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通半月畫報

電通半月畫報

一本看似普通的電影畫報,卻承載著太多的歷史煙雲,這其中既有光榮和使命,也有血腥和荒謬;那上面既榮幸地首次披露《義勇軍進行曲》,又為日後某些悲劇人物埋下了禍根,演變為幾十年後的新“文字獄”。

基本資料

電通半月畫報電通半月畫報
一本看似普通的電影畫報,卻承載著太多的歷史煙雲,這其中既有光榮和使命,也有血腥和荒謬;那上面既榮幸地首次披露《義勇軍進行曲》,又為日後某些悲劇人物埋下了禍根,演變為幾十年後的新“文字獄”。
這本電影畫報,名叫《電通半月畫報》。
1934年春天,紛亂迷茫的上海影壇又悄然成立了一家“電通影片公司”,這是一個由中國共產黨電影小組直接領導的左翼電影公司,由夏衍、田漢負責電影劇本創作,司徒慧敏擔任攝影廠主任,編導演員隊伍是袁牧之、應雲衛孫師毅陳波兒王人美王瑩聶耳吳印呂驥、賀綠汀等。電通公司成立之後,接連拍攝了《桃李劫》、《風雲兒女》、《自由神》、《都市風光》等進步影片,顯示了左翼電影的藝術水平和戰鬥精神。為了配合影片的宣傳發行,電通公司於1935年5月出版了《電通半月畫報》,大八開本,這樣的版式在16開電影刊物流行的年代,顯得尤為醒目,據悉每期發行量高達四萬餘冊,數字驚人。
《電通》由於刊載了多幅藍苹圖片,在浩劫年代是明令的“查禁刊物”。老出版家范用同志有“《電通》案”長文講述了他親歷親聞的《電通半月畫報》引發的“反革命事件”。如今范用同志珍藏的全份13期《電通半月畫報》已屬收藏珍品,因為它見證了歷史的光榮和荒謬。去年中國書店古舊書刊資料拍賣會,突有全份《電通》上拍,藏品上鈐有“中國電影局”藏印,估計是動亂歲月抄沒後流散出來的,最後的成交價是7150元,不高,並未體現它的歷史文獻價值。
鑒於《電通半月畫報》特殊的刊史,宛如一首傾訴人世滄桑的老歌,十分有必要將全套13期的簡目開列下來,讓後世知道中國電影史上曾經發生的一幕。
創刊號1935年5月16日出版,封面為陳波兒,內容有為創刊而特設之《風雲兒女》、《自由神》的介紹等。
第2期1935年6月1日出版。封面與封底是王人美、談瑛、袁牧之,內容為《風雲兒女》特輯,首載《義勇軍進行曲》。
第3期1935年6月16日出版。封面與封底為王瑩、施超。內容有許幸之對《風雲兒女》的自我批評及唐納、陳波兒等人的文章。
第4期於1935年7月1日出版。封面是藍苹,封底是周伯勛,內容有關《都市風光》、《自由神》介紹,司徒慧敏的譯文《論中國電影》。
第5期於1935年7月16日出版。封面封底是陸露明、顧夢鶴。內容有許幸之譯文《畫面構成論》,另有《電通生活味》等雜文。
第6期1935年8月1日出版,內容是《自由神》特輯,封面是王瑩,封底是施超、藍苹、周伯勛。
第7期1935年8月16日出版,封面聶耳,封底鄭正秋,本期為《聶耳逝世紀念特輯》。
第8期1935年9月1日出版,封面是張新珠,封底是唐納。內容有聶耳追悼會,“電通詩畫”及陸露明《北游散記》。
第9期1935年9月16日出版。封面封底為白璐、葵若虹。內容有《都市風光日記》、《電影的透明面》等。
第10期1935年10月1日出版。封面是《都市風光》八位演員,內容為《都市風光特輯》。
第11期1935年10月16日出版,封面封底是陳波兒、唐納、張新珠。內容是上海各報評論《都市風光》,另有王瑩等人的文章。
第12期於1935年11月1日出版。封面為周驂、封底是金山。內容有《喜劇家的喜劇之謎》、《舞台與銀幕的合歡》等。
第13期為革新號,1935年11月16日出版,封面是王瑩、封底是顧而已。內容有《嘉陵江上》曲譜詞,《讀者自由談》,陳波兒在《街頭巷尾》中的造型等。
電通影業公司鮮明的政治傾向,為當局所不容,當局稱《電通》為“赤色大本營”。《電通半日畫報》只存活了半年出了13期,卻於一百年的中國電影史上占有極其特殊的位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