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龍湖水庫

雲龍湖水庫

雲龍湖水庫原名“簸箕窪”又名“石狗湖”,位於徐州城區西南部,是雲龍風景區主要景區,1984年被江蘇省政府批准為省級風景名勝區。它西連韓山,東依雲龍山,南停大山頭和豬山,原水面5.8平方公里,陸地5.6平方公里,包括新近開發的小南湖景區(總面積1.661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0.962平方公里),雲龍湖水面面積已達到6.76平方公里,陸地面積6.3平方公里(含小南湖景區)。以湖中路為界,東湖周長約8.1公里,西湖長約7公里,全湖周長約12公里(不包括小南湖)。

景區簡介

雲龍湖底平均海拔30。8米,常年水位海拔33米左右,1978年開闢了一條穿雲龍山的溢洪道,全長2000米。2003年為了保護雲龍湖的水質,鋪設了11公里長的環湖截污管道,新建了三座泵站,實現了雲龍湖區域的雨污分流,達到了國家重點風景區二類湖泊水質要求。
雲龍湖真山真水,山清水秀,湖光山色,山水爭輝。古往今來,其三面青山一面城的天工自然美景,吸引了眾多遊子。北宋文學家蘇軾知徐州時,情鍾此湖,曾發奇想:“若能引上游丁塘湖之水,則北湖儼若杭州。”然而,蘇軾空有此願,遺恨千年,到了改革開放的今天,才變成現實。西湖嬌滴,雲龍湖秀麗;西湖溫和,雲龍湖莊重;西湖濃妝,雲龍湖淡抹;西湖幽深,雲龍湖坦蕩。1994年12月11日雲龍湖與杭州西湖結為“姊妹湖”。
改革開放以來,中共徐州市委、徐州市人民政府為提高城市功能,改善投資環境,增強吸引力,促進經濟發展,銳意開發雲龍湖風景區,辟館建塔,築島修路,植木藝卉,精心裝點,遂使雲龍湖剖石見玉,光彩照人,成為一處綜合觀光的旅遊風景區,一條玉帶般的湖中路,把湖面分成東西兩湖,石橋鑒通,垂柳兩岸,草坪似毯;環湖路依山順堤,寬闊平坦,環繞一湖碧水。
市區中山路南端,即為雲龍湖風景區大門。三面青山,疊翠連綿,一湖波光,盡收眼底,令人胸襟豁然,心曠神怡。沿湖而行,綠草如菌,三春桃紅柳綠,仲夏荷花比艷,深秋楓葉如火,嚴冬青松傲雪,東岸夏景,西岸秋景,北岸冬景。四時風光鮮明,各自異彩紛呈。
雲龍湖風景區雲龍湖景點玉綴珠聯,風物如畫。以功能論,東湖遊覽區以水上活動和參觀遊覽為主,西湖遊覽區以療養度假為主,湖南則主要以娛樂及賓館為主,以水相劃又有水中景與水邊景為分,一十八景,景景相望,各有千秋。雲龍湖-西子湖,徐州人正以精巧的手法,無限的情愛,為她梳妝打扮,披彩掛玉,向世人展現出一個更加美麗的西子。
徐州向以眾多的漢代瑰寶聞名中外,其南郊園林卻以山水風韻秀甲淮海。雲龍山、雲龍湖、彭園、動物園、淮海烈士陵園及泉山森林公園,莽莽蒼蒼,連成一片,氣勢磅薄,蔚成大觀。風光秀美的雲龍湖風景名勝區則是其中閃閃發光的一顆璀璨明珠。
雲龍湖水上世界樂園由淡水魚官和海洋珍稀生物標本館兩大部分組成。淡水魚官分成名貴魚廳、自然模擬廳、熱帶魚廳、水晶官、海洋生物錄相廳五大部分,在整個博大的人造江河湖海藍天白雲和花草樹木烘襯下,展出了來自世界35個國家和地區的150多種珍貴魚種。其中不少為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海洋珍稀生物標本館陳列了魚、龜、蝦、蟹、貝、獸、珊瑚等七大系列、1300多種、2400餘件千奇百怪的海洋生物標本,展示了海底世界的風彩。

歷史

1958年,徐州就開始了雲龍湖風景區的建設。先是在湖北岸修築了8里長堤。與主城區隔開,將東西南之水匯入湖中、並引水增添水量。

1984年被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為省級風景名勝區。

1994年12月雲龍湖與杭州西湖結為“姊妹湖”。

2005年被國家旅遊局評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2013年6月,徐州雲龍湖風景區正式申報創建國家AAAAA級景區。

2014年11月26日,徐州雲龍湖風景區通過國家5A級旅遊景區資源景觀質量評審,再經過一年創建期內的明查暗訪即可通過驗收,拿到5A級景區金字招牌。

旅遊交通

市內乘游2路、22路車雲龍湖站下。 在景點內可以乘坐小型旅遊車,一般為二十元左右。

南湖景區

小南湖景區規劃總面積1.661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0.962平方公里。
小南湖景區布局呈“W”上有一橫的形狀。一橫為湖南路,“W”中間的空白部位為小南湖的水面,景區內有一池二島、三軒五園。其中一池:即小南湖水面通過兩座長橋與主湖相通,形成相對獨立的一片有園林建築的幽靜池塘;二島:指從湖南路、湖南岸的南北兩個方向伸向湖中的島、兩島相望,水面相連,島與岸之間以景觀橋相連,造成小南湖多變的地形,也使每一條陸地、水面的遊覽線路都有移步換景的效果;三軒五園:指這裡的園林古典式建築,有亭、園、院、榭、台、軒、閣,以及橋、堤等。整個小南湖景區水面精巧、環湖布景,以“江南園林”特色的會館藝苑、水鄉人家、小橋流水、名苑流香、荷塘魚藕為主體景觀,形成“靜湖幽園”的中國古典人文及自然景觀特色。

相關景點

日暮下的雲龍湖南湖長橋:位於湖南路西段,是連線濱湖旅遊觀光區和南湖堤觀光區的一座景觀橋,為鋼筋混凝土結構,17孔連拱橋,其造型與北京頤和園十七孔橋一致。全長183米,寬10米,最大孔徑7。8米橋上可通汽車,橋下為水上遊覽通道,橋面採用漢白玉飾面。中部橋面隆起,形如彎月。橋形鮮明、生動、富有活力,具有賞心悅目的效果。
三影橋:位於小南湖中部,是連線百花洲特色植被觀賞區與南湖島休閒度假區的一座景觀橋,橋長85。5米,寬6米,中孔跨度20米。結構為石砌三孔拱橋,橋頭兩側建仿古廊亭,亭與亭之間以廊相連形成廊橋,立面為敞開式結構,使水面上的空間半透半隔,增加水景的層次和水面的寬闊感,遊人在橋上可領略“清風明月本無價,近水遠山皆有情”的是詩情畫意。拱橋橋身潔白,如玉帶跨碧湖,三孔三影,丰姿卓越。
雙影橋:位於湖南路中段,為石砌多孔雙道拱結構。橋長76。9米,寬20米,橋下有六孔。設南北兩橋雙車道,雙車道之間有6米寬的水面,四周有護欄,護欄的東西兩側為花壇。橋頭兩側有4個亭子,亭內設定石桌、石凳,供遊人休憩、賞湖。整個建築風格輕盈秀美、玲瓏剔透,帶有明顯的南方拱橋的特點。
單影橋:位於小南湖東部,是連線百花洲特色植被觀賞區與生態林景觀培育區的一座景觀橋,橋長52米,寬6米,為單孔拱橋墩。一孔倒映湖中,猶如一輪明月。
石瓮倚月:由中央美術學院設計,石翁造型以新石器時代的陶瓮及徐州市出土的陶瓮為特點,結合兩漢文化奔放、樸拙的精神面貌,融入三面景牆之中。該景點是整個小南湖景區甚至整個雲龍湖的標誌性景點,更完美地詮釋雲龍湖與杭州西湖的姊妹關係,形成南觀西湖“三潭倚月”,北游雲龍湖“石瓮倚月”的關聯性旅遊景觀。泛舟在“石瓮倚月”的景點中,將可觀賞到刻意設計成橄欖型橫斷面的景牆和虛擬的瓮形,給人一種移步景異的優美畫面;細看之下,則可欣賞到雕刻在景牆和石瓮上富有兩漢文化特點的吉祥紋飾。
湖南景觀路:湖南路全長1680米,道寬10米,兩側與園林景觀相結合,沿線建有雙影橋和南湖長橋兩座景觀橋,以及湖堤春曉、石瓮倚月兩座親水平台,北側建有生態景石護岸,道路兩側游步道蜿蜒相隨,成為繼湖東路後雲龍湖風景區又一條生態景觀大道

生態和諧

雲龍湖2008年徐州市城區為雲龍湖全面提升雲龍湖品位打造生態和諧景區,對於改善城市形象、調節城市氣候起著無法替代的作用。在各方努力下,雲龍湖水質有所改善,水體狀況較穩定,但是與其應該能夠起到的地位和功能相比,還有很多急待解決的問題,如污染問題、水體問題等。如果不能儘快、妥善地解決這些問題,就無法在建設國家園林城市、綠色生態城市的工作中有所突破。建議採取以下措施:
一、立即在雲龍湖全湖範圍內禁漁、禁釣、禁養殖
雲龍湖是較為封閉的水體,生態系統較為脆弱。即使沒有國家保護的水生動物,也必須在全湖範圍內實行禁漁、禁釣。且雲龍湖建設方向是風景名勝區,不是魚塘、不是水庫,更不是養殖場。千島湖湖水平均透明度為2米,這成為其吸引海內外遊客的極大賣點;漁、釣、養殖,破壞生態平衡,嚴重污染水體,實際上是逐眼前蠅頭小利,毀掉徐州瑰寶。
二、關閉與雲龍湖直接接觸的餐飲企業
飯店、酒店直接建在雲龍湖邊上,可以在任何時候直接將污水、垃圾雜物倒入雲龍湖,難以發現,且環保部門難以監督。雲龍湖是較為封閉的水體,自淨能力差,必須採取堅決措施,關閉與雲龍湖直接接觸的餐飲企業。
三、在小南湖地區放養觀賞動物、建設投餵平台
放養錦鯉、綠毛龜等觀賞動物,建設投餵平台,使廣大市民有一個親近自然、親近動物的平台,也是開展生態教育、和諧發展的好課堂。相信投餵動物將成為徐州市民節假日一件樂事,也是城市的一道風景線。
四、建立人工濕地實驗區
雲龍湖周圍的濕地早已消失,而濕地的重要性正在越來越被人們所認識,被成為“地球之腎。”建議在雲龍湖周邊建設人工濕地實驗區,這對於調節氣候、淨化空氣、保護生態和物種多樣性都將有著劃時代的意義。

流芳詩韻

徐州雲龍湖夜景宋蘇軾《送蜀人張師厚赴殿試》
雲龍山下試春衣,放鶴亭前送落輝;一色杏花三十里,新郎君去馬如飛。
元代薩都剌《徐州懷古》
古徐州形勝,銷磨盡,幾英雄。想鐵甲重瞳,烏騅汗血,玉帳連空。楚歌八千兵散,料夢魂,應不到江東。空有黃河玉帶,亂山回合雲龍。
漢家陵闋起秋風,黍禾滿關中,更戲馬台荒,畫眉人遠,燕子樓空。人生百年如寄,應開懷,一飲盡千盅。回首荒城斜日,倚欄目送飛鴻。

徐州周邊的水庫

水庫一般的解釋為“攔洪蓄水和調節水流的水利工程建築物,可以利用來灌溉、發電、防洪和養魚。”它是指在山溝或河流的狹口處建造攔河壩形成的人工湖泊。徐州周邊的水庫更可以體現當地的地理情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