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內·克萊爾

雷內·克萊爾

雷內·克萊爾(1898年11月11日—1981年3月15日),法國導演、編劇、演員。他和讓·雷諾瓦、馬塞爾·卡爾內並稱法國影壇早期三傑。 1981年3月15日逝世。

基本信息

早年經歷

1898年11月11日,雷內·克萊爾出生於法國巴黎鬧市區的一個商人家庭,自幼耳濡目染了這座繁華都市豐富多彩的日常生活。兒時的記憶深深烙在他的內心,也影響了他的電影創作,他影片中表現的熱鬧場景,大都源自他熟悉的巴黎市區生活。克萊爾中學時代便熱衷於文學,並且終生保持著這種興趣。

1913年中學畢業後後立志於文學,因未考上大學,這位商賈之子拒絕繼承父業,於1916年應徵到戰地流動醫院服役,並且將這段恐怖經歷寫成了兩本詩集《祭人間》和《大地》,但從未發表。

演藝經歷

雷內·克萊爾 雷內·克萊爾

1919年起初從事新聞工作,寫《怪物之島》劇本,後來又對電影產生了興趣。1920年,由於一次偶然的機遇,他在在費雅德指導下在影片《生活的百合花》中扮演了一名風流小生,由於當時電影還未被上層社會接納,家境頗豐的克萊爾不得不用假名參演影片,取藝名雷內·克萊爾,後來又主演了《孤兒》、《巴黎塞特》、 《死亡的意義》和《一夜幽情》。

1922年,克萊爾開始寫作影評和電影理論文章,同時尋找機會轉嚮導演創作實踐。

他曾擔任雅·德·巴隆塞里的助手,第一部作品為幻想喜劇《沉睡的巴黎》(1923)。這部影片同他後來的許多影片一樣,編劇都是由他本人擔任。他的第二部影片《幕間節目》(1924)是為法國現代派作曲家薩蒂的芭蕾舞劇幕間放映而製作的。這兩部影片使他成為先鋒派藝術的代表人物。

影片《紅磨坊的幽靈》(1925)和《假想的旅行》(1925)是以神話和幻想的情節為背景的。《風的俘虜》(1926)。

雷內·克萊爾作品 雷內·克萊爾作品

無聲電影時代克萊爾的最佳作品為《義大利草帽》(根據拉比什的作品改編,1927)。

《兩個膽小鬼》(1929),此外他還拍過一部表現艾菲爾鐵塔的短紀錄片《鐵塔》(1928)。

克萊爾的第一部有聲電影《巴黎屋檐下》(1930)中廣泛運用了音樂主題,而儘量縮減了有聲的對話。

《百萬法郎》(1931)和《七月十四日》(1933)。

1932年拍攝的《我們要求自由》尖銳地諷刺了資本主義生產制度;影片《最後一個億萬富翁》(1934)嘲諷了資產階級議會的政治陰謀和正在產生的法西斯主義。這部影片在德國的一些地方禁止演出,加上政治上的排擠,他遂去英國,克萊爾在英國拍攝的兩部影片《鬼魂西行》(1935,英國)和《假訊息》(1938)也具有諷刺特點。尤其是《鬼魂西行》融合了英國人的幽默和法國人的熱情,在國際上引起轟動。

1940—1946年克萊爾住在美國,在那裡拍攝了《紐奧良的情婦》(1941)、《我娶了一個女巫》(1942)、《明天發生的事情》(1944)和《天網恢恢》(1945)。其中最有影響的是喜劇片《我娶了一個女巫》(1942年)。在影片中,導演把其所特有的幻想風格和對美國的冷嘲熱諷結合在一起。由於強烈的個人化創作思想同好萊塢的大製片廠制度格格不入,加上長期脫離自己熟悉的生活,克萊爾在這個時期創作的影片已無法與從前相提並論。

戰後克萊爾返回法國拍攝的第一部影片是《沉默是金》(1947)是一部有關早期電影業的撫今追昔喜劇片。又拍攝了與當時反映法國工人生活的影片《曙光》和描寫法國工人抗擊德國法西斯鬥爭的影片《鐵路上的戰鬥》。影片《魔鬼的美》(1949)影射了1950年代初期歐洲反核子彈的民眾運動。(1950)改編自德國詩人歌德的《浮士德》。《夜來香》(1952)影片《大演習》(1955)揭示了主人公內心世界。《百合門》(1958)洋溢著熱烈的人道主義氣息。

1960年代上半期,克萊爾拍過幾部影片,如《婚姻》(1960,集錦片《法國女人與愛情》的插曲),《兩隻鴿子》(1961,集錦片《四個真理》的插曲)。

影片《世上所有的黃金》(1961)嘲笑了那些想把世上的一切財物都搜刮到自己手中的生意人。

《全世界的黃金》(1962)

《風流的聚會》(1965)等等。

《風流的節日》(1966)。雷內·克萊爾於1966年退出影壇,專心整理自己的創作經驗和對電影藝術的思考。

1979年克萊爾獲莫斯科國際電影節紀念獎 。1981年去世於巴黎。

主要作品

參演電影

上映時間劇名扮演角色導演合作演員
1921 Parisette ---- 路易斯·菲拉德 Sandra Milovanoff

(以上參考資料)

導演作品

時間片名主演
1924年幕間節目Marcel Duchamp、曼·雷伊
1925年沉睡的巴黎Henri Rollan、Charles Martinelli
紅磨坊的魅影Albert Préjean、Sandra Milovanoff
1927年義大利草帽Jim Gérald、Paul Ollivier
1928年鐵塔-
1930年巴黎屋檐下Albert Préjean、Pola Illéry
1931年最後一個百萬富翁Paul Ollivier、安娜貝拉
我們等待自由Henri Marchand、Raymond Cordy
1934年最後的億萬富豪Max Dearly、Sinoël
1935年鬼魂西行羅伯特·多納特、簡·帕克
1938年Break the News傑克·布查楠、莫里斯·切瓦力亞
1941年紐奧良之光瑪琳·黛德麗、布魯斯·卡伯特
1942年我娶了一個女巫弗雷德里克·馬奇、維羅妮卡·萊克
1943年天長地久George Kirby、Doreen Munroe
1944年明天發生什麼迪克·鮑威爾、琳達·達內爾
1945年終局巴里·菲茨傑拉德、沃爾特·休斯頓
1947年沉默是金莫里斯·切瓦力亞、弗蘭索斯·皮埃爾
1950年魔鬼的美米切爾·西芒、傑拉·菲利浦
1952年夜美人傑拉·菲利浦、瑪蒂妮·卡洛
1955年大演習碧姬·芭鐸、米歇爾·摩根
1957年里拉大門皮埃爾·布拉瑟、Georges Brassens
1960年愛情和法國女郎Jacqueline Porel、Pierre-Jean Vaillard
1961年全世界的黃金布爾維爾、Alfred Adam
1962年Three Fables of Love萊斯利·卡倫、夏爾·阿茲納夫
1965年風流的節日讓-皮埃爾·卡塞爾

(以上參考資料)

製片作品

時間片名
1938年Break the News
1941年紐奧良之光
1942年我娶了一個女巫
1943年天長地久
1945年終局
1947年沉默是金
1952年夜美人
1955年大演習
1957年里拉大門
1961年全世界的黃金

(以上參考資料)

編劇作品

時間片名
1924年幕間節目
1925年紅磨坊的魅影、沉睡的巴黎
1930年巴黎屋檐下
1931年最後一個百萬富翁、我們等待自由
1934年最後的億萬富豪
1935年鬼魂西行
1938年Break the News
1941年紐奧良之光
1942年我娶了一個女巫
1944年明天發生什麼
1947年沉默是金
1952年夜美人
1955年大演習
1957年里拉大門
1960年愛情和法國女郎
1961年全世界的黃金
1962年Three Fables of Love
1965年風流的節日

(以上參考資料)

剪輯作品

時間片名
1925年沉睡的巴黎、紅磨坊的魅影

副導演作品

時間片名
1937年英倫戰火

(以上參考資料)

出版書籍

出版時間書名
1951年《電影隨想錄》
1970年《昨天的電影、今天的電影》
-《亞當斯》
-《中國王子》
-《點點滴滴》

社會活動

克萊爾還是第一個被接納為法蘭西學院院士的電影藝術家,是在1962中成為院士的。

人物評價

雷內·克萊爾是作品具有目的性和進步性的電影工作者。他的細膩、變幻多端的風格、清晰有力卻淡淡的線條,遠遠超過了它實際表現出來的意義。可以說,他的作品象某些樂曲和詩歌一樣,只有看過兩遍之後才會有收益,不看兩遍是理解不了的。雷內·克萊爾的現實主義始終是芭蕾舞式的現實主義。他給劇中人物穿上花哨的服裝,戴上合乎身份的飾物,同時又使他們風格化,把他們的輪廓簡化,從而把他們引入他獨創的世界中去。

雷內·克萊爾具有一種特殊的觀察世界的能力,這正是他的真正價值所在。他有一個獨立於演員之外的、個性鮮明的世界。 他讓觀眾看到的是一系列畫面而不是單純的敘述,就象在《兩個膽小鬼》里一樣,技術上的創新在影片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 。 (《電影史》)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