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華德·查尼

霍華德·查尼

霍華德·查尼GrandJunctionNetworks公司創始人兼CEO。他1992年2月創辦這家公司就是要研製能讓區域網路運行速度整整提高10倍的網路交換機,並且成本低廉。當時,電腦在各個企業機構里越來越普及,組成的網路越來越密,急需傳輸效率高的交換設備。

基本信息

簡介

霍華德·查尼 霍華德·查尼

GrandJunctionNetworks公司創始人兼CEO。他1992年2月創辦這家公司就是要研製能讓區域網路運行速度整整提高10倍的網路交換機,並且成本低廉。當時,電腦在各個企業機構里越來越普及,組成的網路越來越密,急需傳輸效率高的交換設備。

不論是網際網路業“大筆財富正在地平線升起”,還是“大把的泡沫漸次破滅”,他都激情洋溢,創新不輟。

公司被收購、進入思科成為一名高級經理,一乾十年,當初的激情是否日漸消退?

“不,”霍華德·查尼(HowardCharney)先生朗聲笑答,兩條濃厚的白眉毛立即誇張地躍至眼鏡框上方,“在思科(CiscoSystems),你必須時刻保持激情!因為身處不斷變化的網際網路產業,只有持續創新才能生存,思科就是這樣。”

這並不容易,2000年網際網路泡沫破滅,IT電信業進入“寒冬”,而查尼,這位負責參與制定思科戰略的高級副總裁,5年來奔走於全球各地宣傳網際網路如何深刻改變了世界,仍然熱情洋溢,在講台上激動地走來走去……

思科簡介

思科——通往新商道的金橋

霍華德·查尼 霍華德·查尼

思科系統公司(CiscoSystems,Inc.),是網際網路解決方案的領先提供者,其設備和軟體產品主要用於連線計算機網路系統。1984年12月,思科系統公司在美國成立,創始人是史丹福大學的一對教師夫婦,計算機系的計算機中心主任萊昂納德·波薩克(LeonardBosack)和商學院的計算機中心主任桑蒂·勒納(SandyLerner),夫婦二人設計了叫做“多協定路由器”的聯網設備,用於斯坦福校園網路(SUNet),將校園內不兼容的計算機區域網路整合在一起,形成一個統一的網路。這個聯網設備被認為是聯網時代真正到來的標誌。約翰·錢伯斯於1991年加入思科,1996年,錢伯斯執掌思科帥印,是錢伯斯把思科變成了一代王朝。

對於思科公司來說,它所面對的是一個2000億美元的網路設備市場。現在他的經營範圍幾乎覆蓋了網路建設的每個部分:組成網際網路和數據傳送的路由器、交換機等網路設備市場現在幾乎都由思科公司控制。由於網路信息每四個月就增加一倍,需要更新、更快的網路傳輸設備支撐,這意味著思科的市場還在不斷膨脹,從而使思科的市場成了最受歡迎、增長最快的公司。

該企業品牌在世界品牌實驗室(WorldBrandLab)編制的2006年度《世界品牌500強》排行榜中名列第四十,在《巴倫周刊》公布的2006年度全球100家大公司受尊重度排行榜中名列第三十。

霍華德·查尼 霍華德·查尼

形容網路發展的迅速是人間方一日,網上已千年,作為設備供應商,必須掌據高新技術,不斷創新,然而誰也無法一一發明所有的技術,思科公司總裁錢伯斯認為,獲得發明的最佳途徑是花錢去買。他認為最理想的做法是買下正在研製新產品的新公司,它能在未來的6至12個月推出一個傑出的新產品,然後通過思科公司現有的分銷渠道,迅速推向市場。1996年,思科公司就是通過這種方法,成為網路交換機市場的佼佼者。

如今思科系統公司已成為公認的全球網路互聯解決方案的領先廠商,其提供的解決方案是世界各地成千上萬的公司、大學、企業和政府部門建立網際網路的基礎,用戶遍及電信、金融、服務、零售等行業以及政府部門和教育機構等。同時,思科系統公司也是建立網路的中堅力量,目前網際網路上近80%的信息流量經由思科系統公司的產品傳遞。思科已經成為毋庸置疑的網路領導者。思科系統公司目前在全球擁有35000多名雇員,2004財年的營業額超過220億美元。

霍華德·查尼 霍華德·查尼

在今天這個以網路為業務核心推動力的新經濟時代,政府、組織及企業的信息化建設不僅需要領先的網路技術和設備,更需要正確建立和充分套用智慧型網路環境的成功經驗和策略諮詢。思科網際網路商業解決方案事業部(IBSG)積極與用戶分享思科套用智慧型網的成功經驗。在《財富》“全球500強”企業中,已有280多家企業的總裁和首席信息官分享了思科經驗。美國《商業周刊》對此評論說,由於思科處在網路經濟的核心,它比任何其他公司都更適合於領導和推動全球經濟企業發展向網路模式轉型。

《財富》2008年度高盈利科技企業排行榜(思科位於第3位)

排名公司財富500強排名2007年淨利潤增幅

1微軟44141億美元12%

2IBM15104億美元10%

3思科7173億美元31%

4惠普1473億美元17%

5英特爾6070億美元38%

6甲骨文13743億美元26%

7谷歌15042億美元37%

8蘋果10335億美元76%

9高通29733億美元34%

10戴爾3429億美元14%

11德州儀器18527億美元39%

12康寧41722億美元90%

13套用材料27017億美元13%

14EMC20117億美元36%

15施樂14417億美元8%

16MEMC電子材料9138.26億美元124%

17Nvidia5437.98億美元78%

18Adobe6517.24億美元43%

19電子數據系統1157.16億美元52%

20LamResearch7596.86億美元104%

激情交易

霍華德·查尼 霍華德·查尼

10年前,查尼也經常激動地走來走去,那時他是1993年產品推出,訂單雪片般飛來,當年銷售額達450萬美元,1994年升至700萬美元,1995年翻了兩番多達到3200萬美元。GrandJunction創業成功,即籌備上市,當年7月31日,公司聘請高盛作為主承銷商準備檔案,風險投資家們興奮地看到“大筆財富正在地平線升起”。思科打來了電話。1995年的思科是年收入達22億美元的大公司,準備從它稱霸的路由器領域延伸至交換機領域,發現它需要 GrandJunction擁有的技術。打電話的是思科高級副總裁查理·吉安卡洛(CharlieGiancarlo),有趣的是,他參與創立的Kalpana公司是GrandJunction的同行,1994年剛剛被思科收購。他告訴查尼,加入思科讓Kalpana的業務一年取得的業績比單幹4年還多。 幾個星期過去了,GrandJunction正準備將第三季度的漂亮業績填入上市申請檔案,IPO路演的行程也敲定了。此時,1月上任的思科CEO約翰·錢伯斯(JohnChambers)打來電話,“用價值2億美元的思科股票收購GrandJunction怎么樣?”查尼沒有答應,不過他和董事會開始問自己一個手心出汗的問題:如果思科收購了對手並把它武裝到牙齒來跟自己拼殺,情況會如何?那邊,思科的報價在步步攀升:2.25億美元、2.75億美元,查尼提出至少500萬股思科股票,錢伯斯說:“我一股都不會多付。”查尼說:“少一股我都不賣。”不久,思科股價漲到了70美元,交易終於達成。思科以每股69.6美元500萬股股票、即3.485億美元的價格全資收購GrandJunction,查尼向公司員工宣布:“我們全體成為思科人了。”

儘管當時有40個創業夥伴因此成為百萬富翁,但公司不少人還是對止步於納斯達克感到惋惜。回顧10年前這一幕,查尼認為這是一個困難而正確的決定:“加入思科後,我不用操心現金流、不必擔心沒有充足的研發費用跟那些大個子競爭,我們本身就是大個子。我們的產品獲得了思科寬廣的銷售渠道,原先思科預計我們第一年收入1.19億,實際做到了1.24億。吉安卡洛說得對,我們單幹永遠做不到這點。”

激情“新經濟”

霍華德·查尼 霍華德·查尼

“你知道讓創業者充滿激情地每天工作14個小時的最大樂趣來自哪裡?”查尼侃侃而談,“是把新技術和產品從無到有地創造出來,滿足市場需求,從而為用戶、企業和投資者創造價值!賺錢的想法我排在第四位。”更令人激動的是,這位麻省理工學院的畢業生、加州註冊的專利律師親身參與並推動了計算機網路技術的發展。1980年,他和“網際網路之父”鮑勃·梅特卡夫(BobMetcalfe)共同創辦了3Com公司,開啟了電腦互聯的歷史;12年後,他創辦GrandJunction,大大提高了網路運行的速度;而思科收購GrandJunction,讓快速乙太網和低成本交換技術成為主流。在矽谷,像查尼這樣的人很多,正是無數工程師、商人和風險投資家創建大批新公司,把新技術和創意付諸實踐,推動以IT通信業主導的“新經濟”形成。 “新經濟”中最耀眼的奇蹟莫過於思科的崛起。這家由兩位史丹福大學教授成立於1984年的公司起初不過是生產路由器,像交通警一樣指引數據包從一個電腦網路到另外一個網路中去,但隨著網際網路的繁榮,思科被稱為網際網路的“管子工”,涉足一切基於網際網路協定技術的網路通信領域,而且率先把公司採購生產管理和對外銷售服務的流程全都搬到了網上。在2000年網際網路泡沫破滅前,公司每年至少增長50%,1999年收入達到120億美元,在2000年3月27日,其市值飆升至5480億美元,一度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

查尼指出,這一切是由錢伯斯推動發生的,迄今他在思科CEO席位上待了整整10年。錢伯斯關注客戶需求、注重快速行動,運用持續不斷的收購來獲得技術和市場、推動公司成長為巨無霸。“然而,思科並不是一個遲緩笨重的龐然大物,”查尼說,“相反,思科始終充滿著企業家的創新精神。我雖然在思科失去了從無到有的創業興奮,但獲得了思想競賽的樂趣。思科有太多來自不同公司的人,因此同一個問題有不同的解決辦法,這種氛圍刺激人們不斷創新,這是最好的小公司都難以複製的。”

激情轉型

查尼加入思科後,仍然領導原有團隊將原先的業務迅速發展為幾十億美元的大業務,在針對中小企業的網路系統市場取得領先地位。這就是錢伯斯的收購哲學,思科花錢留下那些創業者,給予充分的授權、極大的發展空間,讓他們在更大的舞台施展拳腳,用市場競爭來優勝劣汰。很多被收購公司的CEO至今還在思科,包括查尼、包括給他打電話的吉安卡洛。如果沒有挑戰及其激發的熱情,查尼不會在思科一呆就是10年。一個有力的佐證是,上世紀80年代末,查尼發現繼續呆在自己參與創辦的3Com,工作將變得越來越乏味,便果斷提前退休。他說:“思科的挑戰來自尋找新的方式恢復往日的高增長。”

2000年網際網路泡沫破滅後,全球IT電信業進入“寒冬”,思科近兩年增長率一直在10~15%浮動。進入21世紀,網際網路流量每年遞增70%,思科仍然分別占據全球路由器和交換機市場的85%和70%份額。但由於過去電信投資過度使得寬頻價格下降速度遠快於流量增長,因此思科必須像電視機廠商那樣熱切期待數字廣播技術取代模擬廣播引發設備更新換代的狂潮,而電視頻道數目的增加則毫無幫助。因此,查尼目前的工作就是考慮思科的明天。他說:“今天,思科疏通網際網路的管道工作已經打破了牆的界限,進入了人們的生活,比如視頻、IP電話把黑白無聲的網路變成了彩色有聲的。思科2005年11月收購機頂盒公司Scientific-Atlanta說明我們正在嘗試做這樣的轉變。”

雖然查尼沒有明言,但思科正在醞釀一場新的戰略轉型,積極應對電腦、通信和消費電子日益融合的第二波網際網路浪潮。這,怎不叫這位在矽谷沉浮30年的老將再次激動?

IT風雲人物

網際網路正在成為一個黑洞,它在吸收IT、電信很多傳統我們認為不可能跟網際網路產生關係的產業價值,還有把相關的產業公司捲入網際網路整個大的格局中。而這些在IT界的風雲人物,他們通過個人魅力與行業行為對業界實際發展及未來走向產生了深遠影響。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