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音寺[河南]

雷音寺[河南]

雷音寺[河南]位於河南省魯山縣的雷音寺創建於東漢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漢使及印度二高僧攝摩騰、竺法蘭帶佛像、佛經抵中原後,雲遊各地傳播佛教,一日行至魯陽西北外方山楚國城堡時,突然,晴天霹靂,佛祖現身說法,二高僧頓時開悟,奏明劉莊皇帝,在外方山楚城堡修建寺院,漢明帝賜寺院名為“雷音寺”,寺院當時占地面積約二十平方公里,建築依山就勢,氣勢宏偉,隨之高僧雲集,香火鼎勝,印度高僧從西域帶來了大量佛經,在雷音寺傳經說法,後因《西遊記》的傳說,雷音寺被譽為“佛教祖庭,經法根源”,從此雷音寺成為漢傳佛教的傳播中心,並流傳著觀世音菩薩在此修行的美麗而古老的傳說。

基本信息

簡介

雷音寺[河南]雷音寺[河南]

雷音寺[河南]位於河南省魯山縣的雷音寺創建於東漢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漢使及印度二高僧攝摩騰、竺法蘭帶佛像、佛經抵中原後,雲遊各地傳播佛教,一日行至魯陽西北外方山楚國城堡時,突然,晴天霹靂,佛祖現身說法,二高僧頓時開悟,奏明劉莊皇帝,在外方山楚城堡修建寺院,漢明帝賜寺院名為“雷音寺”,寺院當時占地面積約二十平方公里,建築依山就勢,氣勢宏偉,隨之高僧雲集,香火鼎勝,印度高僧從西域帶來了大量佛經,在雷音寺傳經說法,後因《西遊記》的傳說,雷音寺被譽為“佛教祖庭,經法根源”,從此雷音寺成為漢傳佛教的傳播中心,並流傳著觀世音菩薩在此修行的美麗而古老的傳說。

神話傳說

觀世音菩薩在雷音寺修行的故事在當地是這樣演繹的:據傳,古時有一國,國王叫妙莊王,有三女,第三女名妙善,自幼聰慧美麗,天生佛性,是西天佛國慈航大士,為拯救東土水火之中的眾生而轉世中原人間的。妙善年近十六歲時父王為其配嫁,她卻執意出家修持佛法。妙莊王大怒,讓其挑水、做飯、澆花、掃地,用盡一切軟硬兼施的辦法令妙善公主從嫁,妙善不從,莊王無奈,只好假意同意妙善公主到白雀寺隨惠真法師修行,實為罰做苦工,原指望用此苦行迫使妙善公主回心轉意,不料妙善意志堅決。莊王大怒,派遣將士欲斬殺妙善,幸得莊王手下四員大將將妙善公主救下,護送到魯陽西北外方山楚城堡雷音寺修行。妙善公主的失蹤,使眾臣大驚失色,急奏莊王。莊王大怒,速調一千精兵,迫至雷音寺,妙善躲避寺後一山洞內,莊王下令火燒雷音寺,殺盡僧人,四員大將和雷音寺武僧憑藉楚城堡天險力戰莊王,精兵最終戰勝莊王,但致使四員大將和雷音寺僧人傷亡殘重,四員大將戰死後化作四座山峰,日夜守護在妙善的修行地,從此妙善在雷音寺修持佛法,普渡眾生,當地百姓官史只要有求妙善的,有求必應,特別是做生意求財的更是如願以償,妙善當時有一金磨、一神泉,金磨日夜磨金豆,神泉日夜淌甘露,有求財的,她便施金豆,有求治病的,她就灑甘露,金豆種下遍地生金,甘露灑下,百病消除,因此當地老百姓則把妙善尊稱為“金老婆”,妙善避難和修行過的山洞叫“老母洞”,妙善梳妝過的山頭叫“梳妝檯”。將軍化為的山峰叫“將軍山”,當然楚城堡就叫老婆寨了。(據專家考證,老婆寨的楚城堡即公元前688年楚國修建的楚長城,是中國的長城之父,現今環山崖20公里,城牆基本保存完好。)
佛法無邊,因果報應。妙莊王因殺戮雷音寺僧人,罪業深重,患上一種怪病,久治不愈,一日,莊王夢中有一人告之:“若醫此疾,需用無嗔高人的手、眼,做藥引,方可治癒,此高人便在雷音寺。”莊王便派重兵包圍了雷音寺,妙善公主聞聽此事,不念父王前嫌,主動挖下自已雙眼,自殘雙手,讓寺僧交與父王配藥。莊王病癒後,良心發現,親率皇后及文武百官前去雷音寺答謝恩人。到雷音寺後,皇后一見恩人,便覺酷似自己的三女兒妙善,皇后問畢,妙善稱是,莊王、皇后及文武百官見三公主無手無眼,頓時舉天悲痛,天空為之泣淚、大地為之動容,霎時,睛天雷電,天鼓發響,紫雲周覆,光環四射,妙善公主示現千手千眼身像,端莊肅穆。深受苦難的妙善公主在雷音寺終於修成正果。
此後,妙善為答謝父母養育之恩,回到離妙莊王相隔幾里的香山寺,為當地百姓消災解難,隨之眾佛護持妙善,赴南海普陀山布道,從此行善天下,普度眾生,成為“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觀世音菩”。

現狀

經過歷史的變遷,現今的雷音寺,座北面南,總占地面積二十畝,北靠老婆寨楚長城,龍脈蜿延束腰,開口結穴,東青龍山勢雄偉回頭成雙岸,西白虎嶺脈有情而雙臥,寺前河水如彎弓盤迴,寺院紫雲繚繞,金壁輝煌,青山綠水,松柏鬱郁……寺院主體建築有: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接引殿、藥師殿五重殿堂及觀音殿、地藏殿、方丈室、客堂、齋堂、寮房、財神殿等建築,現雷音寺觀音菩薩修行過的老母洞正籌備建設中,雷音寺僧眾居士日夜祈禱國泰民安,家家平安吉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