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之歌[那些年的]

青春之歌[那些年的]

《青春之歌》是當代文學史上第一部描寫學生運動、塑造革命知識分子形象的優秀長篇小說。作者楊沫,出生於北京一個沒落的官僚地主家庭,曾在河北省定縣等地教書,後又在北京做過家庭教師和書店店員,在此期間接觸了馬列主義思想,並加入了共產黨。這種個人的生活經歷對她的小說創作有很大的影響。《青春之歌》正是以“九·一八”到“一二·九”這一歷史時期為背景,以學生運動為主線,成功地塑造了林道靜這一在三十年代覺醒、成長的革命青年的典型形象。

基本信息

一、楊沫的長篇小說

基本信息
《青春之歌》封面
《青春之歌》封面
《青春之歌》是楊沫的第一部長篇小說,是當代文學史上第一部描寫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愛國學生運動及革命知識分子鬥爭生活的優秀長篇小說,後被改編成電影、電視劇、歌劇等。
書名: 青春之歌
作者: 楊沫
類別: 長篇小說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出版時間: 1958年
人物原型: 作者自身
作品拓展: 後被改編成電影、電視劇、歌劇等

圖書信息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第1版(2005年1月1日)
叢書名:中國當代長篇小說藏本
平裝:565頁
正文語種:簡體中文
開本:32開
ISBN:7020048994
條形碼:9787020048991
產品尺寸及重量:20.9x14.7x2.2cm;621g
ASIN:B0011BQSYE

內容提要

小說寫了一個“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林道靜如何走上革命道路,並成為無產階級戰士的曲折過程。林道靜為了尋找個人出路,逃避為男人當“玩物”和“花瓶”的命運,踏上流亡之路。她逃離家庭,到北戴河附近的楊家村國小投親不遇,做了代課教師。然而,校長余敬唐卻陰謀把她嫁給當地的權貴,走投無路之下她投海自盡,被一直注意著她的北大學生余永澤搭救。
“詩人兼騎士”的余永澤,喚醒了林道靜對生活的熱情,在余永澤愛情的感動下,她答應和他共建愛巢,從小孤苦無依的林道靜暫時享受到了家庭的溫馨。但她不甘心被人供養,先是尋找工作受挫,後接觸到北大的愛國學生,思想上受到觸動。
當遇到共產黨人盧嘉川之後,她開始接觸到革命思想。余永澤一再攔阻她參加革命活動,並導致盧嘉川被捕。林道靜在慘痛的事實面前如夢方醒,決心離開庸俗自私而平庸的余永澤,投身到抗日救亡的洪流中去。從此她在革命者的指引下,一步步克服軟弱,最終成為一名成熟的無產階級革命戰士。

創作背景

新中國成立至一九六六年,是我國長篇小說創作出版的一個高潮期。十餘年間,有大批作品問世,其中數十部影響廣泛,極一時之盛。這些作品堅持社會主義現實主義創作原則,以滿腔熱忱和質樸的表現方法,謳歌了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及社會主義建設等不同歷史時期我國人民艱苦卓絕的奮鬥歷程和蓬勃向上的精神風貌,代表了那一時期我國長篇小說創作的最高成就,在中國當代文學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它們以特有的魅力,影響了幾代讀者,經歷了時間的淘洗,流傳至今。
作者楊沫,出生於北京一個沒落的官僚地主家庭,曾在河北省定縣等地教書,後又在北京做過家庭教師和書店店員,在此期間接觸了馬列主義思想,並加入了共產黨。這種個人的生活經歷對她的小說創作有很大的影響。《青春之歌》正是以“九·一八”到“一二·九”這一歷史時期為背景,以學生運動為主線,成功地塑造了林道靜這一在三十年代覺醒、成長的革命青年的典型形象。

小說賞析

《青春之歌》主要是通過對小知識分子林道靜從不屈服於命運的對家庭和社會的個人反抗到最後投入時代洪流走上革命道路的艱難曲折的“苦難歷程”的生動敘述,形象地展現“九·一八”——“一二·九”(1931--1935)這一特定歷史時期我國學生革命運動的歷史風貌和形形色色的知識分子的精神風貌,從而提煉出一個革命的思想主題:一切知識分子,只有把個人前途同國家民族的命運、人民的革命事業結合在一起,投入到時代的洪流中去,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不斷改造自己的主觀世界,才有真正的前途和出路,也才有真正值得歌頌的美麗的青春。
由於作者善於將人物放在尖銳激烈的鬥爭鏇渦中加以刻畫,善於通過不同人物對同一事物的不同反映來展示各自的性格特徵,善於將人物的外貌描寫和心理刻畫巧妙地結合起來,善於通過富有性格特色的細節來描寫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善於將人物性格的變化與人物命運遭遇的變化結合起來描寫,通過所有這些努力,不僅使林道靜這一形象塑造得血肉豐滿,真實感人,也使作品中的其他人物如盧嘉川、江華、林紅、余永澤、戴瑜、王曉燕、白莉萍等顯得個個活脫生動,性格鮮明,雖然這些形象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著類型化的痕跡,但仍能顯示出作家塑造人物形象的深厚藝術功力。形形色色人物的精神面貌得到了展示,這又使得小說包含了廣闊、豐富的時代內涵。
《青春之歌》正是通過對林道靜個人命運、遭遇和歸宿的描寫,通過對當時形形色色各種類型的青年知識分子的描寫,既反映了那個風雲變幻的時代,又提煉出革命的思想主題。
在藝術特色上,整部作品結構宏偉,情節曲折複雜,在處理人物形象時作者避免了簡單片面的處理,而是以細膩的筆觸伸入到主人公的內心世界中,真實地刻劃人物的心理,較為全面地把握了人物的多重側面,因而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

精彩語錄

人在痛苦的時候,是最容易回憶往事的。
迷人的愛情幻成的絢麗虹彩,隨著時間漸漸褪去了它美麗的顏色。林道靜和余永澤兩個年輕人都慢慢地被現實的鞭子從幻覺中抽醒過來了。
走路的時候,她還是那么沉悶。她跟在腳夫後面低頭走著,不言也不語。後來轉了一個彎,走到個小崗上,當蔚藍的天空和碧綠的原野之間突然出現了一望無際的大海時,這女學生遲滯的腳步停下來了。她望著海,那么驚奇,明亮的眼睛露出了歡喜的激動,“呵!呵!”她連著呵呵了兩聲,腳步像粘在地上似的不動彈了。“第一次看見——多么美呀!”
她貪婪地望著微起漣波的平靜的大海,忘記了走路。
她心裡像火燒,眼裡含著淚,一個人在廟門外站著、站著,站了好久。明月升起來了,月光輕紗似的透過樹隙,照著這孤單少女美麗的臉龐,她突然伏在廟門前的石碑上低低地哭了。
林道靜一邊哭著,一邊陷入到回憶中——她怎么會一個人來到這舉目無親的地方?她為什麼會在這寂寥無人的夜裡,獨自在海邊的樹林徜徉?她為什麼離開了父母、家鄉,流浪在這陌生的地方?她為什麼,為什麼這么悲傷地痛哭呵?……
月亮悄悄地移向了南方,清涼的海風輕輕吹拂著她的短髮,也漸漸吹醒了她昏熱的頭腦。於是她抬起頭來,望望寂靜的樹林,望望雙門緊閉的古廟,慢慢地站起身來。

幕後故事

長篇小說《青春之歌》(作家出版社1958年初版)在國內外有廣泛影響,寫“九一八”事變至“一二九”運動時期形形色色的青年知識分子的生活道路和革命道路,但因以在當時被視為小資產階級的人物作為小說主人公,所以作品問世後,掀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討論。有人在“左”的觀念支配下對作者、作品進行了嚴厲的批評,指責作者並沒有讓林道靜“得到徹底的改造”,說“書中充滿了小資產階級情調”,“是站在小資產階級的立場上,把自己的作品當作小資產階級的自我表現來進行創作的”。還批評說:“作品沒有很好地描寫工農民眾,沒有描寫知識分子和工農的結合,書中所描寫知識分子,特別林道靜自始至終沒有認真地實行與工農大眾相結合。”雖然茅盾、何其芳等名家都寫了為《青春之歌》辯護的文章,但“左”的批評還是令楊沫對《青春之歌》作了較大修改。為了使林道靜的轉變更加合乎所謂情理,更有說服力,特意加寫了林道靜去農村“與工農相結合”的七章。楊沫的這種做法和修改後的《青春之歌》又引起了或肯定或否定的兩種不同意見的爭論。“文化大革命”中《青春之歌》被定為毒草,作者被打成反革命作家。直到粉碎“四人幫”以後,作者和作品才得以平反,重見天日啊。

作者簡介

楊沫(1914~1995)當代女作家。原名楊成業,筆名楊君默、楊默。祖籍湖南湘陰,生於北京。曾就讀於溫泉女中,因家庭破產而失學,當國小教員、家庭教師和書店店員。1934年開始文學創作,發表作品,多是些反映抗日戰爭的散文和短篇小說。抗戰爆發後到冀中參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游擊戰爭,做婦女、宣傳工作。1943年起任《黎明報》、《晉察冀日報》等報紙的編輯、副刊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曾任北京電影製片廠編劇、北京市作協副主席、中國作協理事、全國人大常委等職。她的代表作《青春之歌》是一部描寫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愛國學生運動的優秀長篇,成功地塑造了知識青年林道靜這一藝術典型。小說在讀者中特別是青年學生中影響深廣,曾由作者改編為電影劇本,拍成同名電影上映。楊沫的作品還有中篇小說《葦塘紀事》,短篇小說選《紅紅的山丹花》,《楊沫散文選》,長篇小說《東方欲曉》、《芳菲之歌》、《英華之歌》,長篇報告文學《不是日記的日記》、《自白——我的日記》,以及《楊沫文集》等。

人物原型

林道靜——生活原型:作者楊沫自身。 楊沫(1914~1995年),原名楊成業,祖籍湖南汨羅,1914年08月生於北京。曾就讀於溫泉女中,因家庭破產而失學,當國小教員、家庭教師和書店店員。193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建國後,曾任北京電影製片廠編劇、北京市作協副主席、中國作協理事、全國人大常委等職。1958年出版代表作長篇小說《青春之歌》。
小說人物:余永澤——生活原型:張中行(1909-2006.2.24)楊沫第一任丈夫,原名張璿,字仲衡。1909年1月生於河北省香河縣一農家。1931年通縣師範學校畢業。1935年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畢業。先後任教於中學和大學。建國後就職於人民教育出版社,從事編輯工作。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學者,國學大師。被季羨林先生稱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
小說人物:江華——生活原型:馬建民(1911-1985年)楊沫第二任丈夫,河北省深澤縣故城村人。他15歲時即參加了革命工作,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0年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建國後,歷任中央人民政府新聞總署黨委書記、辦公廳副主任、北京師範大學副校長、黨委副書記、代理書記、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黨委書記等職。
小說人物:盧嘉川——生活原型:是作者根據多年對共產黨員的觀察塑造的最光輝的形象,其原型主要是陸萬美、路揚及賈匯川。陸萬美是北平政法大學的學生,領導學生動,曾兩次被捕入獄,盧嘉川的事跡主要取材於他。陸萬美,作家,北平大學肄業,1932年參加左聯,並任出版部部長。建國後,歷任中共雲南省委宣傳部文藝處處長,雲南省文化局局長、省文聯副主席等職;情感經歷則取材於路揚(1917——2001),原名路天庚,河北省臨城縣人,1937年參加八路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61年晉升為少將軍銜,歷任軍委辦公廳主任,河南省軍區政治委員等職;賈匯川是楊沫在國小教書時的同事,也是張中行的盟兄弟,地下黨員,曾與馬建民一起搞過農民運動,楊沫通過他介紹才認識馬建民。
小說人物:白莉萍——生活原型:劉莉影和白揚,劉莉影當時是北平法學院的學生,美麗熱情,喜歡交際,與白楊一起拍過無聲電影《故宮新怨》。當時白楊擔任一個小角色,而劉莉影卻擔任主角,30年代已小有名氣;白楊(1920——1997)楊沫妹妹,著名電影演員。

藝術成就

主要表現在人物的塑造上,善於運用映襯的表現手法凸顯人物的性格特徵,展現人物的心路歷程,對人物的心理活動刻畫十分細膩真實;小說的結構嚴謹完整,眾多的人物,複雜的事件,紛紜的生活場景都通過林道靜等知識分子的生活經歷予以貫穿,成為一個有機的藝術整體;小說的語言流暢簡潔,真切自然。

獨特之處

是當時少有的以知識分子為主要描寫對象的作品。 繼承了五四的啟蒙主義文學傳統。
小說以革命歷史為題材,講述的卻是一個女青年身上的愛情故事。

不足之處

林道靜入黨後,其性格缺乏進一步發展;其它人物的塑造比較平淡;由於採用中國傳統小說的表現手法,結構呈單線發展,敘述和描寫的角度缺乏變化等等

作品評價

1.《青春之歌》是我國著名作家楊沫的成功之作之一,他通過描寫以林道靜為主要人物的一批進步青年在那個時代,那個背景下的年輕人的革命精神。當看完了這部作品之後,我深深地感受到他們那個時代愛國學生對祖國的熱愛和真誠,他們的信念是那么的堅貞。
《青春之歌》以“九一八”到“一二九”運動,這些歷史時期的愛國學生為背景,描寫了以此大學生為中心的一批愛國進步青年。在中國共產_黨領導下的革命鬥爭,塑造了各種類型的知識分子形象,反蚋了在階級矛盾日益尖銳激烈動盪的年代,知識分子的掘起和分化。表現中國的一代青年在黨的領導教育下,不斷更新自己,擺脫舊思想來束縛的曲折成長過程,說明了廣大青年知識分子只有在共產_黨領導下,積極投身於無產階級偉大革命之中,才是唯一正確出路,才能擁抱起美好青春。
這部作品以林道靜為主要人物,她是由一個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成長為無產階級革命戰士的典型。她的成長表明那個時代廣大知識分子走過的一條曲折艱難的道路,作為一個具有崇高的無產階級信念和旺盛的革命熱情的青年革命者。經過了一條艱苦的磨練和改造過程。她出身於一個地主家庭,佃農生母,慘遭迫害致死。她深受異母的凌辱和虐待,使她從小養成孤僻倔強的反搞性格。她憎恨害死她生母的封建家庭和封建制度,為反抗不幸的命運離家出走,這是“五四”以來,許多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走向社會時共同邁出的第一步。但她仍然不是一個成熟的革命者,她身上的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狂熱性以及個人英雄式的幻想常常流露出來。最後在盧嘉州,林紅等的教育幫助下,經歷了二次鐵窗血與火的洗禮,參加農民搶麥鬥爭,並參加“一二九”學生運動,在一系列革命實踐中變為堅強,政治上逐漸成熟起來。
欣賞完了這部作品後,我感觸頗多,在當時這種社會環境下,進步青年敢於投身革命鬥爭之中的熱情應該值得現代這社會中的青年人學習,學習他們的信念和無私的奉獻。
2.近期,我讀了楊沫所著的《青春之歌》,頗有感觸,隨筆記錄下來。在讀此書之前,《穆斯林的葬禮》中的韓新月是我一直最喜愛的人物形象。她聰慧、美麗、純潔向上,又帶著一種惹人憐愛的淡淡憂鬱。但當《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靜走進了我的生活,我克制不住地欣賞她,喜歡她,甚至崇敬她。從對待世俗的超然冷漠到投身革命的熱血沸騰,道靜生活中的一息息波瀾在我的心中翻滾著,久久不能平息。 合上這本書最後一頁的時候,我驚訝地發現,道靜不知不覺中代替了新月在我心中的位置。她不像新月那樣寧靜溫婉,但確在無形中,將那個幾乎完美的姑娘“比”下去了……
道靜最動人之處,莫過於那種青年特有的熱情力量,那種為實現真理而不顧一切的勇氣。就是這種力量和勇氣,鍛鑄了一個使人景仰的“女戰士”形象,而不只是一個討人喜歡的女孩子。也就是在這一點上,相比之下,——用個苛刻些的詞——新月顯得“狹隘”了。我不否認新月有強烈的事業心,但她只是憑著對心愛職業的嚮往而奮鬥,沒有什麼崇高的理想。她的生活始終被各種瑣碎的情感籠罩著,從來沒有開闊自己的生命,最終還以熱愛生活的人所不能接受的病態美離開人世……而道靜不在腐化中沉淪,將一腔熱血潑灑在革命的戰線上……儘管在故事的結尾,她在遊行中身負重傷,生死未卜,但無論結果如何,她都是光輝的,美麗的,因為她是為真理奮鬥的先驅而不是生活的犧牲品。
《穆斯林的葬禮》文字優美,感情深摯,它之所以沒能像《青春之歌》那樣有一種很激奮人心的力量,我想,或許是由於它沒有將生命的意義超脫到一個更高的境界,沒有將人物小小的情感世界豐富到對生活、對人類的博愛。生命的意義何在?各人的價值觀不同,答案自會有差異。但作為新一代的青年,總該對真理存在一種執著和熱情,即便是沒有保爾“為人類解放事業而鬥爭”的境界,甚至沒有道靜為共產主義的實現而不惜一切代價的勇氣,至少,我們該學會欣賞生活,把自己生命的主鏇律定格於健康向上,這樣才能不為瑣事所困擾!——有人批評現代學生的作文沒有“氣魄”。

二、1959年中國大陸電影

基本信息

劇照
劇照
片名:青春之歌
類型:劇情/戰爭(抗日題材)
地區:中國
片長:170分鐘
對白:漢語國語
色彩:黑白
製作:北京電影製片廠
年份:1959年

導演

陳懷皚崔嵬

主演

謝芳飾林道靜
于洋飾江華
康泰飾盧嘉川
於之飾余永澤

劇情介紹

烏雲在天空翻滾,海浪衝擊著礁石,林道靜絕望地站在礁石上,她思如潮湧,終於跳進了大海,後面礁石上的青年余永澤也跳下大海,把她救了上來。原來她母親是佃戶的女兒,被地主霸占作了姨太太,生下她以後母親就被趕出門,回到老家跳河自盡了,後母把她當成搖錢樹,硬要把她嫁給黨部委員胡夢安,她逃到這兒,校長余敬唐對她居心不良,所以她才被逼跳海。從此林道靜和余永澤經常一起在海邊漫步,余永澤為她朗誦的詩篇,他們相戀了。不久余永澤回北平上學,她就留在當地教書。一天,一些東北軍湧進學校和民眾發生爭執,年輕的大學生盧嘉川站起來揭露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引起了林道靜的興趣,他們認識了。受盧嘉川的影響,她在課堂向學生們宣傳抗日,惹惱了校長,她憤然離去,來到了北平。在北平站林道靜正趕上學生南下示威,學生英勇的鬥爭使她激動不已。在皇城河沿,余永澤急不可耐地向她表白了自己的心愿,林道靜說她先要找個工作。但一次次的碰壁使她很痛苦,她終於答應了余永澤的求婚,他們結婚了。
舊曆年夜,余永澤正忙著迎接胡適的秘書,左等右等不來,突然老佃戶魏老三因走投無路跑來借錢,余永澤給了他一元錢把他支走,林道靜追上去給了他十元錢,他們之間爆發了一場爭吵。林道靜來到白莉萍公寓,一群青年學生痛感民族危亡,悲憤地唱起了《松花江上》,這時盧嘉川推門進來,他告訴同學們紅軍已經粉碎圍剿,北上抗日,一席話使大家深受鼓舞。盧嘉川熱情鼓勵林道靜,借給她許多革命書籍,她像從夢中醒來一樣,和余永澤的市儈哲學產生了越來越大的衝突,她不顧余的堅決反對,參加了3·18紀念大會。大會受到軍警的鎮壓,盧嘉川甩掉尾巴來到小林家,把一個小包存放在她這兒,林道靜又出去給他送信。余永澤歸來見到盧嘉川在家,嘎聲嘎氣地把他逼走,林道靜回來同他大吵一架。盧嘉川被捕了,他為革命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林道靜把小包打開發現是一些宣傳品,她在夜裡把這些標語貼遍了北京城,回家時余永澤暴跳如雷,他們只好分手了。
由於叛徒的出賣,林道靜被捕了,陷入了胡夢安的魔掌,在鄭瑾的幫助下,她逃到了定縣,繼續教書。江華的來訪使她又恢復了和黨的聯繫,農民的苦難使她迅速覺醒,她參加了江華領導的秋收鬥爭,由於暴露,她又回到了北平,不幸又一次被捕。在獄中鄭瑾對她的幫助和其壯烈的犧牲,使她的覺悟有了很大的提高,經受住了酷刑的考驗。後來她被王教授保釋,識破了戴瑜的叛徒面目。林道靜政治上成熟了,終於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在波瀾壯闊的“12·9”運動中,她和江華一道站在鬥爭的第一線,領著學生隊伍,衝破軍警的封鎖,在紅旗下勝利前進……

影片評價

難忘的青春歲月,不朽的《青春之歌》!
女作家楊沫的長篇小說《青春之歌》是新中國最重要的文學作品之一,而由作家本人改編的由崔嵬、陳懷皚執導的同名影片,則成為十七年革命經典電影的代表作。影片集中了當時影壇的最佳陣容,調集參與拍攝的志願民眾演員達數萬之眾;作為1959年建國十周年的"獻禮片",是在文化部的直接領導下,在由新聞媒介倡導的全國性關注中完成的。作為新中國影壇上絕無僅有的一部正面表現知識分子的影片,講述了林楊洪武篆刻肖像印道靜從一個受封建家庭逼迫而走投無路的青年學生,在中國共產黨的教育引導下,逐步在革命鬥爭的鍛鍊中成長為一名堅強的無產階級革命者的故事。"林道靜的道路",也就成為了那個時代進步青年知識分子所經歷的曲折歷程的"縮影"。影片發行放映時造成了轟動效應,以31萬元的成本,獲票房純利潤36萬元。各大報刊競相報導上映盛況,發表讚譽性評論文章並多次在國外展映,產生了巨大影響。影片得到周恩來總理的高度評價,崔嵬因之而光榮成為全國大躍進"群英會"代表,並一躍而為"北影四大帥"之一。主演謝芳通過自己的眼神、表情,準確地揭示了人物細微的感情變化,一夜之間紅遍全國,成為那個時代最受歡迎的女明星。

轟動效應

由於青春之歌小說轟動效應北京、上海兩大製片廠因爭拍《青春之歌》片相持不下形成僵局,
選好林道靜的扮演者,是電影成功與否的關鍵。
有多位著名演員希望飾演林道靜(其中包括編劇楊沫的妹妹——著名影星白楊),
但湖北歌劇院的青年演員謝芳脫穎而出,成為林道靜的扮演者。
選擇這么一個沒有電影表演經歷,崔嵬承擔了很大風險。
為了建國十周年獻禮
彭真指示,一定要把《青春之歌》拍好,要用最好的膠片拍。導演崔嵬深知這部電影的分量,連林道靜身邊的配角都精心挑選了當時大牌兒演員來演
秦怡演林紅,于是之演余永澤,康泰演盧嘉川,于洋演江華,趙聯演叛徒戴愉,
連一個一句話的角色地主都有老演員趙子岳主演。還請大作曲家瞿希賢作曲,大指揮家李德倫為指揮。
北京名攝影聶晶(小兵張嘎攝影),大躍進速度僅用5個多月的時間,就完成了全片的製作。
彭真親自審查樣片,一致推舉為十年大慶的獻禮片
崔嵬冒險啟用名不經轉謝芳被證明是具有遠見卓識的。
電影《青春之歌》隨後獲得了巨大成功。公映後,北京各家影院全部爆滿,很多影院甚至24小時上演
當時正是三年困難時期,很多人吃不飽肚子卻排長隊買票。
抗日流行歌曲《五月的鮮花》隨著這部電影的放映
,再次流行全國。同時,影片在海外日本共產黨、朝鮮、越南等國也引起了轟動。
1960年5月至7月,《青春之歌》在日本東京、仙台、札幌、大阪、京都、廣島、福岡、名古屋等地放映達36場,受到日本青年觀眾的熱烈追捧。
1961年春,謝芳去日本訪問。在東京的大街上,林道靜的巨幅畫像有一層樓
高。代表團的汽車開到哪裡,哪裡就有擁擠的人群拿著筆記本要求謝芳簽名留念。
影迷狂熱地喊著:林道靜!林道靜!

幕後故事

紛爭中誕生的電影《青春之歌》
新中國電影史上,“國慶十周年獻禮片”被譽為一個突起的奇峰,《青春之歌》就是其中佳作之一。它是根據當時已產生巨大社會反響的同名長篇小說改編攝製而成,通過對主人公林道靜個人命運變化和思想性格發展的深入刻畫,生動再現了從九一八至一二·九這一波瀾壯闊的時代大潮中,青年知識分子為抗擊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拯救危難中的祖國所進行的頑強鬥爭。該片的價值不僅因其所洋溢的洶湧革命激情和對英雄人物的禮讚,至今仍有打動人心的效果,而且在於編、導、演等方面所作的大膽而有益的探索,為文學名著搬上銀幕樹立了又一成功範例。尤為令人矚目的是,在它的誕生過程中,正值“左”傾文藝思潮流行,加之各種特殊的背景因素,各種各樣的紛爭伴隨始終,因而在“難忘的1959星空”中殊顯難得。
★京滬爭相改編組織裁決了斷
《青春之歌》原是女作家楊沫苦心創作多年、歷經坎坷才得以問世的一部長篇小說,1958年初由作家出版社出書,《北京日報》同時開始連載。由於所描寫的抗日救亡生活人們並不陌生,作品人物形象真實生動、故事情節豐富感人,特別是在當時以工農兵為主角已成為文藝作品的潮流之時,它別開生面以女性知識分子為主人公,全書充滿清新秀氣,猶如鶴立雞群般與眾不同,立刻引起了廣泛注意,獲得各方面的好評。運用其他文藝形式再現小說的努力,也相繼隨之而來,北京人藝首先與《北京日報》取得聯繫,認為這部小說很不錯,想把它改編成話劇,中國評劇院的著名演員小白玉霜則親自上門找到作者本人,表示要把《青春之歌》改編為評劇。
其實,最早看上《青春之歌》並提出改編的是電影,是上海電影製片廠的導演蔣君超。他從30年代當演員開始進入電影圈,建國後改任導演,因與白楊的夫妻關係,而與作為白楊之姐的楊沫熟識,他早在3年前接觸到小說《青春之歌》,就表示很喜歡,並提出把它改編成電影劇本。不過那時小說的出版還遙遙無期,楊沫也默默無聞,她雖然身為北影廠的編劇,卻壓根兒沒有想到把它變成電影,所以爽快地同意了妹夫的要求。只是蔣君超的改編工作進展甚慢,又加上1957年反右運動,一直拖過1958年3月才終於完成劇本。楊沫閱後提了意見,蔣君超又著手進行修改。
儘管將《青春之歌》搬上銀幕,上影方面的劇本改編先行了一步,卻未料到這一機遇後來還是得而復失。隨著小說出版後社會反響與日俱增,楊沫愈加受到有關方面重視,1958年10月她被列入以茅盾、周揚為正副團長,由一批著名作家組成的的中國作家代表團,赴蘇聯塔什乾參加亞非作家會議,其中女作家只有許廣平、謝冰心和楊沫3人。就在這次出訪途中,周揚曾問起楊沫,你現在寫什麼東西?楊沫說,回國後準備下農村,寫個反映農村大躍進的劇本。周揚隨即說,你應當自己改編《青春之歌》的電影劇本嘛!楊沫遂告知上海的導演蔣君超已經改編了,當時周揚聽了沒有再說什麼。
結束塔什乾之行回到北京,蔣君超寄來修改後的劇本列印稿,楊沫看後交由電影局領導審閱。就在這時,北影廠長汪洋找到了楊沫,要她自己改編《青春之歌》的電影劇本。楊沫沒有同意,其理由是廠里原來交給她的任務,只是寫一個反映農村大躍進的劇本,而且妹夫蔣君超已經把劇本改編了出來。汪洋聽後顯得不悅,說你是北影的編劇,應該為北影改編自己的小說,怎么能讓上影搞呢?楊沫在說明蔣君超前些年就著手改編的情況後,仍然表示不能否定妹夫已改定的劇本,由自己單獨再乾。
事情並未告罷,汪洋向電影局作了匯報,不久即由副局長陳荒煤親自出面,把楊沫找到自己家中,整整談了一個下午,仍是希望她來改編,並說了許多由北影廠來拍攝此片的理由。這時楊沫才知道,周揚在塔什乾交談中得知蔣君超改編該劇,雖然當場沒有說什麼,心裡卻並不認可,回京後即批評了北影廠,提出《青春之歌》應當叫楊沫本人來改編,其理由是楊沫有生活,對自己的小說熟悉。陳荒煤在談話中也明確表示,同意周揚的意見,還十分坦率地說,蔣君超沒有生活,改的那個本子要不得,還是由你自己改編好。
這一來倒使楊沫忐忑不安起來,既然領導反覆出面勸說,再不服從顯然不妥,只好給蔣君超寫信,告知這一情況。蔣君超聞訊十分著急,因為上影方面己將《青春之歌》列入當年拍攝計畫,由沈浮任導演,連演員都作出安排,豈能說改就改?況且小說己產生巨大影響,顯而易見誰拍攝誰成功,憑著白楊與楊沫的姐妹關係,上影方面志在必得。於是蔣君超受命赴京活動,與楊沫一起找到主管電影的文化部副部長夏衍,楊沫還再次去找了陳荒煤,請求維持自己與蔣君超原來的協定,甚至提出與蔣君超兩人合作改編。無奈影廠態度異常堅決,認為《青春之歌》是寫北京地下工作的,作者又是北影的,應該由北影廠拍攝,編、導、演全部由北影廠獨攬,不容外人插手。
京、滬方面因爭拍該片相持不下形成僵局,最後還是由電影局領導出面作出裁決,以否定上影拍攝、否定蔣君超擔任編劇而了斷。蔣君超因此對楊沫有了意見,認為最初既同意讓他改編劇本,就應該信守諾言,不能因為後來小說轟動了又違背諾言,藉口領導反對而搶回改編權。而楊沫則以為,汪洋和陳荒煤都是頂頭上司,自己是黨員,不能不尊重組織的意見,是組織否決了蔣君超的參與,要求由自己取而代之。
★面對毀譽交加崔嵬痛下決心
取得了《青春之歌》改編拍攝權,北影立即緊鑼密鼓投入籌備,根據多方倡議,決定讓藝術造詣深厚、同樣也是作品所反映生活時代親歷者的崔嵬牽頭執導,這在當時可謂是最為合適的人選。崔嵬出身於貧苦農民家庭,幼年曾隨父逃荒、做過童工,在親友資助下得以求學,因受革命文藝書刊影響,參加左聯演出進步戲劇,曾遭到當局緝捕,後投身抗日救亡宣傳,改編並主演過轟動一時的著名街頭劇《放下你的鞭子》,參與延安魯藝籌建並在戲劇系任教,建國後隨軍南下,被任命為中南文化局局長等職。1954年崔嵬應邀拍攝電影《宋景詩》,第一次登上銀幕就成功地塑造了清末起義農民領袖宋景詩的英雄形象,此後一發而不可收,主動辭官進入電影界,於1956年調入北京電影製片廠任藝術委員會主任兼導演。
得知將執導《青春之歌》,崔嵬正在上影突擊《老兵新傳》的後期工作,在該片裡飾演主人公老戰,聽到這個訊息很為興奮。早在報上連載《青春之歌》時,小說中許多人物與情節的描繪就已讓他產生興趣,引起搬上銀幕的片斷構想。眼看就要付諸現實,崔嵬趕緊找來小說單行本又一口氣讀了一遍,再一次為作品中的動人情節與英雄人物的行為所激動,並喚起對許多壯烈往事與情境的回憶,藝術上的感受與自己的切身經歷互相交織,讓他深深陷入將要執導處女作的衝動之中。
這時正逢向國慶十周年獻禮電影任務下達,在首批確定的7部具有較高思想藝術水平彩色故事影片中,北影占有3部,而名列首位的就是《青春之歌》。北影廠迅速落實了除演員之外的主創人員的整齊而強大的陣容,由崔嵬領銜拍攝,與陳懷皚聯合執導,攝影聶晶、美工秦威等都是富有才華與經驗的藝術骨幹。楊沫很快完成了文學劇本的第一稿,兩位導演立即介入,共同對劇本進行加工完善,同時開始了演員物色與挑選工作。就在一系列籌拍工作緊張而有序地展開之時,一個始料不及的情況出現了。1959年第2期的《中國青年》發表了署名郭開的文章《略談對林道靜的描寫中的缺點》,對《青春之歌》首次進行了公開、嚴厲的批評,其基本觀點是“書里充滿了小資產階級情調,作者是站在小資產階級立場上,把自己的作品當做小資產階級的自我表現來進行創作的”,“沒有很好地描寫工農民眾,沒有描寫知識分子和工農的結合”,“沒有認真地實際地描寫知識分子改造的過程,沒有揭示人物靈魂深處的變化。尤其是林道靜,從未進行過深刻的思想鬥爭,她的思想感情沒有經歷從一個階級到另一個階級的轉變,到書的最末,她也只是一個較進步的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可是作者給她冠以共產黨員的光榮稱號,結果嚴重地歪曲了共產黨員的形象”。儘管該刊認為作為北京電子管廠一名工人郭開所作的這些批評,是一個情緒偏激、看問題簡單化的典型,選發這篇這篇文章旨在糾正自從反右運動之後實際存在的動輒上綱扣大帽子的寧左勿右的傾向,後來參與討論發表意見的眾多專家與民眾也都普遍表示,《青春之歌》不能全盤否定,郭開的論點站不住腳,但在小說《青春之歌》已在廣大民眾中產生巨大反響並好評如潮的形勢下,這樣做不啻是一個尖銳而刺耳的反調,而且《中國青年》雜誌又是一本發行量很大的全國性刊物,立刻在全國廣大讀者中產生了強烈轟動,由此掀起了一場涉及範圍很廣的大辯論,《文藝報》也緊跟開闢專欄加入了進去。
面對洶湧而至的有關《青春之歌》及林道靜形象評價的激烈爭論,給正在積極籌拍此片的北影帶來無形而巨大的壓力。當時正是反右運動剛過不久,又值《情長誼深》、《上海姑娘》等知識分子題材影片接連被批遭禁,像《青春之歌》這樣以知識分子為主人公的作品還能不能拍,廠里也有人表示擔心與懷疑。為了統一思想認識,北影廠決定聽取民眾反映,於1959年2月底會同北京晚報,專門召開了一次具有廣泛代表性的座談會,還特意請來郭開參加,把廠會議室擠得滿滿。主持會議的崔嵬開始說道,《青春之歌》電影就要開拍了,特請大家就此片如何拍好提些意見,曾對《青春之歌》進行公開批判的郭開同志也在場,我們也歡迎他對小說拍成電影提出寶貴意見。
尚未待到郭開開口,與會者就一個接一個地發言,對郭開的觀點進行批判起來。有的說,林道靜的小資產階級情調是真實可信的,活生生的,這樣寫她才有藝術感染力;有的說郭開不懂文學,沒有缺點的人物是沒有的,文學就是要寫出有缺點的人物如何進步,如何變完善,這種有缺陷的美比完美無缺的美更有意義;還有的說,郭開的批判不實事求是,簡單片面,粗暴武斷……本來是徵求對《青春之歌》電影開拍提意見的會,竟然變成了對郭開的批評會,沒有一個人支持郭開的意見,令郭開本人茫然無措,只好當場解釋說文章不是自己主動要寫的,而是有個記者參加他們單位召開的《青春之歌》座談會,聽到有些老工人對小說寫了很多談戀愛的事兒提了意見,認為林道靜跟好幾個男人談過不夠嚴謹,一再鼓勵郭開整理出來。
這一場面讓作為編、導的楊沫和崔嵬、陳懷皚沒有想到,當然也受到莫大鼓舞,崔嵬在會議結束時激動地表示:不管怎么批判,我們拍《青春之歌》拍定了!我們一定要拍好,向國慶十周年獻禮!全場爆發出了熱烈的掌聲。
在堅定不移否定那些不從生活出發的極左批判的同時,崔嵬等也虛心而認真地對待這次大討論中所提出的各種意見,包括郭開批評中的正確成分,在藝術創造中進行了補充和豐富,如增加了林道靜親眼目睹學生請願、在農村經受鍛鍊等內容,使她的思想成長過程更加合理,以突出她和工農相結合。對這些改動評價不一,有人認為有助林道靜形象塑造的提高,但也有人覺得還是流於圖解政治概念。
★明星爭演未果新人脫穎而出
剛排除了《青春之歌》評價的干擾,有關主演之爭又凸顯出來。從某種意義上而言,《青春之歌》是以林道靜為絕對主角,正如崔嵬所確定的改編指導思想,一切讓林道靜聽見、一切讓林道靜看見、一切圍繞林道靜成長進行,因而選好林道靜的扮演者,是電影成功與否的關鍵。
鑒於小說已產生的巨大影響,特別是由於圍繞評價而展開的幾乎覆蓋全國的沸沸揚揚的大討論,連很多原先並不知道它的人也都知道了。崔嵬徵得領導同意,藉助媒體對上述座談會進行報導,發動廣大民眾對林道靜和其他角色的扮演者提出建議,結果引起廣泛而熱烈的反響,甚至遠在印尼的華僑也給北影廠寄來了演員名單表。廣大民眾都主張選用年輕演員,鼓勵北影廠大膽挑選新人。
與此同時,卻有多位著名演員通過各種途徑,表達了希望飾演林道靜這一角色的意向。其中來頭最大、關係最為密切、活動最為積極的,當屬戴有明星桂冠的白楊。她自11歲開始藝術生涯,16歲主演《十字街頭》一舉成名,擁有《八千里路雲和月》、《一江春水向東流》、《祝福》等眾多堪稱名片的代表作,以優美、自然、含蓄表演風格和長於表現東方女性神韻,獲譽國際國內影壇,而且與楊沫又是嫡親姐妹。得知《青春之歌》將拍電影后數次來到北京,爭取飾演女主角林道靜,甚至專門去找過夏衍等文藝界領導同志。
然而,崔嵬是個很有主見、很有頭腦的導演,在演員的選擇上並不盲目迷信明星大腕,而是主張鏡頭面前人人平等。儘管由楊沫親自出面轉達白楊想演林道靜的強烈願望,一再強調白楊的形象、氣質、技藝、對角色的把握都綽綽有餘,但他主觀上還是認為林道靜是個20來歲的青年,由年齡偏大的白楊出演,雖然演技再高,畢竟不太適合與保險。出於尊重與謹慎,崔嵬仍然委婉地作出表示,無論名演員還是新演員,都要通過試鏡頭,選中誰就是誰,如果白楊真的超群絕倫,也可以考慮。這樣的做法對於一位馳名中外的電影巨星來說,未免顯得有些殘酷,自尊心本來就極強的白楊表示了拒絕,怏怏之下不辭而別。為此白楊還曾埋怨過楊沫沒有為之盡力,實際是姐姐做過努力但沒能奏效。
究竟誰來扮演林道靜,成了眾所矚目之舉。對此崔嵬有自己的構想與標準,據後來在文革中的揭發,說崔嵬曾氣勢洶洶當眾嚷道:“我這次就要冒個風險,找一個特別的演員演林道靜。這個人要有革命勁頭,也要有小資產階級情調。我就不同意那種做法,對小資產階級走一步打一個耳光子。”
時至3月北京下了場雪,為搶雪景攝製組開拍了電影的第一個鏡頭。此時更加著急尋找主演的崔嵬,想起在中南區任文化局長兼人民藝術劇院院長時,有過印象的湖北歌劇院演員謝芳,個人氣質很好,外貌和風度都與林道靜相似,速派副導演劉春霖趕去武漢把她接到北京。
當時年23歲的謝芳風塵僕僕出現在攝製組,大約是見她顯得瘦小、氣色不好,而且相貌亦甚平常的緣故,崔嵬與陳懷皚並未露出十分如意的樣子。但兩人畢竟是有經驗的導演,知道對電影演員的觀察和選擇還須通過銀幕,還是照例進行了試鏡頭。誰知化妝師僅在謝芳臉上抹了一層底彩,就有人說“這個有點門兒了”,待到幾個正側面肖像拍出來,一個五官端正、膚色柔潤、兩隻烏黑閃亮的眼睛含著笑意四下顧盼的少女形象,通過樣片在銀幕上顯現出來,取得了頗為滿意的效果。
銀幕形象可以了,表演能力如何呢?崔嵬又選擇了劇情中的兩個片斷進行試戲,一個是林道靜與余永澤決裂之後到王曉燕家中促膝談心,另一個是林道靜被國民黨黨部委員胡夢安抓獲後堅定不屈拒絕自首。冒著早春三月的嚴寒,初進攝影棚的謝芳極力克制由於天冷和緊張所帶來的內心顫抖,努力按照自己的理解完成了應做的表演。
人選仍久拖不決,以致被“晾”在北京的謝芳等得不耐煩了,一再急著返回武漢參加歌劇院組織的小分隊赴福建前線慰問演出。後來她才知道,從文化部主管副部長夏衍直到北影廠領導,在聘請有經驗的老演員還是起用新人上,爭議激烈、幾經反覆,最後還是崔嵬力排眾議,堅持認為她的形象和氣質非常適合角色,才正式敲定作為林道靜的扮演者,為此擔了很大風險。直到影片正式上映,謝芳終以自己細緻、鮮明、準確的出色表演,實現了廣大觀眾所企盼的與林道靜形象的完美重合,並藉以一炮走紅,榮登新中國22大影星行列,最終證實崔嵬當初所作出的大膽起用抉擇,是何等睿智果敢!
★審查針鋒相對總理高度評價
由於《青春之歌》被列為慶祝建國十周年的獻禮片,又值當時的北影廠正下放歸屬北京市管,北京市委第一書記彭真對影片的拍攝極為重視,親自作出指示:一定要把《青春之歌》拍好,要用最好的膠片拍,作為向國慶十周年獻禮的重點項目。隨後彭真還指示陳克寒、鄧拓、楊述等市委領導,注意抓這部片子,交代這是政治任務。《青春之歌》理所當然地在北影廠成為重點片,一切工作都為它的攝製開綠燈,僅用5個多月的時間,就完成了全片的製作。
全體主創人員沒有辜負各方面的期望,盡最大可能傾注自己的才華與心血,為打造一部思想與藝術堪稱優秀的精品力作作出了可貴努力。編導精心選擇林道靜的成長為主線,經過必要而恰當地增刪,在將幾十萬字的長篇小說成功壓縮到一部影片的同時,更為精煉而強烈地概括出九一八到一二·九那個特定時代進步知識分子的必經之路。閱歷豐富的崔嵬與自學成才的陳懷皚雖是初次聯合執導,卻配合默契做到了珠聯璧合,通過充滿強烈時代感和生活氣息的環境渲染、融強烈戲劇動作與細膩內心發掘於一體的人物刻畫,使影片氣勢磅礴、濃郁粗獷的藝術風格得到最大體現。特別是在演員的選擇與使用上,更為充分體現導演的深厚藝術創造功力,劇中角色不論大小、正反、善惡,無不鮮明生動。年輕歌劇演員出身的謝芳,雖然缺乏電影表演經驗,卻能成功完成難度很大的角色創造,將一個由個人奮鬥走向革命的青年知識分子形象,具有很強說服力而又栩栩如生地呈示於觀眾面前。被稱為“三正四反一朋友”的其他人物,即盧嘉川、江華、林紅三個正面教員,余永澤、白莉苹、戴愉、胡夢安四個反面教員,王曉燕一個忠實朋友,也都因擅於突出形象特徵與精神狀態,起到了綠葉與紅花互為映襯的效果。就是僅系短暫出場的魏老三、老財主等,也都給人以過目不忘深刻印象。攝影、美工、照明、錄音、剪輯、作曲、演奏等各個環節無不精工細作,為影片整體成功作出有力保證。
可是在影片審查時,卻遇到迥然有異的反應。最早來廠審看的陳伯達,看了樣片後提出否定意見,認為影片有小資產階級情調。因陳當時的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中宣部副部長的特定身份,持有這樣的說法頗令北影廠緊張了一陣。主創人員為之大惑不解並忿忿不平,因為指責《青春之歌》“美化歌頌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左傾論調,已在日趨深入的小說討論中遭到抵制與批評,沒有料到類似說法還成為對影片的總體評價,而且出自中央主管意識形態的有關領導之口。
不過讓北影廠很快又轉憂為喜的是,北京市委主要領導彭真、劉仁、鄧拓、陳克寒等,稍隔不久前來集體審查《青春之歌》,一致對影片給予了讚揚,並批准它作為十年大慶的獻禮片上映。緊接著,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陳毅,在審查同為獻禮片的《青春之歌》、《風暴》時,也給予了高度評價,興奮地對在場的北影廠領導說:“什麼是國際標準?這就是國際標準,你們不要妄自菲薄。”
最使北影廠為之受到鼓舞並難以忘懷的是,周恩來總理不僅親自調看該片,而且親切接見了廠長汪洋以及楊沫、崔嵬、陳懷皚、謝芳等主創人員。
當晚周總理親自在西花廳階前迎候大家,鄧穎超也親切和藹地來到放映間。與楊沫握手時,她笑著說:“我很喜歡看《青春之歌》。”看片過程中,總理一直興致很好,不斷詢問拍攝外景地以及演職員情況。看到覺得有趣的地方,還溫和地笑起來。
影片放映到一半,總理就憑著對藝術作品的高度鑑賞力,看出這是一部很好的影片。中間休息時,特意高興地握著謝芳的手說:“祝賀你的成功!”並詳細詢問是從哪裡來的、在什麼單位工作等。
影片放了近3個小時,總理對楊沫說:“小超身體不好,一般電影只能看到一半,這回卻全看完了。”隨後總理熱情地表示:“影片拍得很好,我很滿意。”當聽說陳伯達認為影片有小資產階級情調,總理當即予以反駁說:“我們都是這樣走上革命的路的嘛!出身不能選擇,道路可以選擇。”
待到《青春之歌》公開上映,果然轟動一時,不僅國內出現各地電影院爆滿的盛況,而且在日本等國外也很受歡迎,生動印證了這部紛爭中誕生的影片,在新中國電影史上不愧為一部經典佳作。

三、2006年電視劇

基本信息

片名:青春之歌
時間:2006年
導演:張曉光

主要演員

童 蕾飾林道靜 成泰燊飾江 華
 謝君豪飾余永澤 高雲翔飾盧嘉川
呂 涼飾胡夢安 陳 蓉飾王曉燕
屈 玥飾陳蔚茹 文 章飾林道風
劉 牧飾鄭君才 石 蘭飾王鳳娟
王 茜飾林 紅 肖 聰飾許寧
毛樂

劇情梗概

電視劇《青春之歌》劇照
電視劇《青春之歌》劇照
1931年夏,從西山女中畢業的林道靜正夢想著上大學,卻被父親和後媽逼著要嫁給教育局局長鬍夢安,不甘心屈服的林道靜偷偷出逃在北戴河,投靠表哥未果的林道靜差一點被國小校長余敬塘
賣給“鮑魚憲章”做九姨太,走投無路的林道靜只覺得天下之大沒有她的容身之所,茫然之下就要投海自盡,所幸被北大學生余永澤救起,涉世未深的林道靜感覺浪漫、充滿書卷氣的余永澤是自己的理想情人,他們不管余永澤父母的反對,一頭栽入了情網之中。
對愛情和未來充滿憧憬的林道靜回到北平,才知父親攜款逃跑,繼母更是窮凶極惡地要把她賣給胡夢安,一心追求自由的她毅然地與余永澤同居,並開始在北大旁聽。惱羞成怒的胡夢安利用權勢,妄圖逼迫林道靜俯首屈服,而余永澤的父母也以切斷經濟來源的方式,要兒子與林道靜斷絕來往。倔強的林道靜在這過程中結識了盧嘉川等進步學生,拉著余永澤一起,熱情高漲地參加了“南下請願團”,並重新認識了江華等人。南下請願的學生們遭到了政府的鎮壓,林道靜更是吃驚地發現,自己的父親竟是下令鎮壓他們的“署長”。而余永澤懦弱的一面,也在此次的南下請願中暴露出來,林道靜為了所有學生的安全,答應了父親的條件,余永澤卻顯然把余父的家當成了“避難所”,更決定從此“一心唯讀聖賢書”。
而林道靜卻沒有被敵人的氣焰威嚇住,她更積極,更熱情地參與到革命鬥爭中去,可是,敵人也利用了她的衝動、不成熟。余永澤等學生因為南下的事情,被學校開除,林道靜想出了到教室門口聽課的做法,余永澤卻認為太丟人,兩人開始出現矛盾。盧嘉川帶領大家鬥爭,把課堂辦到了市政府門前。最終,余永澤等恢復了學籍。但江華卻上了政府的黑名單,鄭君才等為他抱不平,激進地拷打特務,反而引發了更大的鎮壓,為了顧全大局,江華離開了北大,革命進入了蟄伏期。
1933年的新年,余永澤獨自歸鄉,獨身一人的林道靜,被拉入了“青年革命沙龍”,與盧嘉川重逢,她如饑似渴地吸收著革命知識,余永澤回來時,發現林道靜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他希望她做一個賢妻良母,自己則太太平平地謀一份職業,而林道靜與盧嘉川的交往更激化了兩人的矛盾。《塘沽協定》簽訂,全國上下一片譁然,革命組織中的左傾思想導致了大規模的學生運動,並引來了大舉的鎮壓,最終,鄭君才被胡夢安手下的女特務王鳳娟引誘叛變,盧嘉川被捕,保護學生的國民黨軍官潘正良被胡夢安陷害。革命陷入低潮,林道靜失去了和組織的聯繫,她的一意孤行造成了和余永則更大的裂痕,林道靜隻身離開。她被王鳳娟欺騙,在北大的活動受到了誣陷,更被罵為“革命棄婦”。胡夢安乘機再度逼婚,在徐輝和同學王曉燕的掩護下,林道靜終於逃出北平,到了保定王曉燕的姑姑處做國小教員。
一天一個自稱“表兄”的人來找林道靜,林道靜以為是盧嘉川,等來的卻是江華。江華給林道靜分析了革命形勢,革命目的,並幫助林道靜改變了工作方法,可是再度因為叛徒的出賣和其他同志的不理智,江華和林道靜不得不離開學校。江華把林道靜安排到地主宋郁彬家當家庭教師,配合革命活動。漸漸成長起來的林道靜懂得了依靠底層民眾的力量,幫助江華完成了搶麥收的一場大仗,更成功地保護了自己的同志。她在工作中對江華的敬佩感越來越強,但也同時深深地思念著被捕後杳無音訊的盧嘉川。離開了地主家的林道靜來到鐵路上,她用自己的智慧帶領工人們成功地與反動派進行了鬥爭,卻在最後關頭,被工賊告發,不得不再度轉移。
回到北平的林道靜由於鄭君才的出賣而被捕,在獄中她遇到了林紅等革命同志,林紅的犧牲沒有嚇倒林道靜,反而堅定了她鬥爭的信心。“盧溝橋事變”,北平陷落,日本人進駐北平,林道靜的父親和胡夢安都當了漢奸,林道靜因為父親的關係被釋放。她多方設法終於通過徐輝等找到了組織,也見到了江華,得知了盧嘉川犧牲的訊息,悲痛不已。重新投入革命鬥爭的林道靜表現出了成熟、穩重的工作作風,她和江華的感情也在工作中不斷加深。林道靜成功地揭穿了王鳳娟的陰謀,被特務利用的余永澤沒有勇氣面對林道靜,他選擇了自殺,但也同時揭露出了鄭君才是叛徒的真相。1935年12月9日,抗日運動風起雲湧,正義的北大學生首當其衝,各大學紛紛回響,被感染的民眾紛紛加入,抗議日本侵略者的遊行隊伍越來越壯大。林道靜和江華挽臂並肩,革命口號響徹雲霄……

四、金曼、戴玉強、遲立民等聯合主演的歌劇

歌劇《青春之歌》,由歌劇表演藝術家金曼、戴玉強、遲立民等聯合主演,是當代名著《青春之歌》繼改編為電影和電視劇後,首次搬上歌劇舞台。2009年5月1日晚七點在北京大學百周年紀念講堂隆重上演。

刊物名稱

刊物《青春之歌》,由滄縣捷地鄉大學生村官倡議經滄縣縣委組織部商議通過而主導發行的村官自己的一份刊物。
雄鷹在風雨中練就堅實的翅膀,梅花在嚴寒中綻放撲鼻的芬芳。同一種追求同一腔熱血讓我們在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廣闊大舞台上一起謳歌。農村的工作中也許你有茫然的無奈,也許你有自己的成功心得,也許你有生活或情感的失落,為此為滿足大家工作上的交流學習,生活情感上的相互慰藉和幫助,由滄縣捷地鄉組織室提議經中共滄縣組織部批准的“村官交流學習平台——青春之歌”籌措建立,值此發刊之際我們鄭重向全體村官提出倡議:一、本刊的創辦目的旨在為全體農村基層工作者提供了一個互相學習、工作交流、情感溝通、和展示風采的平台。
二、本刊的創辦是形勢的所需,她的創建無論是對於團結廣大基層組織建設工作者還是對於正在建設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都是熱切渴望的。我們倡議大家通過溝通交流真正把此刊創辦成為大家相互學習交流,工作和生活上互幫互助的平台,也更希望此刊能為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貢獻一份力量。
三、本刊的創辦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我們倡議大家積極關注這第一份真正屬於我們自己的刊物,也許你的一次不經意的筆觸就是為我們自己的刊物添加一塊不可或缺的骨骼,也許你的一次不經意的畫面定格就是為我們自己的刊物增添一件美麗的外衣。希望大家用你們的熱情呵護她,對這份刊物建設發表自己的意見,提出自己的觀點,也更真心的希望大家積極來稿,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用筆記錄下點滴精彩瞬間,用圖像定格每個精彩畫面。稿件一經採用,即發放禮品或稿酬。
任前方荊棘叢生,我們將持之以恆。茫茫海中,我們願做勇敢的水手,乘風破浪、共赴前程。古人云:艱難困苦,玉汝於成。“青春的腳步如行雲流,青春的歲月容不得斗點浪費。朋友們,讓我們把握好生命中的每一天,向著金色的彼岸前行。總有一天會迎來“歸來笑捻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
另,有青年作家康笑胤創作的同名長篇敘事詩《青春之歌》。

其他

精彩語錄

人在痛苦的時候,是最容易回憶往事的。
迷人的愛情幻成的絢麗虹彩,隨著時間漸漸褪去了它美麗的顏色。林道靜和余永澤兩個年輕人都慢慢地被現實的鞭子從幻覺中抽醒過來了。
走路的時候,她還是那么沉悶。她跟在腳夫後面低頭走著,不言也不語。後來轉了一個彎,走到個小崗上,當蔚藍的天空和碧綠的原野之間突然出現了一望無際的大海時,這女學生遲滯的腳步停下來了。她望著海,那么驚奇,明亮的眼睛露出了歡喜的激動,“呵!呵!”她連著呵呵了兩聲,腳步像粘在地上似的不動彈了。“第一次看見——多么美呀!”
她貪婪地望著微起漣波的平靜的大海,忘記了走路。
她心裡像火燒,眼裡含著淚,一個人在廟門外站著、站著,站了好久。明月升起來了,月光輕紗似的透過樹隙,照著這孤單少女美麗的臉龐,她突然伏在廟門前的石碑上低低地哭了。
林道靜一邊哭著,一邊陷入到回憶中——她怎么會一個人來到這舉目無親的地方?她為什麼會在這寂寥無人的夜裡,獨自在海邊的樹林徜徉?她為什麼離開了父母、家鄉,流浪在這陌生的地方?她為什麼,為什麼這么悲傷地痛哭呵?……
月亮悄悄地移向了南方,清涼的海風輕輕吹拂著她的短髮,也漸漸吹醒了她昏熱的頭腦。於是她抬起頭來,望望寂靜的樹林,望望雙門緊閉的古廟,慢慢地站起身來。
當她走進它的大黑門梢的時候,她的心不住怦怦跳起來。這時候,她忽然想起了她的父親林伯唐和潑婦徐鳳英,他們都是那么兇殘的大地主,而這個宋貴堂父子恐怕比他的父母更加兇惡……
盧嘉川和許寧都沒有出聲。在他們的眼前突然出現了浩浩蕩蕩的示威人群,他們在呼號、肉搏、流血……
一個人要是有了信仰,要是願意為了真理、為大多數人的幸福去鬥爭,甚至不怕犧牲自己的生命的時候,那么,他的一個人的生命就會變成幾十個、幾百個,甚至全體人類的生命那樣巨大。

幕後故事

長篇小說《青春之歌》(作家出版社1958年出版)在國內外有廣泛影響,寫“九一八”事變至“一二九”運動時期形形色色的青年知識分子的生活道路和革命道路,但因以在當時被視為小資產階級的
人物作為小說主人公,所以作品問世後,掀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討論。有人在“左”的觀念支配下對作者、作品進行了嚴厲的批評,指責作者並沒有讓林道靜“得到
徹底的改造”,說“書中充滿了小資產階級情調”,“是站在小資產階級的立場上,把自己的作品當作小資產階級的自我表現來進行創作的”。還批評說:“作品沒
有很好地描寫工農民眾,沒有描寫知識分子和工農的結合,書中所描寫知識分子,特別林道靜自始至終沒有認真地實行與工農大眾相結合。”雖然茅盾、何其芳等
名家都寫了為《青春之歌》辯護的文章,但“左”的批評還是令楊沫對《青春之歌》作了較大修改。為了使林道靜的轉變更加合乎所謂的情理,更有說服力,特意加
寫了林道靜去農村“與工農相結合”的七章。楊沫的這種做法和修改後的《青春之歌》又引起了或肯定或否定的兩種不同意見的爭論。“文化大革命”中《青春之
歌》被定為毒草,作者被打成反革命作家。直到粉碎“四人幫”以後,作者和作品才得以平反,重見天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