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的秘密

雨果的秘密

電影由馬丁·斯科塞斯執導,約翰·羅根擔任編劇。阿沙·巴特菲爾德、科洛·莫瑞茲、本·金斯利、裘德·洛、艾米莉·莫迪默等聯袂主演,影片於2012年5月31日在中國上映。 電影講述12歲的雨果·卡布里特在遇到了一位窮苦的玩具推銷員以及他的教女伊莎貝爾之後,進入了一個無比奇特的世界,並有幸認識了魔術大師兼科幻電影製作的始祖喬治·梅里埃的有趣故事。該片被影評人形容為是馬丁·斯科塞斯寫給電影的“一封情書”,榮獲第84屆奧斯卡金像獎11項提名,並最終奪得5個獎項。

基本信息

劇情簡介

電影講述了在20世紀30年代的巴黎,在父親死後,12歲的孤兒雨果被交給他的叔叔照顧,他的工作是維護火車站的27座時鐘工作正常。雨果住在火車站的高牆內,在熙攘的人群中穿梭,藏身於大鐘後方,冷眼觀察來往過客,藏著滿腦子秘密。他那死去的父親給他留下的唯一遺產,就是一個壞掉的機器人,要修好它,雨果必須找到一把心形的鑰匙,他相信這是父親給他留下的信息。

雨果在火車站裡偷取零件時,被火車站的玩具店老闆喬治抓了個正著,因此結識了喬治的教女伊莎貝拉。出人意料的是,伊莎貝拉剛好有一把心形鑰匙,靠著這把鑰匙,雨果發現了機器人中藏著的秘密,更讓他驚訝的是,原來玩具店老闆就是當時已被人遺忘的電影先驅喬治·梅里埃,他的電影曾讓雨果和他的父親深深痴迷。

職員表

製作人 蒂姆·海丁頓、約翰尼·德普、格拉漢姆·金、馬丁·斯科塞斯
導演 馬丁·斯科塞斯
副導演(助理) 羅伯特·萊加托
編劇 約翰·洛根、布萊恩·瑟茲尼克
攝影 羅伯特·理察森
配樂 霍華德·肖
剪輯 塞爾瑪·斯昆梅克
選角導演 艾倫·劉易斯
藝術指導 丹特·費雷蒂
美術設計 Alastair Bullock、Dimitri Capuani、Steve Carter
服裝設計 桑迪·鮑威爾
視覺特效 馬修·格拉澤納、羅伯特·萊加托、約翰·諾爾
布景師 Francesca Lo Schiavo
發行 派拉蒙影業公司

角色介紹

  • 雨果演員阿沙·巴特菲爾德
    小男孩雨果天生機械控。他寄宿巴黎火車站鐘樓,偶爾會去玩具店偷些零件,用來修補父親留下的機器人。一次行竊,他被店主喬治·梅里埃當場抓獲。
  • 伊莎貝拉演員科洛·莫瑞茲
    雨果結識了喬治的養女伊莎貝拉,他懇求她幫自己保住手冊。而伊莎貝拉則覺得此事蹊蹺,於是兩人結伴。
  • 巡警演員薩莎·拜倫·科恩
    一個有腿疾的巡警,帶著一條兇猛的獵狗在車站裡將流浪兒童抓起來送去孤兒院,小男孩雨果非常懼怕他。但這個看起來兇惡的巡警卻非常喜歡車站內一位賣花的姑娘。
  • 喬治·梅里埃演員本·金斯利
    是火車站玩具店的店主,但其實他就是法國默片大師喬治·梅里埃,雨果與父親得到的機器人正是他的精心製作。最後在眾人的幫助下,梅里埃終於敞開心扉,走出陰霾。[5]

音樂原聲

電影《雨果》的配樂由霍華德·肖創作,原聲唱片集於2011年11月23日發行。
原聲唱片目錄
編號 曲名 時長 圖片
1 The Thief 4:21 雨果配樂唱片集封面 雨果配樂唱片集封面
2 The Chase 2:50
3 The Clocks 4:28
4 Snowfall 1:51
5 Hugo's Father 3:25
6 Ashes 2:33
7 The Station Inspector 1:10
8 Bookstore 1:52
9 The Movies 1:29
10 The Message
4:37
11 The Armoire 2:33
12 Purpose 2:04
13 The Plan 2:49
14 Trains 2:50
15 Papa Georges Made Movies 1:53
16 The Invention Of Dreams 6:29
17 A Ghost In The Station 6:01
18 A Train Arrives In The Station 3:26
19 The Magician 2:34
20 Winding It Up 4:11

幕後花絮

該片是導演馬丁·斯科塞斯的首部3D影片。
該片根據布萊恩·瑟茲尼克的同名暢銷小說改編。原著曾於2007年曾獲得鵝毛筆大獎,並一度在美國《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名列前茅,甚至被視作《哈利波特》之後最好的兒童作品。
這是馬丁·斯科塞斯自2004年來第一部不是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主演的故事片。
這是馬丁·斯科塞斯自1994年以來拍攝的第一部PG級別電影。
影片參加了2011年的紐約電影節,當時影片還沒有製作完成,是以半成品的身份來參展的。這是該電影節歷史上的第二部半成品,第一部是1991年的《美女與野獸》。

獲獎記錄

屆數/時間 名稱 獎項 種類 得獎者
第84屆 (2012年) 奧斯卡金像獎 Academy Awards 最佳攝影 獲獎
羅伯特·理察森
最佳藝術指導 丹特·費雷蒂
最佳音效剪輯 尤金·吉爾蒂
最佳視覺效果 羅伯特·萊加托
最佳音響效果 湯姆·弗萊希曼
最佳影片 提名
格拉漢姆·金
最佳導演 馬丁·斯科塞斯
最佳改編劇本 約翰·洛根
最佳服裝設計 桑迪·鮑威爾
最佳電影剪輯 塞爾瑪·斯昆梅克
最佳配樂 霍華德·肖
第69屆 (2012年) 美國金球獎 Golden Globes 最佳導演 獲獎
馬丁·斯科塞斯
劇情類最佳影片 提名
全體劇組
最佳電影配樂 霍華德·肖
第65屆 (2012年) 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 BAFTA Awards 最佳音效 獲獎
菲利普·斯托克頓
最佳藝術指導 丹特·費雷蒂
最佳導演 提名
馬丁·斯科塞斯
最佳攝影 羅伯特·理察森
最佳服裝設計 桑迪·鮑威爾
最佳特殊視覺效果 羅伯特·萊加托
最佳剪輯 塞爾瑪·斯昆梅克
最佳原創音樂 霍華德·肖
最佳化妝&髮型 讓·阿奇博爾德
(2012年)
廣播電影評論協會獎 Broadcast Film Critics Association Awards 最佳藝術指導 獲獎 丹提·佛萊提
最佳年輕演員 提名
阿薩·巴特菲爾德
最佳導演 馬丁·斯科塞斯
最佳改編劇本 約翰·洛根
最佳攝影 羅伯特·理察森
最佳剪輯 肖瑪·斯庫梅克
最佳服裝設計 珊廸·鮑威爾
最佳音樂 霍華德·肖[7]

幕後製作

創作原著

《雨果》是改編於作家布萊恩·瑟茲尼克的《雨果·卡布里特》。《雨果·卡布里特》是一部以兒童為主角的非兒童讀物,但充滿了玄妙和魔幻色彩。此書曾獲得過2007年的鵝毛筆大獎,之後便成為了熱門讀物。

創作背景

導演馬丁·斯科塞斯每天晚上都要給自己的11歲女兒說一個睡前故事。在連續幾年的閱讀兒童讀物之後,斯科塞斯漸漸產生了製作一部以兒童為主角的影片的念頭。馬丁·斯科塞斯便從自己閱讀的那些兒童讀物里找了一本最適合改編上銀幕的,這就是《雨果·卡布里特》。這本書給導演斯科塞斯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而且書中整個故事具有很強的電影性。最重要的是故事中出現了梅里愛和電影的鼻祖《月球旅行記》,整本書像是童話,但又與現實有很強烈的聯繫。

3D製作

為了更好的詮釋影片中老巴黎的調調和質感,以及在影片中展示了其他的多種關聯:兩個小孩之間的關聯,他和父輩之間的關聯、和梅里愛之間的關聯、和電影本身的關聯,機器與發明與人們之間的關聯,使這些在電影中展示出真實感。導演馬丁·斯科塞斯覺得3D是一種最好的表達手段。

英倫班底

在主要演員陣容中,除了科洛·莫瑞茲來自美國外,小演員阿沙·巴特菲爾德、克里斯多福·李、薩莎·拜倫·科恩、雷·溫斯頓、艾米莉·莫迪默和本·金斯利等演員均都來自英倫半島。匯集如此之多的英國傑出演員,在電影中的表現非常出色,給電影提供了無與倫比的細節與質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