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縣

霍縣

霍縣位於山西中南部,地處臨汾、晉中盆地交界,地跨東徑111°43′,北緯36°34′,東倚太岳山,與沁源縣、古縣毗鄰;西跨汾河,與汾西縣接壤;北籍韓信嶺,和靈石縣交界,南扼白壁關,同洪洞縣相連。

霍縣的地理位置

交通以鐵路和公路為主,鐵路交通十分便利,南同蒲鐵路貫穿南北,境內設有什林、霍州、 聖佛、 辛置四站
霍州市地處霍山背斜和呂梁隆折帶之間,地層出露較為完整。受地層地質影響,境內四周環山,中間低洼,山高塬闊,丘陵起伏,山谷梁峁、台塬階地、溝堰河灘俱全。總地勢東高西低,海拔516米(辛置鎮北益昌灘)至2504.3米(三教鄉五龍壑)。東部與北部邊境為霍山成弓形環抱,山勢險峻,老爺頂海拔標高2343.8m,是太岳山的主峰。全境東西長40km,南北寬30km,總面積765km2。其中平原面積238km2,丘陵面積294km2,山地面積233km2

霍縣的歷史悠久源遠流長

早在數十萬年前,境內已有古人居住,屬舊石器時代的早期人類文化,在汾河東岸的永合村、

霍縣霍縣
紅崖堡村一帶有考古發現。傳說顓頊畫九州,霍為冀州之地,以東有霍太山而得名。夏、商時,霍仍為冀州之地. 西周初年,周武王封其弟叔處於霍,稱為霍國。因境內有彘水,故又名彘。都城在今汾河西岸白龍鎮陳村一帶。春秋時期,晉獻公於公元前661年率軍滅霍,霍哀公奔齊。霍地由此歸晉,稱為霍邑。戰國時,公元前453年,韓、趙、魏三家分晉,霍邑先屬魏,後屬韓。韓將馮亭以上黨降趙,霍又屬趙。公元前221年,秦統一全國,分天下為36郡,霍邑屬河東郡。

西漢高祖元年(前206年),設彘縣,仍屬河東郡。王莽建國四年(12年)改彘縣為黃城。東漢陽嘉三年(134年)改黃城為永安,轄汾西、趙城。永安縣治建於霍國故都之地,即今霍州市白龍鎮陳村。

三國魏正始三年(242年),移縣治於趙城仇池壁。魏正始八年(247年),劃河東之汾北10縣為平陽郡,永安屬之。

北魏建義元年(528年),置永安郡,轄永安縣、楊縣。郡治設永安城。

隋開皇十六年(596年),置汾州,永安屬之。開皇十八年(598年),改汾州為呂州,改永安為霍邑。大業三年(607年)罷邑州,霍邑屬晉州。大業十三年(617年),太原留守李淵起兵反隋。隋將宋老生率軍3萬守霍邑。霍邑之戰,宋老生兵敗身亡,唐兵長驅直入,攻陷隋都長安。隋恭帝元年(617年)置霍山郡,轄霍邑、趙城、汾西、靈石4縣。

唐武德元年(618元),改霍山郡為呂州。貞觀十七年(643年)州罷,以霍邑縣復歸晉州,霍邑屬之。

北宋政和六年(1116年),改晉州為平陽府,霍邑屬之。 金貞佑三年(1215年),置霍州,領霍邑、趙城、汾西、靈石4縣。

元改平陽府為平陽路,後又改稱晉寧路,霍州屬之。霍州下領霍邑、趙城、靈石3縣。元貞三年(1297年)復立霍州,統管霍邑、趙城、汾西、靈石、岳陽5縣。 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霍州升為直隸州,領趙城、靈石2縣。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又增轄汾西縣。 民國元年(1912年)改霍州為霍縣,隸屬河東道。 在霍州境內(今山西霍縣陳村),故名。為山西七十年代後期新發現的古窯址之一。以燒白瓷為主,光素無紋者多,少量有印花裝飾,胎浩白,用支釘墊燒,器內及器足都留有五個小支燒痕。明代曹昭《格古要論》中所提及的彭窯仿古定器折腰盤,霍縣窯遺址里遺留甚多,證實明清兩代文獻中的彭窯就在霍縣陳村。元代還燒白地黑花品種,遺址有高足杯標本,明清兩代繪花卉者較多,有書寫文字者。傳世品有帶紀年銘文者,故宮博物院有墨書"明昌四年"(1193)盤一件,是研究該窯燒瓷上限的極有價值的資科。

霍縣古窯址

七十年代後期新發現的古窯址之一。以燒白瓷為主,光素無紋者多,少量有印花裝飾,

霍縣霍縣
胎浩白,用支釘墊燒,器內及器足都留有五個小支燒痕。明代曹昭《格古要論》中所提及的彭窯仿古定器折腰盤,霍縣窯遺址里遺留甚多,證實明清兩代文獻中的彭窯就在霍縣陳村。元代還燒白地黑花品種,遺址有高足杯標本,明清兩代繪花卉者較多,有書寫文字者。傳世品有帶紀年銘文者,故宮博物院有墨書"明昌四年"(1193)盤一件,是研究該窯燒瓷上限的極有價值的資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