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虎飛行特技小組

雷虎飛行特技小組

雷虎飛行特技小組,是台灣空軍之下的飛行特技小組,成立於1953年,是由當初在美國受訓的台灣空軍軍官仿效美國雷鳥飛行表演隊(U.S. Air Force Thunderbirds)創立。使用表演機型從最早F-84雷霆機,到F-86軍刀機、F-5A自由鬥士戰機、F-5E虎二型戰機等。1988年1月,改由空軍官校接替特技表演任務,並換裝由台灣自製AT-3自強號噴射教練機至今。

簡介

編隊迴轉編隊迴轉
雷虎飛行特技小組1953年成立於台南空軍基地,是由當初在美國受訓的台灣地區空軍軍官仿效美國雷鳥飛行表演隊創立。成立目的在精研飛行技能,成立之目的乃為精研飛行技能,培養團隊精神,增強作戰必勝信念,展現空軍優異飛行技能。1954年在台灣亮相,並獲得肯定,受到當時台灣地區空軍司令王叔銘上將的支持,正式命名為“空軍雷虎特技小組”。

空軍雷虎小組也是遠東地區第一支特技飛行小組,成立初期就以精湛技術揚名國際。1957年,在菲律賓航空周首開先例九機編隊表演;1959年赴美參加第一屆航空表演,以九架軍刀機做低空表演贏得讚譽。目前研發特技表演項目多達23種,在眾多節慶以及特殊活動上演出。

使用機種

雷虎小組使用表演機型從最早F-84雷霆機,到F-86軍刀機、F-5A自由鬥士戰機、F-5E虎二型戰機等。1988年1月,改由空軍官校接替特技表演任務,並換裝由台灣自製AT-3自強號噴射教練機至今。

表演項目

貼背貼背
1957年在菲律賓航空周首開先例九架F-86戰機編隊表演。
1959年參加世界航空協會展覽,以12架F-86戰機演出“炸彈開花”,一舉成名,為世界最高特技飛行水平。後期竟達驚人的十六機鑽石編隊特技飛行水準,至今無人可及。
目前全球僅美國雷鳥飛行表演隊義大利三色箭等屈指可數的兩三支特技飛行隊可以勉強表演九機密集鑽石編隊特技。
雷虎小組的表演項目總計20項空中戰技課目,歷時25分鐘,分別為:

七機大雁隊型低空通過
七機菱形小轉彎
單機倒飛
六機箭形低速+單機高速交叉通過
單機快滾
六機左桶滾
單機快滾
六機箭形斤斗

雙機尾隨滾轉
雙機尾隨滾轉
單機低速倒飛
六機扇形展開
單機小轉彎+斤斗
雙機正倒飛
單機慢滾
雙機交叉轉彎
四機跟蹤換菱形斤斗
雙機心形斤斗
四機一致滾
單機古巴八字
六機向上(下)炸彈開花+單機垂直鑽升快滾
五機密集隊形穿心
雙機尾隨滾轉
四機一致滾
單機倒飛
四點滾
編隊滾轉

胸章

雷虎原胸章雷虎原胸章
雷虎特技小組成立之初,設計出了“老虎走鋼絲”的卡通標誌,後來被上級單位評為雜耍馬戲而遭停用。

現狀

雷虎現用胸章雷虎現用胸章
在兩岸對峙的日子,台軍戰備任務繁重,“雷虎”小組往往從空軍第1大隊下轄的3箇中隊里抽調,誰不擔負值班任務就拉出去表演。1988年,“雷虎”小組編入“岡山空軍軍官學校”,隊員也從戰鬥機飛行員改為飛行教官。而這些飛行員平均每人有近3500小時飛行經驗。

但“雷虎”小組卻始終是兼職身份,地位不高,在台灣空軍中被視為“雞肋”單位,甚至數次傳出要解散的傳聞。

殉職成員

雙機交叉轉彎雙機交叉轉彎
呂廷文,遼寧省法庫縣人,空軍官校31期,民國45年10月21日駕F-84G 170號機表演噴煙時失事殉職。

周林峰,浙江省諸暨縣人,空軍官校29期,民國48年10月21日駕F-86F 030號機編隊表演時,與黎國華空中擦撞失事殉職。

黎國華,廣西省桂林市人,空軍官校29期,民國48年10月21日駕F-86F 403號機編隊表演時,與周林峰空中擦撞失事殉職。

席德隴,江蘇省崑山縣人,空軍官校32期,民國52年4月15日駕F-86F 445號機實施炸彈開花後集合時,失事殉職。

羅宏新,浙江省新登縣人,空軍官校38期,民國60年10月31日駕F-5A 1218號機表演時,失事墜毀於台北中興大橋旁。

徐海華,山東省濟南市人,空軍官校65期,民國86年6月27日駕AT-3 0833號機練習單機四點滾時,失事殉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