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骨

露骨

【詞目】 露骨【拼音】 lù gǔ;【英譯】 [undisguise; bare-faced;blatant; blunt; open; outspoken];【詞性】形容詞 【基本解釋】比喻用意十分顯露,語不含蓄,毫無掩飾或假裝的狀態(多含貶義)。|話說得很露骨。|露骨的軍事威脅。《晉書·成都王穎傳》:“ 黃橋 戰亡者有八千餘人,既經夏暑,露骨中野,可為傷惻。宋 蘇軾《見長蘆天禪師三絕》之一:“瑟瑟寒松露骨,耽耽病虎垂頭。明謝榛《四溟詩話》卷二:“大篇約為短章,涵蓄有味;短章化為大篇,敷演露骨。

基本信息

詳細解釋

含義

1.形容用意十分顯露,毫不含蓄。

2.指人的骨頭從人的皮、肉和膜中露出。

【英譯】 [undisguise; bare-faced;blatant; blunt; open; outspoken]

【詞性】:貶義詞

如:行為露骨、話語露骨

探源

(1)指屍骨暴露。

《晉書·成都王穎傳》:“黃橋戰亡者有八千餘人,既經夏暑,露骨中野。”

(2)指用意顯露,直言不諱。

《文心雕龍·檄移》:“抗辭書畔,皦然露骨矣”

出處介紹

1. 屍骨暴露。

《晉書·成都王穎傳》:“ 黃橋 戰亡者有八千餘人,既經夏暑,露骨中野,可為傷惻。”

2. 瘦骨嶙峋貌。

宋 蘇軾《見長蘆天禪師三絕》之一:“瑟瑟寒松露骨,耽耽病虎垂頭。” 元 范梈《題秋山圖》詩:“江空石露骨,木落風無聲。”

3. 用意十分明顯,毫不含蓄。

明 謝榛《四溟詩話》卷二:“大篇約為短章,涵蓄有味;短章化為大篇,敷演露骨。” 茅盾《子夜》二:“大家一聽這話太露骨,誰也不願意多嘴。” 高雲覽《小城春秋》第十三章:“ 秀葦 一看見 劉眉 的畫高高掛在世界名畫中間,不禁又格格笑起來,笑聲公開的帶著露骨的嘲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