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鳴驛古城

雞鳴驛古城

雞鳴驛城位於河北省張家口市懷來縣洋河北岸的雞鳴山下,110國道145公里處的雞鳴驛村,是一處建於明代(1368年-1644年)的驛站遺存。 該驛因山而得名,因驛而設城,以驛名定城名。據專家考證,雞鳴驛城是全國現存規模最大、最富有特色的郵驛建築群,具有重要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 。 200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人文歷史

雞鳴驛古城雞鳴驛古城
雞鳴驛始建於元代,1219年成吉思汗率兵西征,在通入西城的大道上開闢驛路,設定“站赤”,即驛站。到明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雞鳴驛擴建為定貨府進京師的第一大站。清康熙年間,設驛臣主管驛站事務。雞鳴驛在明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建土垣,隆慶四年(公元1570年)磚修城池,全城周長2330米,牆高12米,設東西兩門,城門上方築兩層越樓,此城中部建玉皇閣樓,城四角分築角樓。東西“馬道”為驛馬進出通道,城南的“南官道”即是當年驛卒傳令幹道。清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將城牆重新修理,並在城東築護城壩一道。

雞鳴驛城內還有慈禧太后西逃時下榻的古建築,遺址尚存。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八國聯軍侵占北京城,慈禧太后惶惶不可終日。農曆七月,慈禧及光緒皇帝在御林軍護衛下倉惶逃往西安,途中曾在雞鳴驛賀二少家住了一天。賀家當時是雞鳴驛城裡有名的財主,共有連環院五進,全都是雕龍畫鳳的磚瓦房。是夜,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都住宿在第二進院內,慈禧住在正庭北屋東間,光緒皇帝住在東廂房,隨從文武官員和妃子各有住宿地點。目前,這些建築保存完好,面向遊人開放。

旅遊

近年來這裡獨特的風貌受到電影界的青睞《血戰台兒莊》、《血戰長城》、《大決戰》、《國土無雙》、《藍色的花》、《超級女諜》、《大潮600天》等影片先後在古城拍攝,雞鳴驛成了"電影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