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財經大學金融學院

雲南財經大學金融學院的前身是1979年開辦的金融系,已有30餘年的辦學歷史,是雲南省最早開辦金融學專科、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機構。雲南財經大學金融學院的前身是1979年開辦的金融系,已有30餘年的辦學歷史,是雲南省最早開辦金融學專科、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機構,為社會經濟的發展培養了大批優秀的金融專門人才,在省內外享有良好的聲譽。學術專著《證券市場監管的經濟學分析》獲得第8次雲南省人民政府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著作類)二等獎。為碩士研究生講授《商業銀行研究》、《開放經濟的巨觀金融管理》等課程。

概述

雲南財經大學金融學院的前身是1979年開辦的金融系,已有30餘年的辦學歷史,是雲南省最早開辦金融學專科、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機構,為社會經濟的發展培養了大批優秀的金融專門人才,在省內外享有良好的聲譽。本科在校生達1000餘人,碩士生達100餘名。

師資力量

金融學院有教職工49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17人;具有經濟學博士學位的教師16人。另聘有校外兼職教授7人,教學科研力量雄厚。

科學研究

學院設有銀行管理、證券投資、保險學三個系和金融發展研究所、中國-東協金融合作研究中心、理財研究所。

學院領導

學院院長:

龍超,男,彝族,1964年出生,雲南富源人,中共黨員,經濟學博士,現為雲南財經大學金融學院院長,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雲南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後備人才,中國金融工程年會常務理事,雲南財經大學金融學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項目主持人。

研究方向:金融市場、銀行管理

教育背景:

2000-2003年,復旦大學經濟學院讀博,獲經濟學博士學位

1987-1990年,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學習,獲經濟學碩士學位

1981-1985年,雲南大學物理系學習,獲理學學士學位

2006.3-2006.8年,在澳大利亞塔斯瑪利亞大學管理學院訪學(國家公派訪問學者)

工作經歷:

1985.8-1987.8年,原昆明無線電廠技術科工作

1990.1-現在,雲南財經大學教師,2001年獲評副教授,2004年破格評為教授。其間,在廣發證券公司投行部掛職實踐半年

2002年3月擔任校圖書館副館長(主持行政工作)

2004年12月擔任金融發展研究所副所長

2007年5月擔任金融學院院長

主講課程:

為本科生講授《金融學》、《證券投資分析》等課程;

為碩士研究生講授《資本市場研究》等課程。

代表性科研成果:

論文類(限5項)

“準備金付息制度改革與信貸政策引導”,《國際金融研究》,2010(4)

“論股市失靈的深層原因”,《投資與證券》,2004(10)

“再論交易成本的性質”,《經濟問題探索》,2004(1)

“論股票價格決定的主觀性”,《思想戰線》,2003(1)

著作類:

《證券市場監管的經濟學分析》,經濟科學出版社,2003年12月

課題類:

2006年雲南省省院省校合作研究課題:“社區銀行與雲南省農村金融發展研究”,主持人,經費15萬元。

成果獲獎:

學術專著《證券市場監管的經濟學分析》獲得第8次雲南省人民政府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著作類)二等獎。

黨委書記

張建友:男,回族,1963年出生,雲南嵩明人,中共黨員,經濟學碩士,現為金融學院黨委書記,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研究方向:金融理財、商業銀行

教育背景:

2003-2006年,天津財經大學統計學學習,獲經濟學(統計學專業)碩士學位

2002-2003年,復旦大學經濟學院訪問學者

1991-1992年,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學習,

1984-1986年,西南財經大學金融系學習,獲經濟學(貨幣銀行學專業)學士學位

1982-1984年,雲南財貿學院金融系學習

2007年7月-8月,日本帝京大學(客員研究院)

工作經歷:

1986-1987年,雲南財貿學院金融系助教

1993-1998年,雲南財貿學院金融系講師,科研秘書,國際金融教研室主任

2004-2008年,雲南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副院長、黨委副書記

2008年至今,雲南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黨委書記

主講課程:

為本科生講授《商業銀行經營管理》、《國際金融》等課程;

為碩士研究生講授《商業銀行研究》、《開放經濟的巨觀金融管理》等課程。

主要科研成果:

論文類(以五項為限)

“消費信貸證券化模式的國際考察及其評價”,《雲南財貿學院學報》,2002(4)

“金融新開放對中國金融巨觀調控的影響”,《雲南財貿學院學報》,2004(7)

“ 中國金融巨觀調控方式轉變的基本途徑”,《雲南財貿學院學報》,2004(10)

“新開放形勢下中國金融巨觀調控方式存在的問題”,《經濟問題探索》,2004(12)

“ 貨幣政策最終目標:一個新角度的再考察”,《雲南財貿學院學報》,2005(10)(人大<金融與保險>2006年6期全文轉載;2007年6月獲雲南省第十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叄等獎.

著作

《消費信貸》(參著),雲南科技出版社,2003.7.

《現代商業銀行風險管理》,中國金融出版社,2004.1.

教材《商業銀行管理》,中國金融出版社,2009.10.(高等學校金融學系列教材,主編劉惠好,獨撰第八章。)

課題

“我國發展消費信貸專題研究”,雲南省教育廳課題,參與,2002年11月鑑定。

“中國新世紀金融開放戰略研究”,雲南省教育廳課題,參與,2004年11月鑑定。

“ 完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問題研究”,曲靖市人民銀行課題,主持,2006年9月鑑定。

“國開行雲南省分行與中小金融機構合作規劃”, 國家開發銀行雲南省分行課題,主持,2008年12月。

“雲南省流動性狀況分析”,雲南省金融辦、雲南財經大學重點課題,2008年8月,子課題之一和諮詢報告。

“雲南金融發展與資本市場研究”,雲南省金融辦,子課題之一。2009年3月。

專業培養

金融學專業

本專業培養具有堅實理論基礎, 具備經濟學、投資、財務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識,系統掌握金融學方面的基本理論、專業知識和業務技能,動手能力強,能在銀行、證券、信託、投資、保險等金融機構及其他經濟管理部門、企業、政府管理部門等機構從事相關工作的複合套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西方經濟學、國際經濟學、金融學、會計學、統計學、計量經濟學、財政學、國際金融管理、商業銀行經營與管理、金融市場學、投資學、金融風險管理、中央銀行學、金融企業會計、銀行信貸管理、保險學、公司理財、投資銀行學等。

金融學專業(國際金融方向)專業

為適應中國今後對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金融管理人才的需要,本專業旨在培養面向未來,通曉現代經濟、金融,經濟理論基礎紮實,知識面廣,能夠綜合運用各種金融手段進行實務操作,英語熟練,具備國際金融方面的理論知識和業務技能,能在銀行、證券、投資、保險及其它經濟管理部門和企業從事涉外金融等相關工作的國際型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西方經濟學、國際經濟學、金融學、國際金融管理、跨國銀行業務與經營、國際金融市場、國際信貸與結算、商業銀行經營與管理、金融市場學、投資學、金融風險管理、金融企業會計、會計學、統計學、計量經濟學、財政學、保險學、投資銀行學、國際貿易實務、外匯交易實務、國際金融英語與函電、國際金融法規與慣例等。

金融學專業(證券投資方向)專業

為適應我國資本市場蓬勃發展急需大量證券投資專業人才的需要,本專業旨在培養具有堅實理論基礎,具備經濟學、金融學、財務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識,系統掌握證券和投資方面的基本理論、專業知識和業務技能,動手能力強,能在證券、投資、銀行、保險及其他經濟管理部門和大中型企業從事資本證券運作的實務型投資專業人才。

主要課程:西方經濟學、金融學、會計學、統計學、計量經濟學、管理學、投資學、金融衍生工具、金融市場學、證券投資分析、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投資銀行學、國際金融管理、金融工程學、公司理財、證券交易與結算、商業銀行經營與管理、金融企業會計、保險學、行為金融學、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分析、證券公司管理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