才能品嘗到清爽的口感與風味。

同時青蒜不宜烹製得過爛,以免辣素被破壞,殺菌作用降低。

食療作用

青蒜性溫,味辛;

具有醒脾氣,消穀食的功效。

備註

優質青蒜大都葉柔嫩,葉尖不乾枯,株棵粗壯,整齊,潔淨不折斷。青蒜置於陰涼通風處可短儲1周。

栽培

大蒜為蔥屬二年生蔬菜。經栽培後,趁莖葉柔嫩時採收供食用稱為青蒜。青蒜喜歡冷凍氣候,但隨著出

青蒜
口和市場要求,夏季栽培青蒜成為增加經濟收入的一個新途徑。現將其主要技術介紹如下。環境要求1.溫度:青蒜為耐寒性蔬菜。莖葉生長適溫為12~16℃,花莖和鱗莖發育適溫為15~20℃。
2.光照:青蒜為長日照作物,在長日照條件下開始花芽分化和鱗芽分化,並促進鱗莖的形成。
3.土壤:青蒜為淺根生作物,喜濕怕旱,喜有機肥,必須種植在肥沃的土壤中才能獲得優質高產。播種期在夏季栽培青蒜,應選擇耐熱及抗性強的品種。播種期一般在5~8月中旬,具體時間要依據海拔高度而定(一般在海拔600米以上較好)。山區夏季生產青蒜,海拔越高,溫度越低,對青蒜的發育越有利,而且產量較高,只是生育期長。整地與播種種植前,應選擇前作非大蒜或其他蔥蒜類的田塊。土質以排水良好、肥沃的砂壤土為宜。大蒜根系淺,吸收肥料能力較弱,種植前應施足有機肥。一般667平方米施腐熟堆肥2000~3000千克或腐熟的糞肥1500~2000千克、磷肥50千克,堆漚後作基肥。起高畦播種,規格為畦寬1.1~1.5米包溝,7~10行種植。
用於夏季青蒜生產的蒜種,一般是3~4月間採收的。由於蒜種有休眠性,故會影響發芽率,因此應早做準備。種蒜的選擇必須在同一品種中選擇蒜球大、蒜瓣大、堅實、無病蟲害者。如播種期在5~6月,新的蒜種(當年3~4月採收的)休眠不足,宜將蒜種經5~10℃低溫處理7~10天,在種植前再將蒜種浸水3~5小時,使蒜種膨脹,稍陰乾後播種。這樣可促進發芽生長,提早20~30天收穫。播種規格採用行株距為13×6.5~10厘米,每667平方米需種150千克以上。播種時不能太深。播後要蓋草,以降溫保濕。

田間管理

1.施肥:生產青蒜要多施肥效長的有機肥,即下足基肥。當蒜葉長至7厘米長時,進行追肥。每隔5~7天追施1次,每次每667平方米用2~3千克尿素加水800~1200千克施用。施用幾次後,可改用尿素加氯化鉀或複合肥,每6~7天施1次。每次施完肥後,再用清水淋1次。

2.水分管理:播種後,要保持土壤濕潤,以促進生長。如果土壤乾燥,則發芽緩慢且不整齊。青蒜根部較耐濕,但田間積水時根部易腐爛,生長受抑制,嚴重時蒜葉變黃枯萎,因此應注意排清積水。灌水在栽培初期很重要,可促進髮根和根群發育。天氣乾燥時,5~7天灌水1次。

3.除草:由於栽植密度大,株行距很小,青蒜田人工除草相當費工,因此利用除草劑效果好且方便。使用方法為:蒜種下後,稍覆土,淋濕畦面,每667平方米用72%都爾乳油100毫升加水60升,均勻噴於畦面,再蓋上草。注意施藥前后土壤一定要保持濕潤狀態,同時畦面表土不能翻動。
4.病蟲害防治:山區夏季青蒜反季節栽培,主要病害有病毒病、黑斑病等,主要蟲害有薊馬、蚜蟲和紅蜘蛛等。病害防治:感染病毒病的病株應及早拔除,並注意防除蚜蟲和薊馬,以免傳染病毒,另可用1.5%植病靈1000倍液噴施。黑斑病發生初期,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和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混合液噴施。薊馬可用20%康福多4000倍液噴殺。蚜蟲可用10%砒蟲啉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噴殺。紅蜘蛛可用克蟎特或蟎克1500倍液噴殺。接近採收時,應慎用農藥。

採收

青蒜一般在播後60~80天為採收適期。採收較早,品質柔嫩,售價高,但產量低;採收過遲,則莖葉纖維多,品質差。具體採收標準,應根據出口和市場要求而定。採收青蒜宜在清晨或傍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