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林古茶坊

雨林古茶坊

雨林古茶坊全稱勐海雨林古茶坊茶葉有限責任公司。雨林古茶坊成立於2012年,是一家專注於手工制古樹普洱茶[一種茶類名]的茶葉品牌,真正古樹、傳統手工是雨林古茶坊的理念,真實、誠信、創新是雨林古茶坊的原則,品質與服務是雨林古茶坊的核心競爭力。

基本信息

品牌簡介

品牌起源

雨林古茶坊,全稱勐海雨林古茶坊茶葉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於2012年,是一家專注於生產古樹茶的茶葉公司。
現有產品包括古樹普洱茶,古樹紅茶,古樹白茶三大類。雨林古茶坊全稱勐海雨林古茶坊茶葉有限責任公司,總部雨林莊園位於西雙版納州勐海縣(中國普洱茶第一縣) 。雨林古茶坊花費數年時間,於西雙版納原始雨林中尋找珍稀的古茶樹資源,5年考察,踏遍12座古茶山,尋遍4000多個寨子,在古茶園邊建設了122座雨林古茶坊,並創辦“雨林茶山行”活動,將全產業鏈全部對外公開,現已接待茶友40000餘人。

雨林古茶坊雨林古茶坊

雨林古茶坊選料標準:只收古樹普洱茶鮮葉;一芽二葉最低標準(部分產品為一芽一葉或單芽)。
雨林古茶坊精製標準:全程手工,規範衛生;本村寨少數民族師傅做本村寨的茶(當地師傅最了解當地茶葉特性)。
雨林古茶坊的古樹普洱茶,手工普洱茶制茶工藝,讓全國茶友品飲到的古樹普洱茶,改善茶山少數民族茶農的生活水平。
2014年8月20日是雨林古茶坊產品上市一周年紀念日,雨林古茶坊得以在短短一年時間在全國發展超過1300家門店

品牌釋義:

雨——雨潤萬物,澤養眾生;
林——百年茶林,福蔭後人;
古——真正古樹,古法傳承;
茶——專業專注,至真至誠;
坊——傳統手工,匠心匠魂。
品牌定位:一個專注於手工製作古樹茶的茶葉品牌
品牌理念:真正古樹、傳統手工
廣告語:真正古樹、傳統手工!你在都市森林,送你原始雨林!相信自然的力量!
核心競爭力:品質與服務
品牌使命:
①宣傳古樹茶文化,提升原始雨林古樹茶認知度;
②做高品質的古樹茶,做一杯原生態,綠色健康的國民飲品;
③倡導原生態的“樂活·慢活”生活方式。

雨林古樹茶

古樹茶

1)發展簡史:遠古時期的西雙版納先民們,在採集食物的過程中,逐漸開始認識,利用野生茶樹樹葉,今西雙版納基諾族的“涼拌茶”,布朗族的“酸茶”,以反哈尼族,拉祜族的“烤茶”,均是原始食茶習俗的遺留。茶葉的食用,藥用價值,促使先民們有意識地馴化、栽培利用茶樹。同時,為了貯藏及對外交換的方便 ,先民們利用陽光來曬乾茶葉,從而創造了西雙版納普洱茶的初級產品。

東漢三國時期,諸葛亮南徵到達雲南,以其寬大的仁心和安撫政策收服了雲南邊疆各族人民,這裡的先民出於對諸葛亮的拜服和對強盛蜀國王朝的真誠歸順,遂將發現並利用茶樹的功勞歸功於他,敬奉其為“茶祖”。
唐代,樊綽的《蠻書》(又名)《雲南志》記載:“茶出銀生城界諸山,散收無采造法,“銀生城”即今普洱市景東縣,是當時南詔六節度之一銀生節度門所任地,官精範圍包括今普洱,西雙版納等地區。
南宋,李石的《續博物志》記載:“茶出銀生諸山,采無時”,,“采無時”即採茶無時限,四季可以採茶,正是對西雙版納低緯度高海拔亞熱帶茶區茶葉四季萌芽、生長的真實寫照。
有著2500多年歷史的《貝葉經》中記載:傣歷204年(公元842年)佛祖游世傳教時曾告說,在攸樂和易武、曼湍和曼撒,有美麗的嫩葉,在熱地的倚邦、莽枝和革登,有甘甜的茶葉,生於大樹蔭下。老人喝了益壽,婦女吃了漂亮,小孩吃了壯長,智者吃了更智。”這也表明,在1170多年前(即唐代南詔時期),西雙版納普洱茶古六大茶山已基本成形,這一帶山山有茶樹,且是“生於大樹蔭下”的混林生態茶園。
明朝,隨著江西,四川,湖南等地大量漢族進入雲南,也將團餅茶加工技術傳入滇南的普洱,西雙版納一帶,為了便於茶葉貯存、運輸,借鑑內地團茶技藝,創造了以雲南大葉種茶樹曬青毛茶為原料,通過蒸壓成形的普洱團茶、餅茶的加工方法。
明萬曆進士謝肇洲(公元1567~1624年)的《滇略》記載: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團之 。
明萬曆《雲南通志》記載:“車裡之普耳,此處產茶,有車裡一頭目居之。這時候的普洱茶與藏族進行茶馬互市,因其品質獨特、功效特異而受到藏族等西北少數民族同胞的特別喜愛。同時也獲得了中原達官貴人和平民百姓的青睞。《新纂雲南通志》(公元1949年)中有“普茶之名在華茶中所占特殊位置,遠非安徽、閩浙可比”和明末完稿、清初編定的《物理小識》(方以智稿,其子中通、中履等於1664年編定)中有“普洱茶蒸之成團,西番市之,最能化物”的記載.明代普洱茶的名聲已傳揚全國。
清代康熙年間,普洱茶列為貢茶進入京城皇宮,同時還大量運銷海內外,贏得了普遍的讚譽。阮福在《普洱茶記》(公元1825牛後)有“普洱茶名遍天下,味最釅,京師尤重之”的記載,足見當時普洱茶已獲得了非常高的聲譽和地位。藏銷普洱茶也在清代、民國時期達到高潮。
清代中期,普洱茶年產量達3000~4000t,出產普海余的古六大茶山也發展到了“周八百里,入山作茶者數十萬人”的規模 。
清末年間,由於戰爭、疾病及地方治安混亂等儲多因素,普洱茶生產出現了銳減甚至停滯的趨勢,各大茶山也逐步走向衰落。
民國時期,由於藏區及海外僑胞對普洱茶需求的穩定增長等原因,此時勐海發展成為普洱茶的原料中心,加工中心和集散貿易中心之後又因戰爭原因,普洱茶外銷線路中斷,抗日戰爭勝利後,普洱茶的生產和運銷有少量恢復。
今天的西雙版納原始雨林里的13萬畝古茶園,絕大部分種植於明清時期,距今300年左右,還有少量種植於明清乃至唐代以前的古茶樹,現存最古老的茶樹為位於雲南臨滄市鳳慶縣香竹箐的一棵古茶樹,樹齡達3200歲以上!

雨林古茶樹雨林古茶樹
2)定義:以百年以上樹齡的雲南喬木古樹之鮮葉為原料製作的高品質茶飲,如古樹普洱茶生茶、古樹普洱茶熟茶、古樹紅茶,古樹白茶等。
3)主要特點:樹齡生命力強,原生態,零農殘,零污染;內質豐富,滋味醇厚,耐泡;茶性溫和,品飲養生價值高;稀缺,短時間內不可再生;轉化快,後續增值空間更大,收藏價值更高。

122座古茶坊

雨林古茶坊產品所用原料,全部採摘自西雙版納原始雨林中的古茶樹,因為古茶樹生長地分散,偏遠,路途難行,且採摘下來的古樹鮮葉需要在90分鐘內及時得到加工, 為了保證古樹茶品質,保證加工過程有嚴格的標準可依,雨林古茶坊在西雙版納25000平方公里原始雨林里建造了122座雨林古茶坊。
122座遍布在原始雨林中的古茶坊,相當於122個位於一線的古樹茶品控中心,其分布位置覆蓋了所有古樹茶的核心產區。
122個雨林古茶坊里,全部為世居古茶山的少數民族師傅制茶,他們只懂得用世世代代傳承下來的古法手工藝制茶,他們懂得每片區茶葉獨一無二的特性,在採摘、殺青、揉捻、攤涼、等製作過程中,憑藉雙手來控制著細微的差別,來實現將不同產區茶葉的特性淋漓盡致呈現。
雨林古茶坊雨林古茶坊

雨林古茶坊產品

1)雨林古茶坊,下設兩個品牌:雨林古樹茶&雨林古茶坊,分別代表雨林古茶坊兩條產品線。雨林古樹茶品牌主打“綠色消費品”理念,產品定位時尚,年輕,沖泡方便 ,天貓雨林旗艦店與雨林集合店對應的即為“雨林古樹茶”品牌產品;雨林古茶坊品牌主打“可品可藏”理念,產品沿用傳統“餅磚沱”形狀,適宜品飲,同樣適宜收藏。兩個品牌原料都為西雙版納原始雨林古樹茶,僅為滿足不同消費群體在視覺設計上有所區分。
2)產品展示

古樹普洱生茶古樹普洱生茶

騰蛟起鳯騰蛟起鳯

雨林莊園

雨林莊園
雨林莊園為雨林古茶坊總部,位於西雙版納勐海縣(中國普洱茶第一縣)曼邁村,雨林莊園一期占地400畝,身處原始雨林中,氣勢恢宏,其功能集古樹茶產品研發,古樹茶檔案建立管理, 古樹茶精製加工,古樹茶原料倉儲,雨林茶山行接待於一體。2018年11月,雨林莊園二期正式開始施工,建設完成後,雨林莊園的倉儲,接待能力都將極大提高,精製廠的生產力也將翻倍
隨著雨林莊園二期的正式開工,雨林莊園三期現目前也在積極規劃中。
雨林莊園邀請多位景觀設計師參與規劃,遍植花果名木,一年四季常有瓜果墜滿枝頭,開窗茶樹掩映的美景。莊園內建築大部分為全木質結構,陳設器皿皆為西雙版納特有的慢輪傣陶,整體風格偏向傣式建築,四面群山環繞,中間茶樹點綴,自大門口進入,漫步雨林莊園內,一步一景,處處用心。

精製工藝

古茶坊內精製

雨林古茶坊雨林古茶坊
1、鮮葉採摘

2、自然萎凋

3、手工殺青

4、攤晾

5、手工揉捻

6、陰涼

7、曬青

8、第一次剔撿

9、原料檢驗入庫

精製廠內精製

10、原料出庫第二次精挑細選

11、稱重

12、蒸製

13、手工包揉

14、石墨壓制

15、陰涼

16、第三次檢驗

17、低溫烘乾

18、第四次檢驗

19、包裝。

茶坊產品

茶坊產品茶坊產品
雨林古茶坊產品主要分為清泉滃然系列(甜茶系)、幽谷窈然系列(苦甜茶系)、豐山聳然系列(苦茶系)、頂級品系列和其他系列。產品規格主要分為:餅茶(600g、400g、357g、260g等規格),沱茶(500g、7g)、磚茶(500g)、竹筒茶(300g)等。

公司地址

總部:勐海雨林古茶坊茶葉有限責任公司總部設於雲南省西雙版納州勐海縣

廣州辦事處:廣州市荔灣區芳村洞企石路9號401

昆明辦事處:昆明市翠湖北路52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