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性脊椎病

坐姿:臀部要充分接觸椅面,雙肩後展,脊柱正直,兩足著地。 1、黑豆粥。 2、腿冬筍粥。

摘要

脊柱是由頸椎、胸椎、腰椎、骶椎、尾椎共32個椎體,通過23個富有彈性的椎間盤和很多活動方向不同的小關節,以及長短不等的堅強韌帶連結而成的。它上連顱骨,中部與肋骨相連,下端和髖骨組成骨盆。正常人的脊柱自上而下有4個像彈簧樣的生理彎曲,從側面看呈S形,即頸椎前凸、胸椎後凸、腰椎前凸和骶椎後凸。脊柱正是通過這4個彎曲,使人體保持著平衡,對運動產生的震盪給以緩衝,有效地支持和維護著內臟的安全,是生命大廈的頂樑柱。

我國的現狀

我國中老年人群中97%患有脊椎疾病,近年來,又呈現出年輕化的趨勢,在40歲以下的人群中,40%以 上的人脊椎有各種疾病,兒童脊柱側彎症的發病率高達25%以上。據中國兒童活動中心統計,不同程度的脊椎側彎在中國青少年兒童中發生率高達20%,根據國家統計局2002年2月28日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200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我國0--14歲的城鎮青少年為1.08億,按此比例,就有2160萬青少年患有包括脊椎側彎在內各種脊椎疾病,根據北京凱諾脊椎健康研究中心於2002年3月5日對方莊芳群園第一國小349名學生進行脊椎健康普查,結果顯示,脊椎不健康孩子240人,占68.8%,其中頸椎和胸椎異常的孩子183人,占脊椎不健康孩子的76.25%。可見中國青少年的脊椎問題已經相當突出,更令人擔憂的是:由於這些脊椎不健康的孩子症狀不明顯或者沒有得到足夠重視而沒有及時治療,在他們成年後極有可能產生嚴重的脊椎疾病而遭受更大的痛苦。因此對於一個青少年脊椎的重視,關係到他們的現在和將來,也關係到一個社會的將來,關係到整個社會的健康水平和文明程度。

患病原因

1. 在生產過程中對嬰兒幼小的脊柱造成的損傷,如過度鏇轉牽拉等。
2. 成長過程中不適當的運動,包括過多的跳躍造成脊柱的損傷。
3. 長期的睡姿、坐姿、站姿不正確,造成脊柱側彎和骨盆的扭曲。
4. 先天不足,如早產、脊椎發育異常等,造成兒童體質差,骨骼發育緩慢。
5. 缺乏體育鍛鍊,脊柱兩側所附著的肌肉和韌帶力量較差,造成脊椎的穩定性不好。
6. 外傷後脊柱的受力結構發生明顯改變,導致脊柱發育異常。
7. 不合理的寢具都會引起韌帶、肌肉張力過大而勞損、椎間盤突出、小關節功能紊亂
8. 過重的負擔,包括重書包,長期的艱苦學習等,容易造成半脫位。
9. 遺傳因素:脊椎病患者中大約有百分之一的患者為遺傳性。

併發症

1.吞咽障礙:吞咽時有梗阻感、食管內有異物感,少數人有噁心、嘔吐、聲音嘶啞、乾咳、胸悶等症狀。這是由於頸椎前緣直接壓迫食管後壁而引起食管狹窄,也可能是因骨刺形成過速使食道周圍軟組織發生刺激反應所引起。
2視力障礙:表現為視力下降、眼脹痛、怕光、流淚、瞳孔大小不等,甚至出現視野縮小和視力銳減,個別患者還可發生失明。這與頸椎病造成自主神經紊亂及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而引發的大腦枕葉視覺中樞缺血性病損有關。
3.部疼痛:表現為起病緩慢的頑固性的單側胸大肌和乳房疼痛,檢查時有胸大肌壓痛。這與頸6和頸7神經根受頸椎骨刺壓迫有關。
4.下肢癱瘓:早期表現為下肢麻木、疼痛、跛行,有的患者在走路時有如踏棉花的感覺,個別患者還可伴有排便、排尿障礙,如尿頻、尿急、排尿不暢或大小便失禁等。這是因為椎體側束受到頸骨刺的刺激或壓迫,導致下肢運動和感覺障礙所致。
5.猝倒:常在站立或走路時因突然扭頭出現身體失去支持力而猝倒,倒地後能很快清醒,不伴有意識障礙,亦無後遺症。此類病人可伴有頭暈、噁心、嘔吐、出汗等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的症狀。這是由於頸椎增生性改變壓迫椎動脈引起基底動脈供血障礙,導致一時性腦供血不足所致。

青年性脊椎病的預防和保護

1.日常生活中要養成良好的姿勢
坐姿:臀部要充分接觸椅面,雙肩後展,脊柱正直,兩足著地。寫字時頭部略微前傾,兩肩之間的連線與桌緣平行,前胸不受壓迫。將桌椅高度調到與自己身高比例合適的最佳狀態,最好定製專用桌椅,利於調整坐姿,避免頭頸部過度後仰或過度前屈,以減輕長時間端坐引起的疲勞。
站姿,應收腹挺胸,雙肩撐開並稍向後展;雙手微微收攏,自然下垂;下頜微微收緊,目光平視;後腰收緊,骨盆上提,腿部肌肉繃緊、膝蓋內側夾緊,使脊柱保持正常生理曲線;從側面看,耳、肩、髖、膝與踝應於一條垂線,有一種在微微繃緊中輕鬆自如的感覺。
走姿,雙腳儘量走在一條直線上,走時腳跟先著地、腳掌後著地,並且胯部隨之產生一種韻律般的輕微扭動,雙手微微向身後甩。
臥姿,睡眠時髖及膝關節輕微屈曲,仰臥時用一物品(如枕頭)墊於膝後,側臥時將物品墊於兩膝間,俯臥時,則將物品墊於下腹。這樣就可使脊柱保持一定的生理彎曲,使腰背、臀部及腿部肌肉處於放鬆狀態,既舒適,又避免勞損。
2.善用睡眠用品保護脊椎
孩子是好動的,我們沒辦法去控制孩子運動、行走、坐姿影響孩子脊椎的三大因素,但我們可以改變孩子的睡眠產品(主要指床墊及枕頭),從而來達緩解及舒展影響孩子脊椎發育健康的三大因素。
枕頭的作用是用來承托頸椎的,太高、太大、太硬都會影響胸椎(即肩椎)的向前傾斜,久而久之使孩子幼嫩的頸椎產生了變形,嚴重的會導致孩子駝背。ECUS建議1歲以前的孩子不宜用枕頭,1-5歲可用小號枕頭,厚度6-8CM。材料要較軟及透氣。6-10歲可以用中號枕頭,厚度8-12CM,材料要軟、透氣且韌性好。12-18歲可以用中大號枕頭,厚度12-15CM,材料為微軟、透氣好、韌性好。ECUS對以上幾個年齡段也逐一做了專業的開發。
合理的床墊應該是既不太軟也不太硬,長期太硬的床墊會磨損兒童幼嫩的脊椎,而睡過軟的床墊則對兒童脊椎起不到承托作用,益卡思所有的床墊產品都是按孩子不同的年齡、身高而開發設計的。它能對不同年齡、身高的孩子形成有效的骨骼支撐,從而達到“科學脊椎承托,支撐孩子未來”。
3.書包不要過重,坐著看書,要使書本呈10~30度的斜面,防止頸椎疲勞
4.注重飲食補鈣,保證骨骼的正常代謝,獲得理想的骨鈣峰值。在飲食中常吃含優質蛋白質和鈣豐富的食物,可顯著增加骨密度,對預防脊椎病大有裨益。
5、選擇合適的運動。游泳是增強腰背肌力量的有效運動,對頸椎病、頸肩痛、腰膝關節痛都有很好的療效。但是,跳水、打棒球或做體操卻有增加腰痛的危險。收縮腹肌、伸展腰肌以及散步、搖動腰部和騎腳踏車,都能防止和減輕腰痛。

青年性脊椎病的治療

手部推拿、按摩:通過特種手法將椎體、小關節恢復到正常生理位置及正常生理曲線從而達到康復的目的。 ”
物理治療: 通過各種物理因子作用於人體(如紅外線、磁、電),起到消炎、止痛、加速恢復的目的、對改善臨床症狀是十分有效的。
封 閉:將藥物分布於病患局部,效果比較明顯、但不宜長期使用。
藥物治療:通過服用以注射中、西藥,將藥物吸人人體。用藥時間要求較長。且效果較差,副作用較大而不提倡過多、過廣和長期使用。

改善青少年脊椎病的幾個食療

1、黑豆粥。黑豆50克,紅棗30克,大米200克,紅糖30克。製法:先將黑豆、大米浸泡過夜洗淨,入開水鍋內小火熬煮10-15分鐘,再將紅棗洗淨、去核,加入粥中繼續熬煮,待米爛豆熟粥將稠時,加入紅糖稍煮片刻即可食用。功效:補脾益腎,活血壯骨,祛風止痛。
2、腿冬筍粥。熱火腿肉50克,冬筍20克,水發香菇30克,青豆20克,香油25克,蔥末10克,生薑末5克,肉湯1500克,糯米100克。製法:先將火腿、冬筍切成青豆大小,再將糯米淘洗乾淨,放入鍋中,加入肉湯。用旺火燒開後加入火腿、冬筍、水發香菇、青豆、蔥、姜等。改用文火熬成粥,加入香油即成。每日1劑,分多次服用。功效:益氣血,充精髓,益腎生津,健脾開胃壯筋骨。
3、帶薏米粥。海帶60克,薏米50克,瘦肉50克,大米120克,蔥末5克,薑絲3克,精鹽2克,味素3克。製法:將海帶漂洗乾淨,切成小塊,瘦肉切小塊,大米淘乾淨備用。鍋內加水適量,放入海帶塊、大米、瘦肉塊、蔥、姜、精鹽共煮粥,待粥熟後,調入味素。每日1-2次,連服兩個月。對慢性腰背疼痛,骨質增生有效。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