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神內醫院

1945年4月1日,日本軍事當局成立青島特別市公署衛生處,醫院又劃歸該處管理。 到1940年,日本人開辦的藥房達16家、藥廠11家。 1942年,華人開辦的西藥房有會員67家。

基本信息

建築風格

神內醫院是一座三層的和式建築,毛面外牆,紅瓦坡頂,西北的正立面中間有三角形山牆。山牆的下部為醫院的主入口,有石階引導進入院落。整個建築的基礎為當地出產的花崗岩石材。就風格而言,醫院是一種被簡化了的公共建築式樣,沒有任何煩瑣的裝飾,功能性是其最為明顯的特徵。

發展歷史

關於神內醫院,我們只知道其尾聲。青島檔案館可供查閱的一份檔案顯示,在1946年時,青島市衛生局和神內醫院完成了《神內醫院藥品、器械、家具移交清冊》的正式轉移,在作為敵產的德平路56號神內醫院院址內,建立了婦嬰保健所。同年的5月16日,青島市市政會議通過頒布《青島市市民醫院組織規則》,將接管的收尾河、矢內原、三條醫院等另外5家敵產醫院改組成了市民醫院。
資料顯示,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島時期,1938年衛生工作由警務部的衛生科負責。1939年1月設立市衛生局,管理醫院和衛生行政事務。1942年6月,衛生局裁撤,醫院由社會局保健科管理。1945年4月1日,日本軍事當局成立青島特別市公署衛生處,醫院又劃歸該處管理。統計顯示,日本第二次侵占時期,青島的市售化學藥品超過2000種,日本藥占了絕對多數。藥品的貨源主要來自日本設於青島的藥房和藥廠辦事處。
其時,青島設立了藥品檢驗所,麻醉藥品也有了一定的管理法規,但對日本藥商毫無約束力,可隨意出售。到1940年,日本人開辦的藥房達16家、藥廠11家。是年11月,再度成立的西藥同業公會有會員42家。其時,外商的藥房和藥廠有30家,均不屬同業公會的會員。1942年,華人開辦的西藥房有會員67家。1945年11月,西藥同業公會再次改選。到了這時,日本醫院和日商藥房、藥廠均為南京國民政府接收,其財產被沒收,人員遣返回國。
1939年8月28日,青島市公署發布《修正管理醫院規則》。1945年12月1日,當局成立青島市衛生委員會,除由市接收委員會接管同仁會青島病院、市立醫院、傳染病院和瘌病院外,由市衛生委員會接管了日本醫院24家。

地址

地址:青島德平路56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