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次

拼音

lùcì 

注音

ㄌㄨˋㄘˋ

引證解釋

止宿野外。《後漢書·獻帝紀》:“壬申,幸曹陽,露次田中。”《晉書·元帝紀》:“及西都不守,帝出師露次,躬擐甲冑,移檄四方。”《資治通鑑·晉愍帝建興四年》引此文,胡三省注曰:“露次者,出宿於野,上無屋宇。”《新唐書·孔緯傳》:“時羣臣露次盩厔,為盜剽脅,衣囊略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