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宣言

2010年6月正在青島出席東亞經濟交流推進機構第四屆大會的中日韓十城市市長,25日共同簽署《青島宣言》。該宣言將使中日韓三國區域經濟合作進入嶄新階段,推動環黃海經濟圈繁榮發展。

簽署時間

2007年6月24日到26日的中國青島·亞太旅遊展覽會結束了,三國旅遊部長會議也結束。由三國部長簽署的《青島宣言》誕生。(www.qdaoyun.com)

宣言內容

《青島宣言全文》
   關於促進中日韓旅遊交流與合作的青島宣言
中日韓三國旅遊部長於2007年6月26日在中國召開了第二屆中日韓旅遊部長會議。會議在中國山東省青島市開幕、在遼寧省大連市閉幕,來自三國的官方、企業媒體等相關單位近600名代表出席。
我們飽覽了中國旖旎秀美的自然景色和獨具魅力的人文景觀,感受到了禮儀之邦——中國人民的熱情好客。中國少年兒童的熱烈歡迎,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們確信,中國卓有成效的政府支持、富有特色的旅遊資源、日臻完善的旅遊接待設施,使我們對包括東道主在內的中國旅遊業前景充滿憧憬與樂觀預期。我們對東道主為舉辦本次會議和相關活動所付出的努力和熱情款待表示感謝。
為進一步促進三國旅遊交流與合作,以旅遊為橋樑,擴大三國民眾往來,加深彼此了解、增進相互友誼,促進地區經濟的繁榮與社會的發展,我們以“旅遊、合作、和諧、共贏”為主題,圍繞三國共同關心的議題,進行了深入討論,達成以下共識:
我們一致認為,中日韓旅遊部長會議機制運行順暢、內容豐富、成果明顯。第一屆中日韓旅遊部長會議以來,三國間旅遊交流顯著加強、旅遊合作明顯深化,區域互動更加頻繁、人民往來更加密切,《中日韓旅遊交流計畫》各項措施進展順利,推動了三國間旅遊交流與合作。2006年,三國間人員往來規模達到1384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1%,向實現2010年1700萬人次目標又邁出了堅實一步。三國旅遊部門應繼續努力,共同採取行動,努力實現持續增長。
我們一致認為,三國加強旅遊交流合作十分重要。三國地緣毗鄰,相互間友好交流源遠流長;特別是近年來,三國在旅遊、經貿、教育、體育、民航等各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日趨活躍和相互促進。在全球旅遊競爭日益加劇的當今時代,三國互為重要的旅遊客源大國,相互依存並面臨諸多共同挑戰,這使得三國加強旅遊交流與合作尤為必要。
我們認為,三國間日益加深的旅遊交流,對亞洲乃至全球旅遊業具有積極影響。三國同處全球經濟最活躍的東亞太地區,是繁榮亞洲旅遊經濟的重要推進力量,也是全球旅遊市場上成長性強、潛力巨大的重要旅遊區域。三國旅遊業的加快發展,對提升亞洲旅遊形象、構建世界旅遊新格局,具有積極影響。三國開展的多邊旅遊國際事務,是全球旅遊國際事務的重要組成部分。
我們認為,友好、合作、和諧、共贏,是三國應共同遵守的基本原則;進一步擴大旅遊交流,增進三國國民間的了解、理解和友誼。在三國旅遊業交流中,友好是主調,和諧是前提,合作是動力,共贏是目標。擴大三國人員往來具有獨特作用,是傳承人民友誼、互享文化魅力的重要渠道,也是集成區域優勢、展示經濟活力,向全球宣傳東亞形象的重要視窗。我們還認識到,旅遊作為頌揚和平、傳承友誼的產業,其發展直接依託於全世界的和平。我們反對任何形式的恐怖主義,任何人不論出於何種目的,製造恐怖事件,都應遭到堅決譴責。
我們認為,旅遊與環境彼此依賴並相得益彰。環境惡化正日益成為全球性難題,全球氣候變暖使人類面臨共同挑戰,這些都威脅著全球旅遊業發展。三國應發揮旅遊業在環保方面的獨特作用,使之成為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產業。旅遊業發展,應堅持環境為本、規劃先行,走可持續、集約化道路;應保護歷史、文化和傳統。旅遊業發展對推動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建設全人類的美好家園,具有積極作用。我們認識到,在旅遊領域加強環保國際合作,對增強旅遊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我們認為,在消除貧困、縮小地區差距、增進人類福祉方面,旅遊業同樣具有優勢。發展旅遊業可創造大量就業機會,尤其能滿足婦女、當地居民的就業需要;能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增加居民收入。特別是在資源富集的地區和廣大鄉村,旅遊業能有效利用資源、發揮優勢、展示特色,形成現實生產力,使當地脫貧致富、實現發展,並帶來文明風尚與時代氣息。
我們認為,三國各級地方旅遊主管部門及業界間的交流與合作,是三國旅遊交流與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三國對此高度重視,並將支持和鼓勵,逐步形成內容更加豐富、機制更加順暢、手段更加多樣的旅遊交流與合作態勢。
我們一致認為,三國應本著務實高效的原則,研究並制定旨在推動三國旅遊交流與合作的相關措施。組織好“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中日雙向旅遊交流活動”、“2007年日韓朝鮮通信使者400周年紀念交流活動”、“中韓建交15周年和中韓交流年‘中韓旅遊周’”等交流活動。
我們還認識到,三國未來合作要突出以下內容:
—— 青少年是三國共同未來的基礎,加強青少年交流對三國旅遊交流與合作、發展三國友好關係具有戰略意義。三國將擴大青少年間友好旅遊往來,通過召開青少年教育旅遊研討會等活動,鼓勵各地及民間團體開展教育考察活動,培養更多青少年交流友好使者,擴大三國間青少年交流規模。
—— 人才是三國旅遊業的重要保障。三國將加快完善旅遊人才機制,推動三國旅遊業長遠發展。
—— 分享三國重大國際活動帶來的機遇。三國將圍繞2007年大阪世界田徑錦標賽、神戶和大阪世界華商大會、2008年北京奧運會、2009年仁川世界城市博覽會、2010年上海世博會、2010年廣州亞運會、2010年平城遷都1300年紀念活動、2011年大邱世界田徑錦標賽、2014年仁川亞運會等活動,鼓勵本國公民到對方國家及區域外旅遊,同時攜手共塑區域形象、吸引區外客源到訪三國。
—— 加強民間組織往來是三國旅遊交流與合作的重要內容。我們將建立三國間業界交流合作機制,分別由三國各自的旅遊民間團體和組織組成,圍繞部長會議主題和相關議題,交換意見,形成落實計畫。
—— 共同改進旅遊統計。三國將改善作為旅遊基礎建設的旅遊統計,密切關注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和亞太經合組織的旅遊動態,推進三國事務協商。
—— 加強其它領域合作。例如,以世界遺產游等重點,開發出更多的三國環遊型產品;三國應共同舉辦或吸引更多的國際會議;應開展誠信旅遊合作,為遊客提供良好的旅遊環境。我們倡議,為方便遊客,三國應加強旅遊信息化建設,逐步建設能覆蓋交通、住宿、餐飲等消費環節的遊客支付系統,推進三國間的事務協商。
第二屆中日韓旅遊部長會議通過了關於2008年6月在韓國釜山、濟州、忠清北道舉行第三屆中日韓旅遊部長會議的決定。
本宣言於2007年6月26日在中國山東省青島市用中、韓、日文簽署,同等有效。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旅遊局局長 (簽署)
大韓民國文化觀光部長官 (簽署)
日本國國土交通大臣、觀光立國擔當大臣 (簽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