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檀社

青檀社

但是,我們作為掙扎的一群,是不甘心失掉追求和希望的。 青檀社,就為那些有思想,願意求索的人,提供一個論劍的場地。 我們過去可不是這個樣子,那時讀書幾乎是每一個人的排在生活第一位的需求。

青檀社簡介:

本社設有散文、詩歌、小說、評論、民間文學、校園文學、文藝長廊、文化探秘、國學經典、外國文學、他山之石及青檀論壇等十二個頻道,另有最新發表文章、優秀作品推薦、專欄文章、專題活動、青檀社動態、榴鄉風采、文化前沿及時政要聞等八個欄目。其中青檀論壇開設青檀論劍、文學創作交流、民間故事匯、青青校園、法制課堂、父母學堂、職場充電、讀書頻道等八個版塊,在那裡各位網友可以暢所欲言,針對自己的關心的問題,展開自由而熱烈的討論。
本社面向大眾,鼓勵原創,堅持以不拘一格,兼容並蓄的精神接納文學愛好者的投稿。只要內容符合基本要求,一概予以發表。文章一經採用,我們會將文章轉帖至[論壇]文學創作交流區,由文友們對文章展開討論與評析。

青檀論壇簡介:

青檀論劍

當灰太狼和喜羊羊成為明星,曖昧的非敵非友的關係瀰漫在兒童的世界的時候,我們這些大人,根本意識不到危險。因為,我們早已不習慣思考,我們的精神早已被軟乎乎的市儈主義所控制,我們麻木了。
而所謂的文學、文化和文明,則隨著樓市泡沫的迅速膨脹,隨著經濟發展的癲狂,它們全都被黃燦燦的金錢的顏色所遮蔽,一點也顯露不出人文的思想的精神的毫光。當頹廢、虛無、墮落、孱弱等非主流成了中國的主流,那中國的希望在哪裡?中國人的希望又在哪裡?或者說,我們這樣的一代代作為壽命70年左右的動物,是不是可以不要去考慮所謂的希望?因為,希望在很多時候,是存在於或實現於我們看不見的未來。
這真令人苦惱。
但是,我們作為掙扎的一群,是不甘心失掉追求和希望的。所以,就有了青檀社。
這裡不排斥風花雪月和鶯歌燕舞,但是,那些絕對不是主流,因為她們已經在中國的大地肆虐了太久,我們現在需要的是新鮮的空氣、久違的風雨和震耳的驚雷,我們需要力行的是質疑和爭辯,我們需要充實的是智慧和振奮。因此,青檀社是一個陣地,也是一個戰場,我們希望有思想,有智慧,充滿思辨和理智的人們,用文學、文化和文明的方式,到這裡來進行精神上的探索和搏擊。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青檀社,就為那些有思想,願意求索的人,提供一個論劍的場地。
朋友們,不要害怕硝煙,放棄那些無原則的和諧與謙虛吧,在這裡,你可以盡情地去挑戰一切的權威理論和世俗經驗,你可以盡情地展示你的狂妄的風采。
所以,進來的朋友,請你亮劍吧!

文學創作交流

自有人類始,所有的人都是有思想的。當這思想如涓涓細流平靜地在心底里流淌的時候,這個世界是沉默的,平靜的,火山也許頻繁地爆發,鳥獸也許集體在歌唱,但是人類的這個世界是其實無聲的。某一天,這細流突然暴漲,驚濤拍岸,激流浩蕩,於是人類被驚醒而發出“哎呀!好啊!”感嘆,這第一聲感嘆,也許就是人類文學創作的處女篇。因此,我們認為所有的文學創作,都是思想的細流變成激流時候的宣洩,都是思想的細流最深處的感喟與嘆息。
一條細流孤獨地在廣漠的田野里流淌,他的歌唱是寂寞而單調的。因為他體會不到愛與恨,感受不到驚喜與悲傷。可是當他突然遇到另一條細流的時候,他們會因為方向相同而匯合在一起,於是聲音便因為激動而激越高昂起來,力量更大地向前方行進;如果他們的方向不同,在交匯而過的時候,聲音因為碰撞則顯得雄渾而低沉,離別的失落與遺憾只是暫時的,他們最終將在大海匯合,完成思想與生命的交融。
青檀社是一片荒原,他需要精神的溪流來進行灌溉和開發。如果你們的思想的細流在這裡經過,不要擔心寂寞和孤獨,因為他有足夠的胸懷容納百川;也不要擔心被束縛了手腳,因為這裡是原始的處女地,沒有人為修造任何的溝渠。你們來了,你們就是這裡的主人,你們可以恣意馳騁,縱情歌唱,你們完全可以自由地掌握自己的方向。

民間故事匯

歷史教科書,是死板的史實的羅列,而羅列的那些內容到底是否真實,也不一定確信,因為那裡有很大的意識形態和官府的影子。皇帝不就經常地刪改歷史嗎?所以看縣誌的時候,先就有了點懷疑和忐忑。因為裡面的內容似乎只有骨架,又不免讓人感覺到一點冷,而且無趣。
民間故事就不同,讀起來,仿佛在看一幕由有血有肉的演員演繹的有聲音和圖像的活劇,愛恨情仇是非對錯,這些模糊的概念都通過直觀的感受而倍覺親切自然。因為民間故事是口口相傳的文學形式,所以,當與正史發生衝突的時候,這些民間故事和傳說,就能很好地為那些考據者提供一點人文的感情的線索,讓他們多一點思維的角度和空間。所以,青檀社就特別地設立了這樣一個欄目:民間故事匯。
想匯集一地的民間故事和傳說,是一個大的工程,既需要愛好者自覺地寫作投稿,同時更需要有專門的人員系統地進行蒐集和整理。古時候的採風,是多么艱苦的事業,正是因為有了那些執著的跋涉和尋訪,我們後世才得以沐浴到先人燦爛而豐厚的文化。現在我們仍然不能丟掉這個寶貴的傳統,作為有志者,要用自己的空閒時間不遺餘力地去民間蒐集挖掘整理那些幾近於失傳的故事和傳說,然後通過各種形式發表出來,給它們活潑的生命,使之得以繼續的流布和傳播。這也算是對我們的傳統文化負責,更是對我們的子孫後代負責。
讓我們丟掉浮躁,祛除鉛華,到民間去吧,聽一聽那遠古傳來的樸素而充滿智慧的聲音,或許會蕩滌我們的靈魂,潔淨我們的思想,振奮我們的精神,或許我們會找到一點信仰的影子。

青青校園

我們都從那校園走來,我們深知那青青的園子裡,有多少文學家的萌芽在伸張著青春的活力,有多少稚嫩的幼苗在土壤和岩石間苦苦掙扎。悲哀的是他們大部分都因為沒有生長的空間而夭折了,他們最後終於放棄了夢想,轉而又生出另外的枝椏,伸進被老師和家長設計好的桎梏里,要么怒放,要么扭曲,去實現非自我的價值。
當年我是學生的時候,曾經一度熱愛文學。有一次心血來潮,犧牲半個月的一伙食費買了一套《普希金詩選》;看了不過癮,後來又犧牲一個月的一伙食費,買了一套《唐詩鑑賞辭典》。看了還是不過癮,可是再沒錢買書了,於是就決定自己寫。記得好不容易寫了一首詩,看著感覺還滿意,就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寄給了天津的一家刊物。然後是漫長的等待,然後就是絕望,直到今天我也沒有收到任何的回覆。我現在明白了,原來編輯部大都有條明文規定:概不退回,請自留底稿。可是怎么很多的文章都欺騙我呢?說某某編輯們怎么鼓勵文學青年,怎么幫助修改文章,怎么推薦發表,最後某某文學青年成功了……這也許不是欺騙吧,就如天上也許真的掉餡餅,買彩票真的能中大獎,賭博也不一定完全都輸,我沒有遇到貴人,只是怪我運氣不好罷了。同學們都知道我喜歡寫點東西,所以最後鳥獸散的時候,很多同類的本子上,都是我塗的短句。那時我的形象,估計在老師和同學中間,都是有點另類的。我現在就很遺憾,如果當初誰要是提攜提攜我的話,弄不好我也可以是一個詩人。當然,這話其實是玩笑,詩人可不是政客,被提攜著就可以平步青雲。
青檀社成立了,想到當初我親歷的和親見的遭遇,我們專設了一個青青校園的版塊。目的就是留一塊園地,給那些如我一樣做著文學夢的學生去撒點種子,作幼稚的耕耘。如果有萌芽出現,我們有義務讓他們好好生長,也不枉費了那勃勃的生機和文學的美夢。

法制課堂

現在如果要出個題目,問二十一世紀威脅全球的三大危害是什麼,我想大約沒有幾個人能回答出來。答案是:毒品、瘟疫和青少年犯罪。 放眼我們的中國,目前來看確實就是這樣。毒品離我們越來越近,瘟疫正日漸猖狂,涉嫌違法犯罪的青少年如蝗蟲一樣勢不可擋。這預示著我們的未來的天空,將會充滿陰霾和閃電,我們未來的生存環境,將會變得混亂而泥濘。這是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嗎?如果是,那么我們又如何去消除這種危害,如何去重建健康和諧的家園?難道我們在發展的過程中,就不能採取有效的措施避免這種最壞的結果出現嗎? 我們不知道改革開放到底是成功還是失敗,反正在改革開放三十周年的時候,並沒有見到鋪天蓋地的慶祝和宣傳,也許現在還不是談論成敗的時候吧。但是,根據唯物主義辯證法的觀點,改革開放肯定不是百分百的完美,總是有失敗或不足的一面。我們來檢討一下,是什麼呢?很多學者都已經總結了,而且總結了很多條,但是不管是誰總結,總結出多少條,共同的沒有爭議的失敗之處就是教育。 教育失敗對一個民族來講意味著什麼?三十年教育失敗,對一個民族意味著什麼?意味著這個民族至少要失去兩代人的共識,至少有兩代人要為這失敗的教育承擔痛苦。這個民族,是否因此發生斷裂,也是不可預料的事情。 教育失敗,有很多種表現,其中最直接的一個社會表現就是青少年違法犯罪多發,目前根據最保守的統計數字看,我國青少年犯罪正以年均25%的速度在不斷增長。這夠讓人震驚嗎?面對這個問題,我們要問自己:我們怎么辦?我們應該採取什麼措施去面對這個現實,去挽救那些失足的和將要失足的孩子?
法制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法制教育,也是建設法治社會的基礎。所以,為了未來,我們要提倡進行系統的法制教育,教育孩子,同時更要教育全社會的民眾。這是所有意識到這個問題的人的義不容辭的責任。

父母學堂

三字經是中國人公認的兒童啟蒙讀物,數百年來,雖有短暫的風雨,但總是沒有什麼力量來撼動它的牢固地位。所以,每每孩子牙牙學語的時候,大人們就逼著他去死記硬背那些三字一句的歌謠般的韻文。我小的時候是沒有背過的,那時它似乎還是毒草,我開始接觸它是在我已有了孩子而強迫孩子背三字經又成了潮流之後。
既然讓孩子讀,那大人總該先熟悉熟悉吧,可是我讀了之後,感覺這個沿用了700多年的說法並不正確,這怎么是兒童啟蒙讀物呢?不要說那一千多字包含的大量歷史、天文、地理、倫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間傳說,連相當一部分被認定為知識分子的成人都不甚明白,單是那一段“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就足以證明這本經典的小冊子,也應該是父母啟蒙讀物。因為它用了簡單的一個典故,言簡意賅地表明了作為父母應該怎樣教育自己的孩子的道理。這也足以說明古時候父母在教育孩子上的重要性。
時代發展到今天,嚴峻的社會現實讓中國的為人父母者倍感壓力,因為在孩子身上出現的一系列問題,每一件似乎都是對父母高難度的挑戰。他們要么無所適從,要么就是亂了陣腳,金錢、棍棒、放縱、約束等等手段都用盡了,孩子也長大了,回頭看一下,基本還是失敗。
怎么來教育孩子呢?當然是要先於孩子走進課堂,先於孩子接受應有的教育,特別是接受如何教育孩子的教育,只有這樣,在孩子需要教育的時候,你才能得心應手地去做一個合格的父親或母親。

讀書頻道

朋友,你有多久沒有讀書了?你還記得一杯茶、一本書伴你一個下午的愜意充實的感覺嗎?時代發展了,電視、電腦、手機這些科技產品逐漸充斥了我們的生活,飯局、遊戲、肥皂劇填補了我們的空餘時間,忙碌的我們可曾想過這些“發展”是否也侵略了我們曾經簡單的快樂,攪亂了我們原本平靜的生活?
我們過去可不是這個樣子,那時讀書幾乎是每一個人的排在生活第一位的需求。在馬路上,樹蔭下,公車里,我們經常能見到如饑似渴的讀書人,而大小城市裡的圖書館和閱覽室,整日裡簡直就是座無虛席。為什麼今天生活條件好了,各類圖書精美標誌了,我們卻再也沉不下心去讀書了呢?很多政府的圖書館關閉了,沒有關閉的,也是門可羅雀,再也見不到辦理借書證借閱圖書的人,各類閱覽室里,也就是那幾個老頭在打盹,這是為什麼呢?
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我們大眾的心理浮躁起來,失掉了純樸的信仰和崇高的理想,精神和思想被物質和欲望俘虜,整日只能焦慮不安於現實生活帶給我們的無窮無盡的壓力和折磨,這樣的心態,無論如何都是不能讀書的;其次是能寫文章的作家們也浮躁起來,他們脫離了現實,沾染了鉛華,披上了商業的外衣,開始像商人和官吏一樣蠅營狗苟追名逐利,再也構思不出優美的故事情節,再也塑造不出豐滿而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再也沒有了詩的激情、歌的靈動和哲學思維的光華。沾滿了銅臭氣的文字,是如何也提不起讀者的興趣和愛好的;第三就是我們國家經過三十年的改革開放,終於成功營造出一種不學無術、放棄思考、罔顧規則一切向錢看的庸俗而惡劣的生存環境和成長氣氛,讀書如果不是為了掙錢,簡直就是不務正業。
從國際圖書協會每年公布的讀書購書情況來看,我們國家基本每年都排在100名之後的,而第一名和第二名,總是由日本和德國輪流坐莊。這說明什麼呢?毫無疑問,一個國家的國民讀書情況,完全可以反映出這個國家的前途和未來。我們國家的希望在哪裡?那就看我們的國民是否能養成讀書和思考的習慣。
所以,我們特設了一個讀書頻道,並列出一些書目供大家參考。需要說明的是,列出的這些書目在選材上並不一定多么科學,也不一定有什麼特殊的意義。我們唯一的目的就是希望藉此能引起大家的注意,提醒大家養成一個讀書和思考的習慣。倘使這個目的達到了,當是我們青檀社最大的榮幸。

青檀社宗旨:

以文化為核心,以文學為載體,以開拓文明之路為目標,實現對嶧城文化的繼承和發掘,同時,給予文學愛好者和思想自由者提供必要的幫助。

青檀社精神:

繼散金之義,承治學之勤,傳千年舊統,播齊魯新風。

社標涵義:

社標
綠底:象徵著青檀堅韌的生命力。
白字:象徵青檀社旨在打造一片純淨的文學文化文明的領域。
“文”字:代表文學、文化、文明,文的撇和捺像一個奔跑中的人的兩條腿,象徵進步和前行。
整體:綠底與“文”字共同構成一個大寫的Q,即青字的首字母,“文”的橫和撇的上半部分構成一個大寫的T,即檀字的首字母。
設計師:田依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