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槓坡鎮

青槓坡鎮

青槓坡鎮位於貴州省思南縣城西南,鎮政府駐青槓坡街上,距縣城63千米,鎮轄區地處東經107°52′~108°2′北緯27°46′~27°53′,東西長16.4千米,南北寬13.4千米,總面積102.55平方千米。最高海拔1286米,最低海拔454米。

基本信息

青槓坡鎮青槓坡鎮
青槓坡鎮,這個位於習水縣土城鎮東北5華里的小山村,因為其特殊的地形結構而成為土城的屏障。它可能是中國面積較小名氣卻是較大有小山村之一,1935年初工農紅軍在這裡與國民黨軍隊浴血奮戰而使它在長征史中具有不容忽視的地位。

地理概貌

青槓坡鎮青槓坡鎮
青槓坡鎮位於貴州省思南縣城西南,鎮政府駐青槓坡街上,距縣城63千米,鎮轄區地處東經107°52′~108°2′北緯27°46′~27°53′,東西長16.4千米,南北寬13.4千米,總面積102.55平方千米。最高海拔1286米,最低海拔454米。其界東起岩頭河許家壩鎮隔河相望,西抵鳳岡縣新民黨灣一線,南接香壩土家族苗族鄉,北鄰楊家坳苗族土家族鄉。境內東有天池山,南有轎頂山,西有馬鞍山,北有四野屯,四座大山構成青槓坡鎮地貌的主體框架。地形東南較高,西北偏低,山脈縱橫交錯,形成很多山谷、溝壑和一些小盆地

行政區劃

1992年經貴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銷原青槓坡、隴水、侯家坡、水田壩等鄉,合併建立青槓坡鎮,下設黨、政、群、政法等股室機構,轄25個行政村178個村民組。2004年末總人口2.5萬人。宋、元以來,青槓坡隸屬思州宣撫司思南宣慰司土司土官領地。自清代起為思南府務川縣轄地。中華民國3年(1914年),廢思南府設縣,自此,從務川撥入思南。

氣候條件

青槓坡鎮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型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年最高溫度38.4℃,最低溫度-7℃,年平均氣溫為15.7℃,年降雨量1250毫米,年日照時數1370小時。全年無霜期272天左右。

經濟資源

青槓坡鎮青槓坡鎮
土地資源:青槓坡鎮總面積為15.38萬畝(102.55平方公里)。有耕地6.09萬畝(其中田3.99萬畝),占總面積的39.59%;耕地中中低產田土5.38萬畝,占耕地面積的88.38%。宜林面積2.5萬畝,占總面積的16.25%,荒坡、岩石面積5萬畝,占總面積的32.50%,村莊、道路、水域面積1.79萬畝,占總面積的11.65%。耕地類型有壩田、梯田和榜田,分別占耕地面積的22%、38%、40%。保灌面積近萬畝。土壤類型有黃土石灰土水稻土及部分潮土。其PH值5至8之間。
青槓坡鎮青槓坡鎮
林業資源:青槓坡鎮有林地面積5.33萬畝,其中防護林3.48萬畝,薪炭林0.09萬畝,經濟林0.21萬畝,灌木林地0.08萬畝,未成林地0.19萬畝,森林覆蓋率26.6%。經濟林木主要有油桐木籽杜仲油茶籽棕櫚竹子等。2004年林業產值115.56萬元。
水利資源:解放前,青槓坡鎮內無山塘水庫,靠引溪流灌溉農田。主要河流有岩頭河,流經境內約4公里,流量為59.5m3/秒,在境內落差為25米。青槓坡風景區岩頭河渡口。
青槓坡鎮青槓坡鎮
旅遊資源:青槓坡鎮內的思南青槓坡風景區是當地著名的旅遊勝地。景區內的古楠木樹齡已經有上千年,聞名遐邇。處於該鎮與許家壩鎮交界處的岩頭河渡口兩岸高山聳立,風景秀麗,河邊山里居民安居樂業。小橋流水人家,別有一番風味。

社會發展

青槓坡鎮青槓坡鎮
教育:青槓坡鎮自1999年通過“兩基”驗收以來,積極爭取各種項目資金,全鎮累計爭取和投入資金406萬元,新建和維修了7所學校教學樓,改造校舍面積8120平方米,使全鎮教育基礎設施得到極大改善;同時,該鎮還著力在提高師資水平上下功夫,先後補充合格中國小教師55人;另外還有4名教師到省教育學院學習,有72名教師參加函授學習,13名參加成人高等自學考試等。現全鎮國小專任教師學歷達標率為100%,國中教師學歷達標率為99.8%以上;此外,該鎮還在農技培訓方面下功夫,全鎮累計投入掃盲經費1.5萬元,發放掃盲書籍640冊,發放種植業、養殖業方面的科普資料2130本(冊),完成脫盲人員測試640人次,脫盲人數鞏固測試243人次。在繼續做好掃除文盲工作和脫盲人員鞏固提高工作的同時,充分抓好農技培訓,通過農技校,舉辦各種種養培訓班、作物栽培班等,不斷提高脫盲人員的素質,為科技興農作出了較大的貢獻,推動了地方經濟社會建設。全鎮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適齡女童入學率、國中階段入學率及脫盲人員鞏固率和非文盲率等各項指標均達到上級有關要求。全鎮教育教學質量逐年上升。同時,全鎮教育管理工作取得顯著成績,該鎮中國小獲地區級先進集體獎1次,縣級先進集體獎6次。
體育:青槓坡鎮黨委、政府對民眾的文體活動熱情給予極大關注和支持,2004年在財政非常緊張情況下,籌備經費5000多元舉辦了一次“全民健身”活動;又撥款1萬多元,組織100多人到縣城參加“思南土家花燈節”競賽,並取得好名次。2005年該鎮被國家體育總局評為全民健身先進鄉鎮。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