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蘭

靈蘭

傳說為 黃帝 藏書室名。 《素問·靈蘭秘典論》:“ 黃帝 問曰:‘願聞十二藏之相使貴賤何如?’ 岐伯 對曰:‘悉乎哉問也,請遂言之……’ 黃帝 乃擇吉日良兆而藏 靈蘭 之室,以傳保焉。” “靈蘭”在這裡分別指的是靈台和蘭室,是傳說中黃帝藏書的地方。

釋義

靈台

其一,是說靈台縣,在地理上位於隴東黃土高原南緣,在行政區上位於我國甘肅省東南,臨近山西交界處,在古代屬於雍州地界,在九州的大西北。靈台歷史悠久,約公元前十二世紀,黃帝後裔姓密須氏,在靈台西部建立密須國,都於密城(今百里鎮)。周文王伐密須國的歷史事件就發生在這裡,靈台一名即取文王伐密築“靈台”之意。始皇二十七年(公元前220年)置鶉觚縣。唐天寶元年(742年)廢鶉觚縣改靈台縣至今。

其二,是指古天文台,早在三千年前我國周代初年就幾經有了天文台。據記載,周文王在都城豐邑東面,築了一座天文台,叫做靈台。至今在西安市西南約40公里的地方,有一個自古以來未變的靈台村,樹旁有一個高大的長方形土堆,相傳這就是古靈台的遺蹟。另在洛陽漢魏故城南郊也有一處靈台遺址,東漢中元元年(公元56年)曾建有一座天文觀測台——靈台,現僅存遺址。靈台在當時是太史令的下屬機構,它主要為朝廷提供天象觀測和歷表制定,對於農業占據主導的封建時代具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其三,就是人體穴位的靈台,位於人體的背部,當後正中線上,第6胸椎棘突下凹陷中,是督脈氣血化為上部的陽熱之氣的地方。有了上面靈台的意義,就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心臟的聽診三角,大概就是心俞和督俞的地方吧。

蘭室

《孔子家語》上的一句話,曰:“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

相關

靈蘭秘典論

《靈蘭秘典論》按全元起本的名字叫做《十二髒相使》

“秘”,古“秘”字,《說文》解釋為:神也。

“典”,《說文》解釋為:五帝之書也。

從冊在丌上,尊閣之也。

就在這靈台蘭室之中,存放著黃帝的秘典,可想而知這是多么重要的著作。在《內經》裡面提到用這樣高檔規格保存的書,主要在七篇運氣大論裡面有一些,餘下的也就是本論、《氣穴論》,捎帶擦邊的算上,還有《金匱真言論》等。當然,這只是《內經》寫作表示強調的一種方式,並非文字上沒有說收藏在蘭室的書卷就不重要。

本論集中探討的,也就是黃帝問的這個問題,他說:“我想聽聽十二髒相互的作用,(在地位上的)貴賤情況是怎么樣的?”然後借用岐伯的回答,將十二髒的功能和地位講述了一遍。這裡的“髒”,是泛指人胸腹腔及內部的器官,依次為:心、肺、肝、膽、膻中、脾胃、大腸、小腸、腎、三焦和膀胱。對於膻中和三焦,尤其是三焦,後世醫家還存在著不同的見解。

這篇關於“十二髒相使”內容的論述,是中醫對人體臟腑功能和關係的總括。雖然每一髒都冠以官名,帶有濃厚的帝制色彩,但是大多數“官名”並不是實際存在的,而是根據臟腑的實際功能加以概括的。

靈蘭秘授

到過同仁堂藥店的人都會看見,在店內“同仁堂”匾額兩旁有兩塊配匾“靈蘭秘授,瓊藻新栽”。相傳解放前,樂氏各房開藥鋪時,都要到同仁堂拓其字,刻其匾,以示為樂氏藥鋪的正宗。那么,這兩塊配匾有什麼含義呢? 靈蘭秘授:“靈”即靈台,“蘭”是蘭室,靈台和蘭室是黃帝藏書的地方。此典故源於《黃帝內經素問、靈蘭秘典論》。黃帝把問歧伯的“十二藏之相使”全文,擇吉日藏於靈台和蘭室,嚴加保管,以傳後世,命其篇名為《靈蘭秘典論》,意思是藏於靈台和蘭室的秘密經典“靈蘭秘授”在此之意即指同仁堂的醫藥理論,資料和方書等都是從黃帝的靈台和蘭室秘密傳授而來的,彌足珍貴。 瓊藻新栽:“瓊”是美玉的名稱,形容某物之珍貴,珍奇,如瓊漿,瓊樓玉宇等。“藻”為藻菌類靈異藥物,如靈芝、珊瑚、海藻、地衣等。“瓊藻新栽”意即同仁堂的藥都是最新鮮,最珍貴的。 另有一種解釋為“瓊”指方士用以煉丹的“八瓊”即硃砂、雄黃、空青、硫黃、雲母、戎鹽、硝石和雌黃。“藻”為海草的總稱,“瓊藻”是用兩大類藥物代表所有的珍貴藥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