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速記

電腦速記

電腦速記也稱計算機速記,是使用計算機或相關設備實現語言信息實時文字速記與生成電子文本的技術,是語文套用工具和中文信息處理現代化的重要手段。電腦速記在按小時計費的普通職業中,每個小時能拿到150元到200元人民幣的收入,除了同聲傳譯外,很少有能夠超過電腦速記的了。電腦速記公司的客戶主要有公關公司、媒體、機關、網路公司,尤其是入口網站。一般會議場合,每場速記下來大約都在兩個小時,速記員的神經在此期間高度緊繃,因為與會者的話只說一遍,不會重複,這就決定了速記員不能有片刻鬆懈,尤其是遇到一些演講者夾雜方言和英語時,他們就更要聚精會神,仔細辨別。

速記員

速錄師在做電腦速記速錄師在做電腦速記

在按小時計費的普通職業中,每個小時能拿到150元到200元人民幣的收入,除了同聲傳譯外,很

少有能夠超過電腦速記的了。如果你願意,你可以把它看成一個“粉領職業”,因為這個職業的狀況滿足“粉領”的一切條件———不坐班,高收入,工作環境良好。對那些只有普通學歷水平的女孩子們來說,從事電腦速記的門檻並不算太高,且收入也還不低。

大多數人印象中的速記還是傳統的手寫速記,記錄後的稿件是一個個類似蝌蚪的符號,且需要一段時間將符號轉化為文字。而時下興起的電腦速記,記錄的是純粹的文字信息,且完全不同於傳統的速記技術。它能保證完全與說話同步。舉例來說,電視裡現場直播時的字幕,電腦速記員就是幕後英雄。

電腦速記電腦速記

電腦速記公司的客戶主要有公關公司、媒體、機關、網路公司,尤其是入口網站。比如新浪,每月用在速記上的費用不菲,嘉賓做客聊天室,都會請專業速記,忙的時候,一天有七場。此外,電腦速記也開始廣泛套用於行業或企業舉行的重要會議、談判、律

師取證、法庭審訊、記者採訪等領域,尤其是在一些不適宜錄音的重要場合,電腦速記已成為快速、有效的文獻和信息保存的主要方式。

雖然電腦速記這個行業還處於手工作坊階段,但其發展前途很大。在北京,電腦速記公司有十來家,公司規模都不大,每家公司平均4至5人,有的公司甚至只有一個人單打獨鬥。當前,北京合格的速記員不足百人,遠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

業內人士認為這個行業現狀是“有市無行”,以北京市場為例,北京每天平均有200場會議,真正用速記的不足1/10。而業內的人才就連這1/10都滿足不了,人才已成為制約其形成規模經營的瓶頸。目前,我國計算機速記人才奇缺,全國的計算機速記員只有1萬多人,達到高級速記師水平的不超過100人。深圳目前的電腦速記人員人數極少,且大多集中在法院等部門,而像電視台、電台、報社等媒體,以及許多大型企業都還沒有固定的速記人員。

目前,速記服務的酬金為每天1200元~1500元。從事這一行業的人員收入一般採用工資加提成的方式,一個高級電腦速記員每月收入平均在4000元至5000元之間,業務高峰期可達到上萬元,初級速記員也能達到2000元至3000元的月收入。據透露,不光是速記公司,很多企業、機關為提高辦公效率也都在考慮設立電腦速記員或有速記技能的文秘人員。專家認為,至少在10年內,中文語音識別技術不會對中文的電腦速記形成威脅,所以,這項職業目前還是大有前途的。

當前,真正可以達到會議記錄水平的專業速記員其實並不多,熟練的速記員成了各公司爭搶的目標。學習速記的門檻很低,只要具備高中或中專文化水平及一定的語言表達能力,年齡低於35歲即可。但是,要成為專業的速記人員,除了學習速錄機的指法、操作等知識外,還要學習聲音識別的基礎理論以及記錄上的技巧,此外,還要經過大量的練習和實習———速度是練出來的。

電腦速記的勞動強度並不低。一般會議場合,每場速記下來大約都在兩個小時,速記員的神經在此期間高度緊繃,因為與會者的話只說一遍,不會重複,這就決定了速記員不能有片刻鬆懈,尤其是遇到一些演講者夾雜方言和英語時,他們就更要聚精會神,仔細辨別。

特點

趨勢好,剛起步

凡是市場經濟已開發國家,如美國、日本速記的普及率都很高。目前,我國速記人才也同樣緊缺,速記市場剛剛起步。

新知識、新體驗

書本是過去的知識,報刊雜誌是現在的知識,論壇、研討則接觸的是新知識。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之中,心理素質、文化修養都在提高。

收入好、有前途

打工、自由職業、做老闆只是你的個人選擇。不斷的重複,就會熟能生巧,頻繁的觸新,則能前途無限。速記職業於不斷重複之間提高技能,在頻繁觸新之中學習積累。

速記市場需求量的激增是與社會的信息化進程息息相關的。在北京,平均每天就有兩三百場會議,不少內容需要當場記錄;各單位大量的影像、文字材料,需要轉換為電子格式;還有論壇速記、網站訪談速記、傳媒專訪速記、快速文字錄入……傳統的五筆打字法,已經難以跟上時代的快節奏。

由於速記人才缺乏,很多的速記服務公司如今開起了培訓班,有半年的長期班和一年的職業班,學員只須高中和中專水平。方經理介紹,速記員中水平最高的每分鐘可以打240到300個字,超過了一般人的說話速度,他們眼睛看到字都不用經過大腦反應,手指直接就動了。有了這本領,無論是作為主要技能和輔助技能,找個薪水較高的工作絕對不成問題。

速記這項看似簡單的工作,如今被高科技重新賦予了全新的內涵,成為知識性服務產業。而只要有隨市場轉向的眼光,低學歷人群也有了邁進高收入門檻兒的機會;掌握了一項簡單而專一的技能,也能成為收入不菲的白領。

奇缺原因

由於速錄工作是一種要求熟練度極高的工種,一般的初學者需要經過一到兩年的實際工作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速錄師,所以培養一名高級速錄師需要二至三年的周期,在這二至三年的時間中,一個是錄入速度的提升,另外一方面是對各行各業的知識的積累,所以高級速錄師要且備快速錄入和廣博的知識,缺少任何一項都很難速錄出一篇高質量的稿件。速記行業快速發展也只是2002年左右才開始,以至於市場上高級速錄師奇缺。需要為大家糾正的一種思想是,單純通過手工錄入,即使是工作五年以上的熟練速錄師,也很難完成一字不差的錄入,速記錄入在演講者語速不是很快的情況下,做到一字不差沒有問題,但是在語速比較快的情況下,國內沒有幾個人可以實現這種現場交稿並且一字不差的程式。

目前市場上有一家叫智慧型速記的公司,在亞偉式速錄的基礎上,研發出一套語音處理軟體,該軟體可結合亞偉式速錄,在原有亞偉雙人配合的情況下,實現現場交稿一字不落的功能,大大地提高了稿件的質量和速錄師工作的效率,技術上遠勝於亞偉速錄的“語音伴侶”。亞偉速錄曾經為了提高速記行業的整體速記質量,研發過一套名為“語音伴侶”的軟體,但由於實用性較差,真正的速錄師很少在工作中套用,大量的研發費用打水漂,有些人在購買了“語音伴侶”後,也只是作為一款錄音軟體來使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