霄[中國漢字]

霄[中國漢字]
霄[中國漢字]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霄是一個漢字,雲霄的意思。

基本信息

字詞釋義

筆畫數:15;

部首:雨;

①云:雲霄。

②天空:重霄;九霄雲外。

霄 <名> 形聲。字從雨,從肖,肖亦聲。“肖”意為“變小變細”。“雨”和“肖”聯合起來表示“雨滴變小變細”。 本義:雨雲。雲是高空的霧,霧是地面的雲。因此,雨的源頭應該是漂浮的細小水滴群——雲。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廣韻》相邀切《集韻》《韻會》思邀切《正韻》先雕切,音宵。《說文》雨䨘為霄雪。從雨肖聲。齊語也。《爾雅·釋天》雨䨘為霄。《注》詩曰:如彼雨雪,先集維霰。霰,冰雪雜下者,謂之霄雪。《疏》霄,卽消也。《韻會》霄雪,今人所謂濕雪也。著物則消。

又《玉篇》雲氣也。《廣韻》近天氣也。《揚雄·甘泉賦》騰淸霄而軼浮景。《注》師古曰:霄,日旁氣也。

又陵霄,花名。《爾雅翼》苕,陵苕,今陵霄。

又奔霄,王八駿之一。見《拾遺記》。

又地名。《左傳·定十四年》城莒父及霄。

又國名。《拾遺記》西方有因霄之國,人皆善嘯。

又姓。《正字通》韓非子有霄略。

又人名。《春秋·襄十一年》楚人執鄭行人良霄。《史記·楚世家》是謂霄敖。

又《集韻》仙妙切,音笑。與肖同。

又《陸雲·陸丞相誄》窮化幾神,探賾眾妙。駭塵氛埃,澄響淸霄。霄,叶音笑。

又葉桑何切,音莎。《道藏歌》彈璈北寒台,七靈曜紫霄。濟濟羣仙舉,紛紛塵中羅。

又葉思留切,音搜。《陸機詩》恢恢天網,飛沈是收。受茲下臣,騰光淸霄。 《集韻》或作䨭㲵。

詞義辨析

雲和霄。“雲”即高空的霧團,不一定變成雨雪落下來。“霄”指正在下雨雪的雲團,是地上雨雪的直接源頭。《後漢書·張衡傳》注曰:“霄,雲也。”此注曰不太確切。正確的注曰應該是:“霄,雨雲也。”

同本義

霄

霄,雨霓為霄。――《說文》

雨霓為霄雪。――《國語·齊語》。注:“冰雪雜下者謂之霄。”

風助霄仍洶。――《和吳沖卿雪詩》

又如 :霄雪(下霰)

高空稀薄遊動的雲

霄,日旁氣也。――《漢書·揚雄傳》注

霄,摩天赤氣也。――《後漢書·仲長統傳》注

霄,雲也。――《後漢書·張衡傳》注

氣似天霄。――木華《海賦》

騰虹揚霄。――郭璞《江賦》

雲際;天空

乘雲陵霄。――《淮南子·原道》

霄靄而晻暖。――王逸《魯靈光殿》

騰清霄而軼浮景 ——司馬相如 《甘泉賦》

拼音是xiao的漢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